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賓塞的教育科學化和知識價值論是乙個東西嗎

2025-07-25 05:40:26 字數 3049 閱讀 9839

1樓:乙個無主見流浪漢

斯賓塞的教育科學化和知識價值論不是同乙個理論,兩者有區別也有聯絡。

斯賓塞教育學觀點是什麼?

2樓:小熊玩科技

1、觀點一: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

斯賓塞作為創立階段代表人物,代表著作有《教育論》提出教育的任務是教導人們怎麼生活,反對古典語言和文學的教育。

2、觀點二:教育目的。

斯賓塞和杜威都倡導生活本位論,認為教育目的應該和受教育者的生活聯絡起來,斯賓塞認為教育應為未來完滿生活做準備的「教育準備生活說」。

觀點評價:

他的著作對很多課題都有貢獻,包括規範、形上學、宗教、政治、修辭、生物和心理學等等。在斯賓塞的時代存在許多著名哲學家和科學家,譬如約翰·斯圖亞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湯馬士·亨利·赫胥黎和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都是當代知名的人物。

在理論上闡述演化論的英國哲學家先驅,先於達爾文。據說斯賓塞比較厭惡柏拉圖學說,他那句「即使三流**家,也會比他(指柏拉圖)強」,無疑是對柏拉圖的侮辱。

這大概是因為斯賓塞是乙個懷疑論者,而卻是乙個攻擊懷疑論的辨證論者。另外,傑克·倫敦對斯賓塞不無推崇,在其代表作《馬丁·伊登》中,傑克·倫敦對斯賓塞不無讚美。

斯賓塞教育學觀點是什麼?

3樓:愛生活的小嘻嘻嘻獅子

觀點一: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斯賓塞作為創芹彎立階段代表人物,代表著作有《教育論》提出教育的任務是教導人們怎麼生活,反對古典語言和文學的教育。

觀點二:教育目野首沒的斯賓塞和杜威都倡導生活本位論,認為教育目的應該和受教育者的生活聯絡起來,斯賓塞認為教育應為未來完滿生活做準備的「教育準備生活說」。

觀點三:課程論1、首次把頌納「課程」一詞作為教育科學的專門術語。

2、在《什麼知識最有價值》一書中提出「科學知識最有價值」的觀點。

3、同時也是學科中心課程理論的代表人物。

斯賓塞的科學教育理論。

4樓:考試資料網

答案】:斯賓塞是19世紀英國著名的哲學家、社會學家和教育家。他反對英國學校古典主義教育,是科學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的代表著作是《教育論》。 1)教育目的與課程。 斯賓塞認為,教育的目的是為「完滿生活作準備」。

在《什麼知識最有價值》一文中指出,要滿足每種生活的需要,實現教育目的,就必須向學生傳授最有價值的知識,並明確提出科學知識最有價值的卓越見解。就此制定了以科學知識為核心的學校課程體系,推動了英國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以科學知識為核心鬥神的課程改革。 根據生活準備說和知帆漏識價值論,斯賓塞提出學校應開設以下五種型別的課程。

第一類是生物學和解剖學,它是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識,是合理的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第二類是邏輯學、數學、力學、化學、天文學、地質學、生物學和社會學,是間接保全自己的知識,是使文明生活成為可能的一切過程能夠正確進行的基礎。 第三類是生理學、心理學和教育學:

這是履行父母責任必需的知識。 第四類是歷史。利於人們調節自己的行為,履行公民的職責。

第五類是文學、藝術等。它是滿足人們閒暇休息和娛樂的知識。 (2)教學原則與方法。

教學應符合兒童心智發展的自然順序; ②兒童所受的教育必須在方式和安排上同歷史上人類的教育一致; ③教學的每個部分都應該從實驗到推理: ④引導兒童自己進行**和推論; ⑤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 ⑥重視實物教學。 與傳統教育採用的照本宣科、死記硬背、無視學生空轎虧的身心規律和學習主動性的教學方法相比,斯賓塞重視心理規律、興趣、實驗等,無疑是歷史的進步。

這種教學方法被進步主義教育家普遍採用,在今天也有借鑑意義。

斯賓塞教育學觀點是什麼?

5樓:小林愛生活

斯賓塞教育學觀點是:

1、教昌毀猜育學的產生與發展:斯賓塞作為創立階段代表人物,代表著作有《教育論》提出教育的任務是教導人們怎麼生活,反對古典語言和文學的教育。

2、教育目的:斯賓塞和杜威都倡導生活本位論,認為教育目的應該和受教育餘段者的生活聯絡起來,斯賓塞認為教育應為未來完滿生活做準備的「教育準備生活說」。

3、課程論:首次把「課程耐型」一詞作為教育科學的專門術語;在《什麼知識最有價值》一書中提出「科學知識最有價值」的觀點;同時也是學科中心課程理論的代表人物。

4、教學論:形式教育形成於17世紀,代表人物有教育家洛克和佩斯泰洛齊。形式教育論認為發展學生的智力,至於學科內容的實用意義則是無關緊要的。

5、實質教育是在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出現的,德育教育家赫爾巴特和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是其主要代表。實質教育論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在於傳授給學生對生活有用的知識,至於學生的智力則無須進行特別的培養和訓練。

斯賓塞教育理論的核心是什麼?

6樓:網友

英國偉大的教育家、哲學家斯賓塞用睿智的目光完成了一整套概括人類所有知識的「綜合哲學」。前後寫成了《第一原理》(1873),《社會學原理》(3卷,1878-1896),《倫理學原理》(1879-1893)灶皮肢。斯賓塞《教育論》共分四個部分:

什麼是最有價值的知識》(1859),《智育》(1854),《德育》(1858),斯賓塞的教育學說是與哲學觀隱世點和社會觀點分不開的。他認為教育是「為我們準備完美的生活」他從個人的利益的角度,說明科學知識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今天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在拜讀了《教育論》後,有許多值得我思考的地方。

斯賓塞認為,生活應當是教育價值的核心,教育的目的應當圍繞「完滿生活」。他指出「如何經營完美的生活」?這是我們需要學習的一件大事,亦就是教育所應教導的一件大事。

為我們的完滿生活作好準備,乃握咐是教育所應完成的功能。他把個人生物體的生存,後代繁衍和個人生活的安適看作生活的根本內容,他也提出有關社會政治生活的活動內容,但他是從作為社會有機體成員的個人需要來考慮的。這是他個人主義和庸俗演化論觀點在教育思想中的反映。

學習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有什麼教育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有 觀察法 調查法 歷史法 比較法 統計法 實驗研究法 行動研究法等。觀察法 觀察法是進行教育科學研究常用的一種方法。研究者依據一定的目的和計畫,在自然條件下,對研究物件進行系統的連續的觀察,並做出準確 具體和詳盡的記錄,以便全面而正確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況。觀察法的一般步驟是 ...

電大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科學與技術的區別有哪些

1 科學是以認識自然為目的,而技術是以改造自然為目的。2 科學回答的版是 是什麼 權 為什麼 的問題,而技術回答的是 做什麼 怎樣做 的問題。3 科學是發現新知識的過程,而技術是創造 發明新產品的過程 電大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簡答題科學與技術的區別有哪些 1 科學是以認識自然為 目的,而技術是以改造自然...

正式的教育科學研究計畫應包括哪些內容

研究計畫是實施科學研究的前提,就是為自己或小組將要工作的計畫,是乙個基本的工作框架,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是可以不斷的調整的。通過制定研究方案將學會工作的計畫意識 明確你的工作目標,學會處理整體與區域性 內容與方法 目的與步驟之間的關係,這對作好研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計畫包括內容 要做什麼?題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