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蛋白質變性與復性的機理

2021-04-19 07:18:54 字數 6019 閱讀 4142

1樓:匿名使用者

蛋白質變來性是指蛋白質源在某些物理

bai和化學因素作用du下其特定的空間構象被改變zhi,從而導dao致其理化性質的改變和生物活性的喪失,這種現象稱為蛋白質變性。如果變性條件劇烈持久,蛋白質的變性是不可逆的.

如果變性條件不劇烈,這種變性作用是可逆的,說明蛋白質分子內部結構的變化不大.這時,如果除去變性因素,在適當條件下變性蛋白質可恢復其天然構象和生物活性,這種現象稱為蛋白質的復性。

(記得採納哦)

《生物化學》的重要性

2樓:筆有千秋業

為你奉上,請參考!

生物化學與醫學的關係密切 ,是其重要組成部分 ,是生命科學的共同語言 ,更是生命科學領域中的前沿學科。近年來 ,它已經滲透到醫學科學的各個領域。在一些醫學基礎學科如生理學、微生物免疫學等的研究都已深入到分子水平的時候 ,應用生物化學的理論與技術可解決這些學科的問題。

生物化學與臨床醫學的關係也很密切。近代醫學的發展經常要運用生物化學的理論和技術來預防和診療疾病 ,許多疾病的發病機制也需要從分子水平加以**。從現實的角度出發 ,畢業後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攻讀研究生所需參加的考試 ,《生物化學》都是必考的一門課程。

紮實地掌握《生物化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 ,可為深入學習其它基礎課程、臨床醫學課程乃至畢業後的繼續教育奠定厚實的基礎 ,才能有望成為合格的醫務工作者。

生物化學是什麼東西?

3樓:匿名使用者

生物化來

學,顧名思義是研

源究生物體中的bai化學程序的一du

門學科,常常zhi被簡稱為生化。它主要

dao用於研究細胞內各組分,如蛋白質、醣類、脂類、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

雖然存在著大量不同的生物分子,但實際上有很多大的複合物分子(稱為「聚合物」)是由相似的亞基(稱為「單體」)結合在一起形成的。每一類生物聚合物分子都有自己的一套亞基型別。例如,蛋白質是由20種氨基酸所組成,而脫氧核糖核酸由4類核苷酸構成。

生物化學研究集中於重要生物分子的化學性質,特別著重於酶促反應的化學機理。

在生物化學研究中,對細胞代謝和內分泌系統的研究進行得相當深入。生物化學的其他研究領域包括遺傳密碼(dna和rna)、 蛋白質生物合成、跨膜運輸(membrane transport)以及細胞訊號轉導。

生物化學的三個主要分支:普通生物化學研究包括動植物中普遍存在的生化現象;植物生物化學主要研究自養生物和其他植物的特定生化過程;而人類或醫藥生物化學則關注人類和人類疾病相關的生化性質。

4樓:匿名使用者

生物化學是研究各式各樣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和結構.

5樓:匿名使用者

運用化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生命物質的邊緣學科。其任務主要是了解生物的化

內學組成、結構容及生命過程中各種化學變化。從早期對生物總體組成的研究,進展到對各種組織和細胞成分的精確分析。目前正在運用諸如光譜分析、同位素標記、x射線衍射、電子顯微鏡一級其他物理學、化學技術,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核酸等)進行分析,以期說明這些生物大分子的多種多樣的功能與它們特定的結構關係

生物化學的內容是什麼?

6樓:小格調

1、生物化學組成

除了水和無機鹽之外,活細胞的有機物主要由碳原子與氫、氧、氮、磷、硫等結合組成,分為大分子和小分子兩大類。

前者包括結合態的蛋白質、核酸、多醣和脂質;後者包括合成生物大分子所需的維生素、激素、各種代謝中間產物和氨基酸、核苷酸、糖、脂肪酸和甘油。在不同的生物體中,也有各種次生代謝產物,如萜烯類、生物鹼類、毒素類、抗生素類等。

2、代謝調節控制

新陳代謝由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組成。前者是生物體從環境中取得物質,轉化為體內新的物質的過程,也稱為同化;後者是有機體中原始物質轉化為環境中物質的過程,也稱為異化。同化和異化的過程由一系列中間步驟組成。

3、結構與功能

生物大分子的多種多樣功能與它們特定的結構有密切關係。蛋白質的主要功能是催化、運輸和儲存、機械支援、運動、免疫保護、資訊接收和傳遞、代謝調節和基因表達。由於結構分析技術的發展,人們可以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它們的各種功能。

酶催化原理的研究就是這方面的乙個突出例子。

7樓:易書科技

生物化學這一名詞的出現大約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但它的起源可追溯得更遠,其早期的歷史是生理學和化學的早期歷史的一部分。例如18世紀80年代,拉瓦錫證明呼吸與燃燒一樣是氧化作用,幾乎同時科學家又發現光合作用本質上是動物呼吸的逆過程。又如2023年f.

沃勒首次在實驗室中合成了一種有機物——尿素,打破了有機物只能靠生物產生的觀點,給「生機論」以重大打擊。2023年l.巴斯德證明發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但他認為必須有活的酵母才能引起發酵。

2023年畢希納兄弟發現酵母的無細胞抽提液可進行發酵,證明沒有活細胞也可進行如發酵這樣複雜的生命活動,終於推翻了「生機論」。

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主要是c,h,o,n,p,s和ca,mg,na,k,cl等元素。這些元素構成的各種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存在於體內。其中,蛋白質(酶)、核酸(dna和rna)、糖複合物和復合脂類等聚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較大,成為生物大分子。

靜態生物化學研究蛋白質、核酸、醣類和脂類等生命物質的化學組成、分子結構和理化性質以及它們在生物機體內的分布和所起的作用。

動態生物化學研究生命物質在生物機體中的新陳代謝及其規律,研究物質的消化、吸收—中間代謝—廢物排洩過程。中間代謝包括生物大分子在細胞中的分解、合成、轉化和能量轉移的過程和規律。機體的各種代謝活動是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被調控著有條不紊地進行的。

生物化學同時也是一門實驗學科,生物化學的一切成果均建立在嚴謹的科學實驗基礎之上。這些技術包括生物大分子的提取、分離、純化與檢測技術,生物大分子組成成分的序列分析和體外合成技術,物質代謝與訊號轉導的跟蹤檢測技術以及基因重組、轉基因、基因剔除、基因晶元等基因研究的相關技術等。生物化學技術不是單純的化學技術,其中融入了生物學、物理學、免疫學、微生物學、藥理學等知識與技術,作為其研究手段。

這些技術的發展以及新技術、新儀器的不斷湧現,促進了生物化學的發展,同時也推動了其他學科的發展。

生物化學的發展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30年代,主要是靜態的描述性階段,對生物體各種組成成分進行分離、純化、結構測定、合成及理化性質的研究。其中菲舍爾測定了很多糖和氨基酸的結構,確定了糖的構型,並指出蛋白質是肽鍵連線的。

2023年薩姆納制得了脲酶結晶,並證明它是蛋白質。

此後四五年間諾思羅普等人連續結晶了幾種水解蛋白質的酶,指出它們都無例外地是蛋白質,確立了酶是蛋白質這一概念。通過食物的分析和營養的研究發現了一系列維生素,並闡明了它們的結構。

與此同時,人們又認識到另一類數量少而作用重大的物質——激素。它和維生素不同,不依賴外界供給,而由動物自身產生並在自身中發揮作用。腎上腺素、胰島素及腎上腺皮質所含的甾體激素都在這一階段發現。

此外,中國生物化學家吳憲在2023年提出了蛋白質變性的概念。

第二階段:約在20世紀30—50年代,主要特點是研究生物體內物質的變化,即代謝途徑,所以稱為動態生化階段。其間突出成就是確定了糖酵解、三羧酸迴圈以及脂肪分解等重要的分解代謝途徑。

對呼吸、光合作用以及腺苷三磷酸(atf)在能量轉換中的關鍵位置有了較深入的認識。

當然,這種階段的劃分是相對的。對生物合成途徑的認識要晚得多,在20世紀50—60年代才闡明了氨基酸、嘌呤、嘧啶及脂肪酸等的生物合成途徑。

第三階段: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主要特點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生物化學在這一階段的發展以及物理學、技術科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細胞學等其他學科的滲透,產生了分子生物學,並成為生物化學的主體。

總之,生物化學是生命的化學,是研究生物體的化學組成和化學變化規律的科學,即以生物體(包括人、動物、植物、微生物和病毒)為研究物件,運用化學的原理、方法研究生物體的物質組成、結構、性質、結構與功能的關係、物質在體內發生的化學變化以及這些變化與生命活動之間關係的科學,通過對生物體物質構成、變化規律的了解,達到認識生命現象的本質,並將這些知識應用於工、農、醫等領域的目的。

生物化學名詞解釋

8樓:匿名使用者

抱歉我還沒開始學生物化學只能用高中的一些知識搭配百度給你解決部分。全酶:由蛋白質組分(即酶蛋白)和非蛋白質組分(一般為輔酶或啟用物)組成的一種結合酶。

含有表達全部酶活性和調節活性所需的所有亞基的一種全寡聚酶。密碼子:轉移rna上的3的對應核醣核苷酸半保留複製:

dna在細胞複製**時子dna鏈一分為二,一條與複製形成的對應的一條形成新的dna的過程三羧酸迴圈:綠色植物光合作用中暗反應階段的一部分(有的教材上稱c3迴圈)與卡爾文迴圈對應(c5迴圈)醣異生:體內從非醣類物質如氨基酸、丙酮酸、甘油等合成葡萄糖的代謝,是維持血糖水平的重要過程呼吸鏈:

線粒體內膜上存在多種酶與輔酶組成的電子傳遞鏈,可使還原當量中的氫傳遞到氧生成水。形象的說就是在生物體內的呼吸作用中還原性的[h]化合物生成、傳遞、與氧氣結合成水的過程。

9樓:卞玉蘭渾雀

【名詞解釋】

生物化學

是指用化學的方法和理論研究生命的化學分支學科。其任務主要是了解生物的化學組成、結構及生命過程中各種化學變化。從早期對生物總體組成的研究,進展到對各種組織和細胞成分的精確分析。

目前正在運用諸如光譜分析、同位素標記、x射線衍射、電子顯微鏡以及其他物理學、化學技術,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核酸等)進行分析,以此說明這些生物大分子的多種多樣的功能與它們特定的結構關係。

一、定義

化學的分支學科。它是研究生命物質的化學組成、結構及生命活動過程中各種化學變化的基礎生命科學。

生物化學(biochemistry)這一名詞的出現大約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但它的起源可追溯得更遠,其早期的歷史是生理學和化學的早期歷史的一部分。例如18世紀80年代,a.-l.

拉瓦錫證明呼吸與燃燒一樣是氧化作用,幾乎同時科學家又發現光合作用本質上是植物呼吸的逆過程。又如2023年f.沃勒首次在實驗室中合成了一種有機物──尿素,打破了有機物只能靠生物產生的觀點,給「生機論」以重大打擊。

2023年l.巴斯德證明發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但他認為必需有活的酵母才能引起發酵。2023年畢希納兄弟發現酵母的無細胞抽提液可進行發酵,證明沒有活細胞也可進發這樣複雜的生命活動,終於推翻了「生機論」。

二、物質組成

生物體是由一定的物質成分按嚴格的規律和方式組織而成的。人體約含水55-67%,蛋白質15~18%,脂類

10~15%,無機鹽3~4%

及醣類1~2%等。從這個分析來看,人體的組成除水及無機鹽之外,主要就是蛋白質、脂類及醣類三類有機物質。其實,除此三大類之外,還有核酸及多種有生物學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如維生素、激素、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肽、核苷酸等。

若從分子種類來看,那就更複雜了。以蛋白質為例,人體內的蛋白質分子,據估計不下100000種。這些蛋白質分子中,極少與其它生物體內的相同。

每一類生物都各有其一套特有的蛋白質,它們都是些大而複雜的分子。其它大而複雜的分子,還有核酸、醣類、脂類等;它們的分子種類雖然不如蛋白質多,但也是相當可觀的。這些大而複雜的分子稱為「生物分子」。

生物體不僅由各種生物分子組成,也由各種各樣有生物學活性的小分子所組成,足見生物體在組成上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大而複雜的生物分子在體內也可降解到非常簡單的程度。當生物分子被水解時,即可發現構成它們的基本單位,如蛋白質中的氨基酸,核酸中的核苷酸,脂類中脂肪酸及醣類中的單醣等。這些小而簡單的分子可以看作生物分子的構件,或稱作「構件分子」。

它們的種類為數不多,在每一種生物體內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實際上,生物體內的生物分子僅僅是由不多幾種構件分子借共價鍵連線而成的。由於組成乙個生物分子的構件分子的數目多,它的分子就大;因為構件分子不只一種,而且其排列順序又可以是各種各樣,由此而形成的生物分子的結構,當然就複雜。

不僅如此,某些生物分子在不同情況下,還會具有不同的立體結構。生物分子的種類是非常多的。自然界約一百三十餘萬種生物體中,據估計總大約有

種蛋白質及

種核酸;它們都是由一些構件分子所組成。構件分子在生物體內的新陳代謝中,按一定的組織規律,互相連線,依次逐步形成生物分子、亞細胞結構、細胞組織或器官,最後在神經及體液的溝通和聯絡下,形成乙個有生命的整體。

何謂蛋白質變性?舉例說明蛋白質變性作用的應用

我知道一點的就是,有些毒素會使蛋白質變性,正是如此,蛋白質可以用來解毒,如中毒後喝生雞蛋,毒素會使生雞蛋變性,形成無毒的蛋白質沉澱 雞蛋清煮熟後就是蛋白質變性,雞蛋清煮熟後就可食用,蛋清的病菌都殺死了,而且口感好,易吸收,脫敏.外界條件使蛋白質的結構發生改變,如開水煮雞蛋 3級結構被破壞掉了.何謂蛋...

蛋白質變性後有哪些改變

蛋白質變抄性舉個你熟悉的例 襲子 雞蛋的蛋清的bai 成分主du要為蛋白質。煮熟後zhi,蛋清成dao了蛋白。這時蛋白質就發生了變性。變性後蛋白質的空間結構發生了變化,功能也發生了變化。比如唾液澱粉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可以催化澱粉的水解,但是如果唾液澱粉酶發生變性後,唾液澱粉酶就失去了催化澱粉水解...

蛋白質溶於水嗎,蛋白質變性後溶於水嗎

極性蛋白質一般溶於水,因為相似相容 水也為極性 反之非極性的蛋白質就不易溶於水了。蛋白質本身就存在兩性離子,例如 nh3 和 coo 它們之間會形成離子鍵,特別是在等電點附近時,離子鍵較強,蛋白質傾向形成沉澱。加入少量的鹽後,加入的離子會與蛋白質本身的離子作用,破壞原來的離子鍵,並把原來的基團隔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