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國文人與酒的關係

2021-03-06 15:38:26 字數 5051 閱讀 7633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是酒的故鄉,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長河中,酒和酒類文化一直佔據著重要地位,酒是一種特殊的食品,是屬於物質的,但酒又融於人們的精神生活之中。它熾熱似火,冷酷如冰;它纏綿如夢縈,狠毒似惡魔,它柔軟如錦緞,鋒利似鋼刀;它無所不在,力大無窮。它可敬可泣,該殺該戮;它能叫人超脫曠達,才華橫溢,放蕩無常;它能叫人忘卻人世的痛苦憂愁,到絕對自由的時空中盡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無忌,勇敢地沉淪到深淵的最底處,叫人丟掉面具,原形畢露,口吐真言。

中國文人與酒結下不解淵源。在飲酒想起詩,賦詩想起酒。酒與詩好象是孿生兄弟,結下了不 解之緣。

在《詩經》飲酒是樂事。酒,往往想到我們的祖先,用作祭祀之用,與神靈共享。「清酒既載,驛牡既備。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大雅.旱麓》。

他們喝酒的原因有以下幾類:

一、飲酒可以表現少年意氣王維(《少年行》其一)詩云:「新豐美酒鬥十千,咸陽遊俠多少年。相逢意氣為君飲,繫馬高樓垂柳邊。

」 詩人精心選擇了高樓縱飲這一典型場景。遊俠重意氣,重然諾,而這種性格又總是和「使酒」密不可分,所謂「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①,把飲酒的場景寫活,少年遊俠的形象也就躍然紙上了。當年長安城裡那些遊俠少年的翩翩風采,實際上就是靠騎駿馬、飲美酒打造出來的。

新豐美酒,似乎天生就為少年遊俠增色而設;少年遊俠,沒有新豐美酒也顯不出他們的豪縱風流。李白《金陵酒肆留別》一詩,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嚐。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楊花飄絮的時節,江南水村山郭的一家小酒店裡,即將離開金陵的詩人,滿懷別緒,獨坐小酌。駘蕩的春風,捲起了垂垂欲下的楊花,輕飛亂舞,撲滿店中;當壚的姑娘,捧出新壓榨出來的美酒,勸客品嚐。

這裡,柳絮濛濛,酒香鬱鬱,撲鼻而來,也不知是酒香,還是柳花香。雖然沒有強調酒價的昂貴,但少年的風雅意氣卻依然生動如畫,青春氣息撲面而來。詩人留別的不是一兩個知己,而是一群青年朋友,所以詩中把惜別之情寫得飽滿酣暢,悠揚跌宕,唱嘆而不哀傷。

可謂「語不必深,寫情已足」②。全詩可見詩人的情懷多麼豐采華茂,風流瀟灑。

二、飲酒可以激發靈感史書記載,王勃③每次作詩寫文章,都不深思熟慮,先磨好墨,再酣飲一番,然後蓋上被子、只露出臉面,呼呼大睡一覺。醒來之後,抓過毛筆,一揮而就,乙個字都不必改動,當時人稱之為「腹稿」。可見,王勃的打腹稿,是需要借助酒精刺激的。

在其《對酒春園作》中寫到「投簪下山閣,攜酒對河梁。狹水牽長鏡,高花送斷香。繁鶯歌似曲,疏蝶舞成行。

自然催一醉,非但閱年光。」 全詩抒寫面對芳草落花醉酒傷春的情景,青山狹水,高花鶯蝶,在詩裡層見疊出,沒有細緻的動態描繪,卻因洋溢著詩人對春光的無限陶醉和眷戀,而在小園的小天地內拓展出無邊無際的春色。另一方面,正是因為那一壺酒,使得其融入其中,有種醉的感覺。

一分酒醉,一分陶醉。 更是相得益彰。同樣的在其《滕王閣序》中「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軸。

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飲酒作樂至於能夠寫出這一句素稱千古絕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渾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鶩自下而上,相映增輝,構成一幅色彩明麗而又上下渾成的絕妙好圖。

這兩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對,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對偶,形成「當句對」的特點。如「落霞」對「孤鶩」,「秋水」對「長天」,這是王勃駢文的一大特點。文不加點,可見酒對王勃創作的作用之大。

三、飲酒可以忘憂消愁憂愁是詩人與生俱來的特性,加以人生遭際不順,他們的憂愁自然比常人更多、更深。王翰《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字面上是豪言壯語,內心裡其實是生死訣別的悲涼。李白《將進酒》「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聽起來很灑脫,其實他是愁得無法可想時的自我安慰。

接下去的「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既表現了詩人的出手闊綽,「萬古愁」三個字也將他愁腸百結的心情暴露無遺。他在另一首詩裡坦然承認,「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就是說,酒已經不能化解他胸中的愁悶。他們喝酒寫詩內容大多有這麼幾類:

一、為仕途不暢,目標不以達成白居易飲酒,是因為他的政治理想難以實現。④辭官之後,白居易給自己取了個號,叫「醉吟先生」,並且寫了一篇自傳,「既而醉復醒,醒復吟,吟復飲,飲復醉,醉吟相仍,若迴圈然。由是得以夢身世,雲富貴,幕天席地,瞬息百年,陶陶然,昏昏然,不知老之將至,古所謂得全於酒者,故自號為醉吟先生」。

這一番自白,看起來是挺超脫的,而實際上無奈之情溢於言表,他距離莊子的境界不可以道里計。雍陶的「自到成都燒酒熟,不思身更入長安」(《到蜀後記途中經歷》),張謂的「眼前一尊又長滿,心中萬事如等閒」(《湖上對酒行》),李商隱的「悠揚歸夢惟燈花,濩落生涯獨酒知」(《七月二十九日崇讓宅宴作》),都不過是名利場上未能如願之後的自我慰藉。曹操,作為漢末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則藉以《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幽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來抒發自己的求賢若渴。對於不能盡早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的反思,表現出自己的雄心壯志。陳沆說:

「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則南馳耳。分奔蜀吳,棲皇未定,若非吐哺折節,何以來之?

山不厭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厭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厭士,故天下歸心。」⑤詩歌無論在思想內容還是在藝術上都取得了極高的成就,語言質樸,立意深遠,氣勢充沛。讀後不覺思接千載,蕩氣迴腸,受到強烈的感染。

二、為千絲萬縷之情李清照是中國古代女詩人的魁首,而其愛酒之深,亦可與李白、蘇軾等同列。在李清照筆下,酒與她的詩詞一樣,隨著她人生經歷的跌宕起伏而變化,顯得多姿多彩。⑥早期,李清照的詞主要是寫少女情懷的浪漫,以及與趙明誠的相親相愛。

此時,清照詞中的酒,也是一種浪漫、瀟灑與祥和的美麗,前面這首《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入,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便是例證。

乙個女子,喝得暈乎乎的,連回家的路都找不著了。李清照以詞中所寫,某日黃昏,乙個妙人兒,獨自駕著小船,一邊遊湖一邊品酒,那該是一種多麼浪溫愜意的情景啊。另外還有「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

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樽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公尺酒初熟時,上有渣浮如蟻。」。(《漁家傲》)。

溶溶月色皚皚雪,疏影橫斜,傲然綻放,一片冰清玉潔的背景之中,梅花的一縷芳魂更襯得孤傲卓絕。人在梅影下痛飲,有暗香浮動,酒石酸醉人耶?梅醉人耶?

此花不與群花比,是愛極之語。而人的才氣品格卻可與此花鬥艷,譬若易安。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如夢令》)等等。李清照的詞被人吟唱最多的就是那首《聲聲慢》了「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靖康之亂,詩人倉皇南渡,國破繼之以家之,愛人趙明誠病逝,清照流離失所,老來無依。在飽經了人生的炎涼風霜後,李清照已不再是當年閨中抒情的少女,此時的酒,已滿是淒涼之意。

另一首同樣有名的是《醉花陰》:「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其人其情其酒其詞可知這些詞中,女詩人的詩才與酒香一起流光溢彩。

三、為朋友不能今生共度李頎「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故鄉。陳侯立身何坦蕩,虯鬚虎眉仍大顙。

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東門酤酒飲我曹,心輕萬事皆鴻毛。醉臥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雲高。

長河浪頭連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鄭國遊人未及家,洛陽行子空嘆息。聞道故林相識多,罷官昨日今如何?」(《送陳章甫》),四月好風光,南風和暖麥兒黃,棗子的花還未落,桐葉已長滿。

故鄉一座座青山,早晚都相見,馬兒出門嘶聲叫,催人思故鄉。陳章甫光明磊落,胸懷真蕩然。想起洛陽東門買酒,宴飲我們,胸懷豁達,萬事視如鴻毛一般。

醉了就睡,那管睡到日落天黑,偶爾仰望,長空孤雲遊浮飄然。黃河水漲,風大浪高浪頭兇惡,管渡口的小吏,叫人停止開船。你這鄭國遊子,不能及時回家,我這洛陽客人,徒然為你感嘆。

聽說你在故鄉,至交舊友很多,昨日你已罷官,如今待你如何?就全篇而言,詩人以曠達的情懷,知己的情誼,藝術的概括,生動的描寫,表現出陳章甫的思想性格和遭遇,令人同情,深為不滿。而詩的筆調輕鬆,風格豪爽,不為失意作苦語,不因離別寫愁思,在送別詩中確屬別具一格。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倫送給名馬八匹、綢緞十捆,派僕人給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設宴送別之後,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離岸,忽然聽到一陣歌聲。李白回頭一看,只見汪倫和許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為自己送行。

主人的深情厚誼,古樸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動。他立即鋪紙研墨,寫了那首著名的送別詩給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首詩比喻奇妙,並且由於受純樸民風的影響,李白的這首詩非常質樸平實,更顯得情真意切。清代沈德潛評價說:

「若說汪倫之情比於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明代唐汝詢⑦說:

「倫,一村人耳,何親於白?既釀酒以候之,復臨行以祖之,情固超俗矣。太白於景切情真處,信手拈出,所以調絕千古。

」四、為感嘆世間多變,以及表達闊達人生態度蘇軾在《赤壁賦》中這樣寫「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於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主要抒寫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從泛舟而游寫到枕舟而臥,從變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會不變,人生短暫,自然可悲;但從不變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與我同生,萬物與我為一,都會無窮無盡。

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隱憂,同時也表現了他曠達的人生態度。同樣的,蘇軾在《水調歌頭》中也表達了同樣的感受。「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杜甫在《登高》中寫道:「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在杜甫所有的詩作中,《登高》可以說是艱難苦恨、離亂悲愁的集大成者,詩歌寫於詩人晚年寄寓夔州時期,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抒發身世命運之悲和時局離亂之慨,傾訴了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弦。宇宙是無窮的,而人生是短暫的。古往今來,身世家國,榮辱人生,沉浮世態,得失人心,多少離愁苦恨,多少艱難困厄,全由杜甫一肩挑住。

他一肩挑起了推排不盡、驅趕不絕的千斤悲愁。生命是如此的沉重而悲壯!

南韓文化與中國文化的關係中國文化和南韓文化有什麼關係

在南韓,除江陵外,還有與楚國地名相同的丹陽 襄陽 漢陽 今漢城 漢江等地名,查南韓地名設定史料,這些地名設定距今已六百多年。從表面上看,南韓的地名和兩千多年前就存在的楚國地名好像沒有什麼關聯性,但我看了石泉先生近期出版的 古代荊楚地理新探 續集 一書,很受啟發,認為它們之間有聯絡。據石泉考證,楚國古...

南韓文化與中國文化的聯絡南韓文化與中國文化有什麼歷史淵源

今年6月中旬筆者應邀赴南韓江陵參觀考察了世人關注的端午祭。回國後翻閱大量有關文獻,一條令人震驚的線索越來越清晰地浮現出來,即 南韓文化主流與中國楚文化有許多相似和相關的地方。在南韓,除江陵外,還有與楚國地名相同的丹陽 襄陽 漢陽 今漢城 漢江等地名,查南韓地名設定史料,這些地名設定距今已六百多年。從...

怎樣看中國文學繼承與創新關係文化繼承與創新的關係怎樣

文化傳承創新是文化建設的基本內容,是文化發展繁榮的基本規律 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於凝聚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起著重要的紐帶和基礎作用。其中諸如以人為本,講究誠信,強調和諧,重視教育,倡導德治等等,在當今中國的改革開放和文化建設中,仍然是重要資源。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