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中怎麼沒有趙雍的事蹟

2021-03-07 03:29:03 字數 4750 閱讀 4367

1樓:匿名使用者

有啊 在《史記·趙世家》啊

二十四年,肅侯卒。秦、楚、燕、齊、魏出銳師各萬人來會葬。子武靈王立。

武靈王元年,陽文君趙豹相。梁襄王與太子嗣,韓宣王與太子倉來朝信宮。武靈王少,未能聽政,博聞師三人,左右司過三人。及聽政,先問先王貴臣肥義,加其秩①;國三老年八十②,月致其禮。

三年,城鄗。四年,與韓會於區鼠。五年,娶韓女為夫人。

八年,韓擊秦,不勝而去。五國相王③,趙獨否,曰:「無其實,敢處名乎!」令國人謂己曰「君」。

九年,與韓、魏共擊秦,秦敗我,斬首八萬級。秦敗我觀澤。十年,秦取我中都及西陽。

齊破燕。燕相子之為君,君反為臣。十一年,王召公子職於韓,立以為燕王,使樂池送之④。

十三年,秦拔我藺,虜將軍趙莊。楚、魏王來,過邯鄲。十四年,趙何攻魏。

十六年,秦惠王卒。王游大陵。他日,王夢見**鼓琴而歌詩曰:

「美人熒熒兮①,顏若苕之榮②。命乎命乎,曾無我嬴!」異日,王飲酒樂,數言所夢,想見其太。

吳**之,因夫人而內其女娃嬴。孟姚也。孟姚甚有寵於王,是為惠後。

十七年,王出九門,為野台,以望齊、中山之境。

十八年,秦武王與孟說舉龍文赤鼎,絕臏而死③。趙王使伐相趙固迎公子稷于燕,送歸,立為秦王,是為昭王。

十九年春正月,大朝信宮。召肥義與議天下,五日而畢。王北略中山之地①,至於房子,遂之代,北至無窮,西至河,登黃華之上。

召樓緩謀曰:「我先王因世之變,以長南藩之地②,屬阻漳、滏之險③,立長城,又取藺、郭狼,敗林人於荏,而功未遂。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東有胡④,西有林胡、樓煩、秦、韓之邊,而無強之救,是亡社稷,奈何?

夫有高世之名,必有遺俗之累⑤。吾欲胡服。」樓緩曰:

「善。」群臣皆不欲。

於是肥義侍①,王曰:「簡、襄主之烈②,計胡、翟之利。為人臣者,寵有孝弟長幼順明之節,通有補民益主之業③,此兩者臣之分也。

今吾欲繼襄主之跡④,開於胡、翟之鄉,而卒世不見也⑤。為敵弱,用力少而功多,可以毋盡百姓之勞,而序往古之勳⑥。夫有高世之功者,負遺俗之累;有獨智之慮者,任驁民之怨⑦。

今吾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議寡人,奈何?」肥義曰:「臣聞疑事無功,疑行無名。

王既定負遺俗之慮,殆無顧天下之議矣。夫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昔者舜舞有苗⑧,禹袒裸國⑨,非以養欲而樂志也,務以論德而約功也⑩。

愚者成事(11),智者睹未形,則王何疑焉。」王曰:「吾不疑胡服也,吾恐天下笑我也。

狂夫之樂(12),智者哀焉;愚者所笑,賢者察焉。世有順我者,胡服之功未可知也。雖驅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於是遂胡服矣。

使王緤告公子成曰:「寡人胡服,將以朝也,亦欲叔服之。家聽於親而國聽於君,古今之公行也。

子不反親,臣不逆君,兄弟之通義也①。今寡人作教服而叔不服②,吾恐天下議之也。制國有常,利民為本;從政有經③,令行為上。

明德先論於賤,而行政先信於貴。今胡服之意,非以養欲而樂志也;事有所止而功有所出④,事成功立,然後善也。今寡人恐叔之逆從政之經,以輔叔之議。

且寡人聞之,事利國者行無邪,因貴戚者名不累⑤,故願慕公叔之義⑥,以成胡服之功。使緤謁之叔,請服焉。」公子成再拜稽首曰:

「固聞王之胡服也。臣不佞⑦,寢疾,未能趨走以滋進也⑧。王命之,臣敢對,因竭其愚忠。

曰:臣聞中國者,蓋聰明徇智之所居也⑨,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聖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異敏技能之所試也⑩,遠方之所觀赴也,蠻夷之所義行也(11)。今王捨此而襲遠方之服,變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而怫學者(12),離中國,故臣願王圖之也。

」使者以報。王曰:「吾固聞叔之疾也,我將自往請之。

」王遂往之公子成家,因自請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禮者,所以便事也。聖人觀鄉而順宜,因事而制禮,所以利其民而厚國也。

夫翦發文身①,錯臂左衽②,甌越之民也。黑齒雕題③,卻冠秫絀④,大吳之國也。故禮服同,其便一也。

鄉異而用變,事異而禮易。是以聖人果可以利其國,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禮。儒者一師而俗異,中國同禮而教離,況於山谷之便乎⑤?

故去就之變,智者不能一;遠近之服,賢聖不能同。窮鄉多異,曲學多辯⑥。不知而不疑,異於己而不非者,公焉而眾求盡善也。

今叔之所言者俗也,吾所言者所以制俗也。吾國東有河、薄洛之水,與齊、中山同之,無舟楫之用⑦。自常山以至代、上黨,東有燕、東胡之境,而西有樓煩、秦、韓之邊,今無騎射之備。

故寡人無舟楫之用,夾水居之民,將何以守河、薄洛之水;變服騎射,以備燕、三胡、秦、韓之邊⑧。且昔者簡主不塞晉陽以及上黨⑨,而襄主並戎取代以攘諸胡,此愚智所明也。先時中山負齊之強兵⑩,侵暴吾地,系累吾民(11),引水圍鄗,微社稷之神靈,則鄗幾於不守也。

先王醜之(12),而怨未能報也。今騎射之備,近可以便上黨之形(13),而遠可以報中山之怨。而叔順中國之俗以逆簡、襄之意,惡變服之名以忘鄗事之醜,非寡人之所望地。

」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愚,不達於王之義,敢道世俗之聞,臣之罪也。今王將繼簡、襄之意以順先王之志,臣敢不聽命乎!

」再拜稽首。乃賜胡服。明日,服而朝。

於是始出胡服令也。

趙文、趙造、周袑、趙俊皆諫止王毋胡服,如故法便。王曰:「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

帝王不相襲,何禮之循?虙戲、神農教而不誅①,黃帝、堯、舜誅而不怒。及至三王②,隨時制法,因事制禮。

法度制令各順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禮也不必一道,而便國不必古。聖人之興也不相襲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禮而滅。

然則反古未可非,而循禮未足多也③。且服奇者志淫④,則是鄒、魯無奇行也。俗闢者民易⑤,則是吳、越無秀士也⑥。

且聖人利身謂之服,便事謂之禮。夫進退之節,衣服之制者,所以齊常民也⑦,非所以論賢者也。故齊民與俗流⑧,賢者與變俱。

故諺曰:『以書御者不盡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達事之變。』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學,不足以制今。

子不及也⑨。」遂胡服招騎射。

二十年,三略中山地,至寧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獻馬。歸,使樓緩之秦,仇液之韓,王賁之楚,富丁之魏,趙爵之齊。代相趙固主胡,致其兵①。

二十一年,攻中山。趙袑為右軍,許鈞為左軍,公子章為中軍,王並將之。牛翦將車騎,趙希並將胡、代。

趙與之陘②,合軍曲陽,攻取丹丘、華陽、鴟之塞。王軍取鄗、石邑、封龍,東垣。中山獻四邑和,王許之,罷兵。

二十三年,攻中山。十二五年,惠後卒。使周袑胡服傅王子何③。

二十六年,復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雲中、九原。

二十七年五月戊申,大朝於東宮,傳國④,立王子何以為王。王廟見禮畢⑤,出臨朝。大夫悉為臣,肥義為相國,並傅王。是為惠文王。惠文王,惠後吳娃子也,武靈王自號為主父。

主父欲令子主治國,而身胡服將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從雲中、九原直南襲秦,於是詐自為使者入秦。秦昭王不知,已而怪狀甚偉,非人臣之度,使人逐之,而主父馳已脫關矣。審問之①,乃主父也。

秦人大驚。主父所以入秦者,欲自略地形,因觀秦王之為人也。

惠文王二年,主父行新地②,遂出代,西遇樓煩王於西河而致其兵。

三年,滅中山,遷其王於膚施。起靈壽,北地方從,代道大通。還歸,行賞,大赦,置酒酺五日③,封長子章為代安陽君。章素侈④,心不服其弟所立。主父又使田不禮相章也。

李兌謂肥義曰:「公子章強壯而志驕①,黨眾而欲大,殆有私乎?田不禮之為人也,忍殺而驕②。

二人相得③,必有謀陰賊起,一出身僥倖④。夫小人有欲,輕慮淺謀,徒見利而不顧其害,同類相推⑤,俱入禍門。以吾觀之,必不久矣。

子任重而勢大,亂之所始,禍之所集也,子必先患。仁者愛萬物而智者備禍於未形,不仁不智,何以為國?子奚不稱疾毋出,傳政於公子成?

毋為怨府,毋為禍梯。」肥義曰:「不可。

昔者主父以王屬義也,曰:『毋變而度,毋異而慮,堅守一心,以歿而世。』義再拜受命而籍之⑥。

今畏不禮之難而忘吾籍,變孰大焉⑦。進受嚴命,退而不全,負孰甚焉⑧。變負之臣,不容於刑。

諺曰『死者復生,生者不愧』。吾言已在前矣,吾欲全吾言,安得全吾身!且夫貞臣也難至而節見,忠臣也累至而行明⑨。

子則有賜而忠我矣,雖然,吾有語在前者也,終不敢失。」李兌曰:「諾,子勉之矣!

吾見子已今年耳。」涕泣而出。李兌數見公子成,以備田不禮之事。

異日肥義謂信期曰:「公子與田不禮甚可憂也。其於義也聲善而實惡,此為人也不子不臣①。

吾聞之也,奸臣在朝,國之殘也②;讒臣在中,主之蠹也③。此人貪而欲大,內得主而外為暴。矯令為慢④,以擅一旦之命,不難為也,禍且逮國⑤。

今吾憂之,夜而忘寐,飢而忘食。盜賊出入不可不備。自今以來,若有召王者必見吾面,我將先以身當之⑥,無故而王乃入。

」信期曰:「善哉,吾得聞此也!」

四年,朝君臣,安陽君亦來朝。主父令王聽朝,而自從旁觀窺群臣宗室之禮。見其長子章傫然也⑦,反北面為臣,詘於其弟⑧,心憐之,於是乃欲分趙而王章於代,未決而輟。

主父及王游沙丘,異宮,公子章即以其徒與田不禮作亂,詐以主父令召王。肥義先入,殺之。高信即與王戰。

公子成與李兌自國①至,乃起四邑之兵入距難②,殺公子章及田不禮,滅其黨賊而定王室。公子成為相,號安平君,李兌為司寇。公子章之敗,往走主父,主父開之③,成、兌因圍主父宮。

公子章死,公子成、李兌謀曰:「以章故圍主父,即解兵,吾屬夷矣④。」乃遂圍主父。

令宮中人「後出者夷」,宮中人悉出。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鷇而食之⑤,三月餘而餓死沙丘宮。主父定死,乃發喪赴諸侯⑥。

是時王少,成、兌**,畏誅,故圍主父,主父初以長子章為太子,後得吳娃,愛之,為不出者數歲,生子何,乃廢太子章而立何為王。吳娃死,愛弛,憐故太子,欲兩王之,猶豫未決,故亂起,以至父子俱死,為天下笑,豈不痛乎!

(主父死惠文王立立)五年,與燕鄚、易。八年,城南行唐。九年,趙梁將,與齊合軍攻韓,至魯關下。

及十年,秦自置為西帝①。十一年,董叔與魏氏伐宋,得河陽於魏。秦取梗陽。

十二年,趙梁將攻齊。十三年,韓徐為將,攻齊。公主死。

十四年,相國樂毅將趙、秦、韓、魏、燕攻齊②,取靈丘。與秦會中陽,十五年,燕昭王來見。趙與韓、魏、秦共擊齊,齊王敗走,燕獨深入,取監菑③。

史記中的故事,史記 中的故事 10個

一 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遠,故倒行暴施之。出自 平津侯主父列傳 釋義 大丈夫活在世上應該追求富貴,只要能鐘鳴鼎食 王侯之家的生活 承受鼎煮之刑罰而死也無所謂,我好不容易獲得今天的地位,所以寧願倒行逆施。主父偃早年雖飽學卻窮困,在齊地被眾儒生排擠,不容於齊,借錢借不到,去北方燕 趙 ...

史記中的故事簡介史記中的故事100字簡介

背水一戰 楚漢相爭的時候,劉邦命手下大將韓信領兵攻打趙國。趙王帶了二十萬大軍在太行山的井陘關迎擊。當時,韓信只帶了一萬二千人馬。為了打敗趙軍,他將一萬人駐紮在河邊列了乙個背水陣。另外派兩千輕騎潛伏在趙軍軍營周圍。交戰後,趙營二十萬大軍向河邊的一萬漢軍殺來。漢軍面臨大敵,後無退路,只能拼死奮戰。這是潛...

評價《史記故事》中的人物急急,評價《史記故事》中的三個人物 急急!!!!!

秦始皇 他統一了六國,廢廢封建 改郡縣。做到了文字 貨幣 度量衡天下一致。對中國各族文化的融合,對中國版圖的確立,都有著不課磨滅的功績,可是,他掃平海內後,實行苛政峻法 焚書坑儒 大興土木 肆意揮霍 夢想長生,致使怨聲四起 哀鴻遍野,所以他死後不久,秦王朝就淹沒在農民起義的火海中 史記 裡的主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