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鳥畫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2025-07-26 15:45:19 字數 3855 閱讀 5404

1樓:炒蛋哥

花鳥畫遠在秦時代就有了萌芽,陝西鳳翔出土的瓦當中既有田地和樹木組成的簡單風景,又有樹木和人物、鳥獸所組成的畫面,都很富有生活情趣。在以後的發展中,在很多畫面上,包括石刻和壁畫等,都把風景作為重要背景,襯托主題。風景梁告,包羅人類生存的一切自然環境,在人們的心目中顯得很重要。

所以獨立成畫是必然之勢。它一旦成為獨立的畫科,便蓬勃發展。山水畫在中國畫中比較突出,早在北周時期,就已漸漸形成獨立的畫科,展子虔所寫山水,就有「寫山川遠近,有咫尺千里之勢。

唐代,山水畫已盛行,並且達到很高的造詣。李思訓所畫山水,筆力遒勁,格調細密;所畫湍瀨潺湲、雲霞縹緲之景,曾被譽為「國朝山水第一,列神品」。以後的李昭道、項容、畢巨集、劉商等,所畫風景,都曾被列為上品。

李昭道把山水與人物和建築融為一體,畫風巨集贍精細。項容所作山水松石,筆法枯硬放逸,自是一家。畢巨集所畫松石「松如夜叉臂,鶴鵲啄;石則深凹淺凸,有立體和透空的感覺。

劉商所畫松石,時人稱「劉郎中松樹孤標,畢庶子松根絕妙。」而名噪一時,求畫者得其一鬆一石,彌畝渣好迅鉛覺珍貴。五代和北宋時期更大興山水畫之風,畫家紛起。

如五代荊浩、關仝、董源、巨然;宋代李成、郭忠恕、郭熙、燕文貴、范寬、許道寧、公尺芾等,諸家山水畫已達到高峰,競相爭暉,成為中國畫的一大畫種。這個時期的山水畫重視寫實,畫風嚴謹工整,並且不斷創新立異,為以後山水畫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荊浩常攜筆墨寫生於山中,上觀巍峰,下瞰深谷。

曾自題詩云:「筆尖寒樹瘦,墨淡野雲輕,岩石噴泉窄,山根列水平。」全從寫生中得來,可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2樓:網友

起源及發展中國山水畫的歷史,源遠流長。獨立的山水畫正式出現在魏晉南北朝之間。我們可以從東晉畫家顧愷之在《論畫》中雲:

凡畫,人最難,次山水,叢簡次狗馬,……看出此時的山水畫已經與人物畫相提並論,並且已初步從人物畫的陪襯中獨立出來。據有關文獻記載,顧愷之當時就曾畫有《雪霽望五老峰圖》、《廬山圖》、《望五老峰圖》等山水畫。另外據史料載,當時的夏侯瞻有《吳山圖》,戴逵有《吳溪山邑居圖》,戴勃有《九州名山圖》等山水畫問世,可惜都已經失傳,所以我們無法具體知道當時山水畫的概貌。

但從顧愷之的人物畫《洛神賦圖》卷和《女史箴圖》卷(皆後人摹本)中的部分配景山水中可以領略到當時山水畫的大致形貌,畫山石只勾染而無皴擦,畫水多用線,樹幹與葉子也用勾染法,多為扇葉子的銀杏樹。由此可見山水仍在部分的充當人物的襯景,以至於「人大於山、水不容泛」等不太協調的景象出現。有的畫中甚至以誇張變形的手法處理樹石,追求裝飾趣味。

但是,此時的山水畫理論已經基本成熟,「或強調哲理性的顯現,或重視抒情的表達」,而且討論了空間的表現,奠定了中國山水畫的理論基礎。畫論的出現,就證明山水畫藝術即將邁上正確發展的軌道。這樣一直到了隋唐時期,中國山水畫才可以說是已經完全成熟了,並漸漸形成了獨立的畫種,同時也出現了鬧鎮展子虔、李思訓、王維、張璪、等一大批專畫山水的大師。

這些大師將山水畫逐漸推向高峰。展子虔的《遊春圖》,反映了隋代或初唐青綠山水畫的面目,雖然還沒有徹底擺脫裝飾的味道,但寫實能力已經有了極大的提高,很是能抒發作者的情懷,已液鄭粗能將山水畫和人物畫及花鳥畫的抒情性提公升到幾乎相同的臺階。只是這時候的技法還比較古老、稚拙,沒有具體而鮮明的個人風格。

什麼時期花鳥畫迅速發展

3樓:小橘子橘子

宋代時期花鳥畫迅速發展。

宋代的花鳥畫:

宋代《宣和畫譜》所載北宋宮廷收藏中,有三十位花鳥畫家近二千件作品,所畫花卉品種達二萬餘種。北宋的花鳥主要還是承接五代的傳統,早期以黃筌之風格為主導,基本上用的是「勾勒填彩」法,旨趣濃豔,墨線不顯。

到了南宋,畫院一半以上的畫家畫花鳥,這一時期的花鳥畫是中國花鳥畫發展史上乙個高峰。在題材上,宋代出現了水墨梅、竹、松、蘭,淡墨揮掃,整整斜斜,不專以形似,獨得於象外。

以擬人化的手法將崇高、貞潔、虛心、宴春段向上、堅強寄於「四君子」上,這種文人畫思想的加入,為花鳥畫注入新的內容。以文同、蘇軾為代表的這一派,已有別於流行時尚的清新風格,獲取朝野稱賞,並加速了他們的畫風成為新的時尚。

花鳥畫定義及表現:

1、花鳥畫定義。

花鳥畫,是中國畫的一種,以花、鳥、蟲等為描繪物件的畫。在中國畫中,凡以花卉、花鳥、魚蟲等為描繪物件的畫,稱之為花鳥畫。花森譁鳥畫中的畫法中有「工筆」、「寫意」、「兼工帶寫」三種。

工筆花鳥畫即用濃、淡墨勾勒物件,再深淺分層次著色。

2、花鳥畫表現。

在構圖上,它突出主體,善於剪裁,時畫折技,講求佈局中的虛實對比與顧盼呼應,而且在寫意花鳥畫中,尤善於把發揮畫意的詩歌題句,用與畫風相協調的書法在適當的位置書寫出來,輔以印章,成為一種以畫為晌譽主的綜合藝術形式。

在畫法上,花鳥畫因物件較山水畫具體而微,又比人物畫豐富,所以工筆設色更具寫實色彩或帶有一定的裝飾意味,而寫意花鳥畫則筆墨更加簡練,更具有程式性與不可更易性。

花鳥畫興起於唐朝的原因?

4樓:風中的雁

1.同「比德」說有關。「比德」說,是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關於自然美的美學理論觀點。

其基本涵義是:自然美之所以為美,在於作為審美客體的自然物象,可以與人「比德」,即從其中可以意會到審美主體的某些品德美。先秦美學資料中記載的一些自然美欣賞例項.絕大多數是「比德」性的。

詩經·庸風·君子偕老》日:「委委佗佬,如山如河,」以山無不容、河無不潤,比喻亡夫品德之美。《論語-雍也》記載:

子日: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孔子以山水比德,把山水看作是理想人格精神的象徵。

以後,許多文人士大夫多以山水比德,山水很快成為士大夫畫家們表現的物件。

2.漢以前的藝術重「成教化、助人倫」的功利作用,作為具有獨立審美意義的花鳥畫是難以在這個時代產生的。魏晉時期玄學興起,士大夫崇尚清靜無為的老莊思想,隱居山林,在大自然中領略「玄趣」.山水成為藝術創作的主要題材,山水畫應運而生。

重借物詠懷的藝術家對花鳥的興趣是遠不如對山水的興趣的。

3.隋唐時期由於經濟的發展,統治階級和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都有多方面的要求.花鳥形象作為繪畫體裁形式出現了。

4.這與當時的宮殿、屋字、陵墓及寺觀壁畫的裝飾需要有關。據記載,許多擅長花鳥題材的畫家,差不多都侍奉宮廷或參與宗教壁畫的製作。

5樓:網友

經濟繁榮政治昌盛。國泰民安,民族融合。對外關係友好等。

唐代花鳥畫興起的原因有幾個方面?

6樓:網友

唐代花鳥畫興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唐朝國家強盛、文化繁榮為花鳥畫成為獨立畫科提供了必要的社會條件。它為「百花齊放』,提供了土壤,為「百鳥爭翔」展示了藍天背景。

2. 唐代文化藝術的繁榮是空前的。唐朝的統治者們推行開明、相容的文化政策。

他們倡導科舉考試,大力興辦學校,不拘一格選用人才,打破了門第出身的限制;在思想文化上兼收幷蓄,無論外來的佛教文化,還是本土的道教文化,唐朝大多數皇帝能兩者兼重,大力弘揚。唐高相李淵武德八年(西元625年)欽定三教次序為儒、道、佛,唐太宗一再重申這個順序。唐玄宗時,道教達到頂峰,這與唐朝皇帝認為自己是道家學派創始人李耳(即老子)之後有關。

武則天又一度偏尚佛教,使佛教達到預,峰。整個唐代只有唐武宗一度毀佛,其餘皇帝均恪守三教並立的祖訓,每逢重大節日慶典都要詔三教講論於朝廷之上。而道、佛兩教中「天人合一」、「梵我合一」思想的被尊重,為花鳥畫創作的繁榮和獨立成科提供了有利的思想氛圍。

3.在中國繪畫中,花鳥畫是乙個寬泛的概念,除了本意花卉和禽鳥之外,還包括了畜獸、蟲魚等動物,以及樹木、蔬果等植物。在原始彩陶和商用青銅器上,「花鳥」充滿神秘色彩,遺留著圖騰的氣息。

最早的「花鳥」或許與早期人類的生殖崇拜有一定關係。唐代,花鳥畫業已獨立成科,著錄中計有花鳥畫家八十多人。如薛稷畫鶴,曹霸韓幹畫馬,韋偃畫牛,李泓畫虎,盧弁畫貓,張旻畫雞,齊旻畫犬,李逖畫昆蟲,張立畫竹等等,已能注意到動物的體態結構,形式技法上也比較完善。

花鳥畫植根於這樣肥沃的文化土壤,自然花繁葉茂,果實累累。

花鳥畫的基本畫法是什麼

行神兼備,意悠深遠,動靜結合,濃淡相宜,突出主題,花鳥畫,是中國畫的一種,以花 鳥 蟲等為描繪物件的畫。在中國畫中,凡以花卉 花鳥 魚蟲等為描繪物件的畫,稱之為花鳥畫。花鳥畫中的畫法中有 工筆 寫意 兼工帶寫 三種。工筆花鳥畫即用濃 淡墨勾勒物件,再深淺分層次著色 寫意花鳥畫即用簡練概括的手法繪寫物...

關於潛艇的歷史,潛艇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遊子逸 潛艇歷史 潛艇最早可追溯到15 16世紀的列昂納多 達芬奇。據說他曾構思 可以水下航行的船 但這種能力向來被視為 的 所以他沒有畫出設計圖。直至一戰前夕,潛艇仍被當成 非紳士風度 的 其被俘艇員可能被以海盜論處。16世紀,真實意義的潛艇出現。1578年,英國數學家威廉 伯恩 william ...

歷史發展的最終動力是什麼,什麼是歷史發展的直接動力最終動力最基本動力

不管bai怎樣最終動 力就是du生產力,這個答案並不zhi 是說初中dao 就有講就是低水平的 版。江總書記的 七一 權講話中說 從整個人類社會歷史程序看,生產力始終是促進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最終決定性因素。這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早已昭示的真理。人類社會各個不同的社會形態由低階向高階的更替和發展,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