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瀛仙館簡介,蓬瀛仙館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關於簡介

2025-07-04 17:55:12 字數 1360 閱讀 3173

蓬瀛仙館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關於簡介

1樓:新科技

蓬瀛仙館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衫含枯由蓬瀛仙館道教文化中心製作。本站是從「道教文化資料庫」**(taoi **hk/ )的基礎上發展而成。

蓬瀛仙館道教文化中心於2007年9月成立,是蓬瀛仙館負責道教文化工作的部門。成立以來,中心致力以出版老歷、展覽、講座、教育活或洞動等形式傳揚道教文化,並組織「道德經多種語言版本文化展覽」等大型活動。

中心的辦公室和圖書館設於館內南齋。

1998年8月,在上海召開備會議。 1999年3月27日,在沙田大會堂舉行啟網典禮。 1999年7月,簡體版( *hk/ )啟用。

蓬瀛仙館的介紹

2樓:手機使用者

蓬瀛仙館是香港著名道觀之一,屬道教全真龍門派,位於新界粉嶺百數銷頌和路66號,毗鄰港鐵東鐵線粉嶺站。仙館源起於自修龍門正宗道人何近愚、陳鷥楷與廣州三元宮主持麥星階道長昔年同遊香江,訪粉嶺安樂村本立園主人李道明,其間遙見眾山疊翠、環繞萬松,地名為雙魚洞、百福村。於朝曦初照時,半山中有五色祥雲浮起,有如天然仙境。

其時彼此因感世道之淪胥,此身之遲暮,非尋得淨土無以助潛修。薯鄭非提倡道教無以挽頹俗,乃發起建立龍門正宗道觀之議。回省後,約同道友梁綺湄、周朗山、蘇壽祺、蘇耀宸、阮禪卿等湊集巨資,籌款購地,向道友馮耀卿戚友讓得雙魚洞山麓,建築道院取名蓬瀛 館。

初期供奉太上老君,純陽祖師,繼後加增供奉邱長春祖師。從此開啟玄宗,闡道揚經。建館初期,房舍零落,裝置簡陋,後得道董阮禪卿、蘇耀宸助以鉅款,於一九二九年歲次己巳,築建東齋為靜室,作修道之所。

又於鬥禪一九五一年春增建西齋,同年冬羅宗虛道長將其靜室讓回仙館,更名南齋。數年間,再增建梅、蘭二亭,俾遊人作遮陽避雨之所,設永思堂俾後人追遠。此其時 館已為最具規模之香港道教叢林之一。

蓬瀛仙館的仙館擴建

3樓:月亮灣

一九五零年歲次庚寅,採用理監事制,管理道觀,隨即向**申領得後山地段,增闢園林,在凳渣亂一九五二年歲次壬辰,道侶集資建八角樂善亭。

一九五四年歲次甲午,道長張玉階捐建積厚亭。梁手一九五五年歲次乙未年,同人倡議建蓬萊閣、喜雨亭。一九六五年歲次乙巳冬道長麥從福哲嗣捐資建從福亭以紀念先德。

一九六六年歲次丙午,館友踴躍捐輸設建明臺。此時起,蓬瀛仙館由一所私人潛修之道堂蛻變進展為**註冊不牟利慈善及宗教團體,繼後更修改章則,兼收坤道,建設坤堂,俾女道侶得以入駐潛修功果,更擴建永思堂入祀先靈,建永樂堂、永福堂、積厚堂、先悟堂、永念堂等安厝骨灰龕,歲時誦經禮懺,庶使陰安陽樂。其後更擴建三聖大棗檔殿(1977)、南齋(1986)、坤堂(1987)、東齋(1988)、西齋(1988)並籌建喜雨樓(1994)、元辰殿(1997)以配合館務的發展。

上海紡織博物館專題館簡介

上海紡織博物館 地點上海 戶外展示面 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7623530積 500平方米 室內展示面積 4480平方米 目的展示上海地區紡織業發展 上海紡織博物館位於蘇州河南岸 澳門路北側 昌化路東面 長壽路橋西北翼原上海申新紡織第九廠舊...

祝塘鎮歷史,蓬街鎮祝塘歷史簡介

蓬街鎮祝塘歷史簡介 摘要。祝塘鎮位於江蘇省江陰市東南部,地處太湖平原,屬長江三角洲對外經濟開發區,居無錫 江陰 常熟三市區的地域幾何中心,具有得天獨厚的交通區位優勢。全鎮總面積平方公里,耕地面積公頃,擁有常住人口人,外來人口人,下轄個村 社群 和個省批工業集中區 個無錫市級工業集中區。祝塘鎮歷史悠久...

上海歷史博物館簡介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 位於上海市南京西路325號原上海跑馬總會大樓,是介紹上海歷史的上海市級地方性歷史博物館。上海市自1950年代開始籌建上海歷史與建設博物館,於1983年建成上海歷史文物陳列館,1991年7月更名為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但是沒有對外開放的永久展館。1994年10月,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