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是什麼時候辭官歸隱的?
1樓:輕靈觸動
陶淵明最後一次做官,是義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過「不惑之年」(四十一歲)的陶淵明在朋友的勸說下,再次出任彭澤縣令。
有一次,縣裡派督郵來了解情況。有人告訴陶淵明說:那是上面派下來的人,應當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去迎接。
陶淵明聽後長長嘆了一口氣:「我不願為了小小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傢伙獻殷勤。」
說完,就辭掉官職,回家去了。陶淵明當彭澤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他這次棄職而去,便永遠脫離了官場。
陶淵明為什麼要辭官歸隱
2樓:懂視生活
1、原話是於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
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意思為那時社會上動盪不安,心棗襪脊裡懼怕到遠地當官。
彭澤縣離家一百里凳滲,公田收穫的糧食,足夠造酒飲用,所以就請求去那裡。等到過了一些日子,便產生了留戀故園的懷鄉感情。那是為什麼?
本性任其自然,這是勉強不得的。
2、原話是飢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意思為飢寒雖然來得急迫,但是違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
於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於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餘日。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
3、原話是尋程氏妹喪於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餘日。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
乙巳歲十一月也。意思為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弔喪的心情像駿馬賓士一樣急迫,自己請求免去官職。自立秋第二個月到冬天,在職共80多天。
因辭官而順遂了心願,寫了一篇文章,題好春目叫《歸去來兮》。這時候正是乙巳年(晉安帝義熙元年)十一月。
4、《歸去來兮辭》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創作的抒情小賦。這篇文章作於作者辭官之初,是作者脫離仕途迴歸田園的宣言。全文敘述了作者辭官歸隱後的生活情趣和內心感受,表現了他對官場的認識以及對人生的思索,表達了他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汙的精神情操。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為什麼要辭官隱居
手機使用者 示例 陶淵明,我想對你說,你真的沒有必要辭官。且不說 五斗米 的俸祿是多還是少,為了你曾經 猛志逸四海 的理想和照顧妻兒的責任,引用 你也不應該辭官。你說你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引用 但丘山能幫你實現理想中的 桃花源世界 嗎?引用 你本儒生,卻無孔子的擔當精神 你說官場黑暗,所以你躲...
大春是什麼時候,大春是什麼時候
農村有大春小春之說。其中大春就是種水稻的時期,即5月份到9月份左右。而小春是種內油菜 小容麥的時期,即10月 第二年4月左右。區分小春大春就是,種水稻是滿足大多數老百姓的吃飯問題,是主要的大事。小春只是輔助性的種植。大春比較容易和二十四節氣的立春混沌,立春的含義是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乙個節氣,...
陶淵明是什麼朝代的人,陶淵明是什麼朝代的詩人?
陶淵明是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 辭賦家。陶淵明曾任江州祭酒 建威參軍 鎮軍參軍 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 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有 陶淵明集 做 一切皆 一直以一流品牌之一 不 不存在什麼問題隨時聯絡我哈 是因為沒有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