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觀人生目的人生態度三方面的關係

2021-03-04 06:36:50 字數 6257 閱讀 6115

1樓:匿名使用者

人生觀主要由人生目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價值三方面構成,三者相互區別又有著密切聯絡。目的性是人與動物的重要區別,人生目的是人生實踐中的根本問題,從而也構**生觀的核心;人生目的是生活實踐的根本指向,決定了以怎樣的方式對待生活,也決定了選擇什麼樣的價值取向。

由認知、情感、意志三種心理要素構成的人生態度中,認知是態度作為心理過程的起點,又是態度作為一種穩定的心理傾向的基本依據,乙個人對生活意義的基本看法,是制約其形成特定的人生態度的首要因素。端正人生態度實際就在於通過提高和改善這三個心理要素的質量,使其綜合形成科學、樂觀、進取的人生態度。

自覺地以一定的人生觀指導生活實踐,就是解決樹立什麼樣的人生目的、如何對待生活以及用怎樣的方式實現人生目的問題:馬克思主義人生觀強調辯證地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係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在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實踐中創造人生價值是我們這個社會應遵奉和踐行的高尚人生觀;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剖析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錯誤人生觀。

2樓:匿名使用者

人生觀主要是通過人生目的、人生態度、人生價值三個方面來體現的。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觀的核心。因為有著怎樣的人生目的就會有怎樣的人生態度,進而追求何種人生價值。

因此,正確的人生觀需要有高尚的人生目的。惟有如此,人才會對其所做的事有明確的指導。同時也為人們克服挫折、磨練意志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源泉。

居里夫人說過:「我們應該在一種理想主義中尋找精神上的力量。這種理想主義。

要能夠不使我們驕傲,而又能使我們把我們的希望和夢想放的更高 。」因此,要用正確的人生觀指導自己的人生實踐,就要有像共產主義理想這種強大的精神支柱為依託。我們大學生要是自己成為社會主義可靠的**人和優秀的建設者,就需要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以共產主義來指導自己的現實活動,克服各種錯誤的人生目的和理想,正確處理消費與貢獻、享樂與創造、愛情與事業、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等各種人生人生矛盾。

如果缺乏具體的有限的奮鬥目標和可見的攀登台階,所有美麗的光環都只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縹緲。

人生觀包括那三方面的內容,他們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

3樓:demon陌

人生觀包括三方面的內容是,第一是人生目的,即人為什麼活著。第二是人生態度,即做乙個什麼樣的人。第三是人生價值,即怎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人生目的是人生觀的核心,它決定其他兩個方面,有什麼樣的人生目的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價值尺度。

在自然界中,人生觀無可厚非,生存第一,生存至上;在階級社會裡和制度下,人生觀有進步和落後之分,具有鮮明的階級性,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人生觀。

人生觀主要是通過人生目的,人生態度,人生價值三個方面體現出來的.其中核心是

4樓:angela韓雪倩

人生目的是人生觀的核心。

人生目的就是終生一切行為活動的終極目

的,包含著(終生的)終極目標、終極目標的主體範圍的友愛信仰、最大限度地實現關於自己個人利益的終極目標和其他主體的終極目標的原則和友愛次序的友愛信仰。人生目的存在正確性問題和合理性問題。

人生目的決定了人生活動的大方向,對人們所從事的具體活動起著定向的作用。

5樓:淋漓盡致的憂傷

人生觀主要是通過人生目的,人生態度,人生價值三個方面體現出來的,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觀的核心。——《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6樓:女孩幸福

核心就是你的信念。只有有了信念你才有做好事情的動力。

7樓:瑤瑤最棒的

很多人會有渴望 但是渴望終究只是個想法 要講渴望變為目標 去實現 去實踐

8樓:匿名使用者

理想,目標當為核心。

9樓:江湖很羞澀

態度,因為態度決定一切

人生觀的作用主要通過人生目的、人生態度、人生價值三個方面體現出來。人生目的回答人為什麼活著,人生態

10樓:匿名使用者

人的一生是豐富多彩的,當自己回首往事時遺嘆不要太多。奮鬥會美化你的人生。在刻骨銘心地領悟生活的時候,在心靈得以深層次淨化的時候,有一種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那就是美妙的兩個字「奮鬥」。

生活中,我們時時刻刻都應正確對待自己人生旅途上的對與錯成與敗的轉換。因此,作為收割成果的我們,不要讓歲月流逝在不時地回頭自己的成果之中,我們只顧一直朝前看,奮鬥不止。崇高的理想,神色的毅志,只會在奮鬥中形成,美好的願望,甜蜜的憧憬,只能在追求,奮鬥的韻味裡展現,奮鬥是力量之術。

沒有奮鬥,生命之樹怎樣常青?乙個哲學家曾這樣說過;「人生兩大悲劇,一是得不到一生中最想得到的,二是得到了一生中最想得到的。」人生最大的意義價值就是歡樂,幸福。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讓我們一起奮鬥,創造亮麗的人生

乙個人如果沒有奮鬥目標,那麼他不會成功,美麗亮麗的人生將離他遠去。奮鬥是意志的堅實腳步。所有成功者的足跡都灑滿了勤奮的血汗,多麼聰明的人,信心再大,信心再大,意志再堅強。

若沒有勤奮的實際行動,一切都是空。奮鬥是長期的艱苦勞動。奮鬥成為我們青年求知的優良品德和習慣。

那種見異思遷的人,畏縮不前的人,不願出力流汗的人,永遠嘗不到勤奮的甘甜。

我們兩個說不定還是同名啊

你姓什麼?

人是從動物進化、分離提公升出來的。因而人作為人存在時,已不是純粹的自然存在物,而是雙重的存在物,既是一種自然的存在物,又是一種社會的族類存在物。人作為一種族類存在物,顯然與純粹自然物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我們始終不可忘記人類的老祖宗始於動物、源於動物,一定的動物遺傳基因將跟隨人類終身。

人類與動物有著千絲萬縷割不斷、理還亂的聯絡和共通的特徵。人類從動物向人的進化經歷了極其漫長的艱難歲月,人類從野蠻人向文明人、向真正的人過渡同樣也必將經歷漫長的無數代人的艱難而痛苦的進化過程。因而以人為本,我們只能從現實的人出發,以現實的人為本。

不僅要看到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也要看到兩者之間的必然聯絡;不僅要看到兩者之間的相異性,也要看到兩者之間的相通性;不僅要看到我們人類有強大的理性與自覺,也要看到人類也常會出現動物的瘋狂與茫茫然。馬克思指出:「任何人類歷史的第乙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

因此,第乙個需要確定的具體事實就是這些個人的肉體組織,以及受肉體組織制約的他們與自然界的關係。-------任何歷史記載都應當從這些自然基礎以及它們在歷史程序中由於人們的活動而發生的變更出發。」 [1](p24)

有生命的個人生物體是人的一切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活動的現實載體,這是任何人類歷史的第乙個前提。現代生物科學研究已充分證實了一點:絕大部份人類性狀(如身高、體重、智力等)和行為都是由多個不同的人類基因所控制並且是可遺傳的。

環境因素會對基因表達產生強大的影響,環境可以放大或阻礙基因的效應,但環境不能取代或排除基因的作用。不具備人類基因的動物肉體組織再怎麼生活在人的環境中也不能變為人。經過科學家的長期努力,人類終於開啟了自己生命的天書:

人有23對染色體,每對染色本包含數千個基因,每個基因又是由不同排列組合的化合物鹼基組成,人類基因組共有30億個核苷酸的序列------雖然人類要真正讀懂這本天書也許還要幾百年或上千年,不過一些大體的概念我們已經了解了,例如人與黑猩猩的差異在基因,種族的差異在基因,疾病的生成在基因,甚至肥胖與否、自殺等行為也在基因,而作為人的性格的秘密也大部份埋藏在基因之中。當然人類基因的先天影響是和人類後天的「文化基因」交織在一起共同發生作用的。前不久發生的馬加爵殘殺四同學案中所透視出的問題,顯然不僅是一般社會經濟和教育問題,更反映了我們有必要加強對人類生命體的研究,加強對人類基因作用的研究以及對基因缺陷所致的人格障礙的研究與針對性防治。

這樣才能堅持人本唯物論。

什麼是人類本性?什麼是人的本質?這是長期存在著爭議的敏感話題。

一種看法是將兩者割裂開來:人的本性就是指人的動物本能,人的本質則是指人超越於動物性所應該成為的樣子。還有一種看法,則將兩者看成完全是一回事:

人性就是人的本質。其中有一部分人只對人性或人的本質只作抽象認識(如性本善、性本惡);而另有一部分人只是堅持對人性和人的本質只作具體的理解(如只強調人的階級性、社會歷史性等)。以上看法都沒有分清兩者應有的聯絡與區別。

馬克思的獨到之處正在於:堅持用聯絡的、發展的、辯證的觀點來看待人類本性與人的本質之間的關係,將兩者視為既有聯絡又相區別的辯證統一體。嚴格說,馬克思並沒有對人類本性或人的本質作明確地定義性表述,但字裡行間對這兩大基本概念所作的意思表達還是很清楚的,尤其是馬克思原著中經常在「合乎人性」「適合人類本性」與「占有人的本質」「實現我的人的本質」等不同語境中使用人類本性和人的本質兩大概念,以明確揭示兩者間的內在聯絡與區別:

聯絡表現為,人類本性與人的本質都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界的根本屬性,其中前者決定後者,後者是前者的集中表現與個性;區別在於,人類本性,是對人類客觀存在的類特性即基本共性的概括與抽象。人的本質,則主要是指個體對人類本性的自我體認與個性,是對人的個性差異,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社會聯絡、社會交往、社會關係之本質差異的分析與歸納。

所謂人類本性,一般地說,是指人類區別於其它動物的基本屬性。馬克思所認為的人類本性主要包含三個基本點:(1)人類生命活動的根本動因與內在意向,是求生存求發展的自我實現欲。

(2)人類生命活動的性質,是自由自覺地活動。(3)人類生命活動的方式,是結成一定社會關係。三者相互聯絡、相輔相成,共同構成相對穩定的人類本性客觀要件。

那麼其中誰是最具有決定意義的要件?有人認為是人的社會性,也有人認為是人的自由自覺的活動。本文認為按照馬克思的人本思想看:

人類生命活動的根本動因與意向——自我實現欲,應是人類本性之本源,也是人與動物之間本原性區別。

所謂自我實現欲,即指人類與生俱來的內在的慾望潛力。從廣義看,包括最低層的吃、喝、穿、住、行、安全和中層的感情、社交、尊重等需要的自我利益實現欲,也包括高層次自我能力展示、自我個性完善等自我價值實現欲。這種自我實現慾望力,客觀潛存於人類心靈深處並隨著人的生命週期及外部刺激而有規律地遞增與發展。

每個人的慾望值,雖然不同,但自我實現的潛在欲求卻是一致的,共同的。馬克思在分析人類本性時指出,「他們的需要即他們的本性,」「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東西。因此第乙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

」「一當人們開始生產他們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時候(這一步是由他們的肉體組織所決定的),他們就開始把自己和動物區別開來。」「已經得到滿足的第乙個需要本身、滿足需要的活動和已經獲得的為滿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p32、p25、p35)新的需要,又將產生新的自我實現的歷史活動,如此不斷迴圈往復。

這裡馬克思在分析中刻意在「創造歷史」四個字上加上「引號」以說明這裡的「創造歷史」非主觀的有意識的創造歷史,而是指人類在人的第乙個歷史活動之前就具有「創造歷史」展示自我力量(實現自我)的潛能、潛意識、潛在慾望,這種潛能是與生俱來由「他們的肉體組織所決定的」。因此,人類是由與生俱來的創造歷史、實現自我的潛在慾望力為驅動本源,而產生出自由自覺的社會生產等實踐活動的,生產勞動又進一步創造了人和人類社會,促進了人類的不斷進化與多向度發展。頑強、非凡的自我實現慾望力是人類得以自由自覺創造社會歷史的客觀基礎與內在動力,人的自由自覺的活動與人的社會性都是由此而派生的。

從我們祖先「肉體組織」的先天條件看,類人猿跑不如馬快,力不比牛大,兇猛不及虎狼,智慧型也不比黑猩猩強很多。但為何最終是人類成為宇宙之王,萬物之靈?為什麼人類能不斷進化發展而其它動物卻始終停留在原來的水平上?

根源就在於:人類具有多層次、多向度和無限增長、永不滿足的自我實現驅動力和慾望力,而一般動物的慾望力則是低層次、單向度和少變化的,它們很容易滿足於「溫飽」等本能需要,別無他求。現代科學研究已發現,人類的自我實現欲是打入人的基因之中的,這種慾望力,同人類潛在的體力、智力等客觀存在一樣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並極大地影響著人類諸多方面的發展。

在洛克菲勒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實驗室中,神經遺傳學家分離出一種與人的慾望力密切相關的名叫virli的基因,這種virli慾望基因使得人類在外部世界的資訊素刺激下,會產生積極自我意識與反應,生成具體目標與渴望,再由渴望轉化為自我實現的行動,達成自我願望的最大滿足。一般動物缺少這種特殊的慾望基因,從而永遠只能有低層次單向度的慾望力,無以充分進化和發展。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通過外因而起作用。

因而,人類,也只有人類,才會擁有遠大理想和社會規劃,才能不斷重新整理和創造自已的歷史。

所謂自我實現,當然離不開自己。正如馬克思所說,在任何情況下,個人總是「從自已出發的」。「對於各個個人來說,出發點總是他們自己-----」「任何人如果不同時為了自己的某種需要和為了這種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麼也不能做-----」[2](p86、p286)恩格斯也認為:

「在我們能夠為某一件事做些什麼以前我們必須首先把它變成我們自己的事,利已的事,------」[3](p12)顯然,馬克思主義創史人認為,「從自己出發」做「利已的事」是人類從事一切活動與創造的最合乎人性的、最正常的內在動因與活力之源。我們今天的改革開放、制度創新等,目的也正在於要建立調動人的一切積極因素(自我實現欲)的內在機制。那麼這是否意味著,人類注定要生活在自私自利,極端個人主義陰影之中呢?

並非如此。

這就是人生!

人生態度的含義 意義,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

所謂人生態度,是指人們通過生活實踐形成的對人生問題的一種穩定的心裡傾向和基本意願。人可是分很多種的,有很多人只是為了生存而為了養活父母兒女,他沒什麼時間去想人生,生活就是人生,不是我們讀了誰的書看了某位大人物的思想,而改變自己,人還是有很多種,就向中狀元,一次只能有乙個,而考的人卻很多。有的人受到一...

列舉一些詩人的人生態度,表達詩人人生態度的詩句

李白,浪漫,愛國 喜歡無拘無束生活 杜甫,憂國憂民,很現實 陶淵明,愛寧靜的田園生活 人生禮讚 編輯本段 人生禮讚 禮讚 就是 懷著敬意的讚揚 的意思。這個詞表明了詩人的人生態度和全詩的抒情基調。這是一首抒情詩。詩人用充滿激情昂揚的筆調,激勵人們積極面對人生,在生命的航程中,努力珍惜和把握現在,不斷...

人生態度決定人生目的對不對人生目標決定人生態度。對不對?大一思修問題,急急急。

要習慣簡訊發不完的生活。等待,本身就是乙個錯誤。看的開一點,傷的就會少一點。許多事情,總是在經歷以後才會懂得,一如感情 錯過了,遺憾了,才知道其實生活並不需要這麼多無謂的執著。5.秋天,殘忍的季節,成熟不成熟的都要一同收割。一切都會在秋冬交替的剎那間隨風而逝,唯有那一泓鮮亮山溪般的記憶永遠在我心中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