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經濟
1樓:職場浮沉
——在國防經濟建設中逐步引入市場機制。實行單一的計劃行政劃撥配置模式是中國傳統國防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徵。在這種體制下,必然產生追求速度、數量擴張、投資飢渴,導致資源配置的低效率和使用的浪費。
改革開放以來,推進國防經濟體制改革的舉措可謂林林總總,但總體的目標指向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單純依靠行政手段配置資源轉向充分發揮市場在國防經濟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斷推進國防經濟領域的市場化改革,有利於促進資源配置與國防需求的有效結合,對現存的配置狀況進行有效和靈活的調節,實現國防經濟資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
走軍民融合式發展道路。中國傳統的國防經濟是一種軍民分離型發展模式,軍民分界明顯,國防經濟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脫節,國防科技工業割裂於國民經濟整體迴圈圈之外,形成了「自成體系、自我封閉、分工過細、軍民分割」的局面,導致國防經濟資源的使用效率低。改革開放以來,國防經濟走出了一條軍民融合發展之路,將國防科技工業發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整體規劃之中,融入市場經濟之中,融入包含民營經濟在內的國民經濟體系之中,以國家整體經濟和科技的實力支撐國防和軍隊建設,實現經濟效益、軍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新型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成就了國防科技工業「神五」、「神六」遨遊太空和「嫦娥一號」探月的輝煌;從單一應戰到平時服務、急時應急、戰時應戰,肩負雙重功能的國民經濟動員體系在汶川抗震救災等重大突發事件中初顯身手,功績卓著;從體系封閉、條塊分割到三軍一體、軍民相容、平戰結合,現代軍隊後勤保障詮釋著「保障有力」的新含義。
自力更生始終是國防經濟發展的根本立足點。在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明顯差距的條件下,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是加快國防產業結構調整與技術創新步伐的重要途徑,但中國國防經濟發展的立足點仍然是自力更生。僅僅依靠外國的技術引進,中國的軍事技術發展只能永遠跟在西方強國之後,陷入「購買―淘汰―再購買」的惡性迴圈之中。
因此,必須走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力爭在關鍵領域掌握更多具有自主智財權的核心技術,實現從「引進仿製」型向「自主創新」型轉變。
國防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2樓:手機使用者
自從國家產生以來,國防經濟就伴隨著人類社會,影響著歷史的發展,也促使人們從各個角度歲輪思考戰爭經濟和其他軍事經濟活動的問題。在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斯的政治家尼科羅·馬基雅弗利認為:「誰的荷包裡錢越富裕,誰就能打勝仗。
不過,作為一門完整的學科,現代國防經濟學始於1960年。美國著名學者查爾斯·j·希奇與羅蘭·麥御喚基恩合著的《核時代的國防經濟學》,揭開現代國防經濟學發展的序幕。
國防經濟學鎮雀凱的產生與發展對現代經濟學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去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托馬斯·謝林在研究衝突和國防問題時,重新塑造了關於人類互動作用行為的分析正規化。在研究方法上,通過引入比傳統經濟理論更加犀利的分析方法——博弈論,破除了新古典經濟學在理性經濟人假設、完全市場、完美資訊基礎上,忽視人類經濟行為分析的錯誤,為經濟學的政策研究和取向提供了更為現實的視角。
保證經濟學發展的動力是什麼,保證經濟學發展的動力是什麼?
經濟學基礎理論最近突破很少了,現在大多集中在交叉領域的小突破 經濟學發展的動力是經濟發展 保證經濟學發展的根本在於其假設條件的合理性,即資源稀缺和理性人,同時伴隨經濟發展或者說是時間的推移,經濟學永遠有其發展的空間。什麼是經濟學?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即價值的創造 轉化 實現的規律。經濟發展...
我國經濟發展歷程,建國以來中國的發展歷程
人生啟示 回顧經濟發展歷程,我們有哪些優勢?看完自豪 建國以來中國的發展歷程 9點說史 從我國建國到現在半個多 世紀以來,我國的地區經濟的發展可以說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即從建國初到1978年的改革開放,這段時期我們可以把它稱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平衡時期 第二個階段是從1978年的改革開放到19...
經濟學獎對中國有何啟發,在經濟學方面有什麼權威的獎項
目前國內有什麼經濟學獎項是在國內外學術界有較大影響力的?孫冶方。經濟科學獎,是為紀念中國卓越的經濟學家孫冶方同志對經濟科學的重大貢獻,表彰和獎勵對經濟科學做出突出貢獻的集御毀體和個人,推動中國經濟。科學的繁榮和發展而設立的。孫冶方經濟科學獎於年開始設立和評選,每兩年評選 頒發一次,是迄今為止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