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王朝名號基本是字?中國王朝基本是唐宋元明清這樣字的王朝。雖然有西漢東漢,但兩

2021-03-24 17:12:36 字數 5194 閱讀 4613

1樓:百度使用者

中國人的習慣,漢字的特點,因為乙個字就已能包含自己的意願,也可區別與它。東漢,西漢,東周,西周朝代其實也是乙個字,"漢","周",東,西只是後人根據它們都城的變遷,好區分而叫的。

2樓:原創詩歌愛好者

不是的,契丹人在歷史上建立了遼朝。國號就是 遼。

3樓:匿名使用者

不對,我朝和**朝就不是

4樓:汀州蘭芷

言簡意賅,就像大部分中國人的姓一樣,,西漢和東漢,南宋和北宋是根據都城的位置定的

中國的朝代是怎麼排的?唐宋元明清之前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歷史上一共經歷了24個朝代。

唐宋元明清之前是:夏、商、周、秦、西漢、新朝、玄漢、東漢、三國、晉、南北朝、隋。

各朝代具體存在時間表:

夏、商 (前2023年〜前2023年);

西周 (前2023年〜前771年);

春秋 (前770年〜前476年);

戰國 (前475年〜前221年);

秦 (前221年〜前207年);

西漢 (前206年〜25年);

東漢 (25年〜220年);

三國兩晉南北朝 (220年〜581年);

隋 (581年〜618年);

唐 (618年〜907年);

五代宋遼夏金 (907年〜2023年);

元 (2023年〜2023年);

明 (2023年〜2023年);

清 (2023年〜2023年清帝退位)。

6樓:遊子逸

中國一共經歷了24個朝代。

中國朝代順序:夏、商、周[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楚,西漢、新朝、玄漢、東漢、三國時期(魏、蜀、吳)、晉(西晉、東晉)、南北朝[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國[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國、南楚、南漢、南平、北漢]、宋(北宋、南宋)、遼、西夏、金、元、明、清、中華**、中華人民共和國。

7樓:梔欣

中國朝代順序表:夏朝、

商朝、 西周、 東周、 春秋、 戰國、 秦朝、 西漢、 新朝、 東漢、 三國(曹魏、蜀漢、東吳)、 西晉、 (東晉、五胡十六國)、南朝(宋、齊、梁、陳) 北朝(東魏、西魏、北齊、北周)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國(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吳、前蜀、吳越、楚、閩、南漢、荊南、後蜀、南唐、北漢) 、北宋、 (南宋、遼、金)、元朝、 明朝、清朝;

中華王朝之五路:1、休養生息;2、xx之治;3、xx盛世;4、xx之亂;5、滅亡。乙個政權就像乙個生命一樣終歸要滅亡,由生至滅的過程,一般可分為生、興、盛、衰、危、亡六個階段,五千年來中華還沒有脫離輪迴。

在遠為封閉而大有利於**政權長存的古代,都沒有「萬年王朝」:歷史上國運長的國家,莫過於東羅馬帝國,綿延了近一千年之久;而最長久的政權莫過於中國的周朝,存在了八百多年。政權壽數的乙個規律是:

越近現代,政權壽數越短。其中穩定統一期:夏商西周;秦漢;隋唐;元明清;割據不穩定期:

東周(春秋戰國);三國兩晉南北朝;五代十國宋遼夏金。

王朝之滅亡:兩漢均亡於體制內勢力的惡性膨脹,類似死於腫瘤;秦、唐、明亡於民變,說明王朝末年社會層面已潰敗,相當於器官衰竭;南北朝、五代亡於習慣性兵變,是習慣性流產;兩宋均亡於外患,說明其軍事力量不如人與地緣政治惡劣,類似亂世被殺;清亡於立憲派、革命黨對清廷的失望與絕望,相當於放棄**。

8樓:呼延平

朝代歌小學就有的吧: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有了這樣乙個骨架,再記更詳細的內容就相對容易些。

9樓:匿名使用者

三皇五帝始,饒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唐朝之前是隋朝。

10樓:貓狗一家

商朝,(西周東周),西漢(中間王莽)東漢,三國,晉朝(西晉,東晉),南北朝,五代十國,唐,宋,元明清

11樓:匿名使用者

夏商周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十二字記法!!!

12樓:奇山

隋唐五代,唐朝前面是隋朝。

問一下 像唐宋元明清這些朝代的名字 天子們都是根據什麼命名的?

1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變更頻繁。每個朝代的建立者首要考慮的事情就是確立國號,也就是朝代的名稱。《史記·五帝本紀》載:

「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那國號都是按什麼來定的呢?據考證,大致有五種來歷:

①由部族或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②由建立者原有封號、爵位而來;③由建立者原始所在或政權統治區域而來;④由宗族關係繼承而來;⑤寓意吉祥而定。

現將各朝代國號的來歷說明如下:(缺南北朝及五代,歡迎予以補齊)

夏:據《史記》引帝王紀雲:「禹受封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陽翟是也」,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

另據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認為,是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後,才稱「夏」的。

商:相傳商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於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後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後,就以「商」作為國號。

其後裔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西北)後,又以「殷」稱之,或者「殷商」並稱。

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時遷居於周原(今陝西岐山)。武王滅殷以後,就以「周」為朝代名。

周前期建都於鎬(今陝西西安西南),後來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因在鎬的東方,就有「西周」和「東周」的之稱。

秦:據《史記》記載,本為古部落,其首領非子為周孝王牧馬有功,被周孝王賜姓為「嬴」,並賜給了一小塊土地秦(今天水隴西縣秦亭,一說秦州清水縣谷名)。後來秦襄公又救周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皇統一六國,始建「秦」國。

漢:楚霸王項羽封劉邦為漢王,以後劉邦擊敗項羽,統一中國,改國號為「漢」。漢朝前期都長安,後期都洛陽,故從都城上有「西漢」和「東漢」,從時間上又有「前漢」和「後漢」之分。

魏:漢獻帝以冀州十郡封曹操為「魏公」、在魏郡治所鄴建宗廟,平定漢中後進爵「魏王」,曹丕代漢後便稱「魏」。以其皇室姓曹,歷史上又稱「曹魏」。

蜀:劉備為漢中山王劉勝之後,其國號「漢」意味著是東漢的延續,又因其佔據益州,俗稱蜀地,其政權歷史上也稱「蜀漢」。

吳:孫權佔據揚、荊、交,地處長江中下游一帶,春秋時的吳國就建於此,曹魏也曾封孫權為吳王,故史稱「孫吳」;又以其位處江東,也稱「東吳」。

晉:司馬昭發兵攻蜀後,魏帝以幷州等十郡封其為「晉公」,滅蜀後進爵為晉王。後來其子司炎繼承他的爵位,並逼令魏帝禪讓,自立為皇帝,國號稱「晉」,定都洛陽。

五胡亂華,晉室南渡,琅邪王司馬睿在建業重建晉朝,因其在洛陽東面,史分為「西晉」和「東晉」。

隋: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楊堅襲此封爵,奪為後立國號為「隨」,但其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為「隋」。

唐: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為北周八柱國之一,佐命有功,被追封為「唐國公」,爵位傳至李淵,隋代周後,累官居太原留守,起兵後,李淵自稱「唐王」,後廢隋帝楊侑遂建「唐」朝。

遼:遼原稱「契丹」,後因其居於遼河上游之故,遂稱「遼」,「遼」字在契丹語是鑌鐵的意思。

宋:後周恭帝繼位後,命趙匡胤為歸德節度史,歸德軍駐紮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次年,趙匡胤在陳橋發動兵變即位,因其發跡在宋州,故國號曰「宋」,定都汴梁(今開封),靖康年間,金兵攻陷汴京,北宋遂亡。徽宗第九子趙構在臨安(今杭州)重建宋王朝,史稱「南宋」。

西夏:拓拔思恭佔據夏州(今山西橫山縣),建國時便以夏州得名,稱「大夏」。又因其

在西方,宋人稱之為「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位於安出虎水(今阿什河)之側,相傳其水產金,女真語「金」唸作「安出虎」。另據《遼史》記載,由於女真長期受制於契丹,故完顏阿骨打立國時,針對「遼」字在契丹語中的意思,以其鑌鐵雖堅終亦變壞,而金不變不壞,取「金」為國號,以示壓倒過「遼」。

元:據《元史》記載,「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取《易經》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為號,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認為與蒙古人的風俗與圖騰有關,有的還認為與佛教有關。

明:明太祖朱元璋是繼承郭子興的元末起義軍而發展起來的,郭子興屬於白蓮教組織。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藉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治,所以又稱「光明教」,其首領韓山童自稱「明王」(其子韓林兒稱「小明王」),都體現其教義宗旨。

朱元璋不僅曾經信仰白蓮教,而且承認自己是白蓮教起義軍的一支(曾為小明王左副元帥)。朱元璋取得政權後,國號便稱「明」。

清:滿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時建立金國,明末勢力復強,重建金國(後金)。後金為了向外擴充套件,割斷了同明朝的臣屬關係,清太宗皇太極把「女真」改為「滿州」,把「金」改為「清」。

至於改變的原因,史學家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是皇太極要避免引起尖銳的矛盾。

14樓:凌煙閣主容兒

有的是根據創始者原先的封號。比如唐,開國皇帝李淵,在沒稱帝以前受封為唐王~~唐就是沿襲這個封號,朝代稱唐的,隋也是這樣。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曾經參加明教,以明教農民軍為基礎奪取天下,明就等於是他的部隊番號~~

有的是根據算命,比如清朝從算命的角度,認為明朝屬於火德,從五行生剋來講,水能剋火,所以命名滿清,滿也是為此改的!原來他們都認為自己是女真族後裔

元是音譯~~

15樓:冰嵐雪舞

唐,是因為李淵被封為唐國公。

宋,是因為後周恭帝繼位後,命趙匡胤為歸德節度史,歸德軍駐宋州(今河南商丘),趙匡胤為宋州節度使。故陳橋兵變後,發跡在宋州,國號曰「宋」。

元,據《元史》記載:「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經》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義軍之一,是繼承郭子興而發展起來的,郭子興屬於白蓮教組織。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藉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治。所以又稱「光明教」。

白蓮教的首領韓山童稱「明王」(他的兒子韓林兒稱「小明王」),都體現其教義宗旨。朱元璋不僅曾經信仰白蓮教,而且承認自己是白蓮教起義軍的一支(他曾為小明王左副元帥)。朱元璋取得政權後,國號稱「明」。

金庸**倚天屠龍記所說明教亦是**於光明教。

清,是因為滿人是女真人(宋朝時金國)的後裔,所以當時自己叫後金,但是這樣會引起漢人的敵視,所以從滿語裡取了乙個和「金」同音的「清」來做國號,避免滿漢的矛盾。

中國的人名為什麼都是字,中國的人名為什麼都是三個字

這是從古時候就傳下來的,舜帝開始,那該怎麼查啊。我個人認為,我們中國的文字,字字精華,有多種意思,表達意義廣闊,而且以前古時候的文字更是一字廣意,所以兩到三個字已經可以完全表達出你名字的意圖。呵呵,個人意思,重在參與。現在四個字的也有呀.其實名是為區為人和人的,乙個是姓,乙個是家族的排,其中另乙個就...

中國封建王朝為什麼大部分對海面控制權不是很看重

因為海上的資源很匱乏,不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所以對海面的控制權不是很看重。因為以前並沒有意識到海上的資源那麼豐富,所以才沒有很重視,以前的裝置陳舊,不重視也是很正常的。古代的時候,君主通常都比較看重農業,覺得農業是國家的根本,從而忽視了對海面的控制權。古代的生活資料 的拓展,商貿市場的拓展,人文精...

為什麼繁體字會被稱為非正式漢字,為什麼中國要把繁體字改為簡體

成王敗寇,適者生存,就是這個道理吧 誰的拳頭大誰說了算,要是台灣能統一全國,繁體字就是正統了,就這麼簡單 這是 的功能和設定問題,有的 的伺服器能量低,只能認簡體,不設定認繁體,這是能力所限,應予以理解。不存在什麼歧視繁體字的問題。簡體 繁體都是正式漢字。國家簡化繁體字得來的簡體字,簡體字預設為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