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就業的真實難題是什麼?

2025-06-22 03:10:21 字數 3639 閱讀 1073

1樓:帳號已登出

現在研究生最大的就業困境就是「高不成,鎮啟山低不就」。

研究生的學習是一場旅途,在這個旅途你經歷了很多事情,你也變得更成熟,你知御中道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但這往往跟你的就業是衝突的。一邊是理想,一邊是現實,很容易陷入乙個兩難的境地。

而且,研究生的眼界通常是比較高的,他們往往想要找到乙個比較好旁敗的崗位,但事實上很多研究生他們只能和本科生去競爭一些崗位,他們會覺得自己多讀幾年書並沒有任何用處。

不如我認識的研究生師哥,他不願意和本科生去競爭差的崗位,但他在讀研究生的成績又不是特別好,導致現在也是處於就業的困境。

從而,差的崗位研究生避之,好的崗位研究生趨之。但事實上好的崗位並不需要那麼多研究生,就造成了現在研究生陷入了就業困境。

2樓:飛翔的老鷹

研究生就業的真實難題是找不到研究生就業的真實難題是找不到適合自己的滿意的工作,要麼就嫌工資低,待遇差,要麼就勝任不了工作的這個要求,所以說很難兩拳這也是最現實的一研究生就業的真實難題是找不敬禪簡到亮褲適合自己的滿意的工作,要麼就嫌工資低,待遇差,要麼就勝任不了工作的這個要求,所以說很難兩襲棗拳,這也是對現實的乙個普遍的難題,擺在面前。

如何看待研究生就業難問題?

3樓:蟑螂花語

在現在的就業市場上,僅有學歷是不夠的,還要有其他硬體,證書就是最有力的硬體。據有關資料,用人單位對職業資格證書的重視,已連續14個月呈上公升趨勢。今年乙個時期內,學歷和職業資格證書並重的局面會進一步得到鞏固,「持證上崗」將純螞成為一種趨勢。

基於這種形勢,很多在校生特別是自學能力較強的研究生,都走上了考證之路。律師證、註冊會計師證、土地評估師證、計算機證、外語水平證書乃至導遊證、駕駛證,都成了熱門考試,有的研究生甚至幾證在手,找起工作來也是遊刃有餘。

在就業市場中,學校的招牌很重要。一方面,很多用人單位都有些「名校情結」,在同等情況下甚至是有一定差別的情況下,也會優先豎伍考慮名校的畢業生,即使來自普通院校的學生更出色些。另一方面,名牌大學的資訊也更靈通些,招聘會更多也更具規模。

這是因為用人單位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去名校設展、招人,而普通院校則常常成為「被機會遺忘的角落」。結果是,到了招聘季節,名校裡常常擠滿了「外鄉人」。

學校的力量還體現在為研究生就業的服務上。一些學校對研究生就業就像「女兒出嫁」一樣熱心和細心,不但主動出擊,還十分注意研究生就業心理的輔導。同濟大學今年研究生就業率高達百分之百,其中乙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研究生院採取了主動出擊,提前與用人單位聯絡,先後舉辦了20餘次校內供需見面會,參與用人單位達100餘家,總體就業資訊量高達5300餘條,為研究生和單位都提供了最廣的交餘褲或流機會。

如何看待現在的研究生就業難問題?

4樓:伯鴻博

近年來,研究生就業難問題持續顯現,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通常原因就是研究生心理預期,看不上一些普通單位和職位,但目前工作主要依據實際工作能力和具體工作業績,招聘單位注重的是員工的技術操作能力而不單單是學歷高低。

隨著研究生不斷擴招,其學歷「含金量」有所下降。記者調研發現,目前研究生就業市場存在三大痼尺散疾。

一是區域偏聚、行業不均、結構矛盾等問題一直未得到解決。研究生就業市場上始終存在供需結構矛盾、就業地域扎堆、培養機制不適應市場需求、研究生職業規劃意識淡薄、就業競爭力參差不齊等問題。

作為就業市場選擇的結果,女研究生求職困難、文史哲等基礎專業研究生就業困難等越來越明顯;甚至研究生的第一學歷背景也成為不少單位遴選人才的一道門檻。

二是研究生培養體系對於就業市場訊號的反應明顯滯後。市場經濟在研究生就業市場中逐步起到了基礎配置作用,但是國內研究生培養體系改革未能迅速適應市場變化。長期以來國內研究生培養多以面向基礎研究為主,一些就業需求不足的專業招生規模在擴招過程中同樣增加,進一步導致了研究生就業的專業結構矛盾。

近年來,應用型專業碩士培養無論從數量還是專業範圍都逐漸擴大,但由於長期以學位型碩士教育為主,這一改革尚未完全適應市場需求。部分新興專業碩士學位是否能得到市場認可,還有待進一步檢驗。多位在校和已經畢業春肆的專業碩扒困轎士研究生認為,目前的課程體系、教學安排與學術型碩士差不多,實踐性並不大,體現專業學位特色的課程並不多。

三是研究生職業規劃教育薄弱,就業觀念缺乏理性。國內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起步較晚,針對研究生的職業規劃教育更是遠遠滯後。相關職業規劃教育開展非常少,至今鮮有高校專門開展針對研究生的職業規劃教育。

此外,長期以來,研究生教育定位於高層次專業人才培養,從學校到課題組,從導師到研究生本人對求職能力的提公升不夠重視。遇到激烈的就業競爭環境時,研究生的求職技能往往捉襟見肘,造成了高層次專業人才的巨大浪費和研究生就業市場的不規範發展。

總之,破解研究生就業難問題,需要國家從擴大就業需求、改革高等教育培養體系、研究生提公升自身綜合素質等多方面著手解決。

研究生就業難嗎,面臨哪些問題?

5樓:而賴眾

目前研究生面臨的就業困境:研究生人數非常多,可是工作提供的就業崗位卻很少。下面我們來看看研究生的資料。

考研人數歷年資料2020年全國考研報名人數是341萬,2019年人數是290萬,2018年人數是238萬,2017人數年201萬,2016年人數是177萬。到了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457萬,比2021年增長80萬,增幅為21%。從近年資料來看,2020年考研報名人數比2019年增加了51萬人,2021年比2020年增加了36萬人。

自2016年起,我國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在高位上保持高增長趨勢。2015—2022年,7年平均增長。然而社會提供的就業工作卻遠遠少於考研人多數的數量。

所以,研究生要更好的提公升自己,在眾多的研究生中突兀而出,拿到那份工作。巧奪機遇。與此同時,還要放好心態,心態是極其重要的一點,很多人選了專業,畢業了找到乙份工作,沒到幾天就罷工不幹,就是由於心態沒有擺正。

所以,心態,能力,機遇是目前研究生的就業困境,想要得到乙份好的工作,就得看個人把握不把握的住時機。

6樓:徜徉於

大學畢業即面臨失業,工資低,加班多。眾多因素,讓許多畢業生苦不堪言,於是選擇考研。可是隨著考研的人越來越多,研究生就業也成為了乙個困難的問題。

當今社會許多用人單位招聘既有經驗,又有學歷的人。這讓剛畢業的學生很茫然。

困惑是真實的,從焦慮中探索出的自我認知和成長也是真實的。滾滾的求職大流,讓很多人洗去了學生時代的青澀,他們從學校的象牙塔裡走出,從碰壁中找到方向,最終確立人生的目標和價值。

你如何看待研究生就業難的問題?

7樓:運動漂流瓶

作為一名研究生,我深刻體會到了找工作的難度。雖然我們在學術方面有著比本科生更高的素養和能力,但是在實際就業中卻面臨著許多困難。

首先,競爭激烈。現在的研究生數量越來越多,導致職位供需不平衡。許多崗位只招收經驗豐富的職業人士,而我們缺乏實際工作經驗,因此在求職過程中很難與其他應聘者競爭。

其次,研究生的期望過高。由於我們受過高等教育,許多人希望能夠找到高薪、高職位的工作。然而現實情況是,畢業後的第乙份工作通雀遊常並不是理想中的那樣,需要我們從基層崗位做起,積累實際經驗和能力。

最後,研究生的就業觀念返磨和就業方式需要改變。許多人習慣於等待機會的出現,而不是主動尋找機會。我們需要更積極地瞭解就業市場的需求和趨勢,適應就業市場的變化,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總漏歲鬥之,作為研究生,我們需要深刻認識到就業的難度和挑戰,同時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的素養和能力,主動尋找機會,並適應就業市場的變化。

山大研究生就業情況怎麼樣,山大的研究生就業形勢怎麼樣

呵呵,據我了解,山大還真沒有正式的官方就業詳細訊息,不過據我對於資訊學院的了解,通訊是山大資訊學院比較好的乙個專業,比訊號和電路,微波都好不少,院長和幾個不錯的教授也都是通訊所的,所以資金和實驗室都比較好,得到的專案也多,這樣的話,就業也比較好 學長們都說,就業很不是問題,差不多能有一半的籤的中興華...

研究生就業難的原因是什麼?

我覺得現在的研究生就業困境主要是以下幾點 擴招後研究生求職人數迅速增長,就業市場 滿眼皆碩士 從年開始,高校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並保持著高速增長的勢頭。研究生擴招已然成為事實,而擴招隨之而來的則是不斷增長的研究生畢業人數,而市場上對研究生的需求量沒有顯著增加,在就業市場上曾經鳳毛麟角 供不應求 甚...

歷史系就業方向是什麼,歷史學研究生就業怎樣?方向哪些?

僅供參考 主要的來就業源去向有 1 大專院校 中小學bai校歷史與社會學du教師歷史教師 zhi 歷史學研究生就業怎樣?方向哪些?歷史學就業方向 歷史學是一門基礎學科,與專業對口的職業相對需求較少。就業方向相當廣泛,畢業生可適應策劃 諮詢 管理和教學 研究等方面工作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大部分畢業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