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超前教育有用嗎?小學生超前教育有必要嗎

2025-07-14 01:15:15 字數 2899 閱讀 3683

1樓:月八的

超前教育的危害,小學三年級就會爆發。孩喚螞李子上學前班打下的基礎往往是「壞基礎」物廳,上過學前班的孩子或許在一開始會表現突出,但到三四年級就明顯會在學習態度和興趣上出問題。這也就是常讓家長和老師擔心的「三年級現象」,孩子的學習會在三年級左右出現比較大的波動。

一是因為三年級的課程開始在設計上會增加思維邏輯性上的難度。二是接受過「超前教育」的孩子,接收到的是死記硬背這種消極的腦力勞動,容易使孩子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慾,孩子只是反覆學習已熟悉的知識。在一二年級相對簡單的學習中或許能有些優勢,但會逐步失去學習中的新鮮感、發現的樂趣、克服困難的興致,很容易在後期學習上不用功,起反作用。

讓孩子「打好基礎不輸在起跑線上」其實是家長的認識誤區:一是沒搞清楚什麼才是孩子需要打的「基礎」;二是不瞭解學前班教學內容的真實情況(其實只是讓孩子死記硬背)。實際上,科學和遲良好的啟蒙教育能讓孩子小小的身體像顆核彈頭一樣儲備巨大的能量,而急功近利的教育卻是把孩子造成乙隻花炮,只能炫目一時。

超前教育不可取,但早期教育很有必要。早期教育從時間上講,是指對0-6歲,也就是上小學以前的孩子的教育,是開發智力,培養習慣,塑造性格的教育。比起給孩子報一堆學前班、培訓班,以下幾項能力的培養更值得家長重視。

一、生活習慣中國學前教育奠基人陳鶴琴大師認為,真正的幼兒教育是生活化的教育,應教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家長可以依據孩子年齡採用相應的方法培養好習慣,例如1歲前培養孩子的規律作息,1-3歲培養獨立自理的能力。研究證明,規律作息和自理能力強的孩子,適應能力也非常強。

二、語言發展語言發展在孩子記憶、情緒管理、社交能力等方面都扮演著重要作用。講繪本,不僅可以培養孩子閱讀和思考的習慣,還能大大促進孩子的詞彙量;另外,日常生活中要引導孩子多表達自我,孩子需要什麼,有什麼想法,都鼓勵他自己表達出來,而不是家長代勞。三、運動發育運動能力的發展,能促進認知能力的提公升。

運動分為精細動作和大運動:精細動作:摺紙、繪畫、橡皮泥、剪紙、積木等遊戲,不但能促進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還能極大的促進孩子的手眼腦協調能力。

大運動:球類、游泳、爬山、騎車等大運動都非常有益,不但可以幫助孩子長高,還可以鍛鍊體能。大運動發展良好的孩子,自信心和抗挫能力也更強。

小學生超前教育有必要嗎

2樓:受冬雁

超前教育和普通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大相徑庭,難怪有家長悔不當初提前學習下學期甚至是下一年的知識,這是很多家長的普遍做法,但是很多經驗充足的老師卻並不認可家長的做法,因為超前教育和普通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大相徑庭。首先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因為孩子年紀還小,自制力不足,很多超前教育下的學生就會自帶「優越感」,以為自己學過了就可以不認真聽講,上課走神、溜號的現象屢見不鮮,到最後養成了不好的學習習慣,想糾正都有些困難。其次,學生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將過多的精力放在超前學習上,那麼很可能分散學習的注意力,而且因為知識和能力未達到超前學習的標準,學習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在打擊之下就會讓學習成為一件「苦差事」,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大幅度枝灶下降。

學習狀態和興趣逐步下櫻搭返降,到了三年級成績就會有大的波動,學生心理出現巨大落差,反而會產生厭學的心理。最後,很多家長都會將超前教育放在補課班上,知識的講解猶如「走馬觀花」,學生根本來不及消化,就通過大量的習題來進行強化,學生就會出現很多的「適應性」問題,最終失去學習的動力。所謂「欲速脊飢則不達」,教育方法的選擇很重要,循序漸進才是正確做法想要讓學生比別人早學一點、多學一點,這種心理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內卷」嚴重,如果一步落後,就容易步步落後,想追趕勢必要更費力。

但是筆者想說的卻是「欲速則不達」,超前教育或許能帶來優勢,但對學生來說身心壓力比較大,並非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承受得住,揠苗助長的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相比較超前教育,筆者更願意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讓學生在適當的年級做合適的事情,學習也是如此,根據學生的情況去進行教育遠比跟風隨大流好得多。如果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比較強的話,可以對孩子進行強化訓練,多接觸一些課外知識或者是提前學習課程,只要在學生的能力範圍內都是可以的。

小學生超前教育是好是壞?

3樓:你黴了喲

超前教育」導致孩子厭學,有這樣一位媽媽,她自己的性格本來就很要強,這不,又聽信所謂的「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給孩子出了不少難題。3年內花了快10萬,給孩子報了。

七、八個培訓班,在孩子5歲的簡差陵時候便學完了小學二年級的課程。

剛開始上一年級的時候孩子成績非常優秀,覺得老師講的都很簡單,到了。

二、三年級,成績卻慢慢下滑了,孩子從班裡的尖子生變成了中等生,漸漸地開始厭學、不寫作業、上課走神了。

找老師溝通的過程中,她才逐漸意識到,原來孩子在剛上一年級時,因為學過這些知識所以在成績上比別的孩子優秀,但攔戚恰恰因為這些內容他已經掌握了,上課更容易走神,對學習也缺乏興趣,逐漸養成不注意聽課的壞習慣。

上了二年級,孩子的「老本」吃完了,由於學習慾望不強,學習習慣不好,感覺越來越吃力。這位媽媽說,真後悔當初的決定,早知道這樣,還不如讓孩子上小學再跟著老師的授課進度,按部就班地學。

2、孩子過早接觸知識,扼殺的不只是想象力和創造力。

國外兒童心理研究院,曾做過這樣乙個實驗用簡潔語言描述一幅畫,請兩組孩子同時根據自己聽到的內容來作畫。一組是上過幼兒園;一組是沒上過幼兒園。

兩週後,教授再次重複實驗的每乙個步驟。

結果,上過幼兒園的孩子,畫作和上次幾乎一模一樣,但沒上過幼兒園的孩子,畫作卻與上次截然不同。

實驗結果很明顯:孩子越早接觸知識,想象力和創造力受到的磨損和消耗就越大。

3、孩子超前學習的危害,將在小學二年級後爆發。

很多父母看別人家孩子早早送去上學了,自己便不淡定了。

其實,讓孩子過早進入到枯燥的學習之中,他們將來會比青少年更容易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教育慶悄專家也曾指出:超前學習,雖然會讓孩子在剛上一年級時,成績比別的孩子優秀。但孩子上課容易因已經學會了而導致缺乏探索求知的慾望,養成聽講不專注的不良習慣。

等上了二年級,孩子的「老本」吃完了,加上學習慾望不強,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會越來越吃力,越來越糟糕。

小學生學電子琴考級有用嗎,小學生學電子琴考級有用嗎

你指的有用是哪方面?如果是考學的話,一點用也沒有。電子琴只能用來培養一下 素養,沒有學校要電子琴方面的藝術特長生。小學生的話,年齡不大,還趕趟,建議轉行。轉到西洋樂隊裡的樂器中去,這種樂器學校招的多。但不建議學裡面的小提琴和鋼琴,因為錄取比例太低。如果只是培養興趣的話,考級也沒用。考級的時候,只是練...

怎麼教小學生背單詞?謝謝怎樣教小學生記單詞

我這邊總結了幾種方法 1 通過韻律 兒歌進行記憶 兒歌通常是小學生學習語言時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教字母時,有abc字母歌,這對字母的記憶有很大幫助,教數字時,有數字歌,教顏色時,有顏色歌。2 繪畫記詞 3 利用實物記憶 4 比較記詞 例如短褲shorts和short這兩個詞,通過對比,同學們很快就記...

小學生英語要不要教語法怎樣教小學生英語,要不要把一些語法引入呢?例如,在講到現在完成時的時候,要不要引入這個術語呢?

需要。小學的英語教學 似乎只要讓學生 通過聽聽 說說 唱唱 讀讀 內做 做,學會簡容 單的英語對話或者用英語 進行 簡單描述日常生活就達到了教學 目的,語法教學可有可無,真的這樣 嗎?其實不然,任何一種語言都有它 的規則。正所謂 無規矩不成方圓。學習和掌握母語 因為能夠接觸和使用 的機會很多,可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