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金滅游牧民族的契丹和西夏只花了二十幾年,滅南宋卻花了五

2021-03-28 04:40:29 字數 5040 閱讀 2562

1樓:戀星空下的傳說

也許是中原文化的力量吧,宋地處中原地區,文化積澱深厚,軟實力雄厚。

契丹和西夏雖然民風剽悍,但地域偏遠,面積相對較小。

統治者也有很大關係吧,他們的決策、見識都會影響戰局。

有一點,南宋是打敗了金的,金滅的是北宋。宋是積貧積弱,但軍事上也不會太弱,畢竟楊家將、岳家軍還在嘛。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看法,僅供參考~~~

蒙古軍隊天生勇猛,為何滅宋之戰卻持續了五十年之久?

2樓: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乙個著名的朝代,後世對於宋朝的評價總是褒貶不一,在經濟和文化上,宋朝高度發達,領先於世界,但在軍事上,宋朝卻羸弱不堪,被後世戲稱為「弱宋。不過,南宋在面對無敵於世界的蒙古鐵騎時,卻堅持了很長時間。蒙古滅金用了二十三年,滅西夏用了二十二年,但滅亡被金人打的只能偏安一隅的南宋時,卻花了接近五十年。

先看蒙古的軍事構成,在鐵木真崛起統一蒙古草原後,他建立了軍政合一的千戶制,並從部落裡選拔出最精銳的戰士,組建出一支驍勇善戰的蒙古鐵騎,後來分化為各大漢國。

南宋端平元年(公元2023年),蒙古大軍攜不可阻擋之勢南下攻宋,蒙古人沒有想到,他們不僅出師不利,還因此失去了自己的大汗。在戰爭前期,蒙宋各有勝負,但在釣魚城之戰,蒙軍久攻不下,蒙哥汗大怒,親自督戰,卻中飛石受傷,最終不治身亡。

一任漢王突然暴斃,一定會引起整個國家的動盪。蒙古頓時陷入內亂之中,南宋因此贏得一絲喘息之機,藉著這個機會,南宋加固城防制定戰略。

在蒙古緩過勁來之後,雖然還是不敵,但是卻抵擋了多年,幾乎耗盡了蒙古的國力,因此在勝利攻占南宋後,蒙古人放慢了南下的步伐。至於向北,向西的蒙古人他們就管不著了,這些人依舊在遠方肆虐。

3樓:有點長的老寒腿

雖然在我們印象當中宋朝事一直在逃一直在輸的一方,但實際上宋朝的國力也還是有一定實力的,雖然統治者無能但是畢竟基礎在那。

4樓:餘量不足

因為宋朝其實也不弱的,只是我們感覺宋朝好像一直在輸,就認為宋很弱,但是其實宋只是相對於蒙古兵來講比較弱,和其他什麼相比,可是很厲害的。不過因為什麼冗兵冗官,國庫沒錢,不能更好的擴充軍隊,君王能力也不行,所以還是敗了。

5樓:擄其刀

道義吧!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是最好的例子,文天祥在南宋最緊急的時候起兵,到最後一刻仍不投降。

6樓:匿名使用者

就算宋朝在弱小,但是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實力的,而且當時蒙古軍直接打到歐洲去了,如果全部來攻打宋朝,還用得著五十年。

7樓:李銘銘銘銘銘銘

因為在那個時候蒙古軍隊的戰線已經拉的非常長了,他在東面戰場攻打南宋,而在西面的戰場已經打到歐洲的東部,所以整個戰線拉的非常長,戰爭進行得比較艱苦。

8樓:神話忍愛

南宋人是有氣節的,他們以無畏的勇氣,無懼的犧牲,同仇敵愾,阻擋蒙古鐵騎數十年,他們創造出了戰爭史上的奇蹟。

9樓:匿名使用者

宋朝整體實力也很強勁,軍隊作戰能力較強,經濟水平較高,社會穩定,無大動盪,有基礎在那,想打敗宋朝也不是很容易的。

10樓:怪味兒逗啊

雖然說宋朝被人稱作弱宋,但是他們還是有一定的能力和國家基礎的。所以說,在面對驍勇善戰的蒙古軍的時候,才會維持了那麼長時間。

為什麼金滅不了南宋,清卻能滅南明?

急!~~來點中國歷史啊!~~不管是什麼,只要歷史!~~

遼國最後是怎麼滅亡的?

11樓:阿沾

遼國被金國所滅的。

2023年金軍攻克遼上京,守將蕭撻不也投降,到2023年遼朝已經失去一半的領土。2023年正月,在上京的回離保(蕭幹)叛金,八月平定。

2023年,天祚帝已經失去了遼朝的大部分土地,他自己退出漠外,他的兒子和家屬大多數被殺或被俘,雖然他還打算收復首府燕州和雲州,但是實際上已經沒有多少希望了。

保大五年二月二十日(2023年3月26日),遼天祚帝在應州被為金人完顏婁室等所俘,八月被解送金上京(今黑龍江省阿城區白城子),被金太宗降為海濱王。

2023年,天祚帝病故,遺臣蕭術者對故主行人臣之禮。遼朝共歷時210年(包含契丹國時期),歷經9位帝王。

遼朝強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

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遼朝將重心放在民族發展,為了保持民族性將游牧民族與農業民族分開統制,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

並且創造契丹文字,儲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有效地促進遼國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遼朝的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因此在唐朝滅亡後中亞、西亞與東歐等地區更將遼朝(契丹)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 。

遼朝先後形成五京制度。五京為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林東鎮)、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東京遼陽府(今遼寧省遼陽市)、南京析津府(北京市)、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

但只有上京和開封是首都,其他均是陪都。至遼宋澶淵之盟後的極盛期,中京政治作用雖然加強,但仍沒有改變上京首都的地位。

遼由北方游牧民族所建。其轉徙不定、車馬為家的游牧生活決定了皇帝的巡狩制,其政治中心不在首都,而在捺缽(契丹語「行在所」、「行宮」的音譯)一切重大政治問題均在捺缽隨時決定,是處理政務的行政中心。因氣候、自然條件的制約,四時各有捺缽之地。

為了統治當地漢族,遼太宗採取「因俗而治」的統治方式,實行分治漢人和契丹人、南北兩面官的兩院制。並且改幽州為南京、雲州為西京。

12樓:陽光點的燦爛點

公元2023年,金國俘虜了逃

亡中的天祚帝,遼國自此滅亡。

遼朝(公元907年—公元2023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傳九帝,享國二百一十九年。公元907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成為契丹部落聯盟首領,公元916年始建年號,國號「契丹」,定都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羅城)。947年,遼太宗率軍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河南開封),耶律德光於汴京登基稱帝,改國號為遼,改年號為「大同」。

983年復更名「大契丹」。2023年遼聖宗遷都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2023年遼道宗耶律洪基復國號「遼」。

公元2023年被金國所滅。遼末,貴族耶律淳建立北遼,與西夏共同抗金,後被金滅。遼朝宗室耶律留哥與其弟耶律廝不分別建立了東遼和後遼,最後東遼滅後遼,東遼被蒙古所滅。

遼朝後期,契丹貴族日趨腐化。建國之前,女真人一直為遼契丹人所壓迫。後來完顏阿骨打成功於2023年統一女真各部,建立能與遼抗衡的金朝。

金朝屢屢戰勝遼朝,因此與宋聯盟,聯合宋朝滅掉遼朝。金朝先攻下遼的黃龍府,2023年再攻打臨潢府,2023年攻占遼陽府,2023年再攻下大定府,2023年攻陷析津府及大同府,2023年俘遼天祚帝,成功消滅遼國。

擴充套件資料:

遼國政治制度

1、五京制度

遼朝先後形成五京制度。五京為上京臨潢府、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東京遼陽府、南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但只有上京和開封是首都,其他均是陪都。

至遼宋澶淵之盟後的極盛期,中京政治作用雖然加強,但仍沒有改變上京首都的地位。

2、一國兩制

為了統治當地漢族,遼太宗採取「因俗而治」的統治方式,實行分治漢人和契丹人、南北兩面官的兩院制。並且改幽州為南京、雲州為西京。

遼設南面官和北面官雙軌官制,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北面官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面官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因俗而治。大部分官名及職掌沿襲唐制,並參照五代和宋朝的官制。

官有實授、遙授之分。職事官與散官及階、勳、憲銜、封爵、食邑戶數等配套。遼代官名多有契丹語官名,如林牙即翰林,惕隱掌管皇族政教,夷離畢掌管刑獄,乙裡免為誥命夫人,等等。

3、捺缽制度

捺缽,漢語譯為「行營」、「行在」、「營盤」。遼朝雖先後以遼上京和遼中京作為首都,但是其政治核心不在首都,而在捺缽(契丹語「行在所」、「行宮」的音譯)。這是因為遼朝的主要民族契丹族為游牧民族。

由於契丹族轉徙不定、車馬為家的特性,決定了皇帝的巡狩制。一切重大政治問題均在捺缽隨時決定,是處理政務的行政中心。每年又「四時巡守」,「四時各有行在之所,謂之捺缽」。

皇帝在遊獵地區設的行帳,以區別於皇都的宮帳。因氣候、自然條件的制約,四時各有捺缽之地。

13樓:匿名使用者

遼(公元916年~公元2023年)是契丹族在我國北方建立起來的乙個具有相當規模的政權,它與五代同時開始,又和北宋幾乎同時結束。作為少數民族的統治,雖然與中原地區常年征戰,但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它卻深受著中原漢文化的影響。

契丹的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原是部落聯盟的軍事首長,憑藉強大的軍事力量,他擊敗了的剌葛、迭剌等人,於公元916年即皇帝位,成立了契丹國(契丹於938年改國號為遼,983年復稱契丹,2023年仍改為遼)。契丹建國後,阿保機逐步消滅了周遍的弱小部落,又於公元926年,消滅了渤海國(今遼寧東部到黑龍江南部一帶),基本完成了其統一的征程。

從公元926年到947年,是太宗耶律德光統治的時代,在著一階段,遼國從石敬塘的手中得到了燕雲十六州。以此為基礎,遼開始了對中原地區的擴張。耶律德光數次對晉進兵,希望征服整個中國,但因中原人民的反抗,使其計畫擱淺了下來。

在太宗之後,經歷世宗阮(947~950年在位)和穆宗璟(951~969年在位)兩代,遼的統治內部出現了激烈的紛爭,直到景宗賢(969~982年在位)時,其統治才漸漸穩定下來。

景宗死後,其子十二歲的耶律隆緒即位,是為遼聖宗。由於聖宗年齡尚小,所以由其母蕭太后攝政,蕭太后是遼歷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她譴耶律休哥為大將,於聖宗統和四年(987年)進兵攻宋,大敗宋軍。此後,遼國連年發兵攻宋,至聖宗二十二年,遼國攻至澶州城下,與宋真宗簽定了"檀淵之盟",迫使宋朝年年向遼國進貢"歲幣",遼宋兩國從此相對安定下來。

遼聖宗依靠宋國的進貢,使遼的經濟發展起來,此時遼國達到了歷史上的鼎盛時期。

經過聖宗、興宗(1031~2023年)的盛世之後,遼國開始走向衰亡。公元2023年,遼天祚帝即位,此時隨著女真族的興起,遼國的統治逐漸受到威脅。公元2023年,金兵攻占遼國重鎮黃龍府,隨後又與宋朝訂立"海上之盟",共同抗金。

金兵在幾年的時間裡,占領了包括東京遼陽府在內的大部分遼國土地,公元2023年,金國俘虜了逃亡中的天祚帝,遼國自此滅亡。

英國人屬於游牧還是農耕民族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區別?

英國人種太雜。原住民是山民,羅馬人是農耕,盎格魯撒克遜人和諾曼人游牧,丹麥人是海洋文明。英國人包括原住民和乘船而來的外來民族,先進文化 技術都是外來民族帶來的,所以應該是海洋民族。英國這個比日本還小的破島子上很早就有人類居住,索爾茨伯里平原上的巨石陣想必朋友們都知道,巨石陣工程前後延續了數百年,巨石...

忽必烈作為游牧民族的首領,為什麼在中國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簡單來說 建立元朝 統一全國 推行改革,有利於社會進步和民族融合,鞏固和發展了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元朝建立 1260年,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繼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建立元朝。1272年,定都燕京,成為大都。元世祖就是忽必烈。於1279年滅亡南宋完成統一。行省制度 由於元朝疆域廣大...

趙國與遊牧民族國家接壤,國民中有大量的胡人和胡人後裔,那胡人文化在趙國受重視嗎

王先森的水果派 我們所熟知的趙國的強大是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在此之前趙國的軍事力量孱弱,被周圍許多欺負,再加上週圍少數民族眾多,多騎兵,導致了趙 隊疲於應付,被動挨打,年紀輕輕的趙武靈王即位後,就看到了這個現實的問題,就開始學習胡人的文化,重視胡人的服飾和軍事裝備,一場曠日持久的軍事改革就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