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標準的成本標準成本怎麼建立,有什麼意義?

2021-03-07 05:10:17 字數 4527 閱讀 3100

1樓:快樂酷寶在路上

一、標準成本管理系統總述

標準成本管理系統是指圍繞標準成本的相關指標(如技術指標、作業指標、計畫值等)而設計的,將成本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監督)及事後控制功能有機結合而形成的一種管理控制系統。其主要內容包括成本標準的制定、執行標準成本、差異分析及差異的處置三部分。

標準成本系統的制定與實施是一項龐雜的工作,一般需要生產、技術工藝、質量、研發、採購、人事及財務等多部門的參與配合,且財務部門在建立成本體系中起著穿針引線的作用。

二、企業建立標準成本系統的具體方法

標準成本管理是企業推行科學化管理的一種基本方法,只有準確的成本差異分析才能為企業決策者提供有效資訊,幫助企業及時發現解決問題。因此筆者認為我們在關注標準成本的差異及分析方法的同時,也應關注標準成本的產生方法,如果我們單純依靠過去的歷史資料、經驗分析及簡單的資料取樣而得出了乙個「標準成本」,那麼我們就曲解了標準成本在企業推行的目的,由此得出的「標準成本」及各種成本差異分析也是「紙上談兵」,不能幫助企業及時發現運作中的問題,對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沒有多少幫助,甚至可能會產生不良影響。科學的標準成本的制定應該是通過產品研究、作業研究,制定合理的人工消耗定額、材料定額及費用定額,並以所制定的各種消耗標準為依據最終確定產品的標準成本。

下面以某企業制定標準成本系統的方法為例,說明標準成本的制定過程。 (一)劃分企業的成本中心,明確成本負責人 成本中心是企業實行標準成本核算制度的基礎,它包括標準成本中心和費用中心。標準成本中心是指企業根據實際情況以產品品種或工序為基礎進行劃分的成本中心。

費用中心一般為行政管理部門、研發、採購及銷售部門。相關部門的負責人為成本中心的負責人,為該中心的可控成本負責。 (二)獲取標準成本

企業的標準成本一般是指標準製造成本,它主要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製造費用構成,上述三項指標分別由標準用量(數量)×標準單價(標準費用分配率)計算而得。 1. 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材料的標準成本要素包括數量、**和質量。企業的工藝部門負責出具經質量部門認可的用於核算產品成本的物料清單(bom),該清單包含每個部件的物料編號、數量和計量單位。採購部門負責出具原材料**清單,財務部門彙總計算兩部門提供的資料,得出單位產品的材料成本。

在實際工作中通常是先由工藝部提出不含數量標準的物料清單草稿,再由工藝部和生產部採用以下幾種方法具體確定物料消耗定額。企業可結合實際情況,綜合使用以下三種方法(表1)。

一般企業原材料的消耗包括有效消耗、工藝性消耗(指為完成正常生產而不可避免的損耗)和非工藝性消耗(廢品損失、浪費等),列入原材料標準成本的消耗一般只包括有效消耗和工藝性消耗。例如以重量為計量單位的某原材料a的消耗定額即可表示為:甲產品原材料a的消耗定額=單位產品中a原材料的淨重+工藝性消耗重量。

原材料的標準單價由採購部門確定。採購部門確定定價時應根據企業的預計生產規模,原材料的歷史採購成本,原材料品質及當前市場**等因素確定。 2.直接人工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由工時消耗乘以小時工資率而得。直接人工的工時消耗一般只應包括有效工時,對於其他非定額時間如停工、臨時開會、缺勤等時間則不包括在標準成本中。其具體包含專案如圖1所示。

獲取工時定額的基本思路和制定材料定額的思路是一樣的,即包括經驗估計法、統計分析法及技術定額法。在技術定額法中可採取「測時法」和「預定動作──時間法」來測定工人工時。測時法是指按照產品工序(或生產作業順序),將工作逐項分解成多個作業單元,測評人員使用秒錶來觀測乙個訓練合格的員工,在正常生產條件下完成各個作業單元所需的時間,在此測量基礎上分析作業時間,最後確定工時定額的方法。

「預定動作──時間法」是指將構成作業單元的動作,分解成若干個基本動作,並對這些基本動作進行詳細的觀測與研究,然後做成基本動作標準時間表。當需要確定實際工作時間時,只要事先將工作過程分解(或近似)成這些基本動作,再從基本動作標準時間表中查出各個基本動作的標準時間,並計算其總和,即可得到作業迴圈(過程)的正常時間,然後加上評估的放寬時間,就能得到工時定額。企業中ie(industrial engineering)工程師的工作內容之一就是對產品進行方法研究和作業測定,因此其在定額設定時將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在制定定額時無論採取何種方式都可將工作劃分為三個階段,即①將作業分解為若干要素②測定各要素段所耗用時間③整理資料。對於休息時間和自然需要時間可按歷史經驗確定,一般不超過整個定額的15%。整理出來的時間定額還需要作乙個整體評估。

合理的生產定額一般是指在正常的條件下,經過乙個時期的努力,大部分員工(60%~70%為宜)可以達到,一部分員工(15%~20%為宜)可以超過,少數員工(15%~20%為宜)經過努力也能接近以至勉強達到的定額水平。

小時工資率的確定應由人事部部門確定,制定標準時可以考慮企業工人的崗位級別,各工序工種的用人情況及市場**。 3.製造費用

製造費用一般包括生產車間的房租、水電費、折舊費、租賃費,機物料消耗及車間管理人員工資等,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具體是採用變動成本法還是完全成本法。製造費用總額可根據企業產品產量,歷史資料等資料分析彙總得出,數量標準可根據製造費用的主要發生動因選擇恰當的分配標準,如機器工時、人工工時等。製造費用包含的專案比較多,有些費用與發生動因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或線性關係,一般可將此類費用不列入標準成本中。

2樓:匿名使用者

標準成本管理系統總述

標準成本怎麼建立,有什麼意義?

3樓:濟寧鈦浩機械****

標準成本制度的產生,標誌著「先乾後算」的成本核算模式

被「先算後幹」的成本核算模式所代替,對成本的控制從事後發展到了事前。實行標準成本制度,既有利於企業加強成本控制、進行經營決策,又有利於簡化日常成本核算。自該制度產生起,就深受西方企業界的歡迎,尤其在採用大規模流水線生產的工廠裡得到了廣泛運用。

該制度的侷限是僅適用於生產經營條件相對穩定的生產部門。建立和運用標準成本的意義歸納為四點:

一是有利於預算的編制和執行。運用標準成本進行預算的編制和分解,能使各項預算指標更加符合生產實際,消除預算執行過程中的人為不利因素,進一步提高預算完成準確率。

二是各成本中心的責任清晰。通過揭示標準成本差異,並對差異進行分析,確定差異產生的原因。這樣就打破吃大鍋飯的現象,各成本中心之間管理水平的高低通過標準成本差異就可以體現出來。

三是有利於成本控制。明確成本中心的責任後,使成本控制的責任下放到車間和班組,便於車間和班組把成本標準、成本指標層層分解到個人,形成激勵和約束機制,加強考核,使獎金與成本業績掛鉤,同時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

四是有利於決策。一方面管理層可根據差異分析情況作出採取新工藝、新操作、新技術的決策,以控制成本;另一方面,管理層針對標準成本狀況,作出營銷決策。

標準成本的建立:

成本標準是針對明細作業在各成本中心而制訂的,它分為消耗標準和**標準。而消耗標準又分原料消耗標準、輔料消耗標準、直接燃動力標準、直接人工標準和製造費用標準;**標準分為物料**標準、半成品**標準、能源**標準和人工**標準。

(一)標準的制定應考慮歷史消耗資料及生產操作規程、計畫值

成本標準不能只由財務部門制定,而一定要有乙個權威機構制定和修訂標準,制定標準應由技術部門、生產車間和財務部門的人員共同參與。另外,對於乙個集團公司所屬不同地域的分廠,還應設定乙個地域修正係數。比如有的分廠地處平原,有的則地處山區或丘陵地區,那麼這些分廠在製造同一產品所支出的成本必然會受人工費、運輸費等因素的影響而不同。

(二)標準成本法下的差異主要有脫離標準成本的差異這一類

具體包括材料成本差異(材料用量差異、材料**差異),直接人工成本差異(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直接人工效率差異),變動製造費用差異(變動製造費用開支差異、變動製造費用效率差異),固定製造費用差異(固定製造費用開支差異、固定製造費用能力差異、固定製造費用效率差異)等四大項九種,設定口徑較細。要為各種成本差異專門設定許多總賬科目進行核算,如:對材料成本差異,應設定「材料**差異」和「材料用量差異」賬戶;對固定製造費用差異,應設定「固定製造費用開支差異、固定製造費用能力差異和固定製造費用效率差異」等賬戶,並詳列於利潤表中。

(三)標準成本要整合,則從標準到生產實際的資訊量必然非常龐大,光靠手工計算是不可能的

應用企業資源計畫系統-erp作為標準成本管理平台,在產品、產成品和銷售成本均以標準成本計價,並同時記錄成本差異,可以大大減少期末成本計算的工作量,簡化日常賬務處理。同時,採用erp成本管理,在通過庫存系統、工資系統、固定資產系統等取出相關成本資料或手工錄入資料後,系統就可以自動進行成本計算,生成完工產品成本報表、在產品成本報表、成本差異分析表等報表,並保證各種資料**的唯一性,確保資料之間勾稽關係的正確性,從而避免了手工做報表的繁重工作量。同時,還應推廣應用先進的檢測手段和顯示監控裝置,加強對物質消耗和流向的控制,為成本控制和計算創造條件。

標準成本的修訂:

標準成本體系通過事前制定的成本標準,對各種資源消耗和各項費用開支規定數量界限,可以在事前限制各種消耗和費用的發生;在成本形成過程中,按成本標準控制支出,隨時顯示節約還是浪費,及時發現超過成本標準的消耗,有利於企業迅速制定改進措施,糾正偏差,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產品成本形成之後,通過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相比較,企業可以進行定期的分析和考核,及時總結經驗,為未來降低成本指出途徑。

制定的標準成本在乙個固定的時期內應是不變的,在企業的組織機構、外部市場、產品品種等發生較大變化時,是有必要進行修訂的。但是等到上述因素發生較大變化時,往往差異已經較大了,給日常的差異分析工作帶來不便,增加了分析的複雜程度和工作量。根據以往的經驗,標準成本至少應在三年進行一次測試,並根據測試結果在徵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實施修訂。

標準成本怎麼算出來標準成本核算方法

標準成本 實際產量 單位產品標準成本 成本標準 單位產品標準成本 單位產品標準消耗量 標準單價 標準成本按所根據的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分為理想標準成本和正常標準成本。理想標準成本是在最優的生產條件下,利用現有規模和裝置能達到的最低成本。是理論上的業績標準 生產要素的理想 和可能實現的最高生產能力...

理想標準成本是什麼,標準成本是什麼

理想標準成複本是在最優的生產制條件下,利用現有規模和裝置能達到的最低成本。是理論上的業績標準 生產要素的理想 和可能實現的最高生產能力的利用水平。理想的業績標準是指生產過程中毫無技術浪費時的生產要素消耗量,最熟練的工人全力以赴工作 不存在廢品損失和停工時間等條件下可能實現的最優業績。最高生產能力的利...

標準成本法在我國企業的運用例子,標準成本法在我國企業的運用 例子

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我國物流成本佔gdp的比重為25 左右,物流費用佔生產成本的35 左右,物流開支佔銷售額的20 左右。因此,科學地預算物流成本 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成為我國現代物流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一 標準成本法概述 標準成本法是把成本的計畫 控制 計算和分析相結合的一種會計資訊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