鄉試第一名叫什麼,古代的科舉考試分哪幾個等級

2021-05-04 14:47:40 字數 5724 閱讀 5076

1樓:忻興業

鄉試是明、清時在各省省城和京城舉行的科舉考試。照例每三年舉行一次,逢子午卯酉年為正科,遇皇家有喜慶之事加科稱為恩科,由皇帝欽命正副主考官主持,凡獲秀才身份的府、州、縣學生員、監生、貢生均可參加。考試通常安排在八月舉行,因此叫「秋試」。

按四書五經、策問和詩賦分三場進行考試,每場考三天。舉人一詞,在元代以前,是指各地舉薦進京參加會試的秀才;到明代,成了鄉試合格秀才的專稱。鄉試第一名稱解元,讀書人成了舉人才有資格進入更高層次的會試

古代科舉考試分幾個等級?

2樓:

古代科舉制度分為六級:

童生(第一級縣試)——剛開始學習的小孩。相當於高中畢業,因為他們可以算是有學問的人。

秀才(第二級府試)——最低階的考試合格者稱為生員,也叫秀才。 相當於高中畢業。

舉人(第**院試)——生員(秀才)應三年一度的鄉武,合格者稱為舉人。 相當於大學生或研究生, 因為他們畢竟是從眾多的秀才中脫穎而出的。

貢士(第四級鄉試)——參加全國範圍科舉考試(會試)及格後獲得的資格,會試在鄉試後的第二年

進士(第五級會試)——舉人參加在北京的會試殿試,合格者稱為進士。確切地說,它是一種類似職稱月舉行,所以也**闈。參加考試的人必須是舉人,考試合格後就是準進士,待殿試合格後,則為進士。

探花(第六級殿試)——殿試第三名稱探花。

榜眼(第六級殿試)——殿試第二名稱榜眼。

狀元(第六級殿試)——南宋以後,殿試第一名稱狀元。絕對不能說相當於博士,因為博士太多了,而狀元幾年才出乙個,至少應該相當於院士,如果狀元可以說是一種榮譽的話,那就應該相當於現在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3樓:雨田觀史海

高考和科舉有相同點,當然也有不同點。

首先是,兩者的相同點很多人將每年6月份的高考被稱為現代的科舉其實也不是並無道理,起碼在這幾個方面都有相同點。

第一,這兩個考試都是以選拔為主的考試,同樣的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而且本質上要求的是以公正、公平來對人才進行選拔。清朝對於的科舉舞弊的管控很嚴,其一套程式下來,基本上就杜絕了作弊的可能,而現在高考在實踐中,不斷消除影響公正公平的因素,通過多部門和教育系統介入力求公正和公平。

古代的科舉考試

第二,這二者身上都是讀書人一生的追求,也是他們改變自己命運最為公平的手段,同樣他們也會通過這個反饋到教育中,甚至對教育和知識的傳遞起到來了促進作用。古代有「十年寒窗」以求改變自己的命運,也讓古人有養成讀書的風氣;而現在12年的教育,則是很多偏遠地區或者窮人家孩子孩子改變命運,鼓勵自己奮發圖強的乙個關鍵。

古代科舉考試場景

其次是,兩者的不同點第一是內容不同,古代科舉制度雖然門類也多,但是以經學為主,裡面對於很多科學的理論和致世的學科涉及較少,長時間下去很多讀書人都成了死腦筋甚至是槓精,而現在的文理分科,內容廣泛,也涉及到了自然、科學、文學等方面,更加的靈活,對於人才的選拔也更加專業和細緻。

現代高考

第二則是錄取率,現在高考加上大專等院校,率取率基本上能在90%以上,而古代的科舉的錄取率則是低的有點嚇人,明清時期鄉試中舉率僅僅是1%左右,三年才舉行一次的殿試每科也只錄取進士300名左右。而這個比例會讓很多人才白白流失。

因此在於先進性來說,高考無疑要勝於科舉。

4樓:我又不是來玩的

科舉的分級

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應試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宮錦還家。

」古時考中進士要披宮袍,這裡「披宮錦」即指中進士。《祭妹文》:「大概說長安登科,函使報信遲早云爾。

」「登科」是及第的別稱,也就是考中進士。

進士參見「殿試」條。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貢生參加殿試錄為三甲都叫進士。考中進士,一甲即授官職,其餘二甲參加翰林院考試,學習三年再授官職。

狀元參見「殿試」條。科舉制度殿試第一名,又稱殿元、鼎元。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王維,宋代文天祥都是經殿試而被賜狀元稱號的。

會元參見「會試」條。舉人參加會試,第一名稱會元,其餘考中的稱貢士。

解元參見「鄉試」條。生員(秀才)參加鄉試,第一名稱解元,第二至五名為經元,其餘考中的稱舉人。

連中三元

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凡在鄉、會、殿三試中連續獲得第一名,被稱為「連中三元」。據統計,歷史上連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歐陽修《賣油翁》中提到的「陳康肅公堯諮」,陳堯諮與其兄陳堯叟都曾考中狀元,而陳堯叟則是連中三元。

鼎甲指殿試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稱鼎甲。狀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別稱鼎元。

貢士參見「會試」條。參加會試而被錄取的稱貢士。

舉人參見「鄉試」條。參加鄉試而被錄取的稱舉人。舉人可授知縣官職。

《儒林外史》第三回寫范進中舉後,張鄉紳立即送賀儀銀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戶也立時變了嘴臉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訊息,高興得發了瘋。說明古代中舉後便可公升官發財。

生員即秀才,參見「童生試」條。通過院試(童試)的可稱為生員或秀才。如王安石《傷仲永》「傳一鄉秀才觀之」。東漢時避光武帝劉秀諱,而稱秀才為茂才。

拓展資料:

明清時期

科舉科舉指歷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方式。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從隋代至明清,科舉制實行了『一千三百多年。

《詩話二則·推敲》「島(指賈島)初赴舉京師」,意思是說賈島當初前去長安參加科舉考試。到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共分四級: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義,以「四書」文句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注》為準。

清人為了取得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資格,先要參加童試,參加童試的人稱為童生,錄取「入學」後稱為生員(清代有府學、州學和縣學)。生員「入學」後即受教官(教授、學正、教諭、訓導)的管教。清初生員尚在學宮肄業(有月課和季考,後來變成有名無實了),又稱為生,俗稱秀才。

這是「功名」的起點。

生員分為三種:成績最好的是廩生,有一定名額,由公家發給糧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額;新「入學」的稱為附生。每年由學政考試,按成績等第依次公升降。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

童生試童生試也叫「童試」;明代由提學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後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試,吏呼名至史公」,這裡就是指童生試,在這次考試中左光斗錄取史可法為生員(秀才),當時史可法二十歲。

《促織》「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操童子業」是說正在準備參加童生試。

鄉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闈,考場)。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後發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稱「亞元」。

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

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

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其餘諸進士再參加朝考,考論詔奏議詩賦,選擅長文學書法的為庶吉士,其餘分別授主事(各部職員)、知縣等(實際上,要獲得主事、知縣等職,還須經過候選、候補,有終身不得官者)。

庶吉士在翰林院內特設的教習館(亦名庶常館)肄業三年期滿舉行「散館」考試,成績優良的分別授翰林院編修、翰林院檢討(原來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編修、原來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檢討),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或分發到各省任知縣。

5樓:區濟

相同之處在於報考的人數都特別多,有人能憑藉考試改變命運走向人生巔峰;不同之處在於,科舉靠的是封建八股文,高考考的則是豐富的科學理論知識。

6樓:憶

相同的是,科舉和高考都是為了通過考試選拔人才。不同的是,高考是通過分數選拔,科舉是通過策論,看考官和皇帝的喜好選拔。

7樓:花開半夏花落

古代科舉考試分4個等級 :童生試 鄉試 會試 殿試。

8樓:匿名使用者

科舉考試分為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鄉試第一名為解元,會試第一名為會員,殿試第一名為狀元,有連中三元即鄉試、會試、殿試的說法,也有連中六元即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的說法,可以繼續**。

等級可以分為三個,第一級院試,第二級鄉試,第三季會試和殿試。

縣試和府試嚴格不算科舉過程。

明清科舉考試分為哪幾級

9樓:白色的明

明清科舉考試分為童子試、鄉試、會試、殿試四個等級。

1、童子試

合格者為生員,就是秀才,考中也就「進學」,國家每月供給一些公尺,但是要經常受教育部門考核,不合格要勒令退學。

2、鄉試

鄉試合格者為舉人,中舉者一般就屬於後備**隊伍,即可以做官,第一名稱解元。

3、會試

禮部對各地舉人的考試,考中後有資格參加殿試,考中者稱貢士,第一名叫會元。該考試考三場,每場三天,是四個等級考試中最辛苦的考試。

4、殿試

殿試是皇帝親自主持的考試,相當於對貢生的複試,只考一天。名次寫在黃紙上,稱「金榜」。合格者按成績分為「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和「同進士出身」又稱三甲。

第一甲進士三名,就是狀元、榜眼、探花。二甲一名稱「金殿傳臚」,三甲一名稱「玉殿傳臚」。

10樓:情歌悠揚

明代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

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舉行,又叫鄉闈。

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凡本省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

主持鄉試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調一人,其它**若干人。考試分三場,分別於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

唐寅鄉試第一,故稱唐解元。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

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於鄉試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會試也分三場,分別在二月初

九、十二、十五日舉行。由於會試是較高一級的考試,同考官的人數比鄉試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調等官,都由較高階的**擔任。

主考官稱總裁,又稱座主或座師。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在會師後當年舉行,時間最初是三月初一。明憲宗成經八年起,改為三月十五。應試者為貢士。

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

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

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連中三元,是科舉場中的佳話。明代連中三元者僅洪武年間的黃觀和正統年間的商輅二人而已。

殿試之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餘進士經過考試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考試合格者,分別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稱為散館。

庶吉士出身的人公升遷很快,英宗以後,朝廷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局面。

古人科舉考試殿試第一名叫什麼 第二名叫什麼 第三名叫什麼

殿試後分為 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 第二名稱榜眼 第三名稱探花。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主要是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在會試中脫穎而出的各省舉人及國子監的監生,即貢士。會試的第一名,稱會元。每期季會試錄取的貢士多寡並無定例,一般會在 二 三百人左右。三百人同台競技,取中後統稱為進士。但是,雖然同...

科舉考試的第一名,古代的狀元會當什麼官

翰林院修撰。古代科舉考試的最後一關是殿試,取中後統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 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其餘諸進士再參加朝考,考論...

古代科舉考試前三名叫什麼古代科舉考試前三名分別叫什麼名字?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 1 鄉試,2 會試,3 殿試。鄉試考中後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會試取中後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紶試取中後統稱為進士,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 凡是習舉業的讀書人,不管年齡大小,未考取生員 秀才 資格之前,經過第一次童子試後都稱為童生或儒童。之後以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