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茫茫人海一亮星
古代的吳國就是現在的江浙地區。
古代吳國是現在的**
2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古代吳國是現在的江蘇、浙江、上海、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部分等,其首都包括現在的江蘇南京和湖北鄂州。吳國,是三國之一,是孫權在東南部建立的政權,史學界稱為孫吳。
西元229年,孫權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稱帝,孫吳正式建國,同年9月,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
由於與曹魏、蜀漢呈鼎立之勢,所統治地區又在三國東部,吳國也稱為東吳,是三國裡面存在時間最久的國家。
古代吳國曆經52年,時間範圍為西元229年5月23日 -公元 280年5月1日,主要城市包括荊州、吳郡、山陰、富春等。
吳國越國是哪個朝代的國家
3樓:李李**社會
吳國越國是周朝的國家。
吳國,是周朝的周王族諸侯國,相傳始祖為周文王的伯父太伯,姬姓,存在於長江下游地區,也叫勾吳、工吳、攻吾、大吳、天吳、皇吳。吳國國境位於今江蘇、安徽兩省長江以南部分以及環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吳國的核心。國都前期位於梅里,後期位於吳,是春秋中後期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
吳王壽夢時期,吳國開始聯晉反楚,國力達到鼎盛。
吳國鼎盛時滅亡淮夷、徐夷、州來、巢、鍾離、鍾吾、邗等一眾東夷之國和楚粗褲橋國屬國而疆域大為擴張,成為東南霸主。吳國還曾擊敗郯、胡、沈、陳、許、蔡、頓、魯,吳破楚入郢之戰攻入楚都迫使楚國遷都。吳鉤是冷兵器裡的典範,充滿傳奇色彩,歷代文人寫入詩篇,成為馳騁疆場、驍勇善戰、勵志報國的精神象徵。
吳越之戰
西元前505年春,越王聽說吳王兵駐郢都,國內空虛,舉兵伐吳。吳國派另一支軍隊巖猛抗擊越兵。楚國純慎向秦國告急,秦國派兵救楚擊吳,吳軍敗北。
闔閭之弟夫概看到秦兵越兵同時打敗吳兵,吳王又留在楚國不歸,夫概就跑回吳國自立為吳王。
闔閭聞知後,就領兵回吳,攻打夫概。夫概兵敗逃往楚國。楚昭王才得以於九月返回郢都,而把夫概封在堂溪,就是堂溪氏。
前504年,吳王命太子夫差伐楚,攻取番邑。楚王恐懼,把國都從郢遷到鄀。
戰國時期的吳越之爭,越國滅吳國,是打的正面戰還是趁人之危啊? 30
戰國時期的吳越之爭,越國滅吳國,是打的正面戰還是趁人之危啊?戰爭就是這樣的,沒有什麼所謂的趁人之危,如果道德能夠解決問題,也就不需要戰爭了,何況道德也解決不了古代諸侯國之間的生存和發展問題。正所謂兵者,詭道也!用兵打仗是一種詭詐之術,需要運慧指空用種種方法欺騙敵人。吳越之間的戰爭同樣如此,越國在勵精...
三國時期吳國的簡介,三國時期的吳國經歷了哪幾任國君?
1 吳國共有四個州,分別為揚州 荊州 廣州 交州。孫吳的疆域範圍,北至廬江郡 現江蘇中部 南通日南郡 今越南中部 西達交趾郡 廣西東部 東臨東海。涵括我國現今浙江 福建 江西 廣東 湖南省的完整地區,以及江蘇 廣西 安徽 湖北省和上海市 還包括現今越南的北部地區。2 吳國 229年5月23日 280...
三國到後面是什麼讓吳國滅亡的,三國裡面吳國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赤壁大戰後,孫權不顧眼下抗曹大計,強奪荊州,殺死關羽,致使劉備惱羞成怒,興兵伐吳,吳蜀聯盟破裂,造成兩國元氣大傷,給魏國乙個可乘之機 吳國與魏國聯盟伐蜀,伐蜀未成,反倒使東吳處於到底是聯魏伐蜀,還是聯蜀伐魏的進退兩難的境地。吳國 229年5月23日 280年5月1日 三國之一,為孫權所建立,國號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