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語文詩詞鑑賞秘訣

2021-05-02 11:00:40 字數 3362 閱讀 4315

1樓:憤怒い墳墓

這個簡單,文章先從標題入手,然後作者背景,理解文章主旨,然後分析意象,寫景就答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寫事就答借古諷今或者今夕對此,抒發…………之感。有些文章寫秋就愁暢,潦落孤寂。寫春多半以樂景襯哀情。

剩下的就靠自己組織語言了!

2樓:匿名使用者

給你乙個課件呵呵,希望對你有用~~~~~

加油~~~~~

學習目標:鑑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

(一) 知識儲備:詩歌的表達技巧主要有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

1、 抒情手法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如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抒發了女詞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的批判了南宋朝廷一味投降、偏安江南的懦弱行為。

② 間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托物言志)

2、描寫手法

①烘托(襯托)

②動靜結合(以動襯靜)

③虛實結合

④渲染和白描

3、修辭手法

比喻、象徵、排比、擬人、誇張、起興、對比、設問、反問、通感、借代、雙關、對偶、反覆等。

(二)試題模式

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手法(或表達技巧、藝術手法或手法)

(三)答題思路

在分析詩歌的表現手法時,不僅僅要知道「是什麼」,更重要的是要知道「為什麼」(這種表現手法本身的表達效果)和「怎麼樣」( 這種表現手法對表達詩歌思想感情的作用)。在回答此類問題時,應注意在辨識表現手法的基礎上,熟練掌握「是什麼」(敘)——「為什麼」(析)——「怎麼樣」(評)這一答題思路。

(四)解答步驟

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

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取得了什麼藝術效果。

(五)誤區警示

1、把握不准設問的角度,分不清是問描寫手法、修辭手法還是抒情手法。

2、表現手法方面的知識掌握不全面、不系統,導致答案點不全。

3、答案組織欠妥當,不能先答點 ,再結合具體詩句分析,只是寫一些套話。

(六)典例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

村居 張舜民

水繞陂田竹繞籬,榆錢落盡槿花稀。

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

注:槿花,夏秋之交開花,花冠為紫紅或白色。

分析此詩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詩歌賞析】張舜民,宋代著名詩人。《村居》是其代表作之一。詩裡所描寫的是一幅靜謐談雅,又帶有一縷清寂氣息的秋日村居圖。

「水繞陂田竹繞籬」,選材如同電影鏡頭的轉換,由遠景轉到近景。村居的遠處是流水潺潺,環繞著山坡的田地。住宅外的小園,青竹繞籬,綠水映陂,一派田園風光。

「榆錢落盡槿花稀」,槿花,又稱木槿,夏秋之交開花,花冠為紫紅色或白色。槿花稀疏,表明時已清秋,一樹榆錢早就隨風而去了。所以院落內儘管綠陰宜人,可惜盛時已過,殘存的幾朵木槿花,不免引起美人遲暮之感,清寂之意自在言外。

「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牛蹄聲打破了沉寂,詩人把鏡頭又轉換到小院外。夕陽西沉,暮色朦朧,老牛緩緩歸來。

這景象早在《詩經》中就被詠唱過:「日之夕矣,牛羊下來」。(《王風•君子役》)然而詩人並不去重複前人詩意,而是捕捉到乙個全新的藝術形象:

老牛自行歸來,牛背上並不是短笛橫吹的牧牛郎,而是佇立的寒鴉。寒鴉易驚善飛,卻在這寧靜的氣氛中悠閒自在,站立牛背,寒鴉之靜附於牛之動,牛之動涵容了寒鴉之靜,大小相映,動靜相襯,構成新穎的畫面。宋人詩力求生新,於此可見一斑。

「無人臥」三字是不是贅筆呢?為什麼不直說:「夕陽牛背寒鴉立?

」這正是此詩韻味的所在。「無人臥」是頓筆,引起讀者提出問題:那麼到底有什麼東西在牛背上呢?

於是引出「帶得寒鴉兩兩歸」,形象宛然在目。沒有這一頓挫,則太平直,缺少韻致了。牛揹負鳥這一景象,與張舜民時代相近的詩人也曾描寫過。

如蘇邁的斷句:「葉隨流水歸何處?牛帶寒鴉過別村」(見《東坡題跋》卷上《書邁詩》),賀鑄的「水牯負鴝鵒」(《慶湖遺老集》卷五《快哉亭朝暮寓目》)。

張舜民此詩顯然意境更高。一是融進了自己的感**彩。牛背寒鴉,體現了鄉村生活的寧靜和平,但作者使用「夕陽」、「寒鴉」來渲染氣氛,在靜謐之外又籠上一層淡淡的閒愁。

二是刻劃形象更為細膩生動。「帶」與「兩兩」相互配合,則牛的怡然自得,牛和鴉的自然無猜,神態畢現。看似淡淡寫來,卻已形神兼備、以形傳神。

寧靜,是這首小詩的基調。前兩句選擇的是綠水、田地、翠竹、屋籬、榆樹、槿花等靜物,以靜寫靜。後兩句卻是變換手法,以動寫靜。

牛蹄得得,行步遲遲,有聲響也有動態,但是沒有破壞環境的和諧統一,奧秘就在於動作的遲緩,聲調的單一。這顯然與王維的山水詩如《山居秋瞑》、《鳥鳴澗》等手法相同,以動寫靜,更顯其靜。

此詩通過細緻地觀察生活,以清雅自然的語言,勾勒出新穎的形象,表達了詩人悠閒寧靜而又略帶清愁的心情,構成了渾成和諧的意境,給人以優美的藝術享受。

答案:這首詩採用了動靜結合的手法.前兩句選取了青水,翠竹,榆樹,槿花等靜物,以靜寫靜,景色清爽自然.

後兩句以易驚善飛之寒鴉立於緩緩歸來之牛背,靜中有動,動中愈見其靜,動靜相襯,構成一幅恬靜清雅的村居圖.

(七)題目訓練

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夜雪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詩的第一、

二、四句分別從哪些角度來寫夜雪的?運用了什麼手法?

【參***】第

一、二、四句分別從感覺、視覺和聽覺的角度寫的。用的是側面描寫的手法。

2、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回答問題

春盡宋朝• 鄭獬.

春盡行人未到家,春風應怪在天涯。

夜來過嶺忽聞雨,今日滿溪俱是花。

前樹未回疑路斷,後山才轉便雲遮。

夜間絕少塵埃汙,惟有清泉漾白沙。

首聯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參***】首聯運用了擬人手法。(1分)離家日久,又逢春色,倍添惆悵,連春風都要責怪:為何不好端端在家,跑到天涯來幹什麼?

(1分)把春風人格化,含蓄風趣地表達了思鄉之情。(2分)

3.鷓鴣天 范成大

嫩綠重重看得成,曲闌幽檻小紅英。酴釄【注】架上蜂兒鬧,楊柳行間燕子輕。 春婉娩,客飄零。殘花淺酒片時清。一杯且買明朝事,送了斜陽月又生。

【注】酴釄(tú mí):一種觀賞植物。

(1) 詞的上片運用哪些手法來描寫春日風光的?是做簡要分析。(4分)

(2) 結合詞的下片簡要分析作者表達的情感。(4分)

【參***】(1)運用色彩對比、動靜相襯的手法來描寫春日風光的,(2分)「嫩綠」與「紅英」對比,靜態的嫩葉及小紅英與動態的蜂兒及燕子相襯。(2分)

(2)面對春的離去,作客在外的詞人只好借酒消愁,混過這惱人的花月良宵,迎接新一天的到來;(2分)表達了詞人的傷春之情和飄零之感。(2分)

3樓:諸葛梓鳶

參考書上、網上多著呢!但最好自己挑一下。

語文詩詞鑑賞一共有哪些角度語文詩歌鑑賞方面的藝術手法有哪些

詩歌的鑑賞無非是兩個大方面 內容與形式。角度一 從語言角度 古典詩歌語言的形象性 塑造形象 含蓄性 言此意彼 凝練性 言少意豐 跳躍性 節奏感及想象聯想 以及語言的整體風格,常常成為高考的命題置疑點。任選角度可以從煉字的角度來把握關鍵字詞表情達意的作用,體會詩人所煉之 意 鑑賞詩歌時特別要關注作謂語...

高中語文古詩詞鑑賞技巧高中語文詩歌鑑賞技巧

古詩詞鑑賞是高考語文的乙個重要內容,它要求考生全面調動自己的知識積累 生活閱歷和審美情趣進入作品,感知詩歌形象,品味詩歌語言,領略詩歌的表達技巧,並用自己的語言加以表達。這裡我們就古詩詞鑑賞命題形式與解題對策作一介紹,希望能給考生帶來實質性的幫助。一 表達技巧類 命題形式 這首詩運用了何種表現手法?...

求做兩道古詩詞鑑賞,求做兩道古詩詞鑑賞

1.前後互文,語境闊大 2.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 3.句句有疊字,連綿而下,相互映襯,無不自然妥帖。這些疊字在意境 氣韻 情調等方面,都極為協調,不僅生動傳神的塑造了荷花的形象,表現了詞人怡然自樂的生活情趣,而且形成了一種輕靈 和諧 安謐而又灑落的情調,形成了行雲流水一般的聲韻美。4.到了詞的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