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散文讀後感1000汪曾祺散文讀後感10001500字

2021-03-05 22:36:32 字數 4697 閱讀 3553

1樓:筆耕不輟

今天讀完汪曾祺散文,感觸較深。

一是學到一些理論知識。比如如何在文章中用字,其中他提到中國漢字的獨特性和意義,他說中國漢字是用來看的,不是說的。許多詩歌一朗誦就沒有以前的東西了,所以他反對朗誦詩歌和散文。

他主張一字一字的認真扣字眼,沈從文的《邊城》不到七萬字,但寫了半年。汪曾祺的散文同樣從乙個乙個的字來看沒有什麼獨特。但當放到一起那種行雲流水的灑脫真的很奇妙。

他主張刻畫人物不應該描寫太多,而應該從環境、聲音、顏色等各個方面進行描寫和烘托。如何組織文章?他說他是先在頭腦裡面對整個文章有了輪廓以後才寫的。

要先有個整體的構思。這些都是他端一杯清茶靜坐時想出來的。

二是他的散文風格樸素、簡練。人人看了都會明白,都能看懂,正是師承了沈從文的特點。雖然樸素,但那是一種文學修辭,文學語言,不是方言,沒有在語言上的研究和大師的本領,是寫不出那樣的文字的。

汪曾祺也說到老師沈從文、老舍他們是怎樣練字的。汪曾祺本人家學淵源深厚,愛好廣泛,上小學時,他的祖父就給他教《論語》,寫小**「義」,這就相當不錯了,我上小學時,除了會放羊、掏鳥窩之外,文化的東西是絕緣的。汪曾祺散文我覺得最值得稱道的是那種「真」,一點沒有矯揉造作的嫌疑。

是真情、真語言。尤其是那種語言真是難得,是應該讓我們這些後輩好好揣摩的。一看就令人舒服,可信,不像現在好多人寫的文章喜歡辭采華麗,但內容空空。

不舒服,很令人彆扭,不真實。由於愛好廣泛,他的散文自然就非常博雅。草木性靈、歷史文化、人物掌故、民俗風土、藝術文物…….

都有涉及。但最真的是寫人物的部分,尤其是對師友、家世、父親、母親等的回憶文章寫的最美。令人陶醉,表現出他的善良、和藹、真實。

如《多年父子成兄弟》中對父親的回憶,父子之間是那樣自由、平等、融洽。《我的母親》中對三位母親的回憶。雖然兩位是繼母,但卻充滿了感情和幸福。

三是他的用情。他對任何人都是友好的。如對西南聯大的諸多師友的回憶中,我們就能感覺到他對老師和同學的感情。

很純真,很自然,我覺得做人就應該像他一樣。對任何人都很友好,對任何事都很認真。且那種追求自然、樸素的養生之道也值得我學習。

文中提到的他的老師的一些為人處世,待客之道,修身養性我覺得對我影響還是很大的。那都是真人真事,人在生活中應該保持一顆童心,不要裝腔作勢。看書就是學習嘛。

學文章,學做人,都很重要。

2樓:匿名使用者

一是學到一些理論知識。比如如何在文章中用字,其中他提到中國漢字的獨特性和意義,他說中國漢字是用來看的,不是說的。許多詩歌一朗誦就沒有以前的東西了,所以他反對朗誦詩歌和散文。

他主張一字一字的認真扣字眼,沈從文的《邊城》不到七萬字,但寫了半年。汪曾祺的散文同樣從乙個乙個的字來看沒有什麼獨特。但當放到一起那種行雲流水的灑脫真的很奇妙。

他主張刻畫人物不應該描寫太多,而應該從環境、聲音、顏色等各個方面進行描寫和烘托。如何組織文章?他說他是先在頭腦裡面對整個文章有了輪廓以後才寫的。

要先有個整體的構思。這些都是他端一杯清茶靜坐時想出來的。

二是他的散文風格樸素、簡練。人人看了都會明白,都能看懂,正是師承了沈從文的特點。雖然樸素,但那是一種文學修辭,文學語言,不是方言,沒有在語言上的研究和大師的本領,是寫不出那樣的文字的。

汪曾祺也說到老師沈從文、老舍他們是怎樣練字的。汪曾祺本人家學淵源深厚,愛好廣泛,上小學時,他的祖父就給他教《論語》,寫小**「義」,這就相當不錯了,我上小學時,除了會放羊、掏鳥窩之外,文化的東西是絕緣的。汪曾祺散文我覺得最值得稱道的是那種「真」,一點沒有矯揉造作的嫌疑。

是真情、真語言。尤其是那種語言真是難得,是應該讓我們這些後輩好好揣摩的。一看就令人舒服,可信,不像現在好多人寫的文章喜歡辭采華麗,但內容空空。

不舒服,很令人彆扭,不真實。由於愛好廣泛,他的散文自然就非常博雅。草木性靈、歷史文化、人物掌故、民俗風土、藝術文物…….

都有涉及。但最真的是寫人物的部分,尤其是對師友、家世、父親、母親等的回憶文章寫的最美。令人陶醉,表現出他的善良、和藹、真實。

如《多年父子成兄弟》中對父親的回憶,父子之間是那樣自由、平等、融洽。《我的母親》中對三位母親的回憶。雖然兩位是繼母,但卻充滿了感情和幸福。

三是他的用情。他對任何人都是友好的。如對西南聯大的諸多師友的回憶中,我們就能感覺到他對老師和同學的感情。

很純真,很自然,我覺得做人就應該像他一樣。對任何人都很友好,對任何事都很認真。且那種追求自然、樸素的養生之道也值得我學習。

文中提到的他的老師的一些為人處世,待客之道,修身養性我覺得對我影響還是很大的。那都是真人真事,人在生活中應該保持一顆童心,不要裝腔作勢。看書就是學習嘛。

學文章,學做人,都很重要。

汪曾祺 受戒 1500字 讀後感

3樓:匿名使用者

荒誕的人性 ————《受戒》讀後感 文章開篇就用緩慢的文筆描述了乙個獨特的世外桃源

受戒 汪曾祺讀後感1000字

4樓:匿名使用者

《受戒》描寫了乙個令人嚮往的世外桃源。在清香的蘆葦蕩中,幽靜寺廟裡青澀拘謹的小和尚明子,淳樸水鄉裡率性天真的農家女小英子,發生了一段純美得驚世駭俗的初戀故事。

故事發生在庵趙莊,這裡的人們淳樸善良,熱愛生活。「在庵趙莊這個地方,是出和尚的。」 荸薺庵裡的僧侶生活與一般人們印象中的迥然不同,完全沒有一般佛門寺廟裡的清規戒律,甚至連「清規」這兩個字都沒有人提起。

荸薺庵裡的和尚,只要會一點做法事的基本功如放瑜伽焰口,拜梁黃懺之類,從此就可以吃現成飯,可以賺錢,可以還俗,可以娶親,還可以買田置地,過優哉遊哉的神仙日子。

庵裡的老師傅終日枯坐在那「一花一世界」裡沉醉。大**仁山是「當家的」,管著經賬,租賬,債賬三本帳簿,在庵裡從不穿袈裟,經常是披件短僧衣,袒露著他那黃色的圓肚皮,光腳趿拉著一雙僧鞋;其他兩位師傅也是各有千秋,二**仁海是有老婆的,甚至每年還把他老婆接來避暑納涼;三**仁渡更是不僅人漂亮,還有一手「飛鐃」的絕活,甚至每場法事之後,村里就會有大姑娘或小媳婦驀然失蹤,跟和尚跑了。最讓人詫異的是他們吃肉從不瞞人,甚至過年的時候就在大殿上殺豬。

這裡的和尚過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祥樂時光。和尚們娶妻養子,打牌賭博,殺豬吃肉,唱山歌小調。他們過著「俗人」的生活,享受著人性、人情煥發出來的歡樂與愉悅。

這些都印證著和尚的俗人化與宗教的世俗化。《受戒》解構了佛門的莊重嚴肅,打破了人與宗教間的隔膜。liuxue86.

*****的主人公明海隨舅舅仁山和尚來到了荸薺庵當和尚,認識並熟識了活潑可愛的小英子,漸漸的,他們成了好朋友,明子經常上小英子家,就這樣,他們間朦朧的初戀就悄然萌生了。

明海看到小英子挎著一籃子荸薺回家,在柔軟的田埂上留下一串腳印,明海看著她的腳印。傻了。五個小小的趾頭,腳掌平平的,腳跟細細的,腳弓部分缺了一塊。

明海身上有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感覺,他覺得心裡癢癢的。這一串美麗的腳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亂了。這就是朦朧,純美的初戀,有著愛情的懵懂,有著愛情的想往,就是這種感覺,小英子和明子之間的感情纏綿悱惻,婉而成章,深深印到人心裡去。

再後來,小英子划船接去燒戒疤的明海回來,兩人互許終生。

急求!汪曾祺散文讀後感,600-800字,要高品質,謝謝了@

5樓:藕色的水晶鈴鐺

我這裡有一篇汪曾祺的讀後感,不知道算不算好,我不想把它放到網上,你留下個郵箱吧,我給你發過去。

6樓:匿名使用者

去圖書大廈是奔著木心的《哥倫比亞的倒影》去的。可惜沒找到,卻意外發現汪曾祺的散文集《人間草木》,這讓我更加驚喜。一直特別喜歡汪曾祺的散文,收集了他所有的集子,前不久網上一位朋友求他2023年的散文集《晚飯花集》,我有,牛吧,買的時候1.

4元。大學的畢業**就是分析他的散文風格,不買書分析什麼呢?

他的語言很怪,拆開來沒什麼,連起來就有味道。「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放在一起就像「老翁攜帶幼孫,顧盼有情,痛癢相關」。喜歡的地方就在此:

簡單、流暢,不嬌柔,一氣呵成。

汪曾祺作為當代著名短篇**家、劇作家已是公認的事實,特別是他執筆的《沙家浜》家喻戶曉。而我從知道他的名字起就把他當做散文家,讀的第一篇文章是「大淖紀事」,說不出的散淡、精緻,就連青石板的苔蘚都滑爽地讓人想念。

《人間草木》從大量散文中精選而成,最早的寫於四十年代,大部分寫於後半生,風格依然樸實,技巧臻於至境,很多文章我第一次讀到。分別寫了花草景致、各地風物、故鄉美食、遊記采風、難忘歲月、故人師長、平淡人生,篇篇都是精品。

寫景是汪曾祺的長項,不枯燥、不艱澀,伴隨著時代的印跡,老宅的每個角落都有奇特的故事。雖然過去了半個世紀,其聲音、顏色、氣味都已歸於平靜,但我們仍從字裡行間看到從手心裡滑過的歲月,想得起來都是溫暖,懷舊的調子不可阻擋的在陷逸的老房子裡漫延。汪曾祺寫景懷舊的文章節奏緩慢,情景交融,敘事方法有點像舊**。

由於他熟讀古文,文中比喻、懷舊、信手拈來,時不時跳出一些奇句、古句、拗句,風格如《夢溪筆談》、《容齋隨筆》。

寫人的文章卻情緒活躍、調子輕快,是一種極簡的水墨摹寫人物傳統模式。乙個個至親人物出場,鏈結了他背詩、臨貼、品茶、作畫、寫文的成長足跡,並理解其淳厚文學功底的源泉。

最喜歡他寫美食和各地小吃的章節。偏偏他好象知道女性讀者的愛好,只要提到美食,一定要細細介紹味道和製作過程,然後將成品認真形容一番,不但色彩斑斕還有立體感。

汪曾祺曾自謙地說寫不了像伏爾泰、叔本華那樣閃爍智慧型的論著,也寫不了蒙田那樣淵博的長篇散文。他也不寫抒情散文,覺得這個歲數感情過於洋溢,有點像老年人寫情書,「不好意思」,所以他的散文都不長,「歪打正著」適應這個「快餐年代」的閱讀習慣。短短的,散淡的小美文,讀著不累,尤其適合春日午後散淡的陽光灑在身上,多數時候讀著讀著睡著了,在夢中體驗「字字磯珠,句句灼灼」的意境。

好的文章是託著讀者一路讀下來「喲,完了,後來呢?」意猶未盡是也,這本散文集就有這效果。 (摘自網路)

汪曾祺散文的特點是什麼

汪曾祺受的散文優美 淡雅 樸實 精煉。第乙個特點,汪曾祺的語言出落的就是大大方方,平平淡淡的白話。有人評價汪曾祺的語言說是 把白話白到了家 然而,讀汪曾祺的文章又很明顯地可以感受得到他在行文之中所帶有的那種文人雅氣。二者得到了某種平衡和協調之後,顯示出了獨特的藝術魅力。第二個特點,則是汪曾祺的散文中...

《八月驕陽》的內容簡介,汪曾祺的《八月驕陽》讀後感

張百順在八月的驕陽下謀生。清閒時,聽說書人說茶館,最原始是內心的反映恰恰證明他是乙個最善良的人,他是愚昧的,因為他們什麼都不懂,但他們是善良的,正如八月的驕陽,他們是有希望的。汪曾祺的 八月驕陽 讀後感 這是一篇 可是讀起來像在看一部老舍先生太平湖之死的記錄片。汪先生具體生動的描寫和真實的記錄片很相...

季羨林散文讀後感季羨林散文精選讀後感400字

清塘荷韻 這篇 清塘荷韻 是季羨林於86歲高齡時完成的佳作,可與朱自清的 荷塘月色 相媲美。幾顆來自洪湖的蓮子帶著老人的希冀和憐愛躍入了紅湖,一種頑強而高潔的生命在黑暗和淤泥的包圍中開始萌芽。如果說周敦頤筆下的荷花是志行高潔的隱者,朱自清筆下的荷花是撫慰心靈的舞者,那麼,季老筆下的荷花則應該是張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