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北各地團圓飯的風俗是什麼,中國南北各地團圓飯的風俗是什麼?22字

2021-04-10 03:07:26 字數 5190 閱讀 4644

1樓:嶽餅

1、北方風俗

(1)東北:豬肉燉粉條,豬肉燉粉條也是分量十足的大菜之一。

(2)北京:春餅,北京人春節吃春餅,並講究炒菜,它要韭黃、粉絲、菠菜切絲炒一下,拌和在一起,稱為和菜,卷春餅吃。另外還有春餅夾醬肘絲、雞絲、肚絲等熟肉的吃法。

(3)山東:過年菜,如果要評選一道最能讓人感覺到新年氣息的過年菜,非山東的這一道莫屬,因為它的官稱便是「過年菜」!這道菜的做法很簡單,食材也很常見,就是將豬血、豆腐、豬肉、白菜、粉條等匯聚於一鍋之內,加上各種家常調料燉起,簡單而美味。

2、南方風俗:

(1)福建:佛跳牆,福建人的老祖宗早在100多年前就為後代發明了應對這頓複雜而講究的年夜飯預備方案—「佛跳牆」:魚翅、刺參、雞、鴨、羊肘、豬蹄尖兒、鴨胗、冬筍、火腿、干貝……山珍海味、飛禽走獸全齊了。

(2)潮州:滷水鵝,年三十下午祭祖,是潮州人過年習俗之一,而祭祖的菜餚中,滷水鵝可謂重中之重。要知道,滷味本身就是潮汕人的拿手好戲,過年也一定不能免。

2樓:愛麗兒公主

北京風俗

北京民謠唱道,「糖瓜祭灶,新年來到」,首先進入節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關東糖等小食品,由膠狀麥芽糖製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兒,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時代,這是極好的美食。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關東糖,預示著春節已經不遠了。當然,「灶王爺」不食人間煙火,這種希冀「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賄賂」,自然成為孩子們的口中之物。

老北京人,特別講究「過年」,於是便有了:「老婆老婆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團圓飯

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

三、糖瓜粘,二十

四、掃房子,二十

五、炸豆腐,二十

六、燉羊肉,二十

七、殺公雞,二十

八、把面發,二十

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謠。民謠中列舉的臘八粥、炸豆腐、燉羊肉等等,都是春節老北京的美食。今天,這些都是家常便飯,但在五六十年代只能在過年時方可大飽口福。

列數:齒頰留香的過年吃食

吃食含義

更歲之交吃餃子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步步高公升吃年糕

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據說,最早時年糕是為午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年糕多用糯公尺磨粉製成,而糯公尺是江南的特產,在北方有糯公尺那樣粘性的穀物,首推黏黍?

俗稱小黃公尺。這種黍脫殼磨粉,加水蒸熟後,又黃、又粘、而且很甜。其製作方法是,將糯公尺粉用絹羅篩過後,加水、蜜和成硬一點的麵糰,將棗和栗子等貼在粉團上,用箬葉裹起蒸熟即成。

這種糯公尺糕點頗具中原特色。年糕的種類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公尺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台灣的紅龜糕等。北方年糕有蒸、炸兩種,均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湯煮法,味道甜鹹皆有。

喜慶吉祥年年有魚

大年三十晚上吃頓團圓飯,家家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魚,魚「餘」同音,年年有「魚」——年年有「餘」,圖個吉祥,圖個喜慶。我國南北各地的魚餚甚多,如蘇菜中的「荷包鯽魚」、烏蘇里的「油炸鰉魚塊」、川菜中的「瓣鯽魚」、粵菜中的「香滑鱸魚球」、湘菜中的「祁陽筆魚」、京菜中的「醋椒魚」、津菜中的「高麗銀魚」、東北菜中的「白松大馬哈魚」等等,都是名響一地的魚餚。

3樓:蝴蝶飛舞

北方吃餃子,因為北方比較冷,吃餃子的寓意是防止凍掉耳朵。還有乙個說法,餃子像元寶,大富大貴之意。

南方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

中國南北各地團圓飯的風俗是什麼 50個字。

4樓:潘顯苗

中國北方除夕夜多會包餃子吃。北方人往往把硬幣、糖、花生佳棗子和栗子等和肉餡一起包進新年的餃子裡,代表美好的寓意。南方除夕一般是吃元宵和年糕。

元宵又叫「湯圓」、「糰子」、「圓子」,中間包糖為多,取全家團圓美滿甜蜜之意。年糕由糯公尺做成,以諧音取「年年高」之意。

大年三十晚上吃團圓飯,家家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魚,魚"餘"同音,年年有"魚"--年年有"餘",圖個吉祥,圖個喜慶。

北京風俗,北京民謠唱道,「糖瓜祭灶,新年來到」,首先進入節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關東糖等小食品,由膠狀麥芽糖製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兒,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時代,這是極好的美食。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關東糖,預示著春節已經不遠了。當然,「灶王爺」不食人間煙火,這種希冀「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賄賂」,自然成為孩子們的口中之物。

老北京人,特別講究「過年」,於是便有了:「老婆老婆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 團圓飯。

中國南北各地團圓飯的風俗20字

5樓:和風拂起

北方除夕夜多包餃子吃,以諧音取「更歲交子」的意思。為了討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幣、糖、花生佳棗子和栗子等和肉餡一起包進新年的餃子裡。放糖的,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放花生(或稱長生果)的,用意是吃了人可長壽;還有乙隻餃子中放一枚硬幣,用意是誰吃到了就「財運亨通」。

南方除夕一般是吃元宵和年糕。元宵又叫「湯圓」、「糰子」、「圓子」,中間包糖為多,取全家團圓美滿甜蜜之意。年糕由糯公尺做成,以諧音取「年年高」之意。

直到今天,北方過年包餃子、南方過年做湯圓的習俗仍然極為普遍。

團圓飯(family reunion dinner) 。中國的春節,「吃」往往會成為大部分人節日期間的主要活動,一家人圍坐在熱氣騰騰的飯桌旁,就是透著那麼一股喜慶熱鬧勁兒,這可以算是中國民間過年的最大特點了。「民以食為天」這句話似乎在春節這個傳統佳節更加顯得入情入理。

中國南北各地團圓飯的風俗是什麼 [簡單一句話]

6樓:love美美的春天

北方除夕夜多包餃子吃,以諧音取「更歲交子」的意思。為了討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幣、糖、花生佳棗子和栗子等和肉餡一起包進新年的餃子裡。放糖的,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放花生(或稱長生果)的,用意是吃了人可長壽;還有乙隻餃子中放一枚硬幣,用意是誰吃到了就「財運亨通」。

南方除夕一般是吃元宵和年糕。元宵又叫「湯圓」、「糰子」、「圓子」,中間包糖為多,取全家團圓美滿甜蜜之意。年糕由糯公尺做成,以諧音取「年年高」之意。

直到今天,北方過年包餃子、南方過年做湯圓的習俗仍然極為普遍。

團圓飯(family reunion dinner) 。中國的春節,「吃」往往會成為大部分人節日期間的主要活動,一家人圍坐在熱氣騰騰的飯桌旁,就是透著那麼一股喜慶熱鬧勁兒,這可以算是中國民間過年的最大特點了。「民以食為天」這句話似乎在春節這個傳統佳節更加顯得入情入理。

7樓:嘿是燦燦

北方人一定會吃餃子

,還會往幾個餃子裡放硬幣,或是糖,還會有豬蹄。

南方一般會吃元宵和年糕。而且南北方都會吃魚。湖北有的地方春節第一餐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

此外家中的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

年輕的學子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

安徽一些地方春節第一餐時每人要咬一口生蘿蔔,名為「咬春」,可「除菌防病,新年吉祥」。

關中、河南部分地方春節第一餐要吃餃子與麵條同煮的飯,叫「金絲穿元寶」、「銀線吊葫蘆」。 台灣春節第一餐吃「長年菜」,是一種長莖葉,有苦味的芥萊。有的還在菜裡加細長粉絲,意即「綿綿不斷,長生不老」。

8樓:後不能更改

北方吃【餃子】,餃子像元寶,大富大貴之意。

南方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

9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是上面的簡版。北方人會把硬幣包進新年的餃子裡,用意是誰吃到了就「財運亨通」。南方除夕是吃元宵和年糕。

10樓:無度自由

中國六大傳統節日簡介

春節春節又叫陰年,俗稱「過年「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乙個古老傳統節日。正月初一有祭灶、祭祖等儀式。

過年要吃餃子,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半夜子時,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餃諧音交,有「喜氣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清明節清明節一說是由古代的寒食節演變而來。為群眾性的祭掃祖墳的活動。古代清明節的傳統食品大致有這樣幾種,如糖稀(古名「餳」,即以麥芽或穀芽熬煎為液的糖漿)、麥粥、糯公尺酪、麥酪、杏仁酪、雞蛋以及攪拌了鹽醋的生菜。

吃青團主要是流行於江浙一帶的清明節節日食品。青團是一種用草頭汁做成的綠色糕糰,其做法是先將嫩艾、小棘姆草等放入大鍋,加入石灰蒸爛,漂去石灰水,揉入糯公尺粉中,做成呈碧綠色的糰子。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端午節也稱端午、端陽。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

「午日節、重午節、五月節、浴蘭節……」家家門頭插艾草,兒童戴香囊,脖子、手脖、腳脖繫五彩線。日出前取河水洗臉,吃粽子。

閩南的棕子有鹼棕、肉棕和豆棕。鹼棕是在糯公尺中加入蘇打液蒸熟而成。

七夕節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麵糖蜜。

《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

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罪尤折為梭形麵巧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

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可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稱為「花瓜」。

中秋節這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節日。有說每逢佳節倍思親。

中秋賞月,古已有之。而又盛行於宋代。仲秋節的傳統習俗是賞月、祭月、吃月餅。仲秋節吃月餅的習慣在我國歷史悠久。

重陽節六朝時期登高古俗得到光大,重陽節俗形成,糕類自然成為節令食品。如童謠所謂:「七月劉禾傷早,九月吃糕正好。」唐宋時重陽食糕俗流行,唐稱麻葛糕,宋人已習稱「重陽糕」 。

重陽糕,又叫「菊糕」、「花糕」,古稱「蓬餌」。據說它源自秋糧收割後的歲時飲食風俗「嘗新」,後來發展成一種應節食品。它以麵粉、公尺粉(江公尺和黃公尺)、小公尺和豆等為原料,再加上棗蒸製而成。

從唐朝起,重陽糕上要用竹籤插重陽旗,這種小旗以五色紙縷為花紋,中嵌「令」字,取吉慶之意。重陽吃糕,也因為「糕」與「高」同音,寓有步步高公升、前途光明的意思。

中國古代對東西南北各少數民族稱什麼

東夷,西戎,南蠻,北狄。春秋時居民中有華夏和戎 狄 蠻 夷的區分。各諸侯國經濟文化上較先進而自稱 華夏,他們把較為落後的小國或部稱之為戎 狄 蠻 夷。不少戎 狄 蠻 夷和華夏 錯雜在一起的。戎和狄主要分佈在今黃河流域或更北和西北地區。北戎 山戎分佈在今河北和遼寧 等地。姜戎 陸渾之戎本在今甘肅一帶,...

為什麼以秦嶺 淮河為中國的南北分界

增要要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800mm等降水量線,傳統意義上南北方分界線,水田旱地分佈分界線,一月份0度等溫線,水稻小麥種植分界線,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溼潤與半溼潤的分界線,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區,河湖冬季結冰,每當冬季來臨,北風呼嘯,大部分的樹會落葉,不落葉的樹葉多呈針...

中國南北朝時期的社會環境是什麼樣子的

主要原因 江南地區自然條件優越氣候適宜 土地肥沃 地廣人稀 水回資源充足 交通便答利等,黃河流域農業生態環境惡化 北方戰亂頻繁,南方相對穩定 南方統治者為發展實力,重視發展經濟,鼓勵開墾荒地 興修水利 主要影響經濟重心南移,加速了南方的發展 北方人民的大批南遷,給南方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