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盛陌夏傾意情
準確的說是工資扣除社會保險、住房公歲野積金之後的餘額超過1600的話,就應該以減去1600的乎裂喊餘額作為個人所得稅的納稅基數交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9級累進稅源頃率,具體的累進稅率情況和計算方法樓上的已經說得很詳細了。
你說的情況可能取得的收入不是按工資薪金計稅,而是按照勞務報酬計稅,在這種情況下,只要超過了800,就會按20%扣稅。
2樓:非常參加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扣除標準)瞎棗*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扣除標準1600元/月。
不超過500元的,稅率5%,速算扣除數為0;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稅率10%,速算扣除數為25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稅消滲率15 %,速算扣除拿神脊數為125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稅率20 %,速算扣除數為37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稅率25%,速算扣除數為1375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稅率30%,速算扣除數為3375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稅率35%,速算扣除數為6375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稅率40%,速算扣除數為10375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稅率45%,速算扣除數為15375
工資的稅怎麼算
3樓:姚大利
法律分析: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專項扣除(五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範圍和標準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範圍、標準和實施步驟由***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工資稅收怎麼算的
4樓:趙運熹
法律分析:工資交稅的計算方法:個人的應納稅所得額乘以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而個人的應納稅所得額,為個人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範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征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徵、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律授權***規定的,依照***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徵、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牴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工資稅收怎麼算的
5樓:宇說法律
工資稅的計算方法:用其應納稅所得額乘以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而應納稅所得額=個人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費用六萬元—各項法定的扣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九)偶然所得。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團猜的超額累進納巧稅率;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塌茄型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請問工資稅是怎麼算的?
6樓:信必鑫服務平臺
工資稅,即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是,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根據《關於2018年第四季度個人所得稅減除費用和稅率適用問題的通知》規定,從2018年10月1日。
起執行,具體如下:
薪金所得適用稅率起徵點調整至5000,計算方法是,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5000;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個稅)。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實際收入-扣除標準)×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扣除標準2000元/月。工資-2000後的1-500元範圍內,扣稅比率為5%;500-2000元範圍內,扣稅比率為10%;2000-5000元範圍內,扣率比率為15%。
四金構成:是指養老保險金、住房公積金、失業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四金」是由**部門頒佈實施的社會。
保險,它帶有強制性。凡「四金」規定適用單位,必須無條件地執行,它也是適用單位必須承擔的。
基本社會義務,對勞動者來說,是應當享受的基本權利。
四金交納比例:
養老金6%失業保險金1%1%
醫療保險金1%
住房公積金7%7%
四金計算(假如工資600元/月):
養老保險金=工資×6%+工資×
醫療保險金=工資×1%+工資×
失業保險金=工資×1%+工資×1%=600×1%+600×1%=6+6=12
住房公積金=工資×7%+工資×7%=600×7%+600×7%=42+42=84
除去四金後的工資=工資-所有的個人交納相加的和。
附:個人所得稅超額累進稅率表。
工資的稅怎麼算?
7樓:陳寶發
法律分析:個人的應納稅所得額乘以個人所得稅的稅率。而個人的應納稅所得額,為個人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九)偶然所得。
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誰知道怎麼算啊,誰知道這題怎麼算啊
你總共借了1000塊減去你買鞋子的錢970就剩了30塊。你說你還了他們倆一人10塊。那就這樣算。1000 20 980塊。是不是然後你又去買鞋子用了970塊 對不對。你980 970 10 你手上不是剩下10塊了。你為什麼要把腦袋轉到那個死胡同裡。生命於我們,只是滄海一粟,然而,卻承載了太多的情非得...
誰知道蘇州金龍的工資怎麼樣啊,誰知道蘇州金龍的工資怎麼樣啊 5
手機使用者 蘇州金龍裡的文員待遇我不知道,車間一線的待遇清楚地不能再清楚了。一線員工工資低的不能再低了,要是趕上那個月工資發的多一點就更氣人了。一線員工幾乎都是咬牙咒罵的工作。住宿不好,伙食更差。晚飯自己在外面解決,宿舍裡不讓做飯的逮到罰款200.工資都不夠扣稅的低吧?偶爾那個月的夠扣稅的還要分幾次...
急求 有誰知道稅收籌劃風險防範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啊?謝謝啦!
稅收籌劃風險防範的具體措施都有哪些 稅收籌劃風險防範的具體措施有以下幾點 第點 完善企業內控制度 當前,我國財務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準則基本完善,稅收制度也逐漸健全,但財務會計與稅法規定之間的差異將長期存在鋒旅胡。為避免稅務風險,企業財務工作者須把握上述差異,儘量做到正確納稅,這一客觀要求具體表現為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