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述黃河在中華名族精神生成中的作用

2021-03-07 08:20:48 字數 6035 閱讀 7877

1樓:匿名使用者

1.輝煌指人們質樸頑強,苦難指陝北環境劣 2.寬巨集博大,奔放無羈.黃河之水是形成壺口瀑布的源泉.

3.萬馬奔騰、驚雷行空、犬牙交錯、水流跌宕.

4.頑強奮鬥,質樸坦蕩.

5.用對比來突出壺口瀑布的文化內涵.

2樓:明史十二

1黃河精神

黃河在中國北方蜿蜒流動,它不僅僅是一條大河。因黃河,黃土地,黃帝,黃**以及傳說中的中國龍,這一切黃色的表徵,把這條流經中華心臟地區的濁流昇華為「聖河」。《漢書·溝洫志》曰:

「中國川源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黃河為宗。」我們從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乙個巨大的「幾」字,又隱約像是我們民族那獨一無二的圖騰——龍。

黃河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黃河浩蕩貫長虹,浪瀉濤奔氣勢雄;石障山屏難阻擋,千迴百轉總流東」。黃河之水一路洶湧奔騰,銳不可擋。通過九省、自治區,注入渤海。

當前,人們把「團結、務實、開拓、拼搏、奉獻」10字作為黃河精神,凝結了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涵。

團結「團結」是事業勝利的基本保證。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出凝聚力,團結出戰鬥力,團結出生產力。有了堅強團結的集體,就能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務實「務實」就是重實際,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不唯書,不唯上,但唯實。作決策,辦事情,不能超越實際、脫離實際,不能勞民傷財,不能圖個人名利。

務實就是要克服教條主義、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反對作風浮漂、沽名釣譽、不切實際的不良作風。要形成務實的作風,必須注重實際,力戒虛名;注重實踐,力戒浮漂;注重實幹,力戒空談;注重實效,力戒形式。

開拓「開拓」就是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進一步增強改革開放意識和創新精神,知難而進,銳意進取,把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開拓創新,必須有飽滿的工作熱情、科學的工作方法和紮實的工作態度。

拼搏「拼搏」是一種精神狀態。幹事業要有一股拼勁,有乙個良好的精神狀態。精神狀態好,容易調動人的全部積極性和潛力,更有效地進行工作和創造。

奉獻「奉獻」是一種真誠自願的付出行為。奉獻精神作為一種高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是一種純潔高尚的精神境界,是我們黨優良傳統的精髓,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的統一。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河,她的名字就叫黃河;黃河的兩岸有一群人,他們就是黃河人;黃河人有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就叫黃河精神!

精神領域的新品牌

我們中華民族從來不缺精神品牌,從女媧補天到精衛填海;從屈原投江到岳母刺字;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從老八路精神、延安精神到窮棒子精神、雷鋒精神、大慶精神、抗洪精神、創新精神……每一種精神都是我們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秘笈,是華夏文明遨遊於精神太空的飛船,同時代的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臘文明,早已在人類歷史的車輪下消失於茫茫長夜之中,惟獨華夏文明不僅一直延續不斷,而且繼續顯示著強勁的發展勢頭,這跟中華民族能夠不斷地打造新的精神品牌,產生強大的、永恆不竭的精神動力有很大的關聯。眾多的精神品牌,正是中華民族不斷發展、日漸強盛的傳世之寶。人民治理黃河6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廣大幹部職工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現實責任感,以對人民的滿腔熱忱,在黃河治理開發各條戰線、各個崗位上齊心協力,艱苦奮鬥,不僅取得了歲歲安瀾及全面開發利用的偉大成就,還以在工作中表現出的精誠團結、求真務實、開拓創新、頑強拼搏、默默奉獻等精神,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寶庫增添了一種新的精神品牌,這就是黃河精神。

黃河人把自己打造的這種精神精心概括為10個字,即:團結、務實、開拓、拼搏、奉獻。

民族精神的延伸

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寶庫裡的「鎮庫之寶」,是各種精神品牌的龍頭。什麼是民族精神?***同志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

「民族精神是乙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民族精神有以下三個顯著的特徵:第一是民族性,是乙個民族悠久歷史的積澱、光榮傳統的昇華和時代文明的結晶,是乙個民族所遵循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所體現的性格特徵;第二是時代性,是歷史性和時代性的有機統一;第三是先進性,既能順應歷史潮流,又能體現時代潮流。

我們中華民族精神就正具有這些特徵。中華民族精神,是一種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

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它是在5000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各族人民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源遠流長,一脈相承,生生不息,永遠是民族文化的靈魂和民族前進的動力。從黃河精神的內容和實質看,完全具備民族精神所擁有的一切特徵,它與中華民族精神一脈相承,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印證和延伸。

黃河人是黃河精神的打造者,更是體現者

黃河人以自己的不凡業績和卓越表現打造出了新時代的黃河精神,當然,他們也是這一精神的最直接的承載者和最充分的體現者,上至黃河治理部門的領導,下至最偏僻、最艱苦的一線基層職工,都把黃河的治理開發當做自己的神聖使命。為了不辱這一使命,他們不惜犧牲一切,休息時間、天倫之樂、公升遷的機會、舒適的生活環境,甚至青春,甚至愛情,甚至生命。

與許多行業相比,黃河治理開發工作的艱苦指數是五個星的。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黃河基層單位像修防段、河務段、航運隊、水文站、水位站、水保試驗場等,絕大多數都設在黃河或者支流邊上,不要說城市了,有的離鄉鎮都很遠,職工的日常生活諸如理髮、洗澡、看病、找物件等都存在很多困難,業餘文化生活連想都不用想,子女入托、上學、就業這些人生的大問題也都束手無策;大多數水文站、水保站還有吃水難,有的長年直接飲用河水,有的連河水也因汙染而無法飲用,只得跑幾里甚至幾十里遠從別處拉水;一些設在河源高寒缺氧區的水文站職工連維持生命最基本的呼吸都很艱難。還有一些工作甚至是高危工種,與大洪水進行「肉搏戰」的防汛搶險隊員,黃河解凍時在冰面上跳躍測流的水文職工,終年駕船在風浪中穿行的黃河航運工人,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上進行勘察的南水北調西線隊員,都是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光榮」的黃河人。

就是在這樣的工作及生存環境裡,黃河人也從來沒有退卻,他們以神聖崇高的信念,堅忍不拔的毅力,無私無畏的境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守在平凡而神聖的崗位上,默默地為治黃事業做出了自己能夠做到的一切。以「團結、務實、開拓、拼搏、奉獻」為核心內容的黃河精神,就是由這些黃河人無私奉獻的行為凝成的,並且歷久彌新,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黃河對中國的重要性 5

3樓:匿名使用者

1、黃河展示了中國遠古文明的發展過程

遠古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宜於原始人類生存。

黃土高原和黃河沖積平原,土質疏鬆,易於墾殖,適於原始農牧業的發展。黃土的特性,利於先民們挖洞聚居。

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為我國古代文明的發育提供了較好的條件。早在110萬年前,「藍田人」就在黃河流域生活。還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內生息繁衍。

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遺址遍布大河上下。這些古文化遺跡不僅數量多、型別全,而且是由遠至近延續發展的,系統地展現了中國遠古文明的發展過程。

2、黃河是我們炎黃子孫的「根」.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內已開始出現農事活動。大約在4000多年前,流域內形成了一些血緣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黃帝兩大部族最強大。後來,黃帝取得盟主地位,並融合其他部族,形成「華夏族」。

後人把黃帝奉為中華民族的祖先。

在黃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鄭市有黃帝宮,在陝西省黃陵縣有黃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都把黃河流域認作中華民族的搖籃,稱黃河為「母親河」,為「四瀆之宗」,視黃土地為自己的「根」。

3、黃河文化是我們名族驕傲

從西元前21世紀夏朝開始,迄今4000多年的歷史時期中,歷代王朝在黃河流域建都的時間延綿3000多年。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 ,在黃河流域和近鄰地區的有安陽、西安、洛陽、開封四座。殷都(當時屬黃河流域)遺存的大量甲骨文 ,開創了中國文字記載的先河。

西安(含咸陽),自西周、秦、漢至隋、唐,先後有13個朝代建都,歷史長達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東周遷都洛陽以後,東漢、魏、隋、唐、後梁、後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陽建都,歷時也有900多年,被譽為「九朝古都」。

位於黃河南岸的開封,古稱汴梁,春秋時代魏惠王遷都大樑,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後歷時約200多年。

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 ,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直在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地區是全國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發展最早的地區。西元前2023年左右,流域內已出現青銅器,到商代青銅冶煉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同時開始出現鐵器冶煉,標誌著生產力發展到乙個新的階段。

在洛陽出土的經過系列處理的鐵錛、鐵斧,表明中國開發鑄鐵柔化技術的時間要比歐洲各國早2000多年。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造紙、活字印刷、指南針、火藥,都產生在黃河流域。

4樓:貞觀之風

黃河是中華民族之根,對中國非常重要。在中國歷史上,黃河及沿岸流域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是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

黃河承載著的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積澱和人文精神,黃河所凝聚著的「團結、務實、開拓、拼搏、奉獻」的精神力量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奮勇向前。

黃河,中國的第二大河。發源於青海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約古宗列盆地,蜿蜒東流,穿越黃土高原及黃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幹流全長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公尺。

流域總面積79.5萬平方公里。

5樓:您輸入了違法字

1、黃河是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由於黃河的洪水挾帶大量泥沙,進入下游平原地區後迅速沉積,主流在漫流區遊蕩。

人們開始築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斷淤積抬高,成為高出兩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條件下就決溢氾濫,改走新道。黃河下游河道遷徙變化的劇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根據有文字記載,黃河曾經多次改道。河道變遷的範圍,西起鄭州附近,北抵天津,南達江淮,縱橫25萬平方公里。

周定王五年(西元前602年)至南宋建炎二年(2023年)的1700多年間,黃河的遷徙大都在現行河道以北地區,侵襲海河水系,流入渤海。自2023年至2023年的700多年間,黃河改道擺動都在現行河道以南地區,侵襲淮河水系,流入黃海。

2023年黃河在河南蘭考東壩頭決口後,才改走現行河道,奪山東大清河入渤海。由於黃河下游河道不斷變遷改道,以及海侵、海退的變動影響,黃河下游地區的河道長度及流域面積也在不斷變化,這是黃河不同於其他河流的突出特點之一。

2、黃河展示了中國遠古文明的發展過程

遠古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宜於原始人類生存。

黃土高原和黃河沖積平原,土質疏鬆,易於墾殖,適於原始農牧業的發展。黃土的特性,利於先民們挖洞聚居。

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為我國古代文明的發育提供了較好的條件。早在110萬年前,「藍田人」就在黃河流域生活。還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內生息繁衍。

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遺址遍布大河上下。這些古文化遺跡不僅數量多、型別全,而且是由遠至近延續發展的,系統地展現了中國遠古文明的發展過程。

3、黃河是我們炎黃子孫的「根」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內已開始出現農事活動。大約在4000多年前,流域內形成了一些血緣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黃帝兩大部族最強大。後來,黃帝取得盟主地位,並融合其他部族,形成「華夏族」。

後人把黃帝奉為中華民族的祖先。

在黃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鄭市有黃帝宮,在陝西省黃陵縣有黃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都把黃河流域認作中華民族的搖籃,稱黃河為「母親河」,為「四瀆之宗」,視黃土地為自己的「根」。

4、黃河文化是我們名族驕傲

從西元前21世紀夏朝開始,迄今4000多年的歷史時期中,歷代王朝在黃河流域建都的時間延綿3000多年。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 ,在黃河流域和近鄰地區的有安陽、西安、洛陽、開封四座。殷都(當時屬黃河流域)遺存的大量甲骨文 ,開創了中國文字記載的先河。

西安(含咸陽),自西周、秦、漢至隋、唐,先後有13個朝代建都,歷史長達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東周遷都洛陽以後,東漢、魏、隋、唐、後梁、後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陽建都,歷時也有900多年,被譽為「九朝古都」。位於黃河南岸的開封,古稱汴梁,春秋時代魏惠王遷都大樑,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後歷時約200多年。

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 ,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直在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地區是全國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發展最早的地區。西元前2023年左右,流域內已出現青銅器,到商代青銅冶煉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同時開始出現鐵器冶煉,標誌著生產力發展到乙個新的階段。

在洛陽出土的經過系列處理的鐵錛、鐵斧,表明中國開發鑄鐵柔化技術的時間要比歐洲各國早2000多年。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造紙、活字印刷、指南針、火藥,都產生在黃河流域。

從詩經到唐詩、宋詞等大量文學經典 ,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 ,也都產生在這裡。北宋以後,全國的經濟重心逐漸向南方轉移 ,但是在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程序中,黃河流域及黃河下游平原地區仍處於重要地位。黃河流域悠久的歷史,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十分珍貴的遺產,留下了無數名勝古蹟,是我們民族的驕傲。

中華名小吃,中華名小吃的名錄

開封小吃很多的,且種類多,比如小籠包子 黃燜魚 杏仁茶 炒涼粉 八寶飯。另外,開封還有清湯東坡肉 桶子雞 紅薯泥 炒涼粉 鍋貼 花生糕 麻辣花生等等 中華名小吃的名錄 中華名小吃申報條件 企業要有完備的執業手續,各項證照齊全,合法經營。企業具有一定的規模和經歷,在當地具有廣泛知名度。企業的形象較好,...

黃河頌為什麼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1 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是5000年歷史的象徵。2 黃河保衛中華民族。3 黃河流域寬廣,譯被眾生。黃河頌選自組詩 黃河大合唱 第二部 黃河頌 黃河大合唱 是一部大型合唱 作品,光未然作詞,冼星海譜曲。作品由八個樂章組成,它以豐富的藝術形象 壯闊的歷史場景和磅礴的氣勢,表現出黃河兒女的英雄氣概和堅強不...

黃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和在中華民族歷史的重要地位

首先,中國最早的新石器文明出現在黃河流域,比如藍田文明 半坡文明出現在黃河支流渭河 龍山文明出現在山東半島。之所以在黃河流域出現如此多的文明,是因為黃河流域的地理環境較長江流域優越。其次,第乙個統一各部落的部落首領是黃河流域的黃帝,之後建立第乙個奴隸制國家的也是黃河流域的禹。再次,中國以後歷代皇帝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