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說謝謝怎麼說古代謝謝怎麼說

2021-03-04 00:39:01 字數 5071 閱讀 9497

1樓:河傳楊穎

以下各句均是「謝謝」的意思:

1、大示誦悉,深感勤勤懇懇誨人不倦之意。

2、厚情盛意,應接不遑,切謝切謝。

3、奉報先生殷殷之誼,當俟異日耳。

4、感荷高情,非只語片言所能鳴謝。

5、承蒙諄諄忠告,銘感五衷。

6、承蒙見教,獲益甚多,特上寸箋,以申謝忱。

7、承蒙惠贈各物,衷心感謝,不勝榮幸。

表示謝謝的方法:

具體說來,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與人為善。與人相處,為善當先。而這個「善」,應是出自內心的誠意,是誠於中而形於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形式的繁文縟節。

《禮記》說:「夫禮者,自卑而尊人」(注:《禮記·曲禮上》)。

如果表面上恭敬熱情,而內心虛偽,或是僅僅內心尊敬,而毫無表情,都是不夠的。應該表裡一致,才能從根本上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摩擦,進而互敬互愛,友好相處。

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貴賤等級,一視同仁。如果只對上層人士獻其禮敬,以財勢取人,以利益交人,其實是小人所為。

(二)禮尚往來。禮尚往來,是禮貌待人的一條重要準則。就是說,接受別人的好意,必須報以同樣的禮敬。這樣,人際交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種良性迴圈中持續下去。

2樓:超覺之精

古代人說謝謝多使用謙詞,如下所示:切謝或謝過、承蒙誇獎、感激不盡、銘感五內。

不同場合下古人表示謝謝的用法

1、大示誦悉,深感勤勤懇懇誨人不倦之意。厚情盛意,應接不遑,切謝切謝。

2、奉報先生殷殷之誼,當俟異日耳。感荷高情,非只語片言所能鳴謝。

3、承蒙諄諄忠告,銘感五衷。承蒙見教,獲益甚多,特上寸箋,以申謝忱。

4、承蒙惠贈各物,衷心感謝,不勝榮幸。承蒙存問,且贈佳品,感恩不盡。

擴充套件資料

表示謝謝的古語出處

切謝:切謝是乙個漢語詞語,是指深切感謝。

深切感謝。 魯迅 《書信集·致邵文熔》:「前日得十六日惠書,次日乾菜筍乾魚乾並至,厚情盛意,應接不遑,切謝切謝。」

銘感五內 (míng gǎn wǔ nèi):比喻內心非常感激。

出處:明·羅貫中《粉妝樓》第八十回:「這是萬歲的龍恩,臣等銘感五內。

感激不盡:感激的心情沒有窮盡。形容非常感激。

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八:「驛官傳揚都督之命,將十千錢贈為路費,又備下一輛車兒,差人夫送至姚州普淜驛中居住,張氏心中感激不盡。」

3樓:霽雨若初

1、大示誦悉,深感勤勤懇懇誨人不倦之意。

2、厚情盛意,應接不遑,切謝切謝。

3、奉報先生殷殷之誼,當俟異日耳。

4、感荷高情,非只語片言所能鳴謝。

5、承蒙諄諄忠告,銘感五衷。

6、承蒙見教,獲益甚多,特上寸箋,以申謝忱。

7、承蒙惠贈各物,衷心感謝,不勝榮幸。

8、承蒙存問,且贈佳品,感恩不盡。

拓展資料:古代人表達謝謝也是禮儀的一種。

禮儀是人們約定俗成的,對人,對己,對鬼神,對大自然,表示尊重、敬畏和祈求等思想意識的,各種慣用形式和行為規範。這裡的慣用形式包括禮節和儀式,禮節一般是個人性的,並且不需要借助其他物品就可以完成的形式,譬如磕頭、鞠躬、拱手、問候等。

古代正禮:

1、稽首:跪拜,兩手拱合,叩頭至地並停留一段時間。用於朝臣見君主;

2、頓首:扣頭觸地即禮畢。用於下級見上機;

3、空手:類頓首,但俯頭至手與心平,不觸地。用於**對尊敬的人;

常禮:1、揖手:直立,兩臂合攏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兩臂自額頭下移至胸,同時上身鞠躬四十五度。用於比自己地位高的人;

2、拱手:類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動。用於同級;

3、答禮:頷首致意。用於對下級;

4樓:區十四

古代語言非常複雜,所說的話都是要分場合的。

大示誦悉,深感勤勤懇懇誨人不倦之意。

厚情盛意,應接不遑,切謝切謝。

奉報先生殷殷之誼,當俟異日耳。

感荷高情,非只語片言所能鳴謝。

承蒙諄諄忠告,銘感五衷。

承蒙見教,獲益甚多,特上寸箋,以申謝忱。

承蒙惠贈各物,衷心感謝,不勝榮幸。

承蒙存問,且贈佳品,感恩不盡。

5樓:吳本龍

這廂有禮了,晚生這廂有禮了.

古代正禮都是:

1、稽首:跪拜,兩手拱合,叩頭至地並停留一段時間。用於朝臣見君主;

2、頓首:扣頭觸地即禮畢。用於下級見上機;

3、空手:類頓首,但俯頭至手與心平,不觸地。用於**對尊敬的人;

常禮:1、揖手:直立,兩臂合攏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兩臂自額頭下移至胸,同時上身鞠躬四十五度。用於比自己地位高的人;

2、拱手:類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動。用於同級;

3、答禮:頷首致意。用於對下級;

6樓:匿名使用者

雙手舉高,一手掌一手拳,鞠躬道謝

古代謝謝怎麼說

7樓:黑曼巴

古代謝謝一般都說:勞駕、叨擾、屈尊、盛情難忘、這廂有禮了,晚生這廂有禮了等。

古代正禮都是:

1、稽首:跪拜,兩手拱合,叩頭至地並停留一段時間。用於朝臣見君主。

2、頓首:扣頭觸地即禮畢。用於下級見上機。

3、空手:類頓首,但俯頭至手與心平,不觸地。用於**對尊敬的人。

常禮:1、揖手:直立,兩臂合攏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兩臂自額頭下移至胸,同時上身鞠躬四十五度。用於比自己地位高的人。

2、拱手:類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動。用於同級。

3、答禮:頷首致意。用於對下級。

擴充套件資料:禮貌用語是尊重他人的具體表現,是友好關係的敲門磚。

古人常用的禮貌用語:

一、口頭稱謂語

古人有多種多樣表示尊敬的方法,大概有如下數種。

1、用「道德高尚」的說法稱呼對方,如稱人為「子、夫子、先生」等等。

2、從輩份上尊稱對方,如稱人為「父老、父、丈人、母、媼、老伯」等。

3、稱對方的字、號。

4、稱對方的身份時加上「賢、尊、高」等字眼。如「賢侄」、「賢婿」等。

二、對人尊稱

令尊:尊稱對方的父親。

令堂:尊稱對方的母親。

令郎(令子、令郎君、令嗣):尊稱對方的兒子。

令愛(令媛):尊稱對方的女兒。

令媳:尊稱對方的兒媳。

賢契:稱自己的學生。

高足:稱別人的學生。

三、常用敬詞

請:有求於對方。

請問:請求對方解答問題。

高見(高論):稱對方的看法,見解。

尊府(府上、尊寓、華居):稱對方的住處。

貴庚(芳齡):詢問對方年齡。

8樓:匿名使用者

這廂有禮了,晚生這廂有禮了.

古代正禮都是:

1、稽首:跪拜,兩手拱合,叩頭至地並停留一段時間。用於朝臣見君主;

2、頓首:扣頭觸地即禮畢。用於下級見上機;

3、空手:類頓首,但俯頭至手與心平,不觸地。用於**對尊敬的人;

常禮:1、揖手:直立,兩臂合攏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兩臂自額頭下移至胸,同時上身鞠躬四十五度。用於比自己地位高的人;

2、拱手:類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動。用於同級;

3、答禮:頷首致意。用於對下級;

文言文或古漢語裡的「謝謝」怎麼說?

9樓:張震是

謝、拜謝

、謝承、謝荷、感激

文言文表示謝謝的詞語主要有:

謝、拜謝。如 唐代-李朝威著《柳毅傳》:「使前涇陽女當席拜毅以致謝。」譯文:讓從涇陽歸來的龍女當筵向柳毅再拜致謝。

由於「謝」的本義是向人認錯道歉,又引申為推辭,閱讀文言文或用文言文表述時,一定要注意語境。

擴充套件資料

文言文翻譯技巧

古文直譯的具體方法主要有對譯、移位、增補、刪除、保留等。

1.對譯

對譯是按原文詞序,逐字逐句地進行翻譯。這是直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直譯的第乙個步驟。古今漢語詞序一致,句法結構相同的句子,今譯時不用改變原句詞序,只要從現代漢語中選擇恰當的詞語來翻譯原句中的字詞就可以了。

對譯的好處是逐字逐句落實,可以避免漏譯——漏譯是初學時經常出現的問題。由於古今漢語句子結構的相同之處很多,所以凡是能夠對譯的地方都要對譯。對譯有困難或對譯後意思表達還不夠清楚、句子不通順的,才能用移位、增補等方法作適當的調整。

2.移位

移位是指古代漢語某些詞序與表達方式與現代漢語不同,翻譯時要按現代漢語表達習慣移動詞語位置。

3.增補

增補是指古代漢語省略或表達過於簡古的地方,今譯時要作必要的增補。例如:

4.刪減

與「增補」相反,刪減是指原文中個別詞語可以刪掉不譯。文言文中某些表達方式和某些虛詞,現代漢語中已不再使用,也沒有類似的句法結構和相應的虛詞,遇到這種情況,只要譯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達清楚了,個別詞語可以不譯。

5.保留

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詞語可以不譯而直接保留在譯文中。凡古今意義相同的詞語,特別是許多基本詞彙,如人、牛、山、草等,當然可以保留不譯;象一些表示已經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詞語,諸如人名、國名、歷史地名、民族名及官號、年號、諡號、特殊稱謂、特殊學術用語以至專業術語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譯。

10樓:看完就跑真刺激

謝、拜謝、謝承、謝荷、感激。

文言文表示謝謝的詞語主要有:

1、謝、拜謝。由於「謝」的本義是向人認錯道歉,又引申為推辭,閱讀文言文或用文言文表述時,一定要注意語境。

2、謝承。表示感謝或答謝。

3、謝荷。如宋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四出:「謝荷先生!」

4、感激。

11樓:可愛晶晶啊

謝、拜謝、謝承、謝荷、感激

文言文表示謝謝的詞語主要有:

1、謝、拜謝。如《柳毅傳》:「使前涇陽女當席拜毅以致謝。」

由於「謝」的本義是向人認錯道歉,又引申為推辭,閱讀文言文或用文言文表述時,一定要注意語境。

2、謝承。表示感謝或答謝。

3、謝荷。如宋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四出:「謝荷先生!」

4、感激。

古代人怎麼刷牙的,古代人怎麼刷牙

秦漢時期 關於口腔 牙齒之清潔 健美 疾病 保健已有了比較高的要求。例如 詩經 衛風 碩人 中形容美女牙齒 齒如瓠犀 即指牙齒要如同葫蘆子一樣整齊潔白。反之,對牙齒參差不齊者則稱之為齟齬,咬合不齊者病之為齪,排列不正者稱為齜,不平整者為齲,均視之為病態。為了保持口腔衛生和預防牙齒疾病,除強調飯後漱口...

(因為)這個詞古人怎樣說,古代人是怎麼說話的?

一 簡述 古人表copy 達 bai因為 主要有 坐 緣 du 為 幾種說法。zhi二 拓展dao 1 坐 例如 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漢樂府 陌上桑 停車坐愛楓林晚。杜牧 山行 2 緣 例如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題西林壁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登飛來峰 3 為...

古代人怎麼刷牙

古人有專門的的漱口劑,但是因為清潔度不高,古人也會在飯後通過嚼些嫩樹枝的方式來清潔牙齒 每次看到牙膏廣告,心裡面就有個疑問,古代人如何刷牙,那個時候還沒有牙膏,可是,不刷牙,牙齒又很容易蛀掉。那個時候,牙醫沒有現在這麼發達,頂多拔掉,順延懷疑 笑不露齒 的古語含義,怕不是禮貌規範,而是不能 笑出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