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成因有哪些?

2025-07-05 21:55:13 字數 3337 閱讀 9214

1樓:八維教育

一,教育與實踐具有一定的脫節。

雖然中國的教育設計倡導素質教育,但評價體系唯分數論,最後執行結果成了「填鴨式唯睜虛教育」,注重孩子的知識灌輸,孩子最重要的行為習慣、動手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從小得不到系統鍛鍊。大學生在校學到的只早基是書本上的「指燃死知識」,只有實習的過程才能讓他們把這些東西變為經驗,所以在離開大學之前,他們毫無經驗可談。學生進入社會,理論知識無法適應職場實踐要求。

站在企業的角度,企業要找的是能夠適應時代發展的人選,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不清楚社會究竟是怎樣的變化,還有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從事的工作專業不對口,這就對他們的要求持續增加。

二,自我定位不清晰。

1、大學生為畢業做的準備不足,生涯模糊,大學生就業不是到了大四才開始準備,而應在讀大學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礎。一年級瞭解自我,二年級鎖定感興趣的職業,三年級有目的提公升職業修養,四年級初步完成學生到職業者的角色轉換。

2、多數學生對職業目標相對模糊,沒有把興趣、愛好與自己所學專業很好結合,導致一畢業就著急找工作,沒有提前考慮未來的職業規劃。盲目找工作,沒有經過企業對比,就隨便進入一家企業工作,工作一段時間才發現不適合自己,就辦理離職找下乙份工作。

2樓:天醋活

因為大學畢業生每年人數很多,競爭力強。

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是什麼?

3樓:小小綠芽聊教育

正確的就業觀是:擯棄消極等待的思想,衡量自身的綜合素質有多高昌大,專業知識有多少,實際操作能力有多強,根據這些自身基本條件去對照,自己能幹什麼工作比較適合,去針對性的應聘。

首先大學畢業生要積極、主動尋求就業,而不能被動的「等、靠、要」。很多畢業生把希望寄託在社會關係資源上,出現了求職「全家總動員」的現象;一些畢業生則期求依靠學校解決就業問跡襲題。事實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已經實現用工制度的雙向選擇,大學生主動「推銷」自己是乙個非常重要的實現就業的途徑,因為能否勝任工作還是要靠自己的能力說話。

其次,要破除傳統就業觀念,實現多元化就業。大學生在擇業時往往承受著來自社會和家庭中傳統觀念和傳統心理的壓力,仍然把留在大城市、端上「鐵飯碗」作為首要選擇,也有不少大學生傾向於選擇外企、合資企業等薪酬較高的職業,但很少有人選擇西部和基層,這就使就業成了過「獨木橋」。其實,很多崗位還是非常需要大學生的。

比如,近年來,一批新型適應非正規就業方式的職業正在不斷湧現,自由演藝人員、軟體開發人員、翻譯人員、美工設計者和自由撰稿人等自由職業崗位在社會上走紅,對於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可見,只要大學生能轉變觀念、面對現實,就不難找到能夠發揮自己特長的工作。

第三,避免盲目追求,正確認識自我。我國的高等教育正處於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的過渡期姿迅兄,一些當代大學生缺乏應有的危機意識,「眼高手低」,盲目追求就業中的高層次、高薪酬,在擇業型別和擇業區域上出現「扎堆」現象,造成了供求脫節,這也是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之一。

據調查,我國2006年對大學生的需求量大幅度下降,2006年全國共有413萬名高校畢業生湧向就業市場,較去年增加22%。這一增一減更成為大學生就業難的重要原因。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畢業生只有改變以前的「精英就業」觀念,樹立「人職匹配」的「大眾化」就業觀,才有可能實現就業。

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有哪些呢?

4樓:輪看殊

1、社會日益增長的人才需求同自身缺乏專業知識之間的矛盾;

2、當代大學生對先進科學文化的強烈需求同落後教育之間的矛盾;

3、當代大學生日益提高知識水平同落後的社會教育體制鎮激之間的矛盾;

4、大學生就業人數日益增長同落後社會教育產業之間的矛盾;

5、社會對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同大學生知識能力相對不足的主要矛盾。

解決方法。1、自我學習管理。

大學生自我學習管理是影響大學生綜合素質高低和未來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高校學生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務之一。大學期間最重要的不是學到的知識本身,而是學會學習的方法,並用這種方法進行更深入更廣泛的學習,不斷積累知識,為以後的發展打下基礎。

2、自我時間管理。

人生是短暫的,大學時光更是寶貴,大學生們應該明確認識到時間的真正價值,明確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充分利用自己的緩唯零碎時間,將有限的時間發揮出最大的御哪襪效率。

3、自我情緒管理。

任何人都離不開情緒,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也都蘊含著不同的情緒。情緒對大學生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積極的情緒可以激發大學生們生活的熱情和學習的積極性,有助於發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效率,更快取得成功。由此可見,大學生良好的自我情緒管理能夠使大學生對學習和生活充滿信心,有利於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促進全面成長成才。

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5樓:嗝屁順

大學生就業難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導致的:

1.社會經濟轉型期:當前國內正處於經濟轉型期,許多傳統行業面臨市場萎縮等問題,大學生就業面臨的挑戰比較大。

2.教育與就業不匹配:當前教螞笑育體系主要側重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學術研究能力,但是忽視了實踐能力和技能技巧等方面,導致大學生在實際工作中存在匹配不足的問題。

3.人才過剩:當前國內高校畢業生數量知物旅龐大,但是經濟和市場並沒有相應的增長,導致人才過剩的情況出現,就業難度自然就加大。

4. 就業觀念落後:一些大學生對自己學過的專業、工作內容以及薪酬等有一定的期望值,對行業的現狀瞭解不足,導致找不到合適的就業崗位。

5. 形式主義、招聘歧視:一些用人單位存搭凳在形式主義和招聘歧視現象,導致一些優秀的大學生難以進入就業市場。

6樓:網友

一、巨集觀經濟環境。

巨集觀經濟環境是影響大學生就業的重要因素之一。國家經濟發展的總體狀況決定了就業市場的供求關係和就業機會的數量。在經濟下行的時期,企業的經營壓力加大,裁員和停招成為常態,就業市場供大於求,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加大。

而在經濟上公升的時期,企業的經營狀況好轉,就業市場供求關係逐漸平衡,大學生的就業機會增加。

二、教育質量和專業選擇。

教育質量和專業選擇是影響大學生就業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大學生人數不斷增加,但是教育質量並沒有得到相應提高,導致很多大學生在畢業後面臨就業難的問題。同時,有些大學生在選擇專業時盲目跟風,選擇攔漏頃熱門專業而不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進行選擇,導致就業市場上某些專業供大於求,就業難度加大。

三、大學生自身素質。

大學生自身素質也是影響就業的重要因素之一。現在的大學生普遍有一些問題,如缺乏實搜孫踐經驗、溝通能力差、思維方式單一等,這些問題都會影響大學生的就業。此外,一些大學生在校期間沒有積極參加簡陸社會實踐和課外活動,沒有積累社會經驗,導致畢業後找工作時缺乏競爭力。

現在大學畢業生就業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大學生畢業就業難問題是當今教育中的乙個重要問題,在接受了多年教育後,還是會面臨難以就業的困境,這使我們不得不思考其原因。現在的大環境下,很多企業的發展都面臨挑戰。大學生在學校學習的都是理論知識,進入企業之後,缺乏實踐,難以勝任工作,對企業來說,招到的員工就完全失去了作用。現在的學生在高中時代完全就是...

2019屆大學畢業生就業率是多少

2017屆中國大學生 畢業半年後的就業 率為91.9 調查顯示,2017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為91.9 與2016屆 2015屆基本持平。其中,2017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為91.6 高職高專畢業生半年後的就業率為92.1 高職高專就業率首次超過本科。值得一提的是,調查顯示,2017屆大...

大學畢業生人數連年創新高,就業難會成為大眾難題嗎?

就業已經成為了大眾難題,並且成為難題很多年了。隨著擴招的出現,大學兄羨生叢塌的就業就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問題,很多人難以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很多企業找不到符合企業要求的人才,這種矛盾從那一刻開始就已經出現了。隨著教學質量越來越好,公升學率越來越高,很多的學校甚至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能夠考上本科院校。而對於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