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生育津貼有時間限制嗎?為什麼呢?

2025-07-22 02:05:15 字數 4447 閱讀 1305

1樓:職場陳先生

生育津貼領取時間是有限制的,每個地區的時間標準都是不一樣,具體還要看你所在地區的社保中心是如何規定。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培養乙個孩子的成本也越來越高,相較於敬橘以往成本已經大大增加。國家為了不給年輕的夫妻增加生活負擔,於是退出了生育津貼這一項政策。只要有新生幼兒出生的家庭,都可以領取到一部分生育津貼。

一、有時間限制

生育津貼領取在時間上有限制的,一般來說在十八個月內就可以選擇去當地的社亮冊團保中心報銷。如果超過了十八個月是不能報銷的,所以生育津貼一定要及時去當地的社保中心進行辦理。但是部分地區的城市必須在六個月之內進行報銷,具體的報銷時間長短還要根據當地城市所制定的生育津貼規則而定,畢竟每個城市的發展情況都是不一樣的,那麼制定某些法律或者福利的規則也是不一樣。

二、為何會有生育津貼?

生育津貼是國家出臺的一項政策補貼,主要是國家考慮到目前生活水平成本較高,更不用說培養乙個孩子的成本比以前增加了許多,為了不加重家庭的負擔,於是推出了這項政策。但是在此有乙個前提,僅姿拿限於這個政策推出之後,出生的嬰幼兒家庭可以享受。之前有嬰兒出生的家庭,是無法進行生育補貼報銷的。

三、該如何領取?

生育津貼可以在當地的社保中心進行領取,在進行報銷手續的時候,要攜帶好父母雙方的身份證以及嬰兒的出生證明在手續辦理完成之後,報銷申請預計會在乙個月之內稽核完畢。生育津貼對於乙個新家庭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福利,所以一旦有新生幼兒出生,切記不能夠忘記這一筆意外的福利。<>

2樓:墨曦離

身體生禪鎮局育津貼有時間限制,因為大部分城市都會針對當旅遊地實際情況制定相關條例,可賀讓以去當地社保中心任循生育保險報銷時間。

3樓:隨遇而安

有時間限制,因為如果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人申請,是不可以得到補助的,並且害怕有一部分人弄虛作假。

4樓:巨集盛巨集盛

肯定有時間限制。因為女性的生育年齡是固定的,如果一旦超出了相應的標準,那麼就會導致生育津貼過期。

5樓:是顧言吖

有時間限制,錯過了時間是沒有辦法報銷的。因為我們在申請津貼的時候是有相關的規定。

生育津貼有時間限制嗎?

6樓:逍遙

申請生育津貼是有期限的。由於多數省市會根據當地此穗實際情況制定相關規定,各地生育保險報銷時間也是不一樣的。生育保險的報銷時間以當地社保中心的規定為準。

長期生育保險的報森坦卜銷時間可在18個月信答內報銷,但部分地區和城市限於6個月。

7樓:法師兄法律諮詢

生育津貼有時間限制。小孩出生後3個月內申報,須提交身份證,出生證和準生證的影印件,屬難產的須提交有醫院蓋章並註明難產的出院證明。

生育保險條例》規定的很清楚:

第十條女職工同進符合下列情況時,享受生育保險;

連兆巧續工齡滿一年以上;

結婚、生育符合《婚姻法》及有關法規規定。

第十一條女職工生育保險**支付專案及標準。

正常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由社會保險機構,按女職工所在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支付給女職工所在單位族帆鍵,單位再按生育女職工產假前月工資標準支付給本人。剩餘部分留給企業,不足的由企業補齊。

分娩前的檢查費、接生費、手術費、住院費、**費和醫療費。由社會保險機構支付給每個生育女職工。其中產前轎沒檢查費100元,正常接生費300元(難產、雙胞胎接生費500元,剖腹產接生手術費800元)。

超出上述標準的醫療費及藥費,由單位報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四條用人單位已經繳納生育保險費的,其職工享受生育保險待遇;職工未就業配偶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生育醫療費用待遇。所需資金從生育保險**中支付。

生育保險待遇包括生育醫療費用和生育津貼。

生育津貼申請時間限制是什麼

8樓:律漸

法律分析:領取生育津貼是有時間限制的,一般為時間為1年,同時申請人在一年內不的斷交生育保險,不然將不能領取生帶敏育津貼。生育津貼申領的方式各地不同,有的地方是職工自行辦理生育保險備案、申領手續,自行到銀行領取生育津貼的。

有的地方是單位辦理生育保險散世備案手續,社保中心將生育津貼打在單位賬戶,由單位進行發放。不過,無論那種方式,辦理生育保險待遇報銷都有時限的。關於時限問題,應諮詢當地社保部門。

生育津貼必須要在分娩後的六十天到一百八十天之內申請辦理。生育津貼通常指,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對職業婦女,由於生育,在離開工作崗位期間,進行的生活補貼。

法律依據:《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第八條 女職工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準由生育保險**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女職工產假前工資的標準由用人單位支付。

女職工生育或者流產的醫療費用,按照衝行肢生育保險規定的專案和標準,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生育保險**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

申報生育津貼有時間限制

9樓:陳秋生

法律分析:生育津貼申領是有時間限制的,不過各地規定不一致。生育津貼申請的時間一般是產後六個月之內,超過六個月就等於自動放棄生育津貼。

法律依據:《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虛毀襲定》 第八條 女職工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差兄工資餘逗的標準由生育保險**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女職工產假前工資的標準由用人單位支付。

生育津貼申請時間限制

10樓:張光明

法律分析:領取生育津貼是有時間限制的,一般為時間為1年,同時申請人在一年內不的斷交生埋慎育保險,不然將不能領取生育津貼。

法律依據:《女職工帶液敗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第八條女職工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蠢顫的標準由生育保險**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女職工產假前工資的標準由用人單位支付。

女職工生育或者流產的醫療費用,按照生育保險規定的專案和標準,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生育保險**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

申請生育津貼有時間限制嗎

11樓:上海法和

生育保險的報銷時間以當地社保中心的規定為準。長期生育保險的報銷時間可在18個月內報銷,但部分地區和城市限於6個月。領磨型梁取生育津貼條件:

1、生育的醫療費用。 2、計劃生育的醫療費用。3、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專案費用。

4、女職工生育享受產假。5、享受計劃生育手術休假。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五條 生育醫療費用包括下列各項: (一)生育的醫療費用; (二)計劃生育的醫療費用; (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專案費用。

第五十六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生育津貼: (一)女職工生育享受產假; (二)享受計劃生育手術休假; (三)租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生育津貼按照職工所在用人單位上年度職瞎運工月平均工資計發。

申請生育津貼有時間限制嗎

12樓:賈寶驊

領取生育津貼是有時間限制的,生育津返森貼應在女職工分娩後3個月內向相關主管部門辦理生育津貼申領手續。一般不能超過1年,同時申請人在一年內不的斷交生育保險,不然將不能領取生育津貼。

領取生育津貼條件如下:

1、生育的醫療費用;

2、計劃生育的醫療費用;

3、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專案費用。

4、女職工生育享受產假;

5、享受計劃生育手術休假;

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生育津貼指對職業婦女因生育而離開工作崗位期間,給予的生活費用。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生育津貼按照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準由生育保險**支付。享受生育津貼的情形:

女職工生育享受產假;享受計劃生育手術休假;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生育津貼的發放主要有三種形式:

1.單位已經為本單位員工參加了生育保險的,生育津貼由生育保險**支付;

2.單位未為本單位員工參加了生育保險的,生育津貼由單位按照有關規定支付;

3.外地戶籍員工未能參畝鍵加本市的生育保險的,生育津貼由單位按照相關規定(當地工資支付辦法、女職工勞動保障條例等檔案)支付女職工的產假工資; 因此生育津貼實際上就是產假的工資,不是可以重複領取的待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五十六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生育津貼:

一)女職工生育享受產假;

二)享受計劃生育手術休假;

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迅世巧情形。

生育津貼按照職工所在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發。

自考有時間限制嗎,自考 本科 有時間限制麼

有的地方8年。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對自學者進行的以學歷考試為主的高等教育國家考試,是個人自學 社會助學和國家考試相結合的高等教育形式。直接報名參加所報考專業科目進行考試,所有科目通過 有選考科目按照選考指示進行選考 修夠學分即畢業。全靠自己那麼當地自考辦 所報考省教育考試院或地方自考官網先檢視 報名,...

工傷申報有時間限制嗎

1 單位應該在你受傷後30天內為你申請工傷認定 2 單內位不申請的,你容自己能夠在2年內提議工傷認定申請 3 工傷認定申請需要去當地勞動局解決 4 提議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手續 一 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 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 包括事實勞動關係 的證明手續 三 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 或...

遺產繼承有時間限制嗎,遺產繼承有沒有時間年限?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通過勞動積累的私有財產愈來愈多。但人固有一死,財產將在社會中留存下來。那麼,將筆私有財產必然涉及到繼承以及繼承權的問題。那麼繼承權有時效期嗎?答案是肯定的。一般來說,訴訟時效期是三年。繼承法 第八條規定,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