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俗傳統

2021-03-09 13:54:27 字數 4623 閱讀 6870

1樓:壞蛋老公他媳婦

(一)衣食住行

1、衣飾。以往鄉村男女多穿漢服。中年以上的婦女喜著長衫,或短衣短褲;老年人喜著青黑色衣衫或香雲紗;日本統治時期西裝革履開始流傳到鄉村,幾十年來已相當普及。

城市婦女有的穿旗袍等民族服裝。目前,青年人多穿西裝或港衫西褲。鄉村男女則常戴斗笠或裹毛巾,以蔽風日。

2、飲食。臺灣居民一日三餐以大米為主食。節日喜慶時,多用雞鴨等豐盛酒菜宴請客人。

臺灣居民都嗜酒,祭祀神明,宴請客人,必備良酒。春夏之交,秋冬之際,多以中藥燉煮動物性食品以提神補身。菜餚多用味精、砂糖等調味。

酒樓飯店經營川粵、京、津、蘇、浙、湘、閩等地風味飯菜。高山族同胞目前生活水平還較低,有些仍以芋頭、甘薯為主食。

3、居住。臺灣的房屋造型,大體可分為中、西、日式三種。中式為平房,多是閩南式樣,有一條龍、轆轤把、三合院、四合院等。

以濁水溪為界,農村村落,北部為散居型,南部為聚居型,大多建在山凹近水處,以避風沙。西式多是樓房,從前都是磚造,近年來大多改為鋼筋水泥。日式則在平房內鋪以“榻榻米”。

市鎮房屋多屬西式,隨著近年來工商業的發展,新式公寓住宅迅速增加,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但由於人口增長過快,住房問題尚未根本解決,仍有許多人居住在簡陋斗室。

4、行走。目前,臺灣最普及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摩托車。近些年來汽車、飛機、輪船、火車的數量增加,比較方便,私人汽車大量增多。

出租汽車普遍於市鎮。有不少的客車備有冷氣。但大部分農村地區仍交通不便,河流多的地方尚需帆船、舢板,山區無路可走,只能沿山路登攀跋涉。

(二)婚喪喜慶

1、婚嫁。從前,臺灣的婚禮規矩較多,同姓不婚,婚嫁有大娶(明媒正娶)和小娶(招婿或半招嫁)之別。一般需經議婚、訂婚、完聘、迎親四個階段。

結婚年齡,一般男不超過30歲,女不超過25歲。目前已由媒人介紹改為自由戀愛,花轎改為汽車,到法院公證結婚。但是臺灣婚禮的鋪張浪費現象十分嚴重,使許多青年人背上沉重的包袱。

在農村,有部分人樂於集體結婚。高山族婚姻實行一夫一妻制,多是幼年時由父母做主,所以婚後常有離婚現象。

2、喪葬。葬禮同大陸相近,父母死後,當夜要由兒女守靈,全家舉哀,供飯一碗,焚紙錢,併為死者趕製壽衣,同時走親告友,購進棺木,然後祭祀。祭罷,子女扶屍就殮,仃柩室內,早飯供奉“孝飯”並輪流啼哭,然後擇日出殯,出葬佇列如長龍,親朋送至近郊,孝男叩謝辭行。

然後用貨車運棺木至墓地埋葬。目前,火葬已相當普遍。臺灣一些地方設有殯儀館、火葬場及公墓,有的佛教寺、塔也奉存骨灰。

3、生育。婦女生了孩子,必須告訴親友,名為“報喜”。滿月時,則以紅蛋分贈親友、鄰居,以示吉利。

孕婦分娩至滿月,稱“做月子”,一月以內多以麻油豬肝為副食。外祖父母在滿月、四月、週歲時,必須送衣服禮物給嬰兒。臺灣重男輕女比較嚴重。

生男不論彌月、週歲、16歲,都舉行隆重的儀式,而生女則大為簡化甚至不舉行儀式。近30年來,臺灣當局推行“家庭節育計劃”,提出的口號是“兩個孩子恰恰好”、“女孩男孩一樣好”。

4、壽慶。臺胞喜歡過生日。男女**後,每逢誕辰,都由家人準備素面、香燭等舉行簡單慶祝儀式。

一般從50歲時起開始稱壽。60歲為下壽,70歲為中壽,80歲為上壽,90歲為耆壽,百歲為期頤。每逢壽期,由子孫發起慶祝,邀請親朋,頗為隆重。

(三)禮贈禁忌

1、禁以手巾贈人。從前,臺灣民間喪家在辦完喪事後送毛巾給弔喪者,用意在於讓弔喪者與死者斷絕來往。所以,臺灣有“送巾,斷根”之說,因此,在一般情況下,若贈人手巾,即不禁令人想起不吉利的喪事與斷絕、永別之意。

2、禁以扇子贈人。扇子價廉易碎,用於夏季扇涼,一到秋深天涼,即有“秋扇見掮”,意即太絕情,用完後就被甩掉,狠心拋棄。臺灣民間有俗語:

“送扇,無期見”,即基於此種心理。戀愛的青年男女贈送扇子表示快冷的意思,說明心不誠,因此,千萬不要以扇子當禮物贈人。

3、禁以剪刀贈人。剪刀屬傷人的利器,其含有“一刀兩斷”、“一剪兩斷”的意思。贈剪刀會使人有不懷好意之感。所以,切勿以剪刀贈人。

4、禁以雨傘贈人。臺語“傘”與“散”同音,若拿傘來贈人,猶表送“散”給對方之意,且臺語“雨”與“給”同意。“雨傘”與“給散”同音,難免會引起對方誤解。

5、禁以鏡子送人。因為鏡子容易打碎,“破鏡難圓”。還有好象嫌人醜陋,讓人家照鏡子好好看看自己的意思。

6、禁以鍾送人。因為“鍾”與“終”同音。送鍾會使人想到“送終”,易引起友人的反感。

7、禁以甜果送人。甜果即年糕,是臺灣民間過年祭拜神明祖宗時的必備之物,但在喪家守孝時嚴禁蒸食。因此,如以甜果贈人,會使受贈者聯想家裡發生了喪事。自然要忌諱。

8、禁以粽子贈人。臺灣民間喪家習慣上既不蒸甜果,也不贈粽子。如以粽子送人,會被誤解為把對方當喪家,故此也在忌諱之列。

9、禁以鴨子贈人作“月肉”。“月肉”是指分娩一個月以內的婦女吃的肉。她們吃的“月肉”通常是是麻油鴨、豬腰仔、豬肝等“熱性”食物。

鴨子屬“冷性”,她們不宜吃用。並且臺灣有“死鴨硬嘴閉”、“七月半鴨仔,不知死期”等俗語,若以鴨子作為賀喜禮物,會使人聯想到不祥的兆頭。

2樓:匿名使用者

臺灣居住民俗

高山族的房屋依照建築材料可以分為木屋、竹屋、茅屋、石屋和草頂地了屋五類。

木屋有小型和大型兩種。泰雅人住的大部分是小型木屋,呈長方形,以圓木為柱。小徑的圓木是用來排列作壁牆的,屋頂用堅硬的檜樹樹皮覆蓋而成。

排灣人、阿美人、卑南人住的是大型木屋,木柱是方形的。屋頂覆蓋茅草或者木片。新竹、苗栗一帶的泰雅人、賽夏人多住在竹屋裡。

他們選擇粗大的毛竹或者圓木做柱,以加強房屋的牢固,屋頂是用劈開成半的竹片或木頭的茅管編排成牆,茅草蓋頂。魯凱人和部分排灣人驚、布農人住的是石屋,從外面看去,牆、屋頂全是由石頭、石片堆砌和鋪平的,僅有屋內水柱不是石制的。草頂地下房屋,是一種以圓木為樑柱,支撐著一直深入到地面以下的屋架,茅草蓋頂。

不管哪種結構的房屋,都是當地高山族同胞根據自然及地理環境創造的,它們經歷了風雨的考驗。

房屋的外部形狀也各不相同,大部分房屋的形狀為長方形和四方形,只有曹人的房屋近似於橢圓形。門戶的開放,一般是在橫方的前面,但曹人和南部阿美人房屋的門卻是在縱深面的兩端出入。屋頂的樣式有兩種:

一種是二面傾斜組合而成,其上鋪竹瓦。樹皮、石片;另一種是由四個傾斜面組成的,這種屋頂鋪蓋的往往是茅草。除了門以外,房屋極少有窗戶,也沒有煙囪裝置,所以屋內光線往往不充足。

在選擇房址時,地形和個人愛好起決定作用。泰雅人喜歡選擇山腹地帶建蓋住房。房屋面對著低窪的地方,有的建築基礎和建屋的地基同在一個水平面上,有的是在屋內再往地下挖深一尺多。

造屋的平面比較多的是矩形的,屋內是一個大房間,床鋪直接搭蓋在泥地上,地上掘開洞,插入木柱,牆壁是木材和竹片堆疊而成的。屋內再往下挖掘的部分,用石頭和土堆壘而成牆腰。屋頂兩端的山形牆,是用茅草、檜皮或竹子修葺而成的。

在住房的四周,還建有穀倉、餵養家畜的小屋和“望樓”等。

賽夏人的住房則選擇在較平坦的山地上,房屋建築沒有一致的方向要求,建築的地基和建築的平面一般要求在同一水平線上,人口有兩個,是平入式;不必登梯或登土墩。屋內都設有兩個單間,一間用來睡覺,一間用做廚房,這樣比僅有一個大房間更為合理。布農人和賽夏人相反,建住房選擇在險峻山嶽的中腹地帶。

門戶往往朝向低地的方向,房屋地基比前庭地面低30釐米,有的甚至低1米左右,類似堅穴房屋。屋內是泥土的地面,只有一個單間,穀物收穫後也儲藏在這個單間內,前庭鋪石板。房屋的牆壁是由積石積壘而成的,上頭排列木板。

在主房的旁邊,有的還蓋建飼養家畜的小屋子。

曹人建築房屋除了矩形外,也有橢圓形的,人口有三至五個不等,比較多的是兩個正門,一個側門。由於木材、石料用得少,房屋的牆壁是用堅硬的茅草杆編成的,屋頂四面傾斜,屋脊呈圓狀,有點兒像把張大的雨傘。曹人的建築特色是在山腹平坦的地方築屋,掘穴立柱,以茅草編織成為籬壁及屋蓋,屋頂四面傾斜,十分簡陋。

每個部落最大的房屋是一座“幹蘭”式房屋,叫做“庫巴”,是部落會議所。他們的氏族各有姓氏,通常近百人聚居在一個大茅屋中。

排灣人的板岩住屋大都建在山腹的傾斜坡地上,在泥地面上鋪滿板岩,又在地**掘洞,埋立石板作為屋柱,四周的牆壁也是板岩做的。山形的屋頂用交替成龜甲形的板岩做瓦,有的乾脆搬來巨塊的板岩嚴嚴實實地蓋在屋頂上。這種屋蓋相當牢固,不要說經得起風雨,就是從山坡上衝下的泥石也對它無可奈何了。

石屋內還用石塊、石子和石板做成石床。如此一來,一間從裡到外全部石板的石屋就蓋好了,這充分體現了排灣人就地取材的聰明智慧和精心構思,給普通的板岩以新的內涵。

魯凱人的住房建築與北部排灣人相似,主要建築材料是板岩和木材,木材主要用做木柱、本樑等支架。與排灣人的板岩房的不同之處在於,魯凱人鋪蓋房頂之前先平放一層木板,再在木板上蓋石板,這種木石相間的住房,既牢固耐用又美觀大方,充分發揮了木材的美化作用。

卑南人的住房是茅頂竹壁,屋頂為兩個傾斜面,木樑柱上用藤皮扎縛。以藤皮浸水之後作為扎縛的繩索,其效力不低於現在用來綁鋼筋用的鐵絲。房屋除了前後二門外,門的左右還開了窗戶,窗戶的開啟是採取吊板式的,廚房和臥室分開,這些特點不能不說是受到漢族移民住房建築上的影響。

阿美人的房屋內部區分更為細緻一點,除了臥室和廚房外,還有了起居問。這種複式結構的房屋是高山族同胞建築史上的一個顯著進步。

雅美人建房的一個獨特風格是房屋的人口向海、這是一個海洋民族,他們喜歡海,期望每時每刻都能看到大海,所以他們的房屋就建成了推開門就能看到海的樣式。在房屋的外面,他們還建有涼臺和工作小屋。這樣的房屋不但能夠滿足基本居住的需要,還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使居住條件更加舒適。

由於自然環境的差異,平埔人的住房形態和構造格式也有所不同。除了對原始自然的順應外,還有其傳統文化的不同影響。他們居住的主屋根據屋形不同分別稱為“朗”、“囤”、“達勞”、“必堵混”、“夏堵混”(這些都是音譯)。

這些只是一部分,更多你到中國地方特色網,風土人情頻道,就能找到更多的關於臺灣的民俗風情~

福州民俗傳統,福州有哪些 特有 的民俗?

戲曲 福州茶亭十番。十番 名稱的由來說法不一,有認為據清代李鬥 揚州畫舫錄 卷十一記載,此樂種因用笛 管 蕭 提琴 雲鑼 鐋鑼 木魚 檀板 大鼓這十種樂器輪番反覆演奏而稱 十番 有認為福州話 番 與 歡 同音,番 由 歡 演變而來。福州十番 是一種著名的民間樂器演奏形式,它是由當地民間龍燈舞演變發展...

福建有什麼民俗福建省傳統民俗有哪些

山海軒 福建民俗文化一覽 福州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是我國一個傳統的掃墓祭祖節日,但福州的清明節卻有其獨特的風俗,每年清明節前後,福州市民家家戶戶都要去郊外踏青,為祖先掃墓 壓紙 培土。掃墓完畢後,必須折松枝帶回,插在家門口,向鄰人說明本戶已履行了掃墓祭祖的責任。福州人掃墓祭祖還要供奉的供品,供品並不複...

臺灣的法定節日及民俗節日有哪些臺灣地區的法定節假日有哪些???20

左手半夏右手花 臺灣的法定節日及民俗節日有端午節 教師節 兒童節 清明節 父親節等。1 端午節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舊時流行甚廣的一首描寫過端午節的民謠。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粽子,古往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