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過的文學作品中那些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結合課文內容說說

2021-03-26 16:09:21 字數 4908 閱讀 5305

1樓:匿名使用者

魯迅的名字,是家喻戶曉的。讀到他的文章,卻是在課本裡,課文叫做《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魯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來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加上他是「家喻戶曉」的世界上都有名氣的大作家,更是有點恐懼,不敢輕易讀他的書。

怕讀不懂,自己太俗了。但自從讀過魯迅那《閏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下子,似乎把我和偶像的距離拉近了。樸實的文筆,細膩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一位和藹慈祥,平易近人的爺爺交談。

《受戒》賞析

本文敘述者意欲向讀者敘述的是一種獨特的生存環境中奇異的人情風俗及其人群的生活方式。首先,故事的行為「空間」——「這個地方的地名有點怪,叫庵趙莊」。「庵趙莊」這一符碼,指稱著兩重涵義:

莊上大都姓趙,莊上有乙個庵。莊以族為名,是中國傳統社會注重血緣聚居的一種反映;莊以庵名,則可見這座小小的菩提庵對莊上人家的重要性。「出和尚」便是這個地方的一大特色。

和尚象徵著佛教,象徵著信仰。「出家」當和尚意味著接受某些特定的「禁止」、契約規束。正是這些「禁止」、契約規定了和尚是不同於常人的、是「非常人」。

在一般讀者的眼裡,和尚正是「不同的人」,是異己的「他者」。但本文向讀者敘述的、明子家鄉的和尚則幾無「他者化」的特徵,和尚的生活幾與常人無別。乙個人出家當和尚,接受的「禁止」規約還沒有獲得的「自由」多。

當和尚可以有很多好處:一是可以吃現成飯,哪個廟都管飯;一是可以攢錢,由和尚還俗娶媳婦是很容易的。有許多人出家當和尚好像正是出於這些「現實」的考慮,而幾無信仰方面的需求。

明子正是這樣的。而要當上和尚卻不容易,必須得是面如朗月,聲如鐘磬,還要聰明記性好。

在這一處地方,和尚與常人最大的不同處,只是和尚必須燒戒,需要做法事,而做法事卻是要收錢的。人們對佛教的信仰似乎也就止於放焰口。宗教與信仰已經充分地融進當地的民俗風情、傳統道德倫理資源構成的文化整合體中去。

換句話說,佛教已被本土化、具體化為「當地」的宗教。信仰變成了當地人獨特的信仰,和尚也是當地人特有的。在這一層面上看,**本文表述的深厚內涵正是這種外來的宗教資源在與中國本土文化發生碰撞時、對抗以後的一種結果:

宗教被接受,但是被消解式地接受,即被「本土化」,被本土文化所扭曲變形、整合吸收。

印度的佛教被本土化以後,形成了中國的佛教。中國佛教又分南、北二宗。北宗恪守教義,謹行教規,主張通過苦行修煉徹悟「佛性」,尋求超脫。

南宗教派則認為人人心中皆存佛性,「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通向「徹悟」、「佛」的道路上,人人是平等的。這一教派並不苛求形式上的清心禁慾,苦行修練,而著重於精神靈魂上的啟蒙、頓悟。這種教義的盛行,與南方市民經濟的普遍繁榮有著必然的聯絡。

經濟的發達引導的是生活上的享受需要,引導的是世俗化的生活方式。佛教為了贏得信仰,贏得信眾,不得不向這些世俗的需求妥協,甚至刻意迎合這些世俗的需要。在明子的家鄉,佛教的「代言人」和尚除了念經、做法事,著僧衣、剃光頭受燒戒之外,似乎並無嚴厲的教義約束。

這一群貌似擺脫塵俗、超然世外的和尚居然同「俗人」一樣地生活,這是令讀者驚奇的。誰的家裡兄弟多,就派乙個出去當和尚。當和尚也要通過關係,也有幫。

在這片區域,和尚被視為同箍桶的、彈棉花的、花匠、**一樣,是一種職業,一種生存方式,物質的而非精神信仰的生存方式。和尚們一樣地娶妻養子,打牌賭博,唱山歌小調,一樣地殺豬吃肉。他們吃肉也不瞞人,殺豬就在寺廟的大殿上,一切都和在家人一樣,只是宰殺之前要很莊重地念一道「往生咒」,為殺生搜尋一些經典依據而已。

在庵裡無所謂清規,連這兩個字也沒人提起。即使是在從事很神聖的宗教法事,如放焰口時,和尚們也像玩雜耍似的。年輕的和尚則趁機出風頭,引得大姑娘小媳婦跟著私奔失蹤。

「禁止」規約的淡化或隱匿,使這一群本應尋求靈魂超脫的和尚,也同樣依戀著世俗化的生活,他們一面浸淫於經驗的、體驗的世界中,過著「俗人」的生活,享受著人性、人情煥發出來的歡樂與愉悅,一面追求著超驗的宗教理想,皈依於一種執著的信仰。恰似身在淤泥之中而求自潔其身,這些和尚試圖尋求生活享受與超越追求的統一,現實與來世的統一。正如廢名的那首詩《海》所抒寫的:

海,在每乙個人的心裡。每乙個人(包括和尚)都可以通過自己的途徑接近或達到「大徹大悟」——佛自身。明子與所有已經成為和尚的男子一樣,並不刻意壓抑自己本性的發展,恰恰相反,他正是順從著人性的自然成長,追隨著人性要求的召喚,在世俗/脫俗(超俗)的渾融一體中,不斷地成長著。

敘述者想向隱含讀者暗示的正是這樣一條道路:從世俗中逃遁、解脫未必要脫離現實,遠隔塵世。塵世之中自然的人生、透明的人性是可以與天、與大自然、與佛相通的。

人性的自然舒展、慾望的適當滿足乃是獲取宗教超脫的條件與補充。

相當有趣的是敘述者對於「荸薺庵」這個名稱的解釋。這個庵本來叫菩提庵,是富於佛教意味的,但「俗人」們把它叫訛了,叫成了荸薺庵。這一訛稱很具隱喻涵義,它代表著一種民間化的、世俗化的「闡釋」(對佛教的解讀)。

庵裡的和尚也接受了這種「俗稱」。

這實際上是對於自己宗教信仰的一種有意的「省略」或「忘懷」。

庵本來是住尼姑的,「和尚廟」「尼姑庵」是俗人約定俗成的想法,可是荸薺庵住的卻是和尚。這一看似荒謬的事實說明這裡的和尚對於名份、形式是看輕的。而當地的人們,也對此習以為常,這正好印證了和尚的俗人化與宗教的世俗化。

這些敘事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讀者閱讀期待中和尚與佛教的神秘性與神聖性。

本文的主題是明子到善因寺去燒戒疤。受戒是出家當和尚的一種正式儀式,是一種很莊重的「典禮」。這一莊嚴的儀式在小英子看來無異於活受罪,無異於一種不人道的行為:

「好好的頭皮上燒八個洞,那不疼死啦?」然而小明子對這種儀式卻不能不接受,儘管它確實違背了自然的人性,但是「受了戒,就可以到處雲遊,逢寺掛搭」,而不受戒只能是野和尚,小明子的心裡已經能夠理解受戒這一形式對於和尚的必要性。和尚雖幾與常人無異,但和尚之所以是和尚,因為他必須會做法事,而他首先必須接受燒戒。

但這對純真少年看來,受戒並不是痛苦,它只是領取一張和尚的合格文憑而已,它只是「出家」「當和尚」的「入門儀式」。受戒這一抽象、空洞的能指符號是沒有所指內容的。

外表莊嚴的善因寺是「禁止喧嘩」的,到了這裡誰也不敢大聲咳嗽。和尚們都在吃粥,竟然不出一點聲,但是小英子卻不顧這些「禁止」,大聲衝著正在吃粥的明子打招呼,然後大搖大擺地走了。由此可見,儘管有禁令,有規約,但它們是寬鬆的,是可以被打破的。

打破「禁止」並不會受到懲罰,也不會造成損害。所有被接受的規約乃是自然形成、順乎人性的。它們對於「破壞者」不是懲罰,而是採取一種相容的、接納的姿態。

正如荸薺庵山門上的那一副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顏一笑笑世間可笑之事」。所意謂的「當地」的佛教信仰的基本的內涵就在於此。——「出家」是自願的,超脫是人人皆能行之有效的。

佛性自然,人人心中皆有佛在,這是一種本土化的宗教信條,就像荸薺庵另一副對聯所透露的玄機:「一花一世界,三藐三菩提。」

小英子這一少女代表的是與和尚對立的「俗人」的**,從她身上可以看到俗人對於宗教皈依的巨大解構力量。小英子儲存著最為自然的本性——透明的性情,由這一帶清秀山水培養起來的水一般的陰柔性情。她有著本乎自然的慾望,純真的情愛。

在她身上,似乎找不到焦慮或受壓抑的陰影。她的焦慮與慾望被掩藏或裝飾了起來,恰如那一片密密的蘆葦蕩子。小英子生存的空間是桃源式的環境。

這一片空間裡的人,與自然是充分混溶的。他們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忌諱」的約束。小英子初次見到明子,就很自然地把半個蓮蓬扔給他吃,以後就熟如一家人,明子也老往小英子家裡跑。

小英子的母親斥責明子時,徑直叫他「兒子」,後來乾脆把他認作了乾兒子。明子幫著小英子姐妹畫繡花,幫著做田裡的農活,一起踩水,一起採荸薺……「男女授受不親」的秩序被徹底打破了,少男少女在一種親密無間的關係裡滋養起了一種最自然的相互依戀的情感。明子在善因寺受完戒,小英子駕船去接他。

她不讓明子將來去當方丈,也不要他當沙彌尾,明子都答應了。小英子接著更是毫無顧忌地提出自己要給他做老婆,已當上和尚的明子眼睛睜得鼓鼓的,答應了。在這裡,**被表述為一種如水一般流淌的、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本文自始至終渲染的這種古樸淳厚的民風得到了昇華與深化。「受戒」與「情愛」這兩個看似對立的命題在這裡奇特地統一起來了。

作者汪曾祺在本文結束後署明:一九八0年八月十二日,寫四十三年前的乙個夢。這一簡單的「註腳」實際上為讀者提供了一篇「次本文」。

「次本文」也可以稱為「第二本文」,是與「正式本文」(「正文」)平行存在的、對其進行「解構」說明的另一本文。正如《狂人日記》序言(以文言寫成)對於「正文」(以白話寫成)是乙個「次本文」一樣,汪曾祺在「正文」之後的這一說明,實際上「解構」了本文所提供的可能解釋或表述。這一「次本文」意味著:

本文所表述的可能只是一場夢覺,只是真實作者心目中的一種「理想境界」(乙個「理想國」),它或許存在過,但已經永逝不復返了。2023年的作者在「當下」借助語言構築的這一「話語空間」實際上只是一種情感的操練,試圖「復活過去」、「重返舊時光」的一次想象性的努力。「次本文」也可能說明了真實作者跟當年居住在密西西比河畔的馬克·吐溫夢想成為一名水手一樣,夢想追尋一種理想意境中的人們的生活。

然而,夢既無從尋覓,唯有訴諸語言的想象才可能是真實的,於是《受戒》這一文字的產生,其全部用意似乎都在於圓滿作者的那乙個夢。

你還讀過哪些外國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裡的哪些人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選擇一部作品中的一位人物介紹下

2樓:匿名使用者

1.我還讀過《

老人與海》,作品中的老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人曾經說過:「「人盡可以被毀滅,但卻不能被打敗。

'當老人承認了這個缺陷並努力去戰勝它而不是去屈從它的時候,無論最後是捕到一條完整的馬林魚還是一副空骨架,這都已經無所謂了,因為乙個人的生命價值已在那追捕馬林魚的過程中充分地體現了。曾經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過、奮鬥過,難道他不是乙個勝利者嗎?

正是如此,老漁夫桑地亞哥這樣的英雄,不管他們挑戰限度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值得我們永遠敬重的。 因為,他帶給我們的是人類最為高貴的自信!他們始終沒有向困難和缺陷妥協和投降!

2.不久前,我閱讀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長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主人公保爾.

柯察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保爾是乙個剛毅堅強的革命戰士,他在人生各個方面都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在敵人的嚴刑拷打面前,他堅貞不屈;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他勇往直前;在與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鬥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卻步。

尤其是他在病榻上還奮力向藝術的殿堂攀登,表現了乙個革命戰士鋼鐵般的意志。保爾是平凡的,更是偉大的。他是世界上千千萬萬英雄形象中最光輝的乙個!

你還讀過哪些外國文學作品這些作品中的哪些人物給你的印象最深

苦兒流浪記 裡的主人公小雷公尺是身世不明的棄兒,被法國一家農戶收養。雷公尺生性善良天真,在慈母的呵護下過著雖然貧窮但寧靜的生活,雷公尺八歲時,兇惡的養父回家鄉後把他賣給了品德高尚但身份神秘的流浪藝人 老人 維泰利斯,於是他一路與動物為伍,靠賣藝雜耍謀生。維泰利斯遭冤入獄後,雷公尺邂逅了一位好心的貴婦...

你還讀過哪些外國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裡的哪些人物給你留下了深刻

1.我還讀過 老人與海 作品中的老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人曾經說過 人盡可以被毀滅,但卻不能被打敗。當老人承認了這個缺陷並努力去戰勝它而不是去屈從它的時候,無論最後是捕到一條完整的馬林魚還是一副空骨架,這都已經無所謂了,因為乙個人的生命價值已在那追捕馬林魚的過程中充分地體現了。曾經為自己的理想努...

你讀過哪些文學作品 請寫出書名及作者,並舉出你所喜愛的人

這是你們老師留的作業吧?作業要自己做 你喜歡的一喜歡的名著是什麼?請寫出其中的乙個人物說說為什麼喜歡他 孫悟空因為他代表正義,強壯 反叛和無所不能 孫悟空他天資聰敏,思想跟行動都敏捷如風,學得一身高強的法術,吹一口氣,就能夠七十二變,並且有法寶金箍棒,縮小如針,放大如銅棒,筋斗雲一駕,就能夠上天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