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關於六祖惠能的疑問

2021-03-08 10:31:51 字數 2038 閱讀 4038

1樓:普願講堂慧蓮

有何疑問?

師兄!如果諸佛菩薩諸大德祖師全部都自己涅槃,苦難眾生怎麼辦?師兄,看過哪一尊諸佛菩薩不是無緣大善,同體大悲?

師兄這個本來無一物是指的清淨本心,不沾一塵,諸佛菩薩及大德祖師,雖於塵世傳法利生,渡眾脫苦,可是時時安住妙明本心,不染一塵。這叫做,以無塵境,行一切因緣境!

慧能大師曾不識字,但是只要契入佛心本體,則自然契入千經萬論。佛的所有經典,比是安住妙明本體,隨緣自然流露。故而六祖得以心印心之法,契入佛心,一切千經萬論,皆佛心之物,如何不解?

沒有諸聖之無量慈悲,我們眾生何日能離苦?我們得好好感恩,你說是嗎?師兄!

2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是乘願再來?

有些人雖然與我們一樣出世為人。

他們之來卻不像我們先有染塵心。

這些人只為渡人。

從釋迦如來。

經菩提達磨。

到六祖慧能。

佛家心法。

以心印心。

3樓:帥帥的良

因為慈悲,可憐我們啊。

諸佛菩薩也是如此,不忍眾生苦。

經云:世尊往昔大悲願故。而作是念。

若我但住如是境界。則諸有情不能以是蒙益。是故住於自在神力加持三昧。

普為一切眾生。示種種諸趣所喜見身。說種種性所宜聞法。

隨種種心行開觀照門。

你不知道,不生妄想名涅槃,六祖大師行住坐臥,在在處處都是涅槃妙心境界。

所謂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六祖大師也是如此啊:若他但住如是境界。則諸有情不能以是蒙益。

4樓:匿名使用者

祖師大德很多都是乘願再來人,不象凡人是業力牽引來世間酬業的。他們是願力身,雖然在六道中,但是出淤泥而不染,不會再墮落。也正是他們有普度眾生的大願,才願意不辭辛苦來為眾生離苦得樂服務,捨棄自己的安樂。

正所謂:「旦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而且,大菩薩都明白自己和眾生是一體的,是分不開的,所以幫助眾生就是幫助自己。

這就是無條件的大慈大悲。

5樓:陸過人間

算啦,六祖慧能沒上過學,您老別和他計較。

這不就是想來弘揚佛法,普度眾生嗎!

6樓:zixinfei心

菩薩的發心跟佛一樣,只要有乙個眾生還沒有解脫,他們都會再來度化眾生的,所以佛菩薩是不會只顧自己解脫而住在涅槃的快樂境界的。

7樓:緣起性空

你說的是小乘偏空,墮在有餘涅槃之中!

大乘菩薩是「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即《普賢行願品》中雲: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8樓:匿名使用者

以己心揣測6祖之心?6祖在哪都能不惹塵埃,惹塵埃的只是你我罷了。在6祖心裡,根本沒有什麼6道,什麼涅槃,**都是極樂世界。

9樓:低調v的魚

人家慧能大師是不來又不去,在你眼中有來又有去 。 一切眾生,輪迴世間,由二顛倒,分別見妄,當處發生,當業輪轉! 分別見妄為輪迴之本。

10樓:匿名使用者

除了為了弘揚佛法,普度眾生這的大願之外,還可以利用此娑婆世界的種種逆緣,砥礪修行,以求迅速成就。

11樓:日月化祥

"六道中沉淪" 的說法很奇怪, 你不解來人間的有二種人 : 一者隨業, 一者隨願, 後者如等覺菩薩也要來人間成佛即是一例, 你是外道嗎 ?

12樓:匿名使用者

菩薩慈悲,不來六道,誰度眾生!

13樓:遊戲六道

《圓覺經》能徹底解答你的問題。

14樓:匿名使用者

那是示現給我們看的身在紅塵,心中一塵不染

15樓:匿名使用者

大乘菩薩,不住涅槃,不住生死。

如果沒有菩提心,執著空,住在空境,其實所住並非大涅槃,而是偏真涅槃。

16樓:十三

如果所有佛都涅槃不出來,你又怎麼知道會有佛?

關於佛教裡的六祖惠能,佛教六祖都是哪六祖?

成佛不成佛和出家不出家是兩個概念。比如說某個學校的導師,他是不是導師與他在不在學校沒有關係。 藝述史 作為佛教禪宗的六祖慧能,他的經歷非常神奇,悟道之前是個不識字的樵夫,悟性卻非常高,可以說是不讀書的人中翹楚,大名鼎鼎的六祖慧能,你瞭解?佛教 歷史 高僧 智慧 金剛經 佛教六祖都是哪六祖? 姜生 六...

六祖大師悟的是不是菩薩道,六祖慧能的開悟是否達到佛的級別

of course.追求 空 只能修到羅漢.意見相左之處,請多包涵 釋迦牟尼佛的佛法是正確的 但是 傳到後來 有些僧人的層次就不如釋迦牟尼佛了.包括達摩法師 達摩大師修的是羅漢果.至於修的人能有多大的本事,修多高是個人的問題。要是能修很高,有本事青出於藍,那他自然能知道更高的法理。還有這個修成的人修...

為什麼禪宗經是六祖壇經,佛教禪宗學習的經文是六祖壇經和金剛經嗎?

因為六祖慧能是禪宗的真正創立者,主張教外別傳 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淨 佛性本有 直指人心 見性成佛。這是世界佛教史尤其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佛教禪宗學習的 是六祖壇經和金剛經嗎?金剛經 維摩經 楞伽經 心經 楞嚴經 圓覺經 壇經 等七部。南無觀世音菩薩!也有學習這兩部經典,但是不限這兩部如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