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中國古代的行政區劃道和路與道路有什麼關係嗎

2021-03-09 23:48:38 字數 4062 閱讀 7578

1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中國的路、府始於宋代。路,宋元時代行政區域名,宋代的路相當於明清的版省,元代的路相當權於明清的府。唐中葉後,道實際上已名存實亡,節度使所轄之地雖不少稱道,但道制行政區劃已混亂不堪,到了宋朝,最高行政區劃是「路」,路略似唐之道,是仿唐代的道制而置,「道」和「路」最初都是監察區的性質,然後轉化為行政區。

這表明中國的行政區劃在唐宋王朝進入了道(路)制時期。該時期從7世紀初至13世紀後期,達六百餘年。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裡對「路」的三種解釋:1.道路 2.車 3.宋元時行政區域名。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裡對「道」的十種解釋:1.路。

2.規律、道理 3.指道家,道教 4.

主張,思想,學說 5.從、由 6.說、講 7.

(通假字,通「導」)引導 8.(通假字,通「導」)疏導 9.量詞 10.

古代行政區域名。

所以,,「道」和「路」都是監察區的性質,與今日的「道路」無直接關係。

也是結合了一些資料才回答出來的,若有幫助,望採納。

2樓:少陵五老

沒有什麼關係,前者是按照地理環境劃分的

中國歷代行政區劃是怎樣演變的?有什麼規律

3樓:為我心飛揚

【先秦】商周時期實行分封制,無所謂地方行政區劃。進入春秋中葉以後,隨著諸侯國發展**集權,地方行政區劃 ——郡縣制的萌芽開始出現

。秦統一六國後,郡縣制正式確立。縣:縣是最早的地方行政區劃,出現在春秋時期,**一是新開闢的邊區,二是新吞併的小國。

漢時郡級政區有郡、王國,縣級政區有縣、侯國、邑、道。王國是分封的諸侯國,侯國是列侯的食邑,邑是皇太后、公主的食邑,境內有少數民族的稱道。

隋統一中國後,鑑於州郡縣**制混亂不堪、郡形同虛設的現狀,廢郡而改為州、縣二級制度。唐代又產生了道路制度,從此中國進入道路時代。

兩宋宋初革除了藩鎮實權,恢復了州、縣二級制。基於唐代同樣的原因,宋代提出了路制,並在州一級長官中設定了若干相互制約的職務,使路不構成地方的上一級行政機構。「四川」一名由北宋而來

元代元代**轄1都省(中書省)、10行省、另有宣政院轄地(**地區)行省:行省起源於魏晉時的行台,原為**派出機構,臨時代**執行任務,事畢即罷

明代明代初期沿襲元代行省制度,但不久發現地方權力太大,不利於加強**集權,遂進行改革,以一省置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即「三司」作為省一級行政、軍事、監察區劃。布政使司:

清代以後,督撫成為地方官。土司制度:元明清三代在西北、西南地區由少數民族首領充任並世襲土司,只對****負擔規定的貢賦、征伐義務,在轄區內保持原有的統治機構和權力

清代行政劃分:清代沿襲了明代的制度,但也有所改變,主要有:1、廢除衛所制度;2、增加廳一級,長官為同知、通判;3、直隸州領縣,屬府的稱散州,不領縣

4樓:蛙家居

演變規律如下:

【先秦】商周時期實行分封制,無所謂地方行政區劃。進入春秋中葉以後,隨著諸侯國發展**集權,地方行政區劃 ——郡縣制的萌芽開始出現

。秦統一六國後,郡縣制正式確立。縣:縣是最早的地方行政區劃,出現在春秋時期,**一是新開闢的邊區,二是新吞併的小國。

漢時郡級政區有郡、王國,縣級政區有縣、侯國、邑、道。王國是分封的諸侯國,侯國是列侯的食邑,邑是皇太后、公主的食邑,境內有少數民族的稱道。

隋統一中國後,鑑於州郡縣**制混亂不堪、郡形同虛設的現狀,廢郡而改為州、縣二級制度。唐代又產生了道路制度,從此中國進入道路時代。

兩宋宋初革除了藩鎮實權,恢復了州、縣二級制。基於唐代同樣的原因,宋代提出了路制,並在州一級長官中設定了若干相互制約的職務,使路不構成地方的上一級行政機構。「四川」一名由北宋而來

元代元代**轄1都省(中書省)、10行省、另有宣政院轄地(**地區)行省:行省起源於魏晉時的行台,原為**派出機構,臨時代**執行任務,事畢即罷

明代明代初期沿襲元代行省制度,但不久發現地方權力太大,不利於加強**集權,遂進行改革,以一省置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即「三司」作為省一級行政、軍事、監察區劃。

5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以監察區劃或軍事區劃轉變而來;其次隨著時間的推移,行政區劃層級呈下降趨勢;第三,歷史時期的行政區劃以**制為主;最後,地方首長多由**派出官轉變而來。

中國古代行政區劃以及演變有什麼特點和規律?

6樓:匿名使用者

行政區劃是國家對所轄領土進行分級管理的區域結構,是**集權出現後的產物。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隨著朝代的更迭,其最明顯的變化特徵莫過於行政區劃的變化。從行政區劃的定義可知,其變化過程是和**集權制度的發展同步的,因而地方的行政區劃和****便會產生分權和集權的矛盾,而這也是推動行政區劃變動的主要動力。

可以說,中國行政區劃的變遷史也就是**和地方權力的調整史。

那麼行政區劃的劃分又是以什麼為標準的呢?由於行政區劃的作用是統治和管理土地和人民,因此其劃分和管理的決定性因素是政治。在中國歷史上政區的劃分是以政治為首要因素,同時顧及到自然、經濟等相關因素。

在**政權穩定的情況下,最理想的是三者的兼顧。

具體從政區地理的角度來看,行政區劃基本上遵循四個要素,即**到地方分幾個層次進行管理;行政區面積範圍;國家內部政區間的界線;行政中心的選擇。

每一次改朝換代都意味著行政區劃的變遷,而這種變遷也在很大程度上綜合反映了我國人文地理面貌的變化。

中國歷史上出現最早的地方行政單位是縣,至春秋早期其含義已與邑類似,並多見與各類文獻中,而秦和楚更是最早勢力含有行政區劃意義的縣的國家。

較之縣稍晚出現的是郡,大約在春秋中晚期,初期郡的地位較低,地理位置也較偏遠。此時郡與縣的出現已經開始慢慢打破西周以來的分封制度。

至西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廢分封,行郡縣,使郡縣二級制得到正式的實行。初分天下36郡,後增加桂林、南海、象郡等至46郡。

至漢初實行郡國並行制,是由於秦末農民起義中六國舊貴族的要求,也是鞏固新生政權的需要。儘管後來漢高祖陸續廢除異姓王而分封同姓諸侯,地方和**集權的矛盾還是無法避免。這就出現了從景帝開始的削藩策略,至漢武帝時期推行推恩令等措施,使漢代王國靈帝大為縮小。

至此漢又回歸至郡縣二級制。西漢初繼承秦41郡,至漢平帝時****所轄103郡,而東漢時達到105郡,但此時由於刺史制度的實行和演變,郡的行政級別已將為二級,州則公升至以及行政區。

從東漢開始至魏晉南北朝,實行的是州郡縣**制。其發展經歷了東漢的十三州到三國的十九州再到西晉時的二十一州。西晉後,由於僑置郡縣的氾濫,行政區劃開始變得異常混亂,州的數量也大大增加,從劉宋的二十一州到陳的六十四州(公元580年),而在公元581年,北方的州的數量已達到二百一十一。

此時州郡縣**制已混亂到極致,行政區劃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至隋唐五代,都府制代替了州郡縣**制,隋至唐初設總管府,唐武德七年改為都督府,又由於少數民族政權對唐邊疆的壓力,遂開始設定節度使,掌一州或數州之軍政大權。而節度使的權力過度膨脹導致的結果便是安史之亂,唐代也由此由盛轉衰。

至兩宋,開始實行道路制,其中,北宋保持時間最長的是二十三路,即北方十路,南方十二路,外加京畿路共二十三路。至南宋由於領土大為減少,只有十六路。宋代為了防止地方專權,尾大不掉,在同一層級設定多為長官分管各項事務。

如轉運使(漕司)掌管財政,提點刑獄使掌管司法、監察、安撫使掌管軍事等。

至元代實行源於魏晉時期行台制度的行省制,由行省、路、縣**政區組成。行省為**的派出機構,全稱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公元2023年,確立十三個省級行政區。

包括中書省直轄區,宣政院轄區和是乙個行省。至元末,行省制趨於混亂。

至明代,省級行政制度日趨完善,洪武九年,該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行省取消,但習慣上仍稱省。明代的省份是都指揮使司轄一省衛所年戶。明代共十六都司,五行都司,二留守司。

至清代,總督、巡撫成為地方實官,實行省、府、縣的**行政區劃。而邊疆地區則實行不同於內地的行政區劃,如東北設奉天、吉林、黑龍江三將軍,外蒙古設烏里雅蘇台等。

至**時期,增設四特區,即熱河、察哈爾、綏遠、川邊四地。在北京**時期全國共二十九個省級行政單位。在南京**時期,該行政區劃為省、行政督察區、縣**。

總結中國古代的行政區劃變化,可以看出在兩千多年間,我國行政體系經歷過幾次重大的變化。其表現為以下特點;首先以監察區劃或軍事區劃轉變而來;其次隨著時間的推移,行政區劃層級呈下降趨勢;第三,歷史時期的行政區劃以**制為主;最後,地方首長多由**派出官轉變而來。

英國的行政區劃是怎樣的,中國的行政區劃是如何劃分的?

英國的全稱是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由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四個區域組成,每個區域有自己的首都。英格蘭就是 倫敦,威爾斯 是 卡迪夫,蘇格蘭是愛丁堡,北愛爾蘭是貝爾法斯特。中國的行政區劃是如何劃分的?根據憲法的規定,我國現行的行政區劃分為 一 全國分為省 自治區 直轄市 二 省 自治...

我國行政區劃的特點是什麼現在中國的行政區劃有什麼特點?

一 政治原則上有利於人 民民主 各級行政區劃都要便於人民群眾參加管理國家和監督國家機關工作。二 經濟原則上有利於行政區與經濟區相協調。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 為了更好地組織和管理經濟活動,行政區劃必須充分考慮與經濟區的一致性。三 社會原則上有利於加強民族團結 促進各民族的繁榮。尊重各民族的歷史...

中國行政區劃分為哪幾個大區我國的行政區域劃分為幾個大區,分別是哪幾個

華北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 上海 江蘇 浙江 江西 安徽 福建 山東 中南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 廣西 海南 西南 重慶 四川 貴州 雲南 西北 陝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港澳台 香港 澳門 台灣 擴充套件資料截止2019年8月,全國共有 省以下行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