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啥成就的龐統,為什麼能跟孔明齊名?

2025-07-07 22:40:11 字數 1721 閱讀 2074

1樓:懟懟史實

三國時期劉備手下一共有兩個著名的毛世,乙個是諸葛亮,乙個是龐統。

而且諸葛亮和龐統幾乎是齊名的,這個評價主要是水鏡先生司馬徽的評語。司馬徽是乙個十分會識人的人,在龐握昌統二十歲的時候,他去拜見司馬徽,當時司馬徽正在桑樹上採桑,龐統就站在樹下,兩個人就這樣乙個在樹上,乙個在樹下,聊到了天黑。聊完之後,司馬徽對龐統的評價十分之高,認為他是荊州的翹楚,無人可比。

為什麼龐統的一生幾乎沒有什麼實際成就,而能與諸葛亮齊名呢?

為什麼龐統沒有什麼很大的成就呢?這與他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去世了有關係,如果他能夠在世上活得長久一點的話,相信他也是能夠獲得很大的成就的。

而龐統能夠與諸葛亮齊名,這似乎與龐統和劉備之間的關係有關,龐統的行為方式,讓劉備整個人都改變了,從中得到了昇華。

龐統正是諸葛亮向劉備所引薦的,龐統與劉,進行一番交談之後,劉備對龐統開始委以重任。

劉備對龐統也是十分信任的,對他的信任,僅次於諸葛亮。有一次劉備和龐統聊天,劉備問龐統說:「你當過周瑜的功曹,當時我在京城去見孫權的時候,聽說周堬建議孫權把我扣留下來,有沒有這樣的一回事?

龐統說道確實是有這麼一回事。從這次談話中,就可以看出來劉備對於龐統的信任有多深了。

在劉備準備西取益州的時候,他的內心其實是非常糾結的,很多的人都勸他拿下益州,他也當然希望能夠統一巴蜀漢中,成就高祖大業,但是他的心中也有所顧慮,顧慮主要在兩個方面:乙個是實力不夠,他擔心自己的兵力不足以和對方相抗爭,因此這場戰爭不一定能夠成功。另乙個就是口碑問題,劉備向來都以「仁義」而著名天下,所以他去拿下益州,是否能夠獲得人心?

是否擁有足夠多的擁護者?這些都還是乙個疑問,所以他還在糾結。

但是龐統的一句話卻讓劉備下定了決心,龐統對劉備說:「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

逆取順守,報之以義,事定之後,封以大國,何負於信?今日不取,終為人利耳。」

這句話的大概意思就是說在這種亂世,人要懂得隨機應變,不能死守從虧凳前的一條道路,之前是因為我們沒有地盤,所以要做到仁義,現在有了地盤就要發展壯大,自己就必須得銷皮旅擁有霸氣,吞併弱國,所以要趕緊的去拿下益州,如果再晚一步的話,就會被其他人搶走了。

正是因為這一句話改變了劉備從前的道德觀以及思維模式,從此以後,劉備開始變得現實而又功利,很多人覺得劉備的這種改變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受到了龐統的影響。

2樓:拉布拉斯不變換

龐統之所以能和孔明齊名,完全是司馬徽的讚譽,以及在赤壁之戰中獻的連環計。

3樓:蘇大強愛吃瓜

雖然龐統沒啥成就,但是他的學識非常淵博,分析天下大勢也井井有條,所以他才能夠跟孔明齊名。

4樓:新鮮妃子笑

因為龐統的實力是很強的,只是因為時運不佳才死在了落鳳坡,否則他能做出一番比諸葛亮還偉大的成就。

龐統本身就沒有耀眼的戰績,他為什麼可以和諸葛亮齊名?

5樓:網友

因為水鏡先生的「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臥龍就是諸葛亮,鳳雛就是龐統,使得二者綁在了一起。要不是龐統英年早逝,成就不會比諸葛亮低。龐統最好的戰績就是幫助劉備取得了成都。

6樓:巨集盛星辰

這是因為龐統是乙個非常有實力的人,雖然他沒有什麼優秀的戰績,但是他的才略和謀略是讓人非常敬佩的,所以可以和諸葛亮齊名。

7樓:今天退休了嗎

因為他在赤壁之戰當中,使用了一些連環計,導致曹操失敗,貢獻非常大,所以和諸葛亮可以齊名。

在三國演義中沒啥大成就的龐統,憑啥能夠與諸葛亮齊名

在三國演義中沒有太多內容敘述龐統的成就,但從他的家族你可以看出來,他的家族是荊州赫赫有名的龐氏家族,是那時候非常優秀的世家,所以龐統可以和諸葛亮齊名。龐統是在未出山的時候就已經跟諸葛亮齊名了,雖然在 三國演義 之中,他僅出現幾次,沒立下什麼功勞,但從龐統當時的出身來說,在未出山就能與諸葛亮並肩,肯定...

龐統的水平為什麼比諸葛亮差那麼多?

諸葛亮 比龐統要早加入劉備軍肢顫,所以在權力上諸葛亮要比他更加有優勢。龐統歷鬧敗 由於權力上的優勢,讓本就心高氣傲的他想快點做出成績,所以在心理上他對諸葛亮已經處在下風。諸葛亮 卻有很強的權力慾,從他跟劉備而不跟其他人可以看出來,寧為雞頭不為牛後,可以看出他很想在世人面前表現自己,只有把弱的經營強,...

若和司馬懿對戰的是龐統,蜀漢能完成北伐嗎?

在我看來司馬懿和龐統不在乙個檔次。且不論過程就看結果一目瞭然,司馬懿活了歲笑到了最後,而龐統歲就掛了,假如龐統不死也不是司馬懿的對手 下面從幾個方面闡述一下。第一 華而不實浪得虛名 三國那個時候還沒有科舉制度,靠的是推薦,特別是名人 大咖推薦那更是不得了,於是為了能讓名人大咖推薦當然少不了逢迎巴結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