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帳號已登出
在做資料分析題時,有些考生光閱讀材料就需要很長的時間,這就導致答題的時間不夠用,今天梳理了幾個小方法或許可以幫你節省答題時間。
1、泛 讀。
泛讀是指考生們快速瀏覽材料,不用逐字逐句的仔細研讀。拿到一則材料,尤其是文字型材料,要利用5到10秒的時間快速瀏覽材料,分清材料結構,是總分結構、分總結構還是總分總結構,然後勾畫出每段文字描述的主要物件。如果遇見獨段材料,則快速將材料分層,找出每層主要描述的物件。
2 、找考點。
泛讀完資料分析給出的材料之後考生們就要馬上回到題幹中尋找考點。如出現「誰佔誰的比重為多少?」那麼肯定是求比重,然後再通過時間判斷,是求現期比重還是基期比重。
一般主要是有兩種,一種求的是量,一種求的是率。
考生可以從單位上來區分,量的單位是具體的實際量,例如噸,億元,億美元,千克,萬公頃等,而率的單位是百分數,沒有單位;還有一些題目是求倍數、比重、平均量的題目,這類題目的特點就很明顯了;當然也還有比較類的,但是比較一般也是比較量或者是率之間的關係,所以這裡就不拿出野碰晌來單獨講解了。
3 、定位。
定位材料。通過題幹資訊,再回到材料中尋找相應的資料頌鋒。一般資料分析中我們常見的考試材料有三種,文字型、**型、圖形(柱形、餅型、折線形),每一種材料都有自己的閱讀方式。
文字型用快速閱讀法先讀材料(提醒考生要特別注意關注年份、關鍵性名吵啟詞)、而**型、圖形(柱形、餅型、折線形)可以直接看題目,但是注意**型如果有備註時一定要看,在閱讀過程中,對於關鍵性的要點,可以進行適當勾畫。
以上這三步完成之後,考生們就可以通過計算確定出準確的答案了。很多考生對計算這個環節很是苦惱,提醒考生,如果四個選項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就無需精算,充分利用選項,同時掌握一些基本的估算技巧,這樣就可以節約很多時間啦。
省考資料分析多少題?
2樓:電子數碼
每年省考的資料分析,共有四篇材料,每篇五道題,共20題,30分。
省考行測資料分析分值分佈:分為三份資料,每份資料有5道題,總共15道題,每題分值在分左右,資料分析部分總分33分。省考的行測分值。
具體內容:1、常識判斷:行測常識判斷分值分佈:考查政治、經濟、法律、歷史、地理、自然、科技等常識,總共20道題,每題分值在分左右,常識判斷總分26分。
2、數量關係:行慶橡測數量關係分值分佈:總共10道題。每題分值在分左右,數量關係部分總分17分左右。
3、言語理解:行測言語理解分值分佈:選詞填空20道題,片段閱讀20道題,總共40道題。每題分數在分左右,言語部分總分68分左右。
4、資料分析:行測資料分析分值分佈:分為三份資料,每份資料有5道題,總共15道題,每題分值在分左右,資料分析部分總分33分。
5、判斷推理:行測判斷推理分值分佈:定義判斷10道題,圖形推理5道譁旁題,類比推理。
10道題,邏輯判斷10道題,總共35道題。每題分數在分左右,判斷推理部分總分56分。
省考資料分析一般用多少時間?
3樓:尹師傅工廠
省考資料分析一般用20到25分鐘。省考資料分析姿跡者一般是20道題,給出的時間範圍是20到25分鐘,像你40分鐘都做不完的這種情況,接下來的複習需要好好掌握資料分析題的方法技巧,總結經驗,多多跡薯模擬練習。
省考資料分析注意事項做好資料分析一定要養成先看材料再看題目的閱讀習慣,相信很多同學都是習慣先看題目再去根據問題去材料中找資料,但其實這種習慣是錯誤的,表面上看節約時間,但由於對全文沒有整體把握,非常容易盲目地從第乙個字挨個向後閱讀,這樣每乙個題目都從第一段開始找起。
無意中就浪費了大量的時間,所以拿到試卷應該先用30到60秒時間看材料一看時間州並二看統計指標,三梳理文章結構,同時要做好這些重要資訊的勾畫。文字類材料時間一般在開頭出現,但要注意段落內可能出現其他時間,統計指標一般都在資料之前。
省考材料分析公式
4樓:燒兜貝
公考材料分析題的公式如下:1、現期量=基期量x(1+增長率)。
2、現期量=基期量+增長量。
3、基期量=現期量-增長量。
4。基期量=現期量/1+增長率。
5、基期量=增長量/增長率。
6、增長率=增長量/基期量。
7、增長率=現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8、增長率=增長量/現期量-增長量。
9、增長量=現期量-基期量。
10、增長量=現期量/(1+增長率)x增長率。
公考材料分析題的答題技巧一般來說,資料分析耗費精力較多,不要放到最後作答。按照材料型別,先做圖表型材料,再做文字型材料。25分鐘之內做完,每篇材料7分鐘左右。
做題時務必不要急,列式、計算切記要仔細。
總之,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會做的題先做,不會做的題後做。還要堅守兩個放棄原則,一是遇到難題要果斷放棄,二是數量關係原則上來講可以放棄,並根據考試當天狀態進行調整,爭取能最大程度發揮出自己的水平。
省考材料分析公式
5樓:張軒
省考材料分析公式如下:
行測在國考筆試中佔比也比較大,在國考行測當中想要拿高分,理科題絕對是佔據著主要地位,很多考生由於多年未接觸數學知識,尤其是面對資料分析中的大數字往往會望而卻步,其實學好資料分析的關鍵就是掌握資料分析中的重要公式。
一、增長量。
題目特徵:現在比過去增長量多少?
1. 已知現期量和基期量求增長量:增長量=現期量-基期量。
2. 已知基期量和增長率求增長量:增長量=基期量×增長率。
3. 已知現期量和增長率求增長率:增長量=基期量÷(1+增長率)×增長率。
二、增長率。
題型特徵:現在比過去增速、增幅、漲幅為百分之幾?
1. 已知增長量和基期量:增長率=增長量÷基期量。
2. 已知現期量和基期量:增長率=(現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現期量÷基期量-1
三、現期量。
題型特徵:求現在的某個量為多少?
1. 已知基期量和增長量:現期量=基期量+增長量。
2. 已知基期量和增長率:現期量=基期量×(1+增長率)
四、基期量。
題型特徵:求過去某個量為多少?
1. 已知現期量和增長量:基期量=現期量-增長量。
2. 已知現期量和增長率:基期量=現期量÷(1+增長率)
3. 已知增長率和增長量:基期量=增長量÷增長率。
五、比重。1. 現期比重=部分量÷整體量;
部分量=整體量×比重;
整體量=部分量÷比重。
2. 提問形式:過去的比重為多少?
3. 提問形式:現在的比重比上年上公升或下降幾個百分點?<>
六、平均量。
1. 現期平均量=總量÷總份數;
總量=平均量<>
總份數;總份數=總量÷平均量。
2. 提問形式:過去的平均量為多少?
3. 提問形式:現在比過去的平均量多多少?
4. 提問形式:現在的平均量比過去變化了百分之幾?
七、倍數。1. a是b的幾倍:a÷b
2. a比b多幾倍:a÷b-1
3. 提問形式:去年兩者的倍數關係是多少?
4. 提問形式:去年兩者的倍數關係相差多少?
以上就是在行測考試中常用的資料分析公式,希望各位考生能夠牢記在心,並且記住它的題型特徵或提問形式,最後祝各位考生可以一舉成功!
省考材料分析題答題技巧
6樓:網友
1、先看一眼材料的時間。注意,不用快速看一遍材料,才去看問題,看完材料的伏唯時間後就直接去看第一題的問題。
2、再看問題的時間,用不同的符號或線段表示是本期時間還是基期時間,我個人是畫橫線表示本期時間,畫個圈把時間圈起來表示是基期時間,畢竟圈與橫線對比,因為圈比較顯眼,能引起注意。
3、再看「與、和、佔、比、比重、同比增長量、同比增長率、倍」等這些能表達出考點的字眼,把這些字眼用你覺得醒目的符號標註出來,我依然還是畫圈,第一畫的快、第二也醒目。
4、接下來,就要確定主體內容分別是什麼了,這個就很簡單了吧?除了表示考點外的名詞和字眼,剩下的就是表示主體分別是什麼的詞語了。可以畫橫線或波浪線進行表示,防止有些詞或字被自己看走眼而肆廳逗找錯對應的資料。
5、確定了考點,找到了主體對應的資料後,再看一眼選項數值之間的差距。如果選項數值之間差距大,那麼可以大膽的進行估算、粗算、不動筆算等;如果選項數值之間差距小,那裂賣麼就要仔細點算。
6、優先把前四個小題做對,第五小題要是沒時間做,就蒙乙個前四個小題沒有的選項,大概率對,並非百分百對。
資料分析做的太慢怎麼辦,資料分析如何提速
速度慢的原因一般有三個 讀題理解列式慢 資料查詢慢 計算速度慢。對於可能是天生的閱讀塌前速度偏慢,建議多試試連連看。養成查詢資料的好習慣 利用弊純 個字去鎖定資料,而不是看著乙個很長的詞語 蘿蔔 發呆。讀題圈圈也得多練,找資料之前先明確自己要找哪幾個資料,然後再去有目的的看材料,而不是上下來回來去的...
報了省考,我該怎麼備考呢
一.了解省考 簡單的說,省考考試時間是在4月份,個別省份會提前,我們從現在開始學習時間已經很緊迫了。除專業科目以外,公共科目考試內容包括行測和申論兩部分。其中行測包括常識 判斷推理 言語理解 數量關係 資料分析。內容涉及的範圍廣,知識點多。二.制定計畫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公考考試也是一樣的,...
省考沒有自己適合的崗位該怎麼辦?
沒有適合自己的,那麼你可以看看有哪些可以接近自己崗位的,不管怎麼樣,總是先去考考看。國家公 沒有合適的崗位該怎麼辦?個人建議你可以先試一下國考,國考和省考考的都是行測和申論,這個筆試大綱都是一樣的,今年國考的職位比較少,如果說能有你報考的職位話,建議可以先報上,可以先試一下,這樣就是說可以提前進入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