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章座右銘及理由有哪些?
1樓:毛蟲
孟子》中名言警句作為座右銘並說明理由,具體如下:
1、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孟子·滕文公下》
理由:諷刺明知有錯而不決心改正的人,告誡人們知錯就要及時改正,不能找藉口拖延。以此為座右銘可以時常告誡自己,知錯就要及時改正,否則後患無窮。
2、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
理由:君子能夠做到友愛親人,仁愛百姓,能夠仁愛百姓,因而能夠愛惜萬物。以此為座右銘可以在自己有浪費食物或者惡劣情緒的時候,及時地控制住自己,告誡自己要善待他人、惜糧惜物。
3、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理由:士人在貧困的時候,便會修養自身的品德,得志的時候,便能夠關愛天下。以此為座右銘可以在自己未來富裕之時給自己敲響警鐘,富貴不常在,仍需時時有善心。
4、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離婁章句下》
理由:有道德的那些人,能夠保持像嬰兒一樣純真的心靈。以此為座右銘可以在自己有壞心思的時候達到指點迷津的效果,防止自己行差踏錯。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孫丑上》
理由:擁有道義的人支援的人就很多,失去道義的人支援的人就很少。以此為座右銘可以在自己做出判斷的時候能夠考慮到別人的利益,而不是隻貪圖自身的得失。
孟子三章座右銘及理由是什麼?
2樓:戴樂人
孟子三章座右銘及理由是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你愛護別人但人家不親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愛夠不夠,你管理人民卻管不好,就要反省自己才智攜辯夠不夠,待人以禮對方不報答,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夠不夠。
孟子三章的摘抄
孟子三章出自孟子,分別稱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魚我所欲也。孟子是儒家的經典著作,被南宋。
朱熹列為四書另外模隱橋三本為大學,中庸,論語。
天時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公尺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旦猛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從孟子中選一句座右銘
3樓:風紀社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孟子中的哪一句話能作為座右銘?
4樓:杭雲臻
孟子中的很多話都是可以作為座右銘的。都富含人生的道理。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作為座右銘
5樓:網友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
6樓:崇愨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孟子。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孟子。
吾善養浩然之氣 ——孟子。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作為座右銘
7樓:趣談漢字
《孟子》十句名言,不愧儒家「亞聖」
8樓:雪竹說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樓:原來是exo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
孟子三章會考嗎,孟子三章各篇的區別是什麼
孟子三章在考試中是會考的,因為根據教材安排來看,這節是乙個重點,所以在考試之中是會考到這一章的。答 會考的。最好是好好複習資料。本題考查語言賞析。結合具體語句,從修辭及野薯其作用的角度來分析孟子的文章在敬唯語言表達上的特點,孟子三章頌稿者會考。會考,經常會出題。孟子 記錄了孟子的治國思想 政治觀點和...
孟子二章有關問題,孟子三章原文?
嗟來之食,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互相征戰,老百姓不得太平,如果再加上天災,老百姓就沒法活了。這一年,齊國大旱,一連個月沒下雨,田地乾裂,莊稼全死了,窮人吃完了樹葉吃樹皮,吃完了草苗吃草根,眼看著乙個個都要被餓死了。可是富人家裡的糧倉堆得滿滿的,他們照舊吃香的喝辣的。有乙個富人名叫黔敖,看著窮人乙個個餓得...
紅岩第三章感想紅岩第三章感想100字
1 乙個不可思議的新天地已經開啟了,他們彷彿就站在那個史無前例的新紀元的門邊上,不,應該說已經被推入了那個世界,再也沒有退路。乙個再也沒有明天的世界,乙個再也沒有歷史的紀元,時間就如同變成乙個巨大的輪盤,帶著無盡眾生的宿命,繞著不可見的神秘中心迴圈轉動著。2 外面,正是一陣和往常一樣的喧嘩與吼叫,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