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丹是從哪方面來談交友之道這一心得的 這方面分別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2021-03-22 05:31:40 字數 6325 閱讀 2556

1樓:快樂王子白雲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

今天我們說乙個話題,關於《論語》中的交友之道。那麼論語中鼓勵交什麼樣的朋友呢?很簡單,孔子說:

在這個世界上,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偏闢、友善柔、友便妄,損矣。

現說三種好朋友,所謂益者三友就是友直、友諒、友多聞,也就是第一這個朋友為人要正值,要坦蕩要剛正不阿,乙個人不能有諂媚之色,要有一種朗朗人格,在這個世界上頂天立地,這是一種好朋友。因為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時候給你勇氣;他可以在你猶豫不前的時候給你一種果斷,這是一種好朋友;

第二種是友諒,也就是寬容的朋友。有乙個好朋友,他會給我們內心增加一種自省的力量;寬容的朋友不會使我們墮落或者更多的放縱自己反而會讓我們從他人的內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所以有乙個寬容的好朋友;他是一種做人的情懷,他是一種悲憫,他是在這個世界上對於一花一葉、一草一木關懷中所折射出來的光芒,這是第二種好朋友;

第三種叫做友多聞,在先秦那個時代,不像我們有電腦,友這麼發達的資訊,有鋪天蓋地的廣告,那個時候人要想廣視聽怎麼辦呢,最簡單的乙個辦法,交個好朋友,讓你朋友所讀的書,那些間接經驗轉化成你自己的直接經驗系統。當你在這個社會上感到猶豫彷徨有所躊躇的時候,到朋友那裡以他的廣見博識為你做乙個參考,來幫助自己做出選擇。所以結交乙個多聞的朋友就像翻開一本辭典一樣,我們總能從他人的經驗裡面得到自己的乙個借鑑系統,這就是孔夫子所說的三種好朋友,叫友直、友諒、友多聞。

話外音:《論語》中的益者三友就是正直的朋友,寬容的朋友,廣見博識的朋友,這就是孔老夫子所稱道的三種好朋友;那孔老夫子所說的三種壞朋友又是些什麼樣的人呢?

同時,還有三種壞朋友,叫做友偏闢、友善柔、友便妄,這三者損矣。這是損者三友。

這是三種什麼人呢,首先,什麼是友偏辟,就是性情暴躁的朋友。暴躁的朋友,他乙個人就像是乙個炮仗捻,他可以把一群朋友心中的一種義憤點燃,而這個義憤往往是沒有理由的往往是一種盲目的意氣。壞朋友為什麼把便辟這種情緒暴躁作為第一位呢?

因為盲目的激情有可能出現永遠無法追回的後果。好朋友之間應該以理性為先,告訴他怎麼樣去過上一種沒有為先的生活。

第二種叫做友善柔。是脾氣特別優柔寡斷的朋友。善柔的朋友往往耽誤了你身邊的機遇。我們這一生要做的很多事情,不要被過分優柔寡斷的朋友干擾了你的思維,這種朋友太多也是一種危害。

至於的三種,所謂友便妄,是最壞的一種朋友。大家都知道佞臣之說,佞,就是那種心懷鬼胎的,有心計的,要以一種不擇手段的方法去謀取個人利益的這種小人。他們是真正的小人,是那種心理陰暗的人,但是這種人往往會打扮出來一副善良的面孔。

由於他內心有所企圖所以他對人的熱情比那些沒有企圖的人可能要高好幾十倍,所以你一不小心要是被這種人利用的話,那麼你的一生你就給自己套上了枷鎖。如果你不付出慘痛的代價,這個朋友是不會放過你的。這其實在考驗我們自己的眼光和知人論事的能力。

於丹交友之道 讀後感

2樓:追命zhi崔略商

三種好的朋友:友直、友

諒、友多聞;

三種壞的朋友:友偏闢、友善柔、友便妄;

真正愛他人就是仁;

知人,了解他人就是智;

所以真正交朋友需要兩個前提:一是意願,二是能力。意願就是我們有仁,那麼能力就是我們有智。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朋友就像是我們自己的一面鏡子,你自己是乙個什麼樣的人你就會交到什麼樣的朋友。

常想一二:這個世上不如意事常**吧,但是還有一二如意事。-------想一想那些快樂的事情,去放大快樂的光芒,去抑止心底的不快,這就是乙個朋友能夠為你做的最好的事情。

真正快樂的力量來自於什麼地方,其實也就來自於一種心靈,來自於一種教養,來自於一種憧憬。 話外音:我們每乙個人都想交到快樂的好朋友

交友之中的尊敬和尺度。好朋友是不是就意味著打成一片?我們現在經常說誰跟誰好得穿一條褲子,這是好朋友嗎,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所以沒有分寸沒有尺度的事情都會做到過猶不及。

這過猶不及是論語中乙個重要的哲學思想,他不僅僅表現在交友之道上,他表現在一切原則上,所以真正的好朋友一定是應該有分寸的。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侍於君子有三意,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第一,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話還沒說到那兒你就出來說話了,這叫毛毛躁躁,這是反映乙個人的急躁,這不好。

第二種情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就是話題已經說到這了你要自然而然的往下說,反而你吞吞吐吐、遮遮掩掩、意猶未盡,不跟大家說心裡話,這種朋友讓大家心裡也會存有隔膜。

然後第三種情況,就是今天我們老百姓所說的沒眼色。孔子說: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瞽說得很厲害,這個字什麼意思,就是瞎子,就是乙個人不堪別人的臉色上來就說話,這就叫瞎子。你看看別人希望說什麼,你能不能夠說出來最合適的話,你還需要自己有心理準備,你要對對方了解。其實朋友之間永遠是有尊敬有顧忌的。

朋友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而人在一生中不同的年齡階段所交的朋友是不一樣的,我們如何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交到有益於我們對好朋友呢?

人這一輩子,其實說起來七八十年,好像很長,但是劃分一下階段,每一段上會有乙個坎。

這三道坎是什麼呢?在少年的時候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至中年血氣方剛,戒之在鬥;那麼到晚年呢,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色指的是情感不穩定,易激動。。。學習好的,剔除壞的

斗指的是謀求生活和理想,變得好鬥。。。放平心態,循序漸進

得指的是人生的加減法則變得減法多於加法。。。紓解打理,

3樓:匿名使用者

乙個人有什麼樣的朋友,直接反映著他的為人。選擇

乙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朋友,從乙個側面體現了乙個人的價值取向、人生觀、世界觀。俗話說: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是很相信這句話的。這並不是說要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即使現實的可悲的社會中真正的平等仿如天方夜譚。

志同道合的人走在一起的機會總會相對多一些,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愛好、共同的處世哲學……正是在諸多可以彼此理解容納的基礎上,才會成為朋友。事實上,你不能期望貴族會從心裡真正接受平民成為他們的乙份子。他可能對你和藹可親、體貼照顧,那是一種教養、一種禮儀、一種體現自身優雅高貴的表現形式。

但無法通徹地了解相互的生活習俗、知識結構、文化構成等等,又何來的溝通和所謂的心靈碰撞?又談何長久的相處、融合及接納?   以前總說門當戶對是封建毒害的殘餘,但真的沒有更現實的意義嗎?

就我看來,它是為婚姻做一些必要的、經常被忽略的、精神層次上的鋪墊。當然,我並不是說要把其當成一種鐵定律例來執行,而是認為應該作為必要的參考來對待。   子曰: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好的朋友是良師,他潛移默化地影響你的思想、行動,令你覺得快樂幸福,生活處處充滿陽光;好的朋友不見得時時刻刻陪伴在身邊,卻可以在你需要的時候默默地站在你身邊,也許僅僅是乙個眼神、一句話語、一種態度、乙份默契。

但是再好的朋友,也是需要距離的。否則就是非愛行為,就是事君數,思辱矣;朋友數,思疏矣。   那麼如何可以結交到好的朋友?

最根本的,讓自己成為善良的、樂觀的、幸福的人,使自己與這些美好的品德相貼近,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在現代生活匆匆的路途上,多乙份藝術和智慧型,多乙份清涼與閒暇,多乙份享受生活饋贈的心情。那麼至少可以在與這樣美好的人相遇時共品一杯茶。   這就是于丹和她的《心得" data->於丹《論語》心得》,游刃有餘地行走在古代與當代的邊緣,擦拭去古典作品表面的斑斑鏽跡,超越聖人與凡人的時空界限,將千萬顆心中的一心之得呈現於觀眾讀者,解讀當下社會和生活,讓我們豁然開朗,讓我們坦然微笑,還讓我們掩卷而思,在某乙個寂靜的深夜。

4樓:水煲煲茶

朋友...只不過過眼雲焑,一吹即散,也只不過互相利用 當你有利用價值時會討好你 但當你沒有利用價值時,你只會成為它的絆腳石!知人囗面不知心 朋友!

朋友只是配角,你才是主角,利用它幫你扶搖直上,阻擋前面的傷害,推倒前面一切阻礙!

達到你的人生利益和目標!

朋友如歌曲,隨著時間流逝會終結和聽厭!

寧教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

人與人關係,沒有永遠長久的朋友!

5樓:上帝不眷顧弱者

我也想找這個讀後感來的。。。。

《於丹論語心得》讀後感

6樓:匿名使用者

讀完《於丹〈論語〉心得》這本書,心靈有所觸動:它使我重新認識了孔子,讓我領略到了一種獨特的智慧型,一種正確的心態,一種融入到當今社會中理性的道德。

《論語》是一本記錄著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的語錄。記得讀中學時,我在語文課上機械地背誦著「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其實並未真正讀懂。而今,於丹教授用自己獨到的視角,將這樣一本古老的書籍,用現代的眼光進行系統的解讀和闡釋,拉近了我們普通人和聖賢之間的距離。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離我們很遙遠的古代聖賢。可是現在,於丹教授將一般人艱澀難懂的《論語》和現在這個繽紛的世界聯絡起來,通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結合現代實際生活娓娓道來,闡述其深刻內涵。其中,她的許多獨到見解,彷彿讓人欣賞到了乙個個曲徑通幽的勝地,宛如久閉的心門開啟了一扇窗,絲絲縷縷的陽光透進來,心裡明亮了許多;又如涓涓細流注入心田,沁人心脾而美不勝收。

於丹教授筆下的孔子沒有聖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出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度。正如易中天所說:「孔子只有溫度,沒有色彩」。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說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於丹〈論語〉心得》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等七大篇章,並運用講故事的形式告訴我們許多為人處事的哲理。下面,我從五個方面來談談《於丹〈論語〉心得》詮釋的「為人處事」:

(一)為人之道。在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因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競爭激烈等問題,人們顯得越來越浮躁,精神世界十分空虛,很多人心態不平衡,怨聲載道。其實人的生命是短暫的,如何讓自己的人生有意義,做乙個真正意義上的人?

《於丹〈論語〉心得》告訴我們,要想讓自己有限的生命變得有意義,做乙個有意義的人,要做到: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積極生活、和他人和睦相處,愛崗敬業、安于本職,獻於社會。

(二)處世之道。在社會交往中,無論是工作還是處世,人們都想找到乙個法則,既對自己負責任,又要對他人負責任。《於丹〈論語〉心得》中提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意思就是說,乙個人不要越俎代庖,你在什麼位置上,就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要越過你的職位,去做不該你做的事,不在其位,就不要謀其政。在工作上如此,在與人相處方面也要如此。

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說人與人是近了,但也可以說人與人更遠了。因為通訊和交通工具的使用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是在鋼筋混泥土的城市中,對門的鄰居卻往往成了陌路人。記得顧城寫的一首詩《遠和近》:

「你\一會看我\一會看雲\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看雲時很近。」這首詩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講述得非常形象、非常微妙。人與人之間,即便走得再近,也還是會有可能產生距離。

如何與人和諧相處,于丹在《論語》心得》中借用《論語》之語總結了與人相處的幾點原則:第

一、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第

二、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第

三、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從三點原則中我們可以悟出,相處之道的確是一門藝術,其前提是要保持乙個樂觀和積極的心態,其關鍵是要把握好相處的尺度。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到與人和諧相處。

(三)交友之道。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很多的朋友,但究竟有幾個真正屬於自己的朋友呢?究竟有誰會在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手來幫一把呢?

《於丹〈論語〉心得》中說,對待朋友要有一定的尺度,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要保留一條界限,這樣朋友也才能夠交往得長久。可見,通過《於丹〈論語〉心得》,《論語》告訴我們的是一種交友方式:怎樣交朋友,交怎樣的朋友並要怎樣維護友情。

(四)理想之道。乙個人應該有理想。中國傳統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是修身,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為:外在能力完善,懂得變通,與時俱進,內在心靈完美、富足。

因為只有內心修為提公升了,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去處事。通過《於丹〈論語〉心得》,我們知道了這是孔子對人生理想的總結,這也被後人奉為人生理想的指南。

(五)人生之道。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這是孔子自道的人生軌跡,卻也成了後人的人生座標和價值體系。它就像一面鏡子,人們可以通過它比照自己的人生軌跡。當然,人的年齡有生理年齡、心理年齡和社會年齡,但如果我們能在二三十歲時就能提前感悟到四五十歲的境界,並在內心建立起明晰的人生價值體系,做到淡定從容,那這樣的生命一定是有效率、有意義的生命。

從《於丹〈論語〉心得》中,我讀到了這份人生的價值體系。

於丹教授對《論語》的感悟是快樂的、豐富的、給人啟發的。通過讀《於丹〈論語〉心得》,我學會了修身養性,品味人生的生活道理。只有以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並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到自然的狀態中,才能尋找到自己內心的那份安寧,也才能如孔子教導我們的那樣:

快樂地生活!

地區的地形特點,一般是從哪方面來描述的

1 平均海拔 例如亞洲平均海拔950公尺。2 地勢起伏狀況 例如亞洲地勢高差大,中部高四周低 3 主要地形區及其分布 例如亞洲中部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原和丘陵分布於四周。地區的地形特點特點一般可以從哪幾個方面來描述 地形地貌特點可以從山脈或丘陵海拔起伏高度 平原地勢平坦與否 以及海陸位置 海岸線曲折程...

《黃河頌》的作者從哪方面來歌頌黃河的偉大貢獻的

黃河是搖籃,養育了炎黃子孫 黃河是屏障,護衛了神聖國土 黃河是臂膀,激勵著中華民族 從1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2黃河保衛了中華民族3黃河激勵了中華民族 黃河頌詩歌從哪三個方面來寫黃河的偉大,它們的順序是什麼?3 作者從哪三個方面來歌頌黃河的偉大貢獻的?分割三層意思的提示性的句子 是哪幾句話?答案 搖籃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第二段是從哪方面來

本文採取由遠及近 由高到低 從靜到動 先夏後冬的順序,對百草園的景物作了有層次的描述。先寫遠遠望見的 粗線條的景物,如菜畦 皂莢樹,再寫身邊 腳下 眼前的景物,如何首烏根 覆盆子果實 先寫靜止的,如石井欄,再寫動態的,如叫天子 本文第二自然段寫景相當精彩。作者用 不必說 也不必說 單是 就有 這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