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冠華的學術簡介,張冠華的介紹

2025-07-24 03:35:15 字數 1440 閱讀 7624

張冠華的介紹

1樓:廉慧月

張冠華,男,1949年11月生,1974年8月武漢大學中文系畢業,留校從事古代文學的教學工作;1979年4月調至鄭州大學中文系,從事文學理論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現為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文藝學學術帶頭人、碩士生導師,兼任河南省文學理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文藝理論研究會理事。

張冠華的簡介

2樓:小希

張冠華16歲時被特招入伍,21歲成為全軍最年輕的專業作曲,35歲時作為全國唯一的女作曲家入選第十一屆亞運會閉幕式、第二屆中國藝術節開幕式作曲創作組,作曲的雜技節目曾獲法蘭西共和國**獎等多項國內外藝術大獎,後轉行為文化教員,在部隊基層文化工作教學領域默默耕耘10餘年,成為全軍在文藝、教學兩個領域分別獲得雙高階職稱的女軍人。張冠華曾是軍文藝戰線的一名作曲新秀。正值藝術人生的盛年,張冠華卻遠離了舞臺的聚光燈,用彈奏琴鍵的手指拿起粉筆,成為一名軍隊基層文化工作教員。

12年來,張冠華登上南中國海的鋼鐵戰艦,走近「藍色貝雷帽」維和部隊戰士,來到皖南竹林深處的警營,探訪上海灘霓虹燈下的哨兵。用自己的心血和耕耘,換來了天南地北軍營官兵的笑語歡歌。12年來,張冠華為全軍和武警部隊培養了2000多名基層文化骨幹,先後榮獲「軍隊院校育才銀獎」、上海「十大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和第八屆、第九屆「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提名獎等榮譽。

立足軍營大舞臺,她譜寫了一曲更輝煌的人生樂章!張冠華自2001年作為特殊人才引進武警上海指揮學院任教,現為該學院學術委員會成員,學科帶頭人。擔任總政治部組織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深化軍隊院校政治理論教學改革》大型教學研究課題研製組主要成員,該課題獲全軍教學成果一等獎;三次被總政治部選派,擔任全軍文化工作課教員培訓班示範課教員;三次被總政治部選調,編寫全軍文化工作課統編教材。

她曾獲得武警總部三等功三次,一次榮獲全軍院校育才「銀獎」。

張冠華的主要著作

3樓:潘宵

1、《創造方法形態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獨著;

2、《自然主義的美學思考》,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9年,獨著;

3、《廣告寫作》,珠海出版社,2000年,獨著;

4、《公關寫作》,西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獨著;

5、《廣告文案寫作》,中國盲文出版社,2002年,獨著;

6、《文學原理教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常務主編;

7、《市場經濟與文藝定位》,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8年,副主編;

8、《紀實:文學的時代選擇-新時期紀實文學研究》,河南文藝出版社,1998年,合著;

9、《藝術與生命》,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合著;

10、《馬列文論教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合著;

11、《文藝理論教程》,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合著;

12、《文學概論》,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合著。

張芝華簡介及詳細資料,張芝的 張芝的生平簡介

張芝的 張芝的生平簡介 中文名 張芝。別 名 張伯英。國 籍 東漢。民 族 漢族。出生地 瓜州縣 今屬甘肅酒泉市 逝世日期 漢獻帝初平三年 約公元年 職 業 書法家。信 仰 道家。主要成就 創今草,被譽為 草聖 張芝,約 生年不詳,約卒於漢獻帝初平三年 約公元年 字伯英。漢族,瓜州縣 今屬甘肅酒泉市...

張孝通簡介 簡介,張孝忠的介紹

金世宗大定末年,武清 今屬河北 人趙士詮是往來於西京 今山西大同 的商販,每過白登 今山西陽高東南 多借宿張孝通家,並與張妻私通。孝通發覺後,暗中準備報復。一日,乘士詮酒醉,與子定國將士詮勒死,拋屍野外。士詮久不還鄉,其子來白登尋找。孝通有個仇人叫白忠友,於是孝通嫁禍於他,告訴趙士詮之子說 你父去向...

孫國華的學術歷程,孫華的學術成就

孫華的學術成就 個人主要的研究方向為中國青銅時代考古,此外還從事中國先秦史 中國藝術史和文化遺產保護的研究。參加過北大考古系承擔的 多卷本中國考古學 文化部藝術研究院承擔的 中國藝術通史 等重大課題的研究工作,主持過教育部 四川盆地青銅文化研究 國家文物局 中國古闕研究 等課題,現在正在從事 滇東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