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村茶的歷史淵源
1樓:迷迭逆夏嘓
茶,中國之國飲,也是世界人民喜愛的高尚、文明塵豎好、健康的綠色飲品。在我國有「寧可三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之說。
通江茶葉生產歷史悠久,早在宋代通江茶葉生產的規模和品質就享譽華夏,羅村茶就屬四川八大名茶之一。全縣現有茶園面積萬餘畝,其中投產茶園3萬畝,2005年全縣茶葉產量820噸,其中名茶25噸,優質茶380噸,產值達2685萬元,名優茶生產得到了較快發展,名優茶生產基地初具規模。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先後開發的「天崗銀芽」、「天崗雲霧」、「羅村茗眉」、「佛龍香茗」、「翰林茶」、「漢城銀毫」、「龍虎銀芽」等十多隻歷史名茶和創新名茶獲部、省級名茶稱號。
到2002年建成名優茶生產基地20000畝,a級綠色食品(茶纖慎葉)基地10000畝,無公害生產基地15000畝。通江雨量充沛,氣候適宜,土壤含硒豐富,茶園遠離工廠、農田、森林覆蓋率高,生態良好,具有得天獨厚的環境條件派鉛,既有利於建立生態高效茶園,又有利於生產安全、衛生、營養的高檔名茶,無公害茶、綠色食品茶及有機茶。
歷史羅山地點從何而來
2樓:陰陽道主
隋:開皇三年(583年)高安縣併入鐘山縣。開皇九年(589年)將北魏時的東隨縣地從鐘山縣分出,置禮山縣,屬義陽郡。
開皇十六年又分鐘山縣地置羅山縣(因縣治西南4公里處有小羅山-今名小龍山,故名),屬義陽郡。大業末年(618年)禮山縣廢。
唐:武德四年(621年)於縣境置南羅州,領羅山縣。武德八年(625年)南羅州廢,羅山縣屬申州。
想知道: 中國茶山 大羅山在哪?
3樓:我欲睡到自然醒
大羅山位於現溫州市區的東南部,由四景一水網構成,它們分別是:仙岩景區、瑤溪景區、天柱寺景區、茶山景區和三垟水網。根據溫州市總體規劃,大羅山將是溫州市未來的「綠心」和「綠楔」,溫州市區將環大羅山發展。
大羅山將主要起生態保護功能,即對市區的大氣汙染、水汙染、雜訊汙染及小氣候環境將起到良好的調節和改善作用。
溫州茶山風景區位於溫州東南部,面積平方公里,地處大羅山西側,五美園、臥龍、山重樓、香山、花果山五個景區。
其中正在建造中的五美景區是大羅山內花崗岩地貌景觀為典型與亭臺樓榭集中的地區,岩石造型奇特。即使有很多現代化痕跡但獨特的地貌是很好的觀光旅遊地。
羅村茶的產地及特徵
4樓:幸福沒有±捷徑
羅村茶產於四川盆地北部邊緣,具有明顯的立體氣候特徵,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羅村茶以一芽一葉初展為原料,一般清明前後開採,其工藝流程是:揀剔→攤青→殺青→抖散(清風)→初幹→做形→回潮→烘焙→分級包裝。
羅村茶宴簡彎的品質特徵:外形扁平、直、勻整、色澤嫩綠、香氣清香持久、湯色嫩綠明亮、滋味咐搜鮮純回甘、晌悶葉底黃綠勻亮。
羅山老寨山茶葉的特點
5樓:健康達人雷恩
<>羅山老寨山茶葉的特點是茶芽葉肥壯、清潔鮮嫩、香高味醇、經久耐泡,辯緩襲衝五六次仍可聞到濃濃的香味,已成為羅攜兄山茶的典型代表。茶葉,俗稱茶,通常包括哪塵茶樹的葉子和芽。茶葉成分有兒茶素、膽甾烯酮、咖啡鹼、肌醇、葉酸、泛酸。
茶葉製成的茶飲料,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茶葉源於中國,其最早是被作為祭品使用的。但從春秋後期就被人們作為菜食,在西漢中期發展為藥用,西漢後期才發展為宮廷高階飲料,普及民間作為普通飲料那是西晉後的事。
發現最早人工種植茶葉的遺蹟在浙江餘姚的田螺山遺址,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
茅山派的歷史淵源
漢元帝初元5年 西元前44年 陝西咸陽茅氏三兄弟茅盈及其弟固 衷於茅山採 回藥煉丹,答濟世救民,被稱為茅山道教之祖師,茅氏三兄弟得道於茅山,開茅山道派。後有陶弘景創立了道教茅山派,黃庭經 是茅山派的重要經典,也是後代全真道派的功課經。陶弘景和他的 在茅山經營數十年,從而使茅山成為上清派的中心,故後世...
請問慕容氏族的歷史淵源(詳細列表)
第乙個淵源 源於漢朝慕容氏,屬於以寺廟名稱為氏。第二個淵源 源於高辛氏,慕容是鮮卑族主要部落之一,以部落名稱為氏。三國時期,鮮卑族首領莫護跋率領族人遷居遼西,曾隨同司馬懿征討割據遼東的公孫淵,立下戰功,被封為率義王。莫護跋在荊城以北 今河北昌黎 建立國家。據說當時北方的漢 行戴步搖冠 一種帶有懸垂裝...
函谷關的歷史淵源,函谷關的歷史講解一下
戰國時,戰國七雄除秦以外的其餘六國曾聯合對抗秦國,但秦國在函谷關成功抵禦住六國聯軍的攻勢。西漢賈誼的政論名篇 過秦論 寫道 於是六國之士 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 其中的 關 就是指函谷關,可見其戰略影響。由於函谷關易守難攻,秦朝末年各地起義抗秦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