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師是誰?
1樓:小小魚聊生活
弘一法師是李叔同。
李叔同是著名**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之職,後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後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1913年受聘為浙江兩級師範學校**、圖畫教師。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圖畫教師,並譜曲南京大學歷史上第一首校歌。
李叔同的故事:
弘一法師出家後,徐悲鴻先生曾多次進山看望法師。一次徐悲鴻先生突然發現山上已經枯死多年的樹枝,發出新嫩的綠芽,很納悶,便對法師說:「此樹發芽,是因為您,一位高僧來到此山中,感動了這棵枯樹,它便起死回生。
弘一法師說:「不是的,是我每天為它澆水,它才慢慢活起來的。」
還有一次,徐悲鴻先生又去看望弘一法師,他看見乙隻猛獸在法師跟前走來走去,沒有傷人的意思,徐先生覺得很奇怪,便問:「此獸乃山上野生猛獸,為何在此不傷人?」法師說:
早先它被別人擒住,而我又把它放了,因此它不會傷害我。」
2樓:網友
李叔同(1880年-1942年),即佛教中赫赫有名的弘一大師,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出家後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又號二一老人。生於天津,祖籍浙江平湖(一說山西)。
弘一法師是誰 啊
3樓:西亞門
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清光緒六年(1880年)陰曆九月二十生於天津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圓寂於泉州。他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前驅,卓越的藝術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佛教文化相結合的優秀代表,是中國近現代佛教史上最傑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國際上聲譽甚高的知名人士。他在**、美術、詩詞、篆刻、金石、書法、教育、哲學、法學、漢字學、社會學、廣告學、出版學、環境與動植物保護、人體斷食實驗諸方面均有創造性發展。
作為高僧書法,弘一與歷史上的一些僧人藝術家存有差異,如智永和懷素,儘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們的一生並未以堅定的佛教信仰和懇切實際的佛教修行為目的,他們不過是寄身於禪院的藝術家,「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知」,這完全是藝術家的氣質與浪漫。八大山人筆下的白眼八哥形象,諷刺的意味是顯而易見的,他的畫作實在是一種發洩,是入世的,並未超然。比之他們,弘一逃禪來得徹底,他皈依自心,超然塵外,要為律宗的即修為佛而獻身,是一名純粹的佛教大家。
弘一法師的書法閱讀答案,弘一法師書法
蘊藉有味,在於自品。全幅看來,好比一堂溫良謙恭的君子,不卑不亢,和顏悅色,在那裡從容論道。乙個字看,疏處不嫌其疏,密處不嫌其密,只覺得每一筆都落在最適當的位置上,不容移動一絲一毫。一筆一畫看,無不使人起充實之感,立體之感。有時候有點兒像小孩子所寫的那樣天真,但是一面是原始的,一面是成熟的,那分別又顯...
弘一法師大徹大悟的句子,弘一法師的精品句子
弘一法師大徹大悟的句子如下 欲為諸法本,心如工畫師。 交友不可勉強,寧無友,不可交尋常之友 或不盡然 雖無損於我,亦徒往來酬酢,作無謂之談話,周旋高逗消費力學之時間耳。 光陰似流水。 荊軻墓,咸陽道 聶政死,手帶屍骸暴。盡大江東去,餘情還繞。魂魄化成精衛鳥,血花濺作紅心草。看從今,一擔好河山,英雄造...
有題款的弘一法師書法一幅值多少錢
相同與不相同的字畫在不同的人眼裡 都是不一樣的,但是無論誰的書畫都有好差,都有值錢與不值錢的,有貴的和相對便宜一點的,所以不能籠統用平方尺來論,只能說某一張是多少錢一平方尺。潤格也沒有什麼準頭,只是一種參考,主要還是靠自己的判斷和對他的書畫的了解,以及當時的市場的炒作情況而定。一幅字畫,在不同地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