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為孝?孝道是什麼意思,什麼是孝道?

2021-04-17 18:05:35 字數 5752 閱讀 7519

1樓:匿名使用者

一、孝道的定義:奉養父母長輩的準則叫「孝道」。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兩大基本傳統道德行為準則之一,另乙個基本傳統道德行為準則是忠。

幾千年來,人們把忠孝視為天性,甚至作為區別人與禽獸的標誌。忠孝是聖人提出來的,卻不是聖人想出來的。它是我國古代長期社會實踐的歷史產物。

二、孝道的內容:孝道的內容主要包括:1、養親與敬親;2、順親與諫親;3、傳宗接代;4、喪親與祭親;5、立身、立功,以顯父母。

1、養親與敬親:(1)養親是要照顧好父母的飲食衣服居住等基本的生活,是子女對父母的最基本義務,是基於人的報恩觀念而產生的。每個人都是由父母所生,又是因父母的精心照顧而長大**,這種生命創造及養護的客觀事實使人類產生了報恩意識,即在自己的父母年老之後要竭盡全力贍養父母,盡「反哺」義務。

(2)傳統孝觀念不僅要求子女對父母盡奉養的義務,更重要的是子女對父母有敬愛之心。孔子對「敬親」特別重視,而且把能否敬愛父母作為人與畜、君子與小人的區別。《論語·為政》說: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傳統孝觀念中,敬親是比養親更高層次的孝。

2、順親與諫親:(1)順親是要聽從父母的話,按父母的意志辦事,凡事以父母的標準為標準。不僅表現在態度上對父母長輩和悅,在行為上事之以禮,而且更為深層的是要順從父母長輩的意志,唯命是從,所以常看到孝順連用。

《論語·學而》說: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2)諫親是在父母犯錯的時候要委婉的提出建議,讓父母能改正錯誤,這也是孝的一種內容。當父母長輩有過錯時,子女要委婉諫議。《論語·里仁》說:

「事父母幾諫」,即委婉勸諫。《孟子·告子下》說:「親之過大而不怨,是愈疏也……愈疏,不孝也。

」就是說,子女對父母的過失,違背道義的行為不怨、不諫,甚至盲目順從,就是不孝。

3、傳宗接代:傳統封建的孝觀念認為人在結婚之後必須生子,生子育孫能使家庭以至整個宗族得以穩固和延續,使先祖得以祭祀。完不成這一重任,就是對父母最大的不孝,對祖先最大的不尊。

《孝經·聖治章》也說:「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即使奉養父母錦衣玉食,但終無後人再續家門,讓父母死不瞑目,古代孝子會感到無限遺撼,感到愧對父母。

可見傳宗接代觀念在古代是報答、安慰父母的一種方式和情結。

4、喪親與祭親:孝的基本含義是「善事父母」,它包括「事生」和「事死」兩個層面,後者是前者的繼續和延伸,它表達了子孫對逝去長輩的敬重和思念。「事死」是傳統孝觀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

《中庸》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意思是,侍奉死者如同侍奉生者,侍奉已亡者如同侍奉現存者,這是孝的最高表現。

《孟子·滕文公上》說:「養生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禮記·祭義》說:

「養可能也,敬為難;敬可能也,安為難;安可能也,卒為難。」從以上可看出傳統孝觀念非常重視「事死」的。

「事死」也就是古人說的喪親。曾子將喪親之孝概括為「慎終追遠」 。慎終是父母死亡的喪葬行為,追遠是父母死後的祭祀禮儀。

可見,子女表達喪親之孝的形式就是喪葬和祭祀,也就是說父母或長輩去世後要舉行葬禮和祭禮。

5、立身、立功,以顯父母(1)立身:百善孝為先,因此,立身行道的一切幾乎都被看作是孝。要立身必須首先存身,即保全自己的身體。

《禮記·祭義》說:「身也者,父母之遺體也,行父母之遺體,敢不敬乎?」《孝經·開宗明義章》說: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意思是說,自己的身體是父母遺留下來的,如果毀傷了自己的身體就等於毀傷父母的遺體,就是不孝。(2)立功:

傳統孝觀念不僅要求子女立身,而且在立身的基礎上要立德、立言、立功,《孝經·開宗明義章》說:「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子女們寒窗苦讀,躋身仕途,求取功名,為的是秉承父志,善繼善述,實現父母對子女的希望,《中庸》說:

「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為的是保持家風淳樸,維護家道興旺,為父母、為家庭取得榮譽,延續父母、家庭及家族的生命。光宗耀祖,光大宗門,這是傳統孝道對子女在家庭倫理範圍內的最高要求。

2樓:匿名使用者

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著作《爾雅》下的定義是:「善事父母為孝」。漢代賈誼的《新書》界定為「子愛利親謂之孝」。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的解釋:「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許慎認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體,和「子」字組合而成的乙個會意字。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孝」的古文本形與「善事父母」之義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對父母的一種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輩在處理與長輩的關係時應該具有的道德品質和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

傳統孝觀念的積極價值

首先,傳統孝觀念中的「養親」、「敬親」具有普世價值 孝的基本含義就是「善事父母」。養親就是保證父母物質需要的供養。子女在幼小時受到父母的撫養和教育,而當父母年老體衰喪失勞動能力時,子女則有贍養、扶助和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社會責任感。

對於贍養父母僅僅有養還不夠,更重要的是在贍養的過程中體現出「敬」。每個人生下來都離不開父母親人的養育,在這種養育的親密關係中,必會自然地形成子輩對養育自己的父母親人的愛戴、尊敬之情。父母是自己生命所由,也是一切人際關係中最自然、最親密的人際關係。

因此,很難想象乙個人連給予自己生命的父母都不愛不敬,他怎麼能生髮對他人、社會、國家的愛呢?怎麼會有健全的人格呢? 傳統孝道中所講的「養親敬親」思想在任何人類社會中都具有普遍適用性的,所以是人類社會的一種永恆價值。

其次,「親親」、「敬長」觀念有利於調整人際關係,維護社會穩定 在古人看來,一切人際關係均是基於孝而發生的。中國傳統社會,特重家庭,在家庭中又首重父子關係,而調節父子關係的道德規範就是儒家提倡的「孝」。孔子說:

「**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孟子則說:

「內則父子,外則君臣,人之大倫也。」(《孟子.公孫丑下》)通過父子關係直接體現子孫與祖宗的關係。

兄弟關係也是因為雙方均是父母所生,我們敬重父母,也應該敬重由父母所創造的生命。夫妻關係也是為了延續宗族的生命而得以建立的,家族、宗族、親戚等關係都是基於血緣關係而發生的。師生關係是精神關係,老師是精神生命之所出,因而古代社會強調對待**要像對待父親一樣。

朋友關係一樣是由精神或文化的關係而產生,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

顏淵》)我們求友的目的就是借助朋友之力來充實精神生命或文化生命,因此,友道實為師道的擴大,中國的師友關係一樣是導源於孝道的。所以,孝是中國文化向人際與社會歷史橫向延伸的根據與出發點,是貫穿天、地、人、己、子、孫的縱向鏈條。 從精神機制上看,儒家文化就講究乙個「推」字。

提倡孝道要推及於人,要行忠恕之道,如果將對父母之敬愛,對兄長之尊重(即孝悌)精神推及於人,那一定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如此,不僅會和睦九族,以親鄉里,而且會以君為父而忠君,以民為本而愛民,由追祖宗而愛祖國,以師為父而尊師,以長老為父兄而敬老尊長等等,從而處理好一切人際關係。如果全社會範圍內的人都做到了「親親」、「敬長」,那麼整個社會的穩定效果便可想而知了。

再次,傳統孝觀念中的「立身揚名」之孝造就了許多忠君愛國的傑出英才 「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孝經.開宗明義章》)。立身然後方可言孝。

而中國古代的「立身」,不外乎「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這三者之間雖有區別,但總體上來看,都已不再是侷限於家庭內侍候父母的範圍,而是一種社會的事業。眾所周知,儒家對「立身」最為關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儒家始終不移的追求。儒家修身的目的也正在於治平,在此意義上,立身之孝就會導致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國事關懷。

當然,古人行事、建功立業的促動因素是非常複雜的,可能是因為各種偶然因素,也可能是出於現實功名利祿的引誘,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父母的教誨曾對他們的心靈產生過巨大的震撼力。傳統孝觀念強調對父母的遵從,因而父母教誨的權威性在古代社會是不容置疑的,其影響是終身的。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如岳飛的母親為勉勵他英勇抗金,在岳飛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字的故事家喻戶曉,感人至深;楊家將滿門精忠報國,前仆後繼,正是由於佘老太君夫婦的諄諄教誨與榜樣示範;漢代的司馬遷為了了卻父母的宿願,寧可承受著沉重的打擊而隱忍苟活,完成了其父尚未完成的《史記》。由此可見,傳統孝道也為社會造就了許多傑出的英才,他們為國家、為人民所創造的業績,正好也說明了在古代社會中親親的愛國可能。

3樓:147逆時針

投其所好是小孝

忍其所勞為中孝

耐其所耗乃大孝

呵呵。。。。。

與君共勉 ??

4樓:風飛少女百合夢

孝敬父母,親人等,不要讓他們為你費那麼多心,要盡自己的能力,做點家務事,問候一下父母,總之一句話,就是要有孝心,也要有行動。

孝的意義是什麼??

5樓:威小人物

孝是中華文化傳統提倡的行為,指兒女的行為不應該違背父母、家裡的長輩以及先人的良心意願,使他們不至於行差踏錯,是一種穩定倫常關係表現。所謂「百善孝為先」,反映中華民族極為重視孝的觀念。孝的一般表現為孝順、孝敬等。

孝順指為了回報父母的養育,而對父母的肯定,從而遵從父母的指點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願行事。

「孝」作為乙個倫理觀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義有:

一、尊祖敬宗。施孝(盡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廟通過奉獻供品祭祀祖先,盡孝的物件是死去的人,這帶有一定的宗教形式。

二、傳宗接代。在西周人看來,祖先是我輩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續下去,生生不息。《易經》:「先祖者,類之本也,無先祖,噁出?」

中國自西周開始就開始有孝道。影響最廣的,是以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而最讓人熟悉的就是——《孟子·離婁上》: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原文是「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把孟子的話翻譯成現代漢語,意思是:「不孝有三種,以不守後代之責為大。舜沒有告知父母就結婚了,這就是無後,但君子以為,和告知了差不多(因為舜出家在外,而且是堯要把女兒嫁給他)。

」也就是說,孟子的原話裡,並不是大眾所謬傳的——不生孩子就是不孝。而是認為最不孝的,是對長輩沒有盡到後代的責任。孟子原話中並沒有說其它的兩種不孝是什麼。

後來漢代趙岐寫了《十三經注》。闡述了他個人對於孟子這段話的理解:「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翻譯成現代文: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即最大的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可見趙歧也不是說斷絕後代為最不孝。他認為最不孝的就是容忍父母去幹不義之事,而作為後代不勸說。後又經過不明真像的群眾以訛傳訛,就有了如今的這種錯誤解釋。

翻看原文可以得知,我們的理解如同「秀才認字認半邊」。

正因為這種誤傳,而使得封建社會中識字不多的老百姓都信以為真,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都曲解為「沒有傳宗接代是最大的不孝」。在「忠孝」為主題的封建時代,這句話就有了無上的魔力。老百姓為了不斷後,無論世家還是貧民,都無所不用其極。

隨之產生的便有過繼等一系列特殊的社會現象。

雖然孔孟是一道,但是孟子時代的儒家思想,已經較孔子時代的有一些進步了。從儒家學者趙歧所說的不孝的第一條,即最不孝——「阿意曲從,陷親不義」就可以看出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而在孔子時代,孝和忠的表現,就是哪怕明知道長輩有錯,也要認可,不能指出。

不管父母說的對與錯,都要全盤接受,不得反抗。由此可見,孔子思想對人倫(人權)的壓制。從現代的眼光看,儒家對孔子的修正、補充是一種進步。

對於第二條,也是與孔子時代的思想相背道。孔子的思想是認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如此看來,「無後」反而排在第三位,並不是什麼真正的「為大」。我們可以通過孔、孟儒家思想的發展,看出「不孝」定義的發展。當然,孟子的 《離婁上》也好,孔子的《孝經》也好,其所宣揚的孝道,與當時的政治利用也不無關係。

所以現代社會看待孝這個問題,要辯證的看待。

「百事孝為先」是什麼意思,百善孝為先是什麼意思

孝順父母是最大的copy善事,最大的事是孝敬bai老人。出自清代王du永彬選自其zhi著作 圍爐夜話 原文 百善孝dao為先,萬惡淫為源 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 一起邪淫念,則生平極不欲為者,皆不難為。譯文 各種善行孝為先,萬惡淫為源常存仁孝思想,那天下凡是不可以做...

傳統孝道文化具體指的是什麼中國傳統孝文化是什麼

孝道文化的概念 孝 字最早見於商代卜辭,由 老 與 子 的上下結構會意而成,意思是青年人扶著老年人。引申為老少之間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說文 中說 善事父母者,從老省 從子,子承老也 簡單說孝就是子女尊敬 贍養父母,盡子女的義務。辭海 孝道的注釋是 1 古代的道德規範,儒家指養親 尊親 2 指喪居,如...

孝善誠勤是什麼意思,勤孝禮善誠具體講的是什麼?每個字的含義

勤 勤勞。孝 孝悌。禮 禮儀。善 善良。誠 誠信。這五個字是五種精神的凝練。他說要誠信要孝順,要善良,我覺得是這個意思。勤孝禮善誠具體講的是什麼?每個字的含義 勤 勤復勞。孝 孝 制悌。禮 禮儀。善 善良。誠 誠信。這五個字是五種精神的凝練。勤 取自 周易 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 的古訓,教導人們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