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句人文景觀的讀後感

2021-03-05 16:25:53 字數 1106 閱讀 6125

1樓:彼岸的暗夜

登泰山而小天下

體現了古代文人

對於泰山隊尊崇

2樓:匿名使用者

在緊張繁忙的學習生活之餘去感受一下古老國度的歷史文化、人文景觀。

3樓:採菇涼的蘑菇

新中國剛成立時,人們的服裝上還保留著**時期的樣式。城市市民一般穿側面開襟扣扣的長袍,婦女穿旗袍。農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對襟短衣、長褲,婦女穿左邊開襟的短衫、長褲,有的還穿一條長裙。

當時人們做衣的面料多是機織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還時行西裝和中山裝。晚年的孫中山經常穿的服裝在長袍馬褂與西裝革履中間顯得格外突出,人們把這種服裝稱作中山裝,並把它的款式與孫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則聯絡在一起,比如四個口袋象徵國之四維,即禮、義、廉、恥;袖子上的三顆鈕扣則代表民族、民權和民生三民主義,中山裝成為國民革命的象徵,實際上國民黨早已叛變革命。

新中國成立後,穿衣打扮與革命緊緊的聯絡在一起。西裝和旗袍被看作資產階級情調,它們在人們的生活中逐漸消失了將近20年。中山裝和列寧裝成為人民的普遍選擇。

開國大典時,新中國的領導人第一次在天安門城樓上集體亮相,***和他身邊的領導人穿中山裝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矚目。男性穿中山裝,顯得莊重、精神。中山裝十分正統,上衣的鈕扣很多,四個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樣式過於呆板,缺乏創新。

後來演變成經過一定改進的人民裝。也就是從那時起,一種來自蘇聯的雙排扣**——「列寧裝」,在參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來。它因列寧***革命前後常穿而得名,樣式為西裝開領,雙排扣,各有三個鈕扣,腰中束一根布帶。

這款服裝後來竟成了無數中國女性最崇尚、青睞的「時裝」,其中,革命女幹部幾乎是人人必穿列寧裝,以顯示其革命。

②改革開放前——樸素單調

50年代的人們崇尚勞動最光榮,樸素是時尚。年輕姑娘們曾一度愛上了男式揹帶工裝褲和格仔襯衣。2023年,三大改造開始轟轟烈烈的進行,人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的時候,流行的色彩也從藍色、灰色變得豐富多彩了。

從蘇聯傳入的連衣裙「布拉吉」成為最受歡迎的服裝。布拉吉裙在中國的流行,得歸功於一位蘇聯的領導人。這位領導人來中國訪問時,提出中國的服裝不符合社會主義大國形象,「女性應該人人穿花衣,以體現社會主義欣欣向榮的面貌」。

於是,色彩鮮豔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麗的風景。

求《論語》讀後感求一篇《論語》讀後感

論語 大家都知道,是孔子 編錄的孔子的經典語錄,這部曾被譽為治國之本的 論語 對於我們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生活,還有什麼實際意義嗎?今天還能啟發我們的心智嗎?還能對我們今天的心靈產生觸動嗎?最近讀了北京師範大學於丹教授的 論語心得 感觸頗多,於丹教授結合其深厚的古典修養,運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從中國...

求左右的《圍城》讀後感。要求 根據《圍城》裡的一句幽默的話,聯絡小說和自己實際談感受

圍城 是錢鍾書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長篇 堪稱中國近 當代 中的經典之作,這是一部讀來如嚼橄欖回味無窮的奇書。在妙趣橫生 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著令過來人低徊輕嘆 令少不更事者 然若失。因此,它是一部以看似超然的調侃語調述說人生無奈的笑面悲劇。圍城 取自書中才女蘇文紈的一句話,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

求《araby》的讀後感,araby讀後感300字英文版的

阿拉比 araby 是 都柏林人 的短篇 集的第三篇作品,是詹姆斯 讀後感是議論性較強的讀書筆記,要用切身體會,實踐經驗和生動的事例來闡明從 讀 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讀後感中既要寫 讀 又要寫 感 既要敘述,又必須說理.敘述是議論的基礎,議論又是敘述的深化,二者必須結合.讀後感以 感 為主.要適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