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為什麼要辭官隱居

2021-12-24 17:37:24 字數 5955 閱讀 4312

1樓:手機使用者

示例:陶淵明,我想對你說,你真的沒有必要辭官。且不說“五斗米”的俸祿是多還是少,為了你曾經“猛志逸四海”的理想和照顧妻兒的責任,(引用)你也不應該辭官。

你說你“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引用)但丘山能幫你實現理想中的“桃花源世界”嗎?(引用)你本儒生,卻無孔子的擔當精神;你說官場黑暗,所以你躲進深山,獨善其身。雖然你看不慣官場的汙穢,但你也可以“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引用)因此,歸隱實質上就是退縮,如果每一個有志之士都像你一樣,社會還能發展嗎?向著那鴻鵠之志奮發,才是人生的主旋律。人生一世,本就應該拼得自己的一片天空,無論那天有多黑,多暗。

只有這樣,到老才能真正樂夫天命,即使以後不能流芳百世,也不會遺憾。

試題分析:略

陶淵明為什麼辭官歸隱?

2樓:亦夢之城

1、陶淵明辭官歸隱的原因

(1) 陶淵明的歸隱,不為五斗米折腰是表層原因。更深層的原因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天人合一”觀,所謂“一天人,合內外”。

(2) 陶淵明的歸隱,是道家哲學對儒家哲學的反叛。那就是脫離社會人倫,放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迴歸自然。在自然之中,他找到了真,他說“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對陶淵明而言,回到故鄉務農,就是迴歸自然,務農就是直接和自然打交道。

(3)陶淵明的歸隱,是個體對群體的逃離。

2、陶淵明簡介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 ),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3] ”,有《陶淵明集》。

3樓:a九尾妖姬

(1) 陶淵明的歸隱,不為五斗米折腰是表層原因。更深層的原因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天人合一”觀,所謂“一天人,合內外”。

(2) 陶淵明的歸隱,是道家哲學對儒家哲學的反叛。那就是脫離社會人倫,放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迴歸自然。在自然之中,他找到了真,他說“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對陶淵明而言,回到故鄉務農,就是迴歸自然,務農就是直接和自然打交道。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

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淵明曾祖或為陶侃(尚存爭議,但二者的親緣關係是肯定的)。外祖父孟嘉,晉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過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說,或名岱或名茂),父親是個“寄跡風雲,寘茲慍喜”的人,具體事蹟已不可考。

陶淵明為什麼要隱居田園?

4樓:奧特七弟

陶淵明少年時受傳統儒經的影響,懷有兼濟天下大濟蒼生的壯志。但是,由於門閥制度的存在,庶族寒門出生的人不可能突破門閥士族對**權位的壟斷,在這樣的情況下,陶淵明的理想是難以化為現實的,他理想的夢幻註定會破滅。陶淵明直到二十九歲的“高齡”才出仕為官,但終其一生,他所做的也不過是祭酒、參軍、縣丞一類的芝麻小官,不僅壯志無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場人物虛與委蛇。

到他三十九歲時,多年來的經歷使他的思想發生了質的變化,他開始轉向躬耕自給自足,追求心靈的寧靜與澹泊。此後,他又為彭澤縣令,因不願為五斗米折腰,上任八十餘日就解印掛職而歸。從此,他結束了他仕途的努力和曾經的彷徨,義無反顧地走上了歸隱田園之路。

自四十一歲歸隱田園之後,陶淵明確確實實享受了一段“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的田園樂趣。然而書香門第出來的陶淵明畢竟不是稼穡的好手,“開荒南野際”的辛勤也未必能使他過上衣食無憂的小康生活。

義熙四年在陶淵明四十四歲時,一場災禍更使得他全家一貧如洗。這年夏天,詩人筆下洋溢著生活氣息的“方宅十餘畝,草屋**間”被一場無情的大火燒光了,全家只好寄居在船上,靠親朋好友的接濟過活。永初三年(422年)陶淵明五十八歲時生活已近絕境,其情狀反映在《有會而作》一詩中,“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長飢。

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元嘉四年(427年),詩人貧病交加,在其《輓歌詩》中第二首自輓詩中,詩人對死後可以“鼓腹無所思”的幻想讀來讓人心酸:“在昔無酒飲,今但湛空觚。

春醪生蜉蟻,何時更能嘗。餚案盈我前,親舊哭我傍”。元嘉四年(427年)十一月,六十三歲的陶淵明淡然離世。

5樓:匿名使用者

陶在最後決定終身隱居的時候,他的心情實際上是複雜和矛盾的。“一方面,他擺脫了封建統治羅網,感到極大慶幸與愉快”,“另一方面,歸隱就要終身放棄政治理想,就要遭受飢寒痛苦”

如此看來,歸隱並不是陶的“心甘情願”,而是“不得已”,“陶之所以成為一個隱士,決定於他的思想見解和道德品質,更是決定於他生活的歷史時代和社會風氣”(7)。也正是由於如此,魯迅先生說,“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見南山’的十一個人”,又說:“陶潛正因為並非‘渾身是‘靜穆’,所以他偉大’”

不為五斗米折腰

晉朝的政治太黑暗了

陶淵明看不下去了,就卷著鋪蓋捲回家了

陶淵明為什麼要隱居

6樓:天外流

不為五斗米折腰

晉朝的政治太黑暗了

陶淵明看不下去了,就卷著鋪蓋捲回家了

7樓:匿名使用者

他喜歡村姑,他是村姑控

8樓:

理想與現實相差太遠!!!

9樓:孝悅位溪兒

因為他不願意處於喧囂的塵世

10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他學不會上網。。。

陶淵明故事和辭官的原因

11樓:

陶淵明的故事:

顏延之在當劉柳後軍功曹這個官職時,曾經在尋陽和陶潛交情很好。後來顏延之在始安郡這個地方當官,在經過陶潛住的地方時,便天天去陶潛家。

要走的時候,顏延之留下二萬錢給陶潛,陶潛全部把錢送到酒家,以便以後去拿酒方便些。無論貴賤人等只要去造訪陶淵明的時候,他有酒的時候便設酒宴一起飲酒,如果陶潛先喝醉,他就跟客人說:“我喝醉了,想去睡覺啦,你可以回去了。

”陶淵明辭官的原因:

陶淵明動盪於仕與耕之間十餘年,他已厭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義熙元年八月,淵明最後一次出仕,為彭澤令。

十一月,程氏妹在武昌去世,淵明作《歸去來兮辭》以後解印辭官,正式開始了他的歸隱生活,直至生命結束。

12樓:好靜不好動

公元405年秋,陶淵明為了養家餬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郵,到彭澤縣來督察。督郵,品位很低,卻有些權勢,在太守面前說話好歹就憑他那張嘴。

這次派來的督郵,是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的旅舍,就差縣吏去叫縣令來見他。 陶淵明平時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見一見,於是他馬上動身。

不料縣吏攔住陶淵明說:“大人,參見督郵要穿官服,並且束上大帶,不然有失體統,督郵要乘機大做文章,會對大人不利的!”

這一下,陶淵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長嘆一聲,道:“我不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人折腰!”

說罷,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並且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隨即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縣令的彭澤。

這正就是所謂的“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來歷.

造成陶淵明逐漸形成歸隱思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時代政治的原因。陶淵明生逢亂世,他的一生經歷了三個朝代、十個皇帝,社會處於空前的大**、大動盪的黑暗時期。在這樣的社會中,陶淵明的治世理想是難以實現的。

晉宋時期,推行的是門閥世族制度,政治極端腐朽。門閥世族制度萌生於東漢末年,形成於魏晉,魏文帝曹丕為篡漢而推行的“九品中正制”為門閥制奠定了基礎。中正官“計資定品”只重門第,不重鄉議。

司馬家族建晉之後,繼續推行這一政策,逐漸形成“公門有公,卿門有卿”的官位世襲局面。土族與庶族有著明顯的界限,不僅政治、經濟地位不同,甚至不通婚,不同乘共坐。士族的權勢之大、氣焰之盛,這皇權也不能完全控制。

晉武帝司馬炎時,土族王愷、石崇鬥富,石崇對司馬炎資助給王愷的一支二尺多高的珊瑚樹不屑一顧,隨手打碎,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士族的奢侈和至高無上的地位。在士族官僚的把持下,庶族寒門的人士很難有做官、晉升的機會。當時的名士、犍為李密就曾發出了“朝中無人,不如歸田”的慨嘆。

陶淵明祖上雖做過**,但仍屬庶族,又加之家境清寒,所以在官場上始終受到歧視。從他29歲到41歲這13年的遊宦生涯中,他曾五次出仕,五次辭官。第一次,太元十七年(公元393年),任江州祭酒;第二次,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在桓玄處當僚佐;第三次,元興三年(公元404年),在劉裕手下任參軍;第四次,義熙元年(公元405年),在建威將軍劉敬宣部下任參軍。

同年秋天,他第五次出仕,任彭澤令。不久,他就脫袍歸隱,再未出仕。這五次出仕,他在職的時間前後累加也不過

四、五年,所任官職都是些參軍、縣令之類的小官,根本不可能實現他那“大濟蒼生”的遠大抱負。但他又心存希冀,雄心不死,所以才這樣仕而退、退而仕,反覆不已。這時期陶淵明的思想在“用世”問題上發生的反覆曲折的變化、直到最後政治理想的徹底破滅的思想狀況,在他的詠懷詩中都有所表現。

其次,陶淵明所受的教育和他個人的性格,也是促成他退隱的重要因素。陶淵明的曾祖陶侃是以清正廉明而名揚四海的賢臣,陶淵明的祖父陶茂、父親陶逸,也都是沖和溫雅、淡泊名利的人。陶淵明多次寫詩文讚美他們的清高品行:

“功遂辭歸,臨寵不忒”,“行不苟且、言無誇矜……至於任懷得意,融然遠寄。”這些都顯示了他對祖先的高曠人格的由衷贊詡。家庭的薰陶,對他養成清高淡遠的性格起了很大的作用。

就陶淵明個人的氣質稟賦而言,他那狂狷不阿和缺乏耐心的性格,以及較為脆弱的心理素質,也是造成他在仕隱之間反覆不已的原因之一。比如,在桓玄和劉裕當政之初,他都曾雄心頓起,於是便滿懷期冀地出仕,但又都很快地失望而辭官,顯示了他那書生式的衝動性格。而最後他在做了80天的彭澤令之後,因為不能忍辱納垢,憤然辭官而歸,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心理的脆弱。

他那句“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的話,縮編為“不為五斗米折腰”當做追求個人尊嚴的名言普遍採用,成為一種類似於“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的傲人氣節,這思想當然是可貴的。但如果我們分析一下他的原話,恐怕還會發現其中另有歧義,至少說明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完全是藝術家型的。這種性格決定了他可以成為一名出色的詩人,但卻難以成為一名出色的**。

陶淵明對自己的這種性格也有所認識。在許多詩中,他多次提到“無適俗之韻”,這個“韻”除了政治思想內涵外,當然也包括性格因素。在《與子儼等疏》中,他更明確地承認了自己“性剛才拙,與物多忤”的性格。

此外,在晉宋時期,知識分子們由於在現實中看不到希望,道家思想勃然興起,引導文人們轉向大自然中尋求生命的依託和真諦,形成了嶄新的審美意趣,迴歸自然,與自然交融,成為高雅之士的時髦風尚。陶淵明也不可能不受到這種社會風氣的影響。

儘管陶淵明的退隱有些無奈的成份,但這無奈也是壯志難伸的無奈,單憑他放著現成的縣令不做的舉動,就已夠驚世駭俗的了。詩人那份高雅的氣節,已足以令人擊節歎賞,浮白喝彩。

縱觀陶淵明的一生,41歲以前主要在仕隱之間徘徊。仕是自願,隱也是自願;仕是不得已,隱也是不得已;仕得積極熱烈,隱得恬淡自然。這種矛盾糾葛,既來自於社會的深刻矛盾,也來自於詩人本身儒道思想的衝撞。

後半生以隱為主,思想傾向於道家的順應自然的主張,成為隱逸詩人。但即使在這時期,我們也不能忽視他那“金剛怒目視”的—面。他的隱逸,是對當時社會的不滿與否定,體現著他追求人生價值的思想觀念。

也就是說,他以隱逸的手段來保全自身的品格,即所謂儒家“獨善其身”、“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觀念的具體表現,是他情操高潔的宣言。在退隱之後,他矢志不渝,與大自然取得了高度的和諧,並且他還親自參加了勞動,真切地體驗到了“重返自然”的樂趣,隱得真誠、坦白、徹底。這與某些文人們借隱居來標榜清高,沽名釣譽,藉以抬高自己身價,把隱居當成飛黃騰達的“終南捷徑”的行徑迥然不同。

而且,陶淵明的隱也不是逃避,他始終觀照著現實社會,因而他的詩文既充盈著隱士的高逸,又不乏社會的意義和歷史的沉重。這正是陶淵明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的理由,也是陶淵明偉大人格的價值所在。

參考資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098241.html?si=4

「折腰曾愧五斗公尺,負郭元無三頃田」如何理解

折腰曾愧五斗公尺,負郭元無三頃田是辛棄疾的詩詞。辛棄疾初來南方,對朝廷的怯懦和畏縮並不了解,加上宋高宗趙構曾讚許過他的英勇行為,不久後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現出想要恢復失地 報仇雪恥的銳氣,所以在他南宋任職的前一時期中,曾熱情洋溢地寫了不少有關抗金北伐的建議,像著名的 美芹十論 九議 等。儘管這些建議...

俗語 一斗窮,二斗富,三鬥四斗賣豆腐,五斗六斗後面的怎麼說

俗語 一斗窮,二斗富,三鬥四斗賣豆腐,五斗六斗開當鋪,七斗八斗坐著走,九斗十斗享清福。這句俗語是民間的一種說法。通過看指頭上有多少個 鬥 來判斷這個人以後的命運。俗語,是漢語語彙裡為群眾所創造,並在群眾口語中流傳,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簡練而形象化,大多數是勞動...

跪求五斗折腰成語典故,十萬火急

不為五斗公尺折腰 不為五斗公尺折腰 這則成語的意思是用來比喻有骨氣 清高。這個成語 於 晉書陶潛傳 吾不能為五斗公尺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陶淵明又名陶潛,是我國最早的田園詩人。他所以能創作出許多以自然景物和農村生活為題材的作品,與他的經歷和處境有著密切的關係。公元405年秋,他為了養家餬口,來到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