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與古琴是一種樂器嗎,古琴和古箏是同一種樂器嗎?

2021-05-02 06:33:54 字數 5946 閱讀 6142

1樓:始末之福音

雖然都是彈撥樂器,但古琴和古箏是兩種樂器。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是中國傳統撥弦樂器,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國漢民族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於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它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兩種重要民族樂器的名曲

古琴名曲有:

《廣陵散》、《高山流水》(唐後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平沙落雁》、《漁樵問答》、《陽春白雪》、《瀟湘水雲》、《陽關三疊》、《梅花三弄》、《胡笳十八拍》、《醉漁唱晚》等。

古箏名曲有:

《漁舟唱晚》、《高山流水》、《林沖夜奔》、《侗族舞曲》、《井岡山上太陽紅》等。

2樓:聯盟第七先遣軍

不是一種樂器,古箏和古琴是兩種不同的樂器。

1,外形區別:

古琴共有七根弦,分別代表」宮、商、角、徵、羽、少宮、少商」。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到西周的時候,周文王為了悼念他的兒子伯邑考,加了一根弦;周武王伐紂為了鼓舞士氣,又增加一根弦七根弦的古琴流傳下來就是現在大家所見到的制式。而目前古箏統一的規格為長1.

63公尺,21根弦。

2,演奏指法:

從演奏的指法上來看,古琴多稱為「撫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撥弦,左右手均不帶義甲;古箏則主要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撥弦,左手控制張力。通常習古箏者左右手均需要佩戴義甲。

3,音量不同:

另一方面古琴相對古箏而言,音量較小,音區相對較為低沉而綿長,古箏相對較為通透清亮,適合在大型嘈雜的活動現場演奏。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古琴的音域為四個八度零兩個音。有散音七個、泛音九十乙個、按音一百四十七個。古琴的聲音是非常獨特的,一般人聽琴樂能感到古琴的安靜悠遠。

「靜」可以說是琴音的最大特點,琴音也被稱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這裡的「靜」還有兩層意義,一是撫琴需要安靜的環境,二是撫琴更需安靜的心境。

古琴的三種音,散音、泛音、按音,都非常安靜。散音鬆沉而曠遠,讓人起遠古之思;其泛音則如天籟,有一種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則非常豐富,手指下的吟猱餘韻、細微悠長,時如人語,可以對話,時如人心之緒,縹緲多變。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則同大地,稱為天地人三籟。

3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的。

古琴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時期就已盛行的樂器,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有四千餘年,據《史記》載,琴的出現不晚於堯舜時期。本世紀初為區別西方樂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個「古」字,被稱作"古琴"。至今依然鳴響在書齋、舞台上的古老樂器。

古箏是古老的民族樂器,結構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岳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箏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25弦箏為最多(分瑟為箏),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後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規格為二十一弦;通常古箏的型號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與繆金林共同發明,163代表古箏長度是163厘公尺左右,21代表古箏弦數21根;同名人物有中國女子體操隊隊員;古箏培訓學校。

4樓:小雨滴世界

不是古箏是古老的民族樂器,結構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岳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箏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25弦箏為最多(分瑟為箏),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後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規格為二十一弦;通常古箏的型號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與繆金林共同發明,163代表古箏長度是163厘公尺左右,21代表古箏弦數21根;同名人物有中國女子體操隊隊員;古箏培訓學校。

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時期就已盛行的樂器,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有四千餘年,據《史記》載,琴的出現不晚於堯舜時期。本世紀初為區別西方樂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個「古」字,被稱作"古琴"。至今依然鳴響在書齋、舞台上的古老樂器

5樓:

不是的,個人覺得古箏的聲音清脆好聽些,而古琴聲音則是偏向低沉

6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你可以去中國樂器行業網看一看,上面有不少樂器知識,可以借鑑一下。

7樓:匿名使用者

完全不一樣 個人是教古箏的 所以更喜歡古箏

8樓:

不是一種樂器,但是有其中一些相通的東西

9樓:雀悠悠

不是的,古箏是現代的一種樂器,而古琴是一種古代的樂器

10樓:

額。每個人的說法都不一樣。

但是我認為不是,古箏的弦貌似比古琴多。

11樓:耶律晴兒

當然不是,古箏音色更亮一些

古琴和古箏是同一種樂器嗎?

12樓:默默她狠傷

完全不同。兩者區別:

1、外觀區別。如下圖:

2、形成年代與名稱區別。在古代「琴」就是指古琴,也稱「瑤琴」「七弦琴」。而「箏」就叫箏,也稱「秦箏」。

古琴有文字可考的歷史至少有四千多年,據《史記》記載,琴的出現不晚於堯舜時期。而箏的出現要晚於琴,約在春秋戰國時期,距今二千五百餘年;

3、體積的區別。古琴形狀更小巧,方便攜帶。古琴一般長為1.2公尺左右,寬約25至30厘公尺。而箏要比琴大很多,古箏的規格一般長為1.6公尺左右,寬約40至50厘公尺;

4、琴弦的區別。琴最初為五弦,在漢代後定型為七弦,中間沒有琴碼,一弦多音,一直延用至今。與琴同時期存世的多弦彈弦樂器是「瑟」,為二十五弦。

箏應該是在「瑟」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箏在最初為12弦,至唐代為13弦(現日本還有使用),後弦數越來越多,中國現代箏普遍已改為21根弦,中間有弦碼,一弦一音;

5、音聲的區別。古琴入心:古琴的音量較小,音色沉厚古樸,能使人靜心放鬆。古箏悅耳:古箏的音量較大,音色相對明亮華麗;

6、演奏方法的區別。

古琴的彈奏,稱為「撫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撥弦。右手基本指法有:勾、剔、抹、挑、託、擘、打、摘等。左手基本指法有:吟、猱、綽、注等等。

在右手撥弦、左手按弦取音時,可作往復擺動的「吟」、「猱」和上滑音「綽」、下滑音「注」等多種技巧奏法,從而形成古琴所特有的演奏風格。古琴的琴音有三類:散音、按音、泛音。

古箏常用演奏手法採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撥弦,彈出旋律和掌握節奏,用左手在箏柱左側順應弦的張力、控制弦音的變化,以潤色旋律。箏的指法頗多,右手有托、劈、挑、抹、剔、勾、搖、撮等,左手有按、滑、揉、顫等;

7、記譜法的區別。古琴譜自成一格,古時稱為「文字譜」,到了唐代後稱為「減字譜」。古箏古時多用「工尺譜」,現今多用簡譜,五線譜;

8、歷史傳承的區別。

古琴有大量傳世的古曲(比如:流水、廣陵散、瀟湘水雲、欸乃、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陽關三疊、酒狂等均直接傳承於古譜),僅明清兩代就出版了以古琴專用「減字譜」形式印製的琴譜多達150餘部,歷代古琴專用譜記有三千餘首琴曲,除去同名不同版本的曲譜尚有六百餘首。

古箏的古譜較少,少數傳承古曲如《漁舟唱晚》,應該是**時期產生的。當代傳播較廣的箏曲多是近、現代箏演奏家、作曲家根據古琴曲以及一些現代曲目進行創作移植改編的,比如著名箏曲《高山流水》、《秦桑曲》、《寒鴨戲水》、《西楚霸王》、《臨安遺恨》、《瑤族舞曲》《春江花月夜》等;

古琴至今在世界各博物館和民間收藏家中儲存有數百張唐宋元明清傳世實物,僅唐代古琴就有近二十張,一些唐代古琴還能用於演奏。而箏的傳世實物極為罕見,展出的多為根據出土文物(已不能彈)仿製。

這是由於古琴板壁更厚、有漆胎保護、製作工藝更精密複雜,按照傳統工藝製作的古琴使用壽命可長達上千年。而箏的面底板壁皆薄,沒有漆胎保護,使用壽命短,這就是「只有千年古琴,沒有百年古箏」說法的由來;

9、學習難度的區別。琴與箏的初級曲目入手難度差不多,到了中等水平曲目,箏曲對手指的速度、力度要求明顯要高,技巧上非常難練。所以技巧上箏更難學,而在意境的表現上,古琴歷來被視為修身養性的道器,有其深厚而獨特的文化底蘊,需要琴者學問修養的長期積累與體悟,才能深入琴道。

13樓:聯盟第七先遣軍

不是一種樂器,古箏和古琴是兩種不同的樂器。

1,外形區別:

古琴共有七根弦,分別代表」宮、商、角、徵、羽、少宮、少商」。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到西周的時候,周文王為了悼念他的兒子伯邑考,加了一根弦;周武王伐紂為了鼓舞士氣,又增加一根弦七根弦的古琴流傳下來就是現在大家所見到的制式。而目前古箏統一的規格為長1.

63公尺,21根弦。

2,演奏指法:

從演奏的指法上來看,古琴多稱為「撫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撥弦,左右手均不帶義甲;古箏則主要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撥弦,左手控制張力。通常習古箏者左右手均需要佩戴義甲。

3,音量不同:

另一方面古琴相對古箏而言,音量較小,音區相對較為低沉而綿長,古箏相對較為通透清亮,適合在大型嘈雜的活動現場演奏。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古琴的音域為四個八度零兩個音。有散音七個、泛音九十乙個、按音一百四十七個。古琴的聲音是非常獨特的,一般人聽琴樂能感到古琴的安靜悠遠。

「靜」可以說是琴音的最大特點,琴音也被稱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這裡的「靜」還有兩層意義,一是撫琴需要安靜的環境,二是撫琴更需安靜的心境。

古琴的三種音,散音、泛音、按音,都非常安靜。散音鬆沉而曠遠,讓人起遠古之思;其泛音則如天籟,有一種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則非常豐富,手指下的吟猱餘韻、細微悠長,時如人語,可以對話,時如人心之緒,縹緲多變。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則同大地,稱為天地人三籟。

14樓:匿名使用者

古琴 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時期就已盛行的樂器,到現在至少也有2023年以上的歷史了。本世紀初才被稱作"古琴"。

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約120—125公分左右),象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說象周天365度)。一般寬約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約二寸(6公分左右)。

琴最早是依鳳身形而製成,其全身與鳳身相應(也可說與人身相應),有頭,有頸,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岳山」,又稱「臨嶽」,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兩個音槽,位於中部較大的稱為「龍池」,位於尾部較小的稱為「鳳沼」。

這叫上山下澤,又有龍有鳳,象徵天地永珍。嶽山邊靠額一側鑲有一條硬木條,稱為「承露」。上有七個「弦眼」,用以穿繫琴弦。

其下有七個用以調弦的「琴軫」。琴頭的側端,又有「鳳眼」和「護軫」。自腰以下,稱為「琴尾」。

琴尾鑲有刻有淺槽的硬木「龍齦」,用以架弦。龍齦兩側的邊飾稱為「冠角」,又稱「焦尾」。

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經岳山、龍齦,轉向琴底的一對「雁足」,象徵七星。

琴腹內,頭部又有兩個暗槽,一名「舌穴」,一名「音池」,一名「納音」尾部一般也有乙個暗槽,稱為「韻沼」。與龍池、鳳沼相對應處,往往各有乙個「納音」。龍池納音靠頭一側有「天柱」,靠尾一側有「地柱」。

使發聲之時,「聲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餘韻」。由於琴沒有「品」(柱)或「碼子」,非常便於靈活彈奏,又具有有效琴弦特別長,琴弦震幅大,餘音綿長不絕等特點,所以才有其獨特的走手音。

就構造而音,琴的各部分結構十分合理。其體積不大不小,既便於攜帶,又方正雅緻。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 從琴各部分的命名亦可著出琴制之受儒家思想的影響。

琴前廣後狹,象徵尊卑之別。官、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徵君、臣、民、事、物五種社會等級。後來增加的第

六、七根弦稱為文、武二弦象徵君臣之合恩。十二徽分別象徵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徵閏月。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種音色,分別象徵天、地、人之和合。

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徵意義實反映出儒家的禮樂思想及中國人所重視的和合性。因為禮的作用是為了保障個體,使個性有所發揮,樂以同和,其作用是與群體諧協。禮樂之同時並用可使個體和群體之間能互相調劑,形**與人之間平和而合理的生活。

所以禮樂這兩套表面相反的技藝的推行,實為求達到相輔相成的和合性的目的。而從古琴形制命名所借用的社會秩序、等級的名稱來著,可見其製作形制即寓有教化人倫的深意。古箏

古琴是什麼樂器古琴屬於那一種型別樂器?

古琴,又稱瑤琴 玉琴 絲桐和七弦琴,是中國漢族傳統撥弦樂器,有三千年以上 回歷史,屬於八音中答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自古 琴 為其特指,19世紀20年代起為了與鋼琴區別而改稱古琴。初為5弦,漢朝起定製為7弦,且有標誌音律的13個徽,亦為禮器和樂律法器。琴是漢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樂器,...

古箏是一種怎樣的樂器,古箏的原型是哪一種樂器?

夜箏唐 白居易 紫袖紅弦明月中,自彈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聲停處,別有深情一萬重。古箏 於秦朝由於聲音錚錚作響所以有箏一詞箏的歷史悠久所以被稱為古箏 不同的樂曲可以演義不同的風格 有些樂曲優美婉轉 而有的就很有氣勢 古箏的原型是哪一種樂器?古箏,又稱箏 秦箏,中國撥弦樂器,有兩千五百年以上的歷史。古箏...

有一種樂器像古箏,但是他不是用手去彈的,是用像湯勺是去敲的那個樂器叫什麼

那就是揚琴了,有點類似古箏。對的 沒錯 那就是揚琴 有一種樂器像古箏似的但不是古箏,不用手彈用兩根棒敲擊的叫什麼樂器?用棒敲擊的是揚琴。古琴,古箏都是用手 或片 拔的。是不是兩根很細的棒子敲打線的,如果是那就是揚琴了 敲擊的樂器叫什麼名?揚琴揚琴,擊弦樂器。又稱洋琴 打琴 銅絲琴 扇面琴 蝙蝠琴 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