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體中結晶水的測定什麼時候不再加熱

2025-07-12 00:45:23 字數 3172 閱讀 9457

1樓:網友

題目。蒸發結晶時什麼時候停止加熱。

溶液表面析出一層晶體膜時。

答案。出現大量晶體後,停止加熱用餘熱繼續加熱烘乾,可。

防止加熱過度(固體會飛濺).

16.實驗室測定五水硫酸銅晶體裡結晶水的n值時出現了三種情況:

晶體中含有受熱不分解的物質;

晶體尚帶藍色即停止加熱;

晶體脫水後放在臺上冷卻再稱量.

使實驗結果偏低的原因是①②③行吵段(選填①、②

試題答案。分析 ①晶體中含有受熱不分解的物質,會導致水的質量偏少;

晶體尚帶藍色即停止加熱,會導致未完全分解,水的質量偏少;

晶體脫水後放在臺上冷卻再稱量,會導致硫酸銅結合空氣中的水.

解答 解:測定水的檔譽質量可通過測定晶體的質量與剩餘固體質量的差,從而計算n的值.

晶體中含有受熱不分解的物質,則剩餘物質質量大,會導致水的質量偏小,因此實驗結果偏低;

晶體尚帶藍色即停止加熱,會導致未完全分解,剩餘固體到,則水的質量偏小,因此實驗結果偏低;

晶體脫水後放在臺上冷卻再稱量,會導致硫酸銅結合空氣中的水,使剩餘固體質量偏大,則水的質量偏小,因此實驗結果偏低;

故答案為碰首:①②

點評 本題是通過實驗測定分析實驗誤差的問題,解題的關鍵是明確實驗的原理及操作引起的結果對實驗的影響,能夠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能力.

2樓:書海火

晶體中結晶歲悉水的測定搭扒什麼時候不再加熱?當前後兩乎枝乎次稱量固體質量差小於克時,就認為失水徹底,不需要再加熱了。

結晶的要求是什麼?結晶的溫度是多少?

3樓:網友

對結晶操作的要求是製取純淨而又有一定粒度分佈的晶體。晶體產品的粒度及其分佈,主要取決於晶核生成速率(單位時間內單位體積溶液中產生的晶核數)、晶體生長速率(單位時間內晶體某線性尺寸的增加量)及晶體在結晶器中的平均停留時間。溶液的過飽和度,與晶核生成速率和晶體生長速率都有關係,因而對結晶產品的粒度及其分佈有重要影響。

在低過飽和度的溶液中,晶體生長速率與晶核生成速率之比值較大,因而所得晶體較大,晶形也較完整,但結晶速率很慢。在工業結晶器內,過飽和度通常控制在介穩區內,此時結晶器具有較高的生產能力,又可得到一定大小的晶體產品。

晶體在一定條件下所形成的特定晶形,稱為晶習。向溶液新增或自溶液中除去某種物質(稱為晶習改變劑)可以改變晶習,使所得晶體具有另一種形狀。這對工業結晶有一定的意義。

晶習改變劑通常是一些表面活性物質以及金屬或非金屬離子。

晶體在溶液中形成的過程稱為結晶。結晶的方法一般有2種:一種是蒸發溶劑法,它適用於溫度對溶解度影響不大的物質。

沿海地區「曬鹽」就是利用的這種方法。另一種是冷卻熱飽和溶液法[1]。此法適用於溫度公升高,溶解度也增加的物質。

如北方地區的鹽湖,夏天溫度高,湖面上無晶體出現;每到冬季,氣溫降低,石鹼(na2co3·10h2o)、芒硝(na2so4·10h2o)等物質就從鹽湖裡析出來。在實驗室裡為獲得較大的完整晶體,常使用緩慢降低溫度,減慢結晶速率的方法。

什麼是理論結晶溫度

4樓:科創

理論結晶溫度指每一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平衡結晶溫度。

結晶溫度是指物質從液體轉變為晶體的過程所需的溫度。但實際上,液體溫度達到理論結晶溫度時並不能進行結晶,而必須毀棚在其溫度以下的某一溫度棚李才開始結晶。

在實際結晶過程中,實際結晶溫度總是低於理論結晶溫度的,纖和則這種現象成為過冷現象,兩者的溫度差值被稱為過冷度。

什麼是理論結晶溫度

5樓:it男小何

理論結晶溫度指每一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平衡結晶溫度。

結晶溫度是指物質從液體轉變為晶體的過程所需的孝旦溫度。但實際上,液體溫度達到理論結晶溫度時並不能進行結晶,而必須在其溫度以下的某一溫度才開始結晶。

在褲慎孝實際結晶胡稿過程中,實際結晶溫度總是低於理論結晶溫度的,這種現象成為過冷現象,兩者的溫度差值被稱為過冷度。

再結晶後晶粒的大小主要取決於加熱溫度與時間和()。

6樓:科技愛好者老錢

再友搭結兆枯晶後晶粒的大小主要取決於加熱溫度與好猜拿時間和()。

正確答案:預先變形程度。

水結晶實驗過程

7樓:遊讓閃妍

1.首先將各種水分別放到有蓋的玻璃器皿中(剛開始進行實驗的前幾年,每次要用100個玻璃器皿),然後放進冷凍庫凍上3個小時。這樣在玻璃器皿中會形成直徑大約為1釐公尺的冰塊。將光線投射到乙個個凸起的冰塊上,用顯微鏡觀察,就能看到結晶。

2.在-25℃的條件下,將放在50個實驗用的淺盤中的水滴冷卻,使之形成圓形的冰粒。然後將其拿到-5℃的房間中,用200倍的顯微鏡觀察。

當然,在每乙個玻璃器皿上不會出現相同的結晶,有的甚至無法形成結晶。統計這些結晶,並製成圖表後,就能瞭解水的性質,諸如哪些水會出現類似的結晶,哪些水根本不會形成結晶,還有哪些水只能形成一些破碎的結晶,等等。

8樓:焦梓維實冬

早在1987年,法國科學家傑克·班伯尼做了乙個實驗,證明水有『記憶』的功能,但是始終得不到科學界的認同。江本勝一直有志進一步找這方面更多的更有說服力的證據,後來忽然悟出了雪花結晶獨一無二的原理(歷史上世界各地億兆粒出現過的雪花,沒有兩粒是圖案完全一樣的),於是開始觀察不同**的水所結出來的冰粒,晶狀圖案有甚麼分別。

他將水放進一般的雪櫃裡結冰,然後用強力的顯微鏡拍下結晶的樣貌,結果拍出來的**顯示天然水的結晶都十分漂亮,而自來水及受過人類工業文明汙染的水,結晶醜陋無比,不少甚至根本結不成冰。

然而,江本實驗的樣品分別在零下25°結冰且零下5°形成水結晶,科學理論預期形成的水晶柱是多於水晶板的,但是江本的**中沒有乙個水晶柱,這是非常令人懷疑的,同時也有可能是江本把不支援他主張的樣本去除掉了。

什麼叫結晶水?如何測定製得的晶體中的結晶水?

9樓:孟飛

溶質從溶液裡結晶析出時,晶體裡結合著一定數目的水分子,這樣的水分子叫結晶水。在結晶物質中,以化學鍵力與離子或分子相結合的、數量一定的水分子。例如,從硫酸銅溶液中結晶出來的藍色晶體,含有5個結晶水,其組成為cuso4·5h2o。

在這種晶體中有 4個水分子直接與 cu離子配位,另一水分子則與so4離子結合。

將晶體稱量後加熱至質量不再減少時為止,再稱量,質量減少的部分就是結晶水。

一天中什麼時候飲水好,喝多少水?

人們喝水,一般常根據是不是口渴了而定,這是不合理的。因為口渴表示人體水分已失去平衡,是人體細胞脫水已到一定程度,中樞神經發出要求補充水分的訊號。口渴後才喝水,等於泥土龜裂了才灌溉,不利於植物的生長一樣。宜餐前空腹喝水 餐前空腹喝水,是說早 中 晚三餐之前約一小時,喝一定數量的水。因為,食物的消化是靠...

日語中的「何」,什麼時候讀什麼時候讀

1 讀 的場合 a 做主語時,主要放在 之前。如 何 何 b 做賓語時,主要放在 之前。如 何 2 讀 的場合 a 做謂語時。如 何 b 做定語時 主要放在 之前 如 何 c 合成詞中。如 何曜日 何時 何年 何月 何日 何人 等等 補充 何 下接 行假名時,音便為 文例 無論如何也要,一定要。下接...

jquery中的function什麼時候執行

這個是在頁面dom文件載入完成後載入執行的,等效於 document ready function 優於window.onload,後者必須等到頁面內包括 的所有元素載入完畢後才能執行。id 只是選中某個元素,比如你的函式第三行 document.getelementbyid txtname 並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