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外國學者不承認古代有夏朝中國古代史中的夏朝到底有沒有存在過?

2021-03-05 15:30:14 字數 4756 閱讀 6025

1樓:匿名使用者

夏朝是中國最早的具有國家形態的王朝,這是國內絕大多數歷史及考古學者們所主張或承認的,而外國的一些學者是不承認的,甚至有否定的。這是為什麼?

中國學者主張夏朝曾存在過,其根據是古人留下來的歷史文獻 以及田野考古成果的輔助證明 。

有些人以為中國歷史學家盲目迷信《史記》和司馬遷。其實,在中國現存的 更 早 的 文獻中絕大多數都提到了夏朝或 大 禹 , 一般都是夏商周三代並列的。司馬遷 只是綜合已經存在文獻而已。

例如,《尚書》有不少篇說到夏朝和商朝,周朝人確認夏、商是「受天命」的正統朝代。 其中 《周書》產生的年代 在 西周初年,距夏朝不過數百年。 稍 晚 一 些的《春秋左傳》中,夏商周三代是並列的,且提到夏朝及《夏書》的地方極多。

也直接提到了夏朝君王(夏朝時稱為「後」,商周稱為王,以後稱皇帝)的名字,如啟、相、皋、孔甲、桀等。

更多的例子就不舉了。更重要的是田野考古的成果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支援中國古文獻的記載。按照記載,夏朝是商朝以前的王朝,其中心區在豫西 、 晉南等地,建立了國家,建有宮室,曾鑄鼎為國家重器等。

豫西二里頭遺址,按 14 c測定為3900至2023年之前,其時代恰在商之前,確實開始建立了相當不小的宮室 和 宗廟,及道路及排水體系,其青銅鑄造技術已經比再早一些年代的文化有了很大進展,開始鑄造鼎、爵等禮器 , 這和夏朝鑄鼎的歷史記錄是符合的。從這些考古可以相當肯定的說,那時確實到達青銅時代、進入了文明社會、出現了國家,和文獻記載相當符合。

雖然還沒有田野考古證據直接證明二里頭遺址就是夏朝的都城,但是,從年代上看,它確實 是 夏朝時期的文明遺址,也就是說,它明確的證明了,在文獻中記載的夏朝的年代,中原地區確實已經進入了青銅時代,有了國家的出現,即使二里頭不是夏朝都城,夏朝都城文明也不應比它差,甚至有更高的發展。

這樣,按理性的考慮,確證當時的王朝名稱為夏,或暫時不能確證或否定這一點,已經沒有原則的差別了。不稱其為夏,而稱為,比如,中國第一王朝,也沒質的差別。

這樣,承認這時的王朝就是夏朝,或是另乙個王朝,就成為對於中國古代史書記載的相信度問題了。從前面所講,對於古史中的記載,應有相當程度的相信 。 有些外國學者不承認夏的存在 ,是什麼原因 ?

並不是因為他們治學更嚴謹。他們對中國古籍是不熟悉的,且不熟悉就容易產生偏見;另乙個重要原因是他們囿於其經驗。

他們在研究埃及、美索不達公尺亞等古代文明曾取得了極大成績,其研究的基礎是考古成果,及乎沒有可依據的歷史文字記載,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些神話傳說。當他們轉過來看東亞文明時,不熟悉浩如煙海的漢字文獻,很自然的他們也會以同樣的心態來對待上古歷史研究。

比如在我們看來,甲骨文的發現的重要貢獻之一是證實了中國歷史文獻中關於商文明的記載,而在歐美學者看來,殷墟的發掘發現了乙個新文明——商文明。「證實」和「發現」兩個詞,表徵了學者對待中國歷史記錄的態度的區別 。

把中國古史等同於西方古代神話傳說,是不合適的。 在《左傳》之類歷史書中神話傳說之類 的成分是很弱 的。當史官們站在宮庭中,把他認為該記的都記錄下來 ,可能還經過學者的編輯 而形成《春秋》,然後人們給它再作說明的過程,和編造神話有著根本的不同。

不承認這種不同,把中國歷史記錄看作和神話傳說一類,只能走上錯誤的研究路線。當然,我們不能肯定這些歷史記錄的細節上都準確,但是,在大關節上,如夏商周並列為三代這在事,是不能亂說的。

二十世紀中國最偉大的國學大師王國維提出「二重證據法」,即考古成果和文獻並重。這在中國上古史學研究中起到極大的積極作用。而歐美學者則只能有一重證據——考古。

歐美的學者們對於自己的觀點,通常是要堅持到最後的。我在國外曾和物理 學 方面的學者有所接觸,他們確是這樣。這不是壞事,但是,如果原來的觀點並不正確,我們當然沒必要因為他們堅持就盲從。

所以,不要迷信所謂「主流」。作為主流學者,他們曾認為水稻是從印度傳過來的,中國文字是埃及象形文本的後代,中國青銅器鑄造技術是從中亞傳過來的等,現在來看這些都是錯誤的。其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他們接觸中華古文化時,他們對於北非中亞的古文明已經研究了很長時間了,滿腦子都是西方考古成就,當時中國又沒有足夠的田野考古成果,他們對於中國古文獻的又是那樣生疏,掌握起來又是那樣困難,所以,他們得到這樣的結論並沒有什麼奇怪的。

他們有權力堅持自己的觀點,有權不去 下功夫 研究中國古代典籍。我們卻完全沒有必要盲從。

但是,迷信盲從外國人的總是有的。 有人 就在 沒有任何證據 條件下, 硬說夏朝的存在是周人為了推翻殷商師出有名而編造的。這種說法真有些滑稽。

如果當初根本沒有夏朝,周人 憑空 捏造乙個夏朝來哄殷商人,一定會起反作用的,殷商人對自己祖先有沒有取代夏朝而成為中原共主當然是知道的,捏造其歷史只能弄巧成拙。

統觀中國歷史 ,一群人為 推翻乙個王朝時 ,不會 拿它曾推翻更早的王朝為理由的 (除非冒充更早一朝皇族後裔)。 因為 , 如果 以此為理由, 按邏輯說,新建立的王朝就應該把統治權交給前面被推翻的王朝的後裔。比如,如果周推翻殷商 的原因 是因為殷商曾推翻夏,那麼周在推翻商後,就應把統治權交給夏人後裔才最合邏輯。

這樣的事是不會發生的,編造乙個夏朝的存在也就沒有了理由。

有人舉出疑古學派大師顧頡剛為不承認夏朝存撐腰。顧頡剛在早期確曾懷疑過夏是否存的,後來修正了自己的觀點,不但承認夏朝曾存在,而且還對夏朝的都城及疆域進行過研究。 不輕信古書,但是,但在有了新發現的考古成果後,能據其修正自己的觀念,這才是大學者應有風範。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有文字可靠歷史始於商代,有相關甲骨文資料。

這也是為什麼外國只承認中國只有四千年歷史,而不承認夏朝的原因

有一些學者認為,我國最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可以從半坡等文化找到相關線條刻在陶器或者牆上,但是這一些學者還無法真正百分百確定這是中國文字的起源,所以這個答案可能要再等科技鑑定技術發達一點才可能判定.另一些學者認為,真正是可以在商朝的甲骨文,銘文等,遺留下來的骨頭和青銅器可找到我國的文字的開始,因為我們中國文字都是由演變進化而來,一開始是線條,在慢慢變影象化,然後慢慢演變成方塊型別的字型,我國文字的起源,還是第二種說法比較好,因為有歷史等考古學家或者歷史學家相關證實,和有相關史料左證,但是第一種也是有可能性.依21世紀的科技,還無法辨別出中國文字是否從新石器文化演變出來,所以第一種說法留給後人慢慢考據.

3樓:天枰小爸爸

夏,就是巴比倫到印度。古代印度禹部落有治水的經驗,而周部落是源於黃帝的一支部落,所以夏朝的發源應該是印古印度。和今天的印度肯定不一樣!

古印度指古代南亞地區,是乙個地理概念,包括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尼伯爾、孟加拉、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等,以古印度王朝為主體。 今天的印度是乙個主權國家,南亞大國,發展中第二大國,僅次於中國。

恆河地區東遷,途經緬甸雲南四川一帶自西而來,所以在河南地區和山西地區找不到夏的具體遺址,而應該在雲南緬甸印度恆河地區起源,這些地區突然發生的文明遺址是夏部落東遷時留下的一些小的氏族分支,後來夏被商擊敗後向西遷走又回到了四川地區,然後再步步後退到了涼山地區成為乙個小小的部落。

4樓:where有使用者名稱

你說的外國跟中國有什麼關係,他們又不是炎黃子孫。

5樓:匿名使用者

現存發現的商朝記事裡沒有關於夏朝的記載,後人完全不提前人的事情,不是很奇怪麼?哪怕侵略者都會至少提一下原住民的舊事吧?

中國古代史中的夏朝到底有沒有存在過?

6樓:可愛大花貓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夏朝的存在只被國內史學家所承認,外國人始終有非常多數量的學者對中國到底有沒有夏商時代持懷疑態度,這種懷疑一直持續到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對夏朝考古的不斷進展,中國古代存在夏王朝最終為國際社會所承認。

為什麼之前說夏王朝不存在呢?主要在於考古資料的缺少。西方人在研究他們的早期歷史時,主要基於考古資料的依賴,他們寧可信其無,不願在沒有充分資料的實證下輕易得出任何的結果,而中國人的史學觀念正好與外國人的相反,我們則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關於夏商兩朝的歷史記載皆源於《史記》等史學大作,但司馬遷寫史記已經距離夏、商兩代有一千年了,缺乏第一時間的的文字記載,也沒有考古資料作為第一時間的證據,因此,外國人對夏商兩朝的存在一直持質疑態度。

在20世紀初的時候,夏朝的遺址被考古學家發現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夏王朝建築的遺跡,出土了以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產,這些文物淋淋盡致展現了中國夏朝晚期輝煌燦爛的文明,從而確定了夏朝時代作為信史的事實。甲骨文中提及的夏朝先王的世系和《史記·本紀》中的記載基本一致,使得夏朝的存在成為無可爭議的事實,現在已經沒有學者再對夏王朝的存在問題持懷疑的態度了。

夏王朝是中國歷史記載的王朝,開啟了中國之後兩千多年的輝煌,對這個王朝我們應該抱有敬意。

7樓:歷史我知道

雖然還沒有什麼明確的考古證據說明夏朝的存在,但我認為沒有證據就不代表不存在,畢竟現在眼見的都不一定為實,更何況幾千年前的事。

8樓:超級愛妮

肯定是存在過的,先是大禹治水,治水成功大禹稱謂部落首領,兒子接著大禹的位置開闢的夏朝。

9樓:白羊布啦啦

人們質疑夏朝的存在,是因為找不到任何的文獻記錄,但是從考古中發現很多商朝之前的文化,所以我是相信夏朝的存在的,沒有乙個緩衝,商朝是怎麼突然就完善起來的,其實很多人以前質疑過商朝的存在,但是後來挖到了殷墟,商朝就得到了證明。

10樓:媛你三冬暖

夏朝是真實存在的王朝,夏朝的開國皇帝叫做啟,最後的乙個皇帝叫做夏桀,下場滅亡之後,才是商朝。

11樓:古道西風催瘦馬

當然存在過,只不過離我們比較古遠,沒有文獻和文物可以證實而已,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文物被挖掘,夏朝會被證實的。

12樓:一條有夢想的柴

在時代的更迭中,有很多東西可能遺漏在了時間的縫隙,沒有被記載或者流傳下來的並不代表沒有真實存在過呀。

13樓:五花肉

是存在過的,就是夏商周時期,第乙個就是夏朝,只是我麼自己不是很熟悉罷了。

中國古代雕塑和外國古代雕塑有什麼異同

雕塑藝術是人類情感外溢的物化形態,是中西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論古代還是近代,雕塑的創造都體現著時代的文化精神,是人類主動的創造行為。中西方由於各自的文化 思維模式 社會組織結構,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各自的雕塑藝術表現出極大的差異。其次,由於觀念意識 思維模式不同所造成的中西雕塑在表現方式上的差異。對...

中國古代為什麼有有宦官,中國古代為什麼要有太監呢

皇帝需要女人,於是便產生了宮女,但同時有許多事務是宮女不便去做,或是宮女無法做好的事情,於是便產生了宦官。一是因為宦官有力氣,可以幹粗活重活,二是宦官的存在可以從根上斷了宮裡女人的指望,防止她們紅杏出牆。因為宮裡面有很多女人,而且只有變成宦官才不會惦記皇帝的這些女人。是為了更好的服務皇宗。宦官是負責...

外國古代相當重視騎兵,為什麼中國古代不重視發展騎兵

因為重騎兵在機動靈活方面不如輕騎兵,重騎兵不利於長距離作戰。重騎兵在兩軍對壘的陣型中有著堅不可破的巨大優勢,在機動靈活方面卻明顯有些力不從心。到了唐朝初期卻變為以人披鎧甲 馬不披甲的輕騎兵為主力。原因在於,北方地區新興的突厥王國以輕騎兵擊敗了柔然的重騎兵,成為草原霸主。而中原地區新興的唐軍也是以輕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