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白玫小姐
孔子,被稱為「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100人之一」,而我從沒有去過曲阜,孔廟拜訪孔子老人家真感到有不敬啊,只有偶爾翻閱孔子的《論語》感受孔子的思想,品德。在當今這個「起伏跌宕」的浮躁的社會,甚至由一件事情引起民憤的社會,我真想在夢中「能遇見孔子老人家」聽聽他的教誨,踏著他的足跡把顆顆感恩之心投放家家戶戶,讓我們的世界真正,和諧,壯麗,巨集偉,溫馨起來。
一。子曰:性相近,可相遠也。
孔子說: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只是由於習染不同,而漸漸相差遠了。
人類的文明就是習慣養成,亂丟紙屑,隨便吐痰,亂貼廣告等敏敬,我們如此的話,有100個環衛工人來打掃這座城市,光讓這些環衛工人低頭掃吧,就是有1000個環衛工人也不夠用,這就是習慣所養成,而我們收斂了這些不文明的行為,那麼,我們就是在感恩環衛工人的辛苦勞動,感恩這座城市給我們帶來的一塵不染如鏡子般的明鏡的心靈。
二。子曰:為上**下愚不移。
孔子說:只有最上等的智者與最下等的愚夫是不能改變的。
感恩是我們每個人要擁有的形體上的活動,並不是說,感恩,是屬於個人意願。富翁的感恩來自我們社會好的政策,來自農民日夜此伏耕田的糧食,來自農民工蓋起來的高樓大廈;窮人的感恩歷經風險換來的小康生活,穿衣戴帽的生產者。感恩是我們每一位公民應具備的品德。
三。子曰:士見危敢命,見得思義。
孔子說:面臨危險敢於獻身,見到利益能夠以道為重。
有人遇難,你會不會伸手去幫忙?有一筆財產,你是獨吞還是兄弟姐妹平分或資助貧困的人群。橋扒慎在這一瞬間,你的一閃念是什麼?
給予是感恩;己有也是感恩,而分量不同,你如何選擇?感恩並不是用筆寫下這兩個字就成為「往事」,而是由你心靈的肢體支配你去做某件事情。
感恩,你在以什麼形式去感恩呢?
花,草,樹木,陽光,高山,長江,大海,動物,啊!人類,只有充滿了感恩,你的心靈才會如白雲那麼潔白,神聖!
2樓:網友
孔子三歲喪父,18歲時母親駕薨,死前,一直抱病在床,孔子一直照料,死後,孔子為了將父母安葬在一起,但古代的墳墓不封不樹,想要找到實在太難,他就將母親的靈槨運送到「吾父之衢」(十字路口)這個地神坦方,跪著問路,終於感動了所有人扒侍,其中就有一老婦,他的兒子就是當年安葬孔子父親叔梁紇的,遂了他的心願,葬後守春瞎吵孝三年。
孔子拜老子為師
3樓:金色盛典歷史
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裡,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後,終於走到了洛陽。在洛陽城外,孔子看見一駕馬車,車旁站著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穿著長袍,頭髮鬍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學問。孔子想:
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於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你是——」老人見著位風塵撲僕僕的年輕人一眼就認出了自己,有些納悶。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麼還要拜我為師呢?
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中國孔子學院都學些什麼內容,中國孔子學院都有什麼教學內容
我們知道隨著中國的地位不斷提公升與國際綜合實力的不斷加強,中國越來 越多的代名詞也出現在了其他很多的國家報道中,中國文化,中國科技都在不斷衝擊著外國的文化,我們知道中國是乙個具有五千多年優秀文化的國家,上下五千年的傳承可謂是我們中國人最大的財富之一。孔子學院作為中國文化傳播及傳承的機構之一,在近幾年...
孔子在魯學琴的故事,關於孔子的成語故事
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師襄子曰 可以益矣。孔子曰 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也。有間,曰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7626231 已習其數,可以益矣。孔子曰 丘未得其志也。有間,曰 已習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 丘未得其為人也。有間,有所穆然深...
孔子是一位怎樣的老師,孔子是一位什麼樣的老師
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 思想家 教育家。因材施教 善於觀察學生的個性差異,瞭解學生各自的內興趣愛好,對每容一個學生都制定一套適合自己的教育方法。教育過程 十分注意運用啟發誘導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在各個方面身體力行,言行一致,知行統一。教育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