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書與秦帝國興亡的啟示 商鞅與商君書(二) 有目無文篇之狂想

2025-07-11 12:00:07 字數 1186 閱讀 6024

《商君書》新解(二)(原創)

1樓:鮮活且善良丶桃花

管子》牧民篇中,有一句千古名言「倉稟實則知榮辱,衣食足則知禮孝告罩儀」,意思是有了充足的糧食儲備,有足夠的衣物可以遮體,那麼民眾自然就會知道榮辱,懂得禮儀。而商殃卻認為一定要使民眾貧困,才能讓國家強大,《商君書》原文是「國貧而富治,則重貧,重貧則國弱。國富而貧治,則重富,重富則國弱」,意思是如果國家貧困卻用富民的方式治國,那麼國家就會被削弱,如果國家富裕,而且採用貧民的方式治理國家,那麼國家一定會富有。

商殃的這套理論,看似不可思義,實際上是符合他的一慣立場的,直到今天這套理論仍然在發揮作用。《商君書》中說「利出一孔,則物多,利出十孔則物少」就是說國家要壟斷所有的資源,由國家來主導資源的分配,這樣可用東西就多了友蠢,如果資源的分配權,掌握在很多人或組織的手裡,那麼國家可用的東西就少了,如果利出一孔,民眾就只有依靠國家才能生存,這樣國家對民眾就有了絕對的控制能力,如果利出十孔,民眾就有了選擇的空間,這樣國家對民眾的控制力就會弱化。

商君書》中說「民辱則貴爵,弱則尊官,貧則重賞」意思是隻有讓民眾受到曲辱,才巧鬧會知道社會地位的重要性,只有讓民眾弱不經風,才會知道**的尊貴,只有讓民眾貧窮,才會知道賞賜的重要,通過三種手段把民眾牢牢控制在國家手裡。

最後來解釋一下「愚民」,「民愚則無外交,無外交則樸」,就是說只要民眾愚味無知,失去思考能力,人云亦云,既使和別人交往了,也不會被別人的思想影響。因此,就必須把能言善辯之人,智慧通達之士除去,必須把能夠影響民眾思想的書藉焚燬,舉國上下,只能有乙個聲音,一種思想。

讀完《商君書》,直是讓人感慨萬千,五味雜陳啊,即有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又有對自身處境的無奈,更有對普羅大眾深深的痛惜,最後想對他們說,兄弟們,保重。姐妹們,珍重。

秦國變法理論的《商君書》,到底寫了什麼?

2樓:創作者

寫了關於商鞅變法激首的介紹清鉛簡,還有教育理論,也寫了關於此次改革的形式,包括局勢方面的結論,還有商答褲鞅變法的代表人物,都是書中包括的內容。

3樓:巨集盛巨集盛

這本書寫了有關變法的理論,也寫了陸銷商鞅變法的一些政策,寫了商鞅變法的過程,也清友寫了商鞅變法的施行過程,還寫了變法的答悉槐政策。

4樓:浩海永寧

這個書裡面寫了變法理論的具體措施,講述了強國弱民的概念以及實施方法,農學的知識,還有教育理論。

《商君書》積極主戰,在作戰指導上主張什麼

論敵察眾,則勝負可先知 在作戰中,要對敵人的情況進行分析,兵起而程敵,政不若者勿與戰,食不若者勿與久,敵眾勿為客,敵盡不如,擊之勿疑。兵大律在謹 從戰爭觀方面說,商君書 積極主戰,而在作戰指導上,它主張小心謹慎,不可盲從。商君書 不僅強調積極主戰,還注意到什麼問題?商君書 不僅強調積極主戰,而且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