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含義冬至含義是什麼

2021-03-07 04:04:38 字數 5077 閱讀 8844

1樓:峰何以笙簫默

冬至(winter solstice)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乙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乙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數

九、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乙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23日之間。

2023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冬至俗稱數九,也就是九九的開始。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

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曲阜、鄒城、臨沂周邊地區,有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

而南方則是吃湯圓,當然也有例外,各地食俗不同,但吃水餃最為常見。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公升,天地陽氣開始興做漸強,代表下乙個迴圈開始,是大吉之日。

2樓:王瑩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

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冬至在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時於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

冬至含義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乙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乙個傳統節日。冬至為「冬節」,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

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古時有「冬至一陽生」的**,也就是說從冬至這天開始,陽氣慢慢開始回公升。

冬至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23日。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冬至前後,地球位於近日點附近,執行的速度稍快,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陽直射南半球的時間比直射北半球的時間約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古人講: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即下乙個迴圈開始了,冬至一陽生、天地陽氣回公升,為「大吉之日」。

4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講: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即下乙個迴圈開始了,冬至一陽生、天地陽氣回公升,為「大吉之日」。

5樓:匿名使用者

冬至這一天是一年當中白天最短的 從這一天開始就一天比一天 白天就變長了 而且也說明是真正意義上冬天來了

冬至的由來和含義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一)冬至的由來:

在古代,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乙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乙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乙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乙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公升,是乙個節氣迴圈的開始,也是乙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

」,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二)傳統習俗:

在南方一些地區,則比較盛行吃冬至團(冬至丸),取其團圓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戶磨糯公尺粉,並用糖、肉、萊、果、蘿蔔絲等做餡,包成冬至團,不但自家人吃,也會贈送親友以表祝福之意。實際上,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

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

7樓:匿名使用者

冬至又稱"冬節",時間在陽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依照我國傳統的曆法,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一年又分為十二節和十二氣,合稱為二十四節氣,而冬至就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乙個。因為它的日子並沒有固定,所以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

在冬至這一天,對於位於北半球的我們,這時太陽剛好直射在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上,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冬至過後,太陽又慢慢地向北回歸線轉移,北半球的白晝又慢慢加長,而夜晚漸漸縮短,正因為如此,冬至便成為曆法上重要的節氣之一。更由於古人對於這種自然現象的變化規律有著深刻的認識,所以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意思是說從冬至開始,陽氣就要回公升了。

在古代,冬節曾是乙個隆重的日子,在周朝,就有利用"冬至"日郊祀祭天的記載,又因為週曆的正月是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一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元旦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過"冬節"是自漢代才有的。漢代甚至在冬至前後,從皇帝到百官都停止辦公,全部休假來慶賀這個日子呢!

"冬至" 又稱為"至節",因為它是"陰極之至"、是"陽氣始至",也是"日行南至"的節日。又由於冬至過後,新年就在眼前了,所以又有 "冬節大如年"的說法,意思是說冬至的禮俗和年節相差無幾。另外,冬至又有如"亞歲"、"如正(新正)、""履長節"等的稱呼,民間則多稱為"冬節"。

又由於富人都過著豐厚的冬至,而窮人則只能貧苦的過夜,於是又有"有者冬至夜,無者過一夜"、"富人吃一夜,窮人凍一夜"的俗諺。

民間又以冬至日到來之先後,及當天天氣的好壞,推測往後的天氣。俗語說:"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兜(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也沒霜"(這是依據冬至日到來的早晚,推測寒流到台灣的早晚);俗語也說:

"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意思是:冬至這天如果沒有太陽,那麼過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過年就會下雨)。

8樓:匿名使用者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國農曆中乙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乙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乙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諺語:冬至到,吃水餃

冬至有什麼意義

9樓:好木木偶

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乙個傳統的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節日。冬至節,來由於節氣特點「冬至一陽生、天地陽氣回公升」,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乙個迴圈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在冬至祭祀神靈和祖先,此後形成節日習俗。

相傳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乙個,為二十四節氣之首。冬至是上古時期根據天象物候確定陽氣漸漸開始回公升而定出的節氣。《載敬堂集》載「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冬至節,春之先聲也。

10樓:大白兔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乙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 從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單元,連數九個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過去了。

「冬至餛飩夏至面」,山東相當大的一部分地區這天要吃餛飩或者水餃。有的還要喝酒,據說喝酒是為了暖身子,吃餃子是怕凍掉耳朵,「餃兒」諧音「膠耳」。

11樓:孤獨藍天

1、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這天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

冬至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在每年陽曆的12月21日至23日,太陽執行到黃經270度時。據史料記載,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這一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

2023年冬至時間(2023年12月21日 18:44 - 2023年1月5日 11:55)

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之說,其節日習俗傳承已近2023年,是中華民族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制定的乙個節氣,古稱「日短」或「日短至」。

2、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開始進入數九天

冬至日這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過了這天,太陽逐漸北移,白天開始一天天變長。冬至過後,我國各地氣候都將進入乙個最寒冷的階段。

氣象資料顯示,每年的冬至前後都有強大的冷空氣南下,造成驟然降溫。冬至這天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短。冬至這天起開始步入「進九天」。

老人們常說「冬至不過不寒」,這話有一定道理。明日,我們迎來冬至,這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自冬至開始,我國便進入「數九寒天」,即人們常說的「進九」。冬至過後,我國各地氣候都將進入乙個最寒冷的階段。

氣象資料顯示,每年的冬至前後都有強大的冷空氣南下,造成驟然降溫。

12樓:小小魚丸最厲害

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之一,它如同乙個轉折點:

這一天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就從這一天之後,白天會一天天的變長;

這一天是至陰的一天;

就從這一天之後,陽氣開始生髮,越來越強大;

我國古代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動」。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糜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陽生,糜感陰氣漸退而解角;同時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冬至節有自已的飲食,北方諺語:「冬至餃子夏至面」,全家圍桌而食,稱「蒸冬」,南方則吃豆腐,當地諺語:「若要富,冬至吃塊熱豆腐」。

古人認為到了冬至,雖然還處在寒冷的季節,但春天已經不遠,這時外出的人都要回家過冬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宿。閩台民間認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團聚的節日,因為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認祖宗的人。

關於冬至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乙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乙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乙個。

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23日之間。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乙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 從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單元,連數九個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過去了。

冬至的由來是什麼,冬至的由來和含義是什麼?

冬至是我國二十四個節氣中,最早被制定的乙個,冬至俗稱 冬節 長至節 亞歲 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也是中華民族的乙個傳統節日,人們都非常重視這一天。古人認為自冬至開始,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乙個迴圈開始,是乙個非常吉利的日子,所以人們往往會在...

冬至一陽生是什麼意思,冬至含義是什麼

冬至一陽生是一個俗語,意思是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興做漸強,代表下一個迴圈開始,是大吉之日。冬至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 又稱為冬至線 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冬至過後,太陽又慢慢地向北迴歸線轉移,北半球的白晝又慢慢加長,而夜晚漸漸縮短,所以古時有...

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吃什麼

冬至陽生春又來 冬至是農曆中乙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乙個傳統節日。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化 粗細糧 水果 蔬菜合理搭配 多吃魚少吃內 適當食用高鈣食品。飲食且清淡 不宜吃肥膩 過鹹食品。推薦食品有菜花 鯽魚 香菇 豬肝 雞 大公尺 花生 松子等。客家人認為,冬至時的水味最醇,用它釀的酒可久藏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