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狄之有君意思夷狄之有君意思

2021-03-07 07:07:14 字數 3359 閱讀 3268

1樓:不想當小孩了

應該是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此語出自《論語八佾》,是孔子所說的,人們常見的誤解,一是把「夷狄」理解為偏遠地區或者中國以外、漢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二是把此語理解為中國傲視天下,是目空一切,認為其他民族都不如中國。這種誤解的產生,是因為不知道孔子編訂的《春秋》中所說的「夷狄」是指缺乏道德禮義的地方或某些人,這是與孔子學說之外的其他書籍的解釋不同的;其次,不是因為不知道中國文化的類象思維方式,也就是說,「夷狄」和「諸夏(中國)」不是西方形式邏輯中被「定義」出來的「概念」,而只是中國思維方式中用來代表一類事物的「名」,有這個「名」就必須要有與之相搭配的「實」,有其「實」也就可以用這個「名」,否則都是「名不副實」。

把此語翻譯過來,意思是說:如果沒有道德禮義,那麼我們就可以把它看作夷狄;如果有道德禮義,我們就可以把它看作諸夏。沒有道德禮義的地方即使有君王,也不如有道德禮義的地方沒有君王。

」這就是說,道德禮義比君王的存在更重要。

這裡涉及到乙個華夏文化中乙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夷夏之辯」。「夷狄」一詞從它的源頭來說,指的是中原以外的民族,但是,在孔子編訂的《春秋》之中並不是指這些偏遠的民族,而是乙個道德文化方面的名詞,也就是說,是用把道德禮義水平低下的地方叫做「夷狄」,把道德禮義水平高的地方叫做「諸夏」,或者叫做「華夏」,如果中原地區道德禮義水平不高,同樣也叫做「夷狄」,中原之外的地方如果道德水平很高,也叫做「諸夏」。如果有了道德禮義,那麼,這個民族就是優秀的民族,即使這個民族沒有君王,也同樣是優秀的;如果沒有道德禮義,那麼,這個民族就不是優秀民族,即使有君王,也沒有什麼可取的。

道德禮義比君王更重要。在孔子的「三世說」之中,社會的文明程度低的是「繼亂世」,道德禮義水平不高;文明程度較高的是「昇平世」,道德禮義水平較高;文明程度最高的是「大同世」,道德禮義水平最高。華夏文化復興就是要建立這樣的「大同世」社會。

2樓:命運與夢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二十六)「聖人之道」、「善人之道」是大道,更是現實之道,無位可本,又何來「本位」?正因為無位可本,才可以無所位而生其本、無所本而生其位。這,才是真正的大道、現實之道。

詳解:這是自古以來引發無數爭訟的一章,先說斷句。歷史上有兩種:

(一)、「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二)、「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前一種,「諸」是代詞,指代「夷狄之有君」實際上就是「不如夷狄之有君,夏之亡也」,解釋為「不像夷狄有君,這是夏朝滅亡的原因。」所謂「有君」,基於「君本位」。

後一種,「諸夏」一詞是春秋魯閔公元年(前661年),管仲在動員齊桓公出兵救援遭北狄攻擊的邢國時首次提出,是華夏民族初步形成的階段。相應該句其實就成了「夷狄有君,不如諸夏無君。」這種斷句有兩種解釋的可能,一種是把「不如」解釋成「不像」,也是基於「君本位」;另一種把「不如」解釋成「比不上」,相應的「無君」,是指「無君有道」,基於「道本位」。

這兩種斷句三種解釋的爭論焦點在於:

1、「諸夏」還是「諸」+「夏」?

2、究竟是「君本位」還是「道本位」?

這個問題之所以爭訟不斷,主要還是為了第二點,「君」,即「君國」,不單指最高統治者,還指代著「國家」。這樣一來,這「君本位」還是「道本位」的問題就變得十分嚴重,直到今天,所謂「人權」和「主權」的爭論,其實還是該問題的變種。

歷史上,漢奸們就從中找出了理由。其實,當漢奸還要立牌坊,所有漢奸牌坊都是站在所謂「道本位」的角度寫成的:因為「國無道」,而「道」比「國」大,「人權」比「主權」大,所以要取「道」去「國」。

漢奸也有漢奸的邏輯,那所謂的邏輯,其實就是乙個「道本位」包裝下的把戲。

然而,上面的兩種斷句和三種解釋都是錯誤的。正確的斷句是「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相當於「夷狄之有君,諸夏之亡也。

」和「夷狄之不如,諸夏之亡也。」兩句的合併縮略形式。

「夷狄」,和「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中的「戎」一樣,都是指代未開化的、文明程度比較低的人、民族和國家。「有君」,有其君、有其國也。

「如」,本義「遵從、依照」,不如什麼?不如「道」也。但這裡的「道」不是指「聖人之道」,而是「諸夏」所標榜的「道」,包括「齊式」的「王霸之道」和「魯式」的「仁德」之道。

「諸夏」,指代文明程度比較高的人、民族和國家。「諸夏之亡也」,即「諸夏亡之也」,「之」指代「夷狄之有君、不如」;「亡」,輕視;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的意思是:未開化的、文明程度比較低的人、民族和國家,雖然有他們自己的國體、政體,但由於沒有遵從、依照文明程度比較高的人、民族和國家的政體、國體,而被後者所輕視。

「亡」,還有過去的意思,「諸夏」所輕視的,其實就是「諸夏」的過去。為什麼輕視?因為「夷狄之有君」,夷狄的國體、政體等等都是「諸夏」過去曾經歷而今已超越的,「諸夏」因此而輕視,就有「夷狄之不如」的想法。

而「諸夏」都是從「夷狄」而來,文明程度比較高的人、民族和國家的過去都經歷過未開化的、文明程度比較低的階段,但有些人、民族、國家,「人一富,臉就變」,就像現在很多所謂的中國富翁們,開始看不起窮人、農民、民工,卻忘了,所有中國人,都是從農民而來,三代之內都有農民,每個中國人身上都留著農民的血。國家也一樣,所謂強國對弱國的壓榨,諸如現在美國到處販賣所謂的「民主、自由」,其潛台詞都是「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只要有不同的人、民族、國家同時存在,就必然有「諸夏」、「夷狄」之分,對於民族、國家來說,任何不行「聖人之道」的,無論是「齊式」的「王霸之道」還是「魯式」的「仁德」之道,都必然會有「先進」對「落後」的輕視和壓榨。

而「聖人之道」的「即戎」(就是融合、同化未開化的、文明程度比較低的人、民族和國家。),明確否定「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的。如果說「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在狹義角度上是針對本國內部的,在廣義角度上,在國與國之間,在天下的範圍內,同樣有「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在這廣義的角度上,其中的「民」就是「民族、國家」的意思了。乙個國家、民族,如果不行「善人」之道,用「殘、殺」企圖讓別國、別的民族戰慄、恐懼而治理世界,就是遺棄、背叛各國、各民族,而最終也將被各國、各民族所遺棄。

乙個現成的例子,就是美國,以前歷史上所有大帝國的興亡歷史,都是這個廣義角度「善人」之道的最好反面教材。相應的,「善人、勝殘去殺」讓國家長治久安的六字箴言,同樣是世界長久和平的六字箴言。而由「善人」、「勝殘去殺」這乙個硬幣的兩面所構成的「善人」之道,也就由這章而從狹義的一國狀況推廣到了廣義的天下狀況,家國天下了。

至於通常錯解所引發的「君本位」和「道本位」爭論,是錯誤的解釋所引發的兩個偽命題之間的論爭。「道」,只有現實之道,沒有任何「道」是先驗的,具有某種類上帝力量的。所謂「修身、齊家、平天下」,都是現實的「身、家、天下」;「善人」之道、「聖人之道」不是乙個抽象的概念,不是乙個以「道」為名的藉口,而是具體的、現實的。

所有「道本位」的把戲,都要先立乙個抽象的「道」,無論是自由、民主,還是仁義、道德,都沒什麼區別。用這個抽象的「道」來「本位」,其實就是以「道」為名編造藉口。「聖人之道」、「善人之道」是大道,更是現實之道,無位可本,又何來「本位」?

正因為無位可本,才可以無所位而生其本、無所本而生其位。這,才是真正的大道、現實之道。

倉夷的意思,夷的意思是什麼

應做 蒼夷 如滿目蒼夷,是成語 滿目瘡痍 的誤寫。指充滿視野的全是創傷。比喻到處都是遭受破壞的景象。蒼夷,就是創傷 傷口的意思,引申為被破壞 毀壞了的景象或狀況。是 蒼夷 吧!蒼夷 創傷的意思。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有問題可以追問。滿意請及時採納,謝謝!滿目蒼夷是什麼意思 滿目瘡痍 m n m c...

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拼音和意思

拼音 sh y ch ng j y zh y 語出 清朝 魏源 海國圖誌 原句 作者魏源在該書 原敘 中指出著書目的 是書何以作?曰 為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釋義 所謂 師夷 主要是指學習西方資本主義各國在軍事技術上的一套長處,而 夷之長技三 一戰艦,二火器,三養兵練兵...

曉之有理動之有情意思是什麼,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是什麼意思

很少有 曉之有理 動之有情 這種說法,通常是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版 這種說法。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用感情來打動別人的心,用道理來使別人明白。動之以情,用感情來打動別人的心。曉之以理,講道理使他明白。出處 高陽 胡雪巖全傳 平步青雲 隨便他如何導之以理,動之以情,乙個只是不肯鬆口。近義詞 動之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