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南國途千里
崇禎皇帝給人的印象是勤政愛民,儘管和明朝歷代皇帝一樣有寵幸的宦官,分別是曹化淳、王承恩。但是,曹化淳上書順治帝妥善安置自縊的崇禎皇帝。王承恩更是忠心護住,效仿崇禎皇帝自縊,南明弘光帝和清朝順治帝皆稱其為忠義之士。
可以崇禎慧眼識珠,並未寵信錯人。
崇禎皇帝畫像。
除此之外,崇禎皇帝在位期間進行了一系列的變革,企圖力挽狂瀾,救明朝於水火之中。在經濟方面,面對入不敷出的現狀,崇禎皇帝實行日奏的稽核制檔悄尺度,期待實現財政盈餘。面對懶散懈怠的官僚體系,崇禎皇帝經常在朝堂之上要求內閣改票,直接督促官風改革。
當然,人無完人,崇禎皇帝也有自己的弱點和缺陷。所以,我們既不認為崇禎皇帝對明朝滅亡毫無責任,也不認為崇禎皇帝對明朝滅亡負全部責任。我們認為他要對明朝滅亡負一部分的責任。
我們很難用量化的方式來表達這個部分,但是我們可以明確指出這部分責任的內容,那就是誅殺抗清名將袁崇煥,以及與清朝合議之時誅殺兵部尚書陳新甲。
陳新甲劇照。
學屆公認袁崇煥是被冤殺的,崇禎皇帝殺害行高袁崇煥的理由是其裡通外國,為明朝的叛徒。崇禎二年,皇太極帶領清兵進攻京師,袁崇煥駐兵城外與清兵鏖戰。後清兵退去。
魏忠賢餘黨向崇禎帝進言,造謠稱清兵之所以順利抵京,應是袁崇煥故意開關方為可能。皇太極見明廷內鬥,甚為欣喜,故意放出風聲,營造袁崇煥與清朝有秘約的假象。崇禎皇帝信以為真,將袁崇煥殺害。
實際上,袁崇煥並無謀反之心。袁崇煥一死,清兵在北方邊境屢戰屢勝。所以,崇禎誅殺袁崇煥,加速了明王朝的滅亡。
袁崇煥畫像。
陳新甲被誅殺,是因為其將與皇太極議和之事公之於眾。崇禎皇帝本想偷偷摸摸達成議和,因此對洩漏之事耿耿於懷。最後,更是因此事將陳新甲等人下獄誅殺。
可見,崇禎皇帝是乙個將自己的面子看的比國家前途命運更加重要的皇帝。因此,此時議和,對明朝來運指說利大於弊,明廷可以藉此機會儲存實力,再進行反撲。
2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崇禎至少要負80%的責任,無論是與皇太極議和,還是答應封李自成為西北王,明朝都是可以避免滅亡的。
3樓:惠華小知識
崇禎皇帝應該負主要責任。因為崇禎皇帝出現判斷失誤,才會導致明朝滅亡。
4樓:社會生活家
他並沒有責任,崇禎繼位後明朝就已經瀕臨滅亡,明朝滅亡和他沒有關係。
明朝滅亡崇禎真的是乙個背鍋俠嗎?你怎麼看?
5樓:番茄味雞腿堡
確實是乙個背鍋俠,他磨晌是指悶乙個比較有能力的帝王,但是依舊沒有辦唯遊彎法挽回江山,明朝的毀滅是因為歷代的問題導致的。
6樓:清秋雲奕
真的。明朝末期積累的很多矛盾已經無法解決了,就算換上乙個更加明智的君王,可能也沒有太大作用。
明朝末代皇帝崇禎的父親,明朝末代皇帝崇禎究竟是一位不得志的明君還是一位,不
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檢於煤山自縊身亡。朱由檢 1611年2月6日 1644年4月25日 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異母弟,母為淑女劉氏。於1622年 天啟二年 年被冊封為信王。1627年 1644年在位,年號崇禎,後世稱為崇禎帝。朱由檢繼位後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生活節儉,曾六...
明朝時什麼時候滅亡的,明朝建立和滅亡的時間分別是哪年?
明朝 1368年1月23日 1644年4月25日 1644年,大順軍隊攻占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滅亡.明朝宗室在華南建立的若干個南明政權延續了數十年,於清朝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 被清軍完全逐滅。明朝及其相關政權的歷史程序分為四期 明朝前身 西吳 1364年 1368年 統治全國 明朝 1368年...
明朝晚期,崇禎的處境到底有多難?多來自於哪裡?
明朝晚期,崇禎這位君王的處境可以說是內憂外患了。內有農民起義 黨爭 不團結的百官,外有女真族虎視眈眈。明朝末年由於百姓生活得十分困難,經常是吃不飽飯,所以爆發了農民起義。而在這些廣大的農民起義軍裡面,湧現出了乙個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 陪歷闖王 李自成。在李自成的帶領之下,粗高農民起義軍開始有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