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和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
1樓:丹逸雲
維護和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如下:
1、認識自己,悅納自己。
自我認識膚淺、不能準確地給自己定位、不能愉快地接納自己,是心理異常差雀形成的主要原因。自信自強者是對自己定位最為準確、認識最為全面的,其實後三者也並非全然不瞭解自己,他們只是用一種歪曲的形式來對待自己,即不能愉悅地接納自己,其根子都是自卑。
接受現實的自我、選擇適當的目標、尋求良好的方法、不隨意退卻、不做自不量力之事、欣然接受自己,方可避免心理衝突和情緒焦慮,使人心安理得,獲得健康。
2、面對現實,適應環境。
能否面對現實是心理正常與否的乙個客觀標準。心理健康者總是能與現實保持良好的接觸。一則他們能發揮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改造環境,以求外界現實符合自己的主觀願望;二則在力不能及的情況下,他虛猛早們又能另擇目標或重選方法以適應現實環境。
心理異常者最大的特點就是脫離現實或逃避現實。他們可能有美好的理想,但卻不能正確估價自己的能力,又置客觀規律於不顧,因而理想成了空中樓閣。於是怨天尤人或自怨自艾,逃避現實。
3、努力學習,合理休息。
學習是學生的天職,也是未來工作的基礎,學習成績還是自己價值的體現,是與人比較的標準之一。大學學習緊張、忙碌,如果知缺情緒長期得不到調劑,必然導致產生心理異常,因此在校期間努力學習也是維護心理健康的方式之一,大學生應該合理地安排學習和休息,要使休息真正成為恢復體力、調劑腦力、增長知識、獲得健康的時機。
大學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2樓:小豬仙女
大學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如下:
1、掌握一定的心理衛生知識。大學生要增強心理衛生意識,學習一點心理衛生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衛生知識,就等於把握了心理健康的鑰匙,在必要時就可以用來進行自我調節。
這可以說是掌握了心理健康的主動。
2、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許多住校大學生是第一次過自主的生活,開始時往往覺得時間多得不知怎樣利用。因此,必須儘快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
3、保持健康的情緒。保持健康的情緒,首先應學會合理宣洩,找到充分表達自己情緒的方法,既不要壓抑自己,也不要放縱自己。其次,對於消極情緒,要學會幾種自我疏導、自我排遣的方式。
在憂鬱的時候,找知心朋友或親人傾訴,甚至大哭一場也不失為一種調整機體平衡的方式。告談幽默也是一種很好的調節方式,有助於保持心理健康。
4、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學會去愛。建立良好而真誠的人際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心理保健途徑。
在交往過程中應該意識到,現實生活中的每個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在個性、行為習慣、價值觀念和情緒狀態等各個方面都可能會有各自的優點與不足。
因此,對他人要有一種寬容的態度,不要期望過高,對他人期望過高,往往會產生失望感,其結果是使自己的心理平衡受到干擾,對自己造成更大的不良影響。
5、樹立符合實際的奮鬥目標。乙個心理健康的人,應該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觀的評價,並依此付諸社會實踐,做到這一點,對於保護個體少受挫折及充分發揮激悔才能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不對自己過分苛求,把奮鬥目標確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以內,使自己通過艱苦努力,能最終實現這一目標這些成功的體驗,對於維持心理健康是極為重要的。 此外,樹立切實的目標,還包括不盲目地處處與人競爭。明友正。
每個大學生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競爭的領域。這樣,一方面有利於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爭取獲得成功;另一方面,也會有助於身心的健康發展。
6、學會自娛。大學生如果能注意培養和發展自己的業餘愛好,進行多方面的自我娛樂活動,就可以在寂寞孤獨、煩悶憂鬱時,通過自我娛樂緩解內心的壓抑,這對心理健康是極有好處的。
大學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3樓:猴溉牢
1、樹立理想目標。有乙個明確的理想和切實可行的奮鬥目標,是保持良好心態的重要前提。有抑鬱或焦慮心理的學生,往往是缺乏理想和目標,看不到生活的前景:
或是理想和目標過高,難以達到自己的期望值,從而產生不良心理。對這樣的大學生就有必要進行理想和目標教育。這樣的教育應忌虛無縹緲、空洞無物的說教式的灌輸,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個人的興趣愛好,幫助他們制定出明確的、分階段的、可操作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奮鬥目標,使大學生在做出努力後,經常有達到目標後的成就感和欣慰感,從而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培養起良好的心態。
學生也應該給自己樹立合理的理想和目標,積極配合學校在這方面的工作,或者請乙個自己信得過的經驗豐富的老師或親戚朋友來幫組自己規劃。
2、增強適應能力。社會適應能力是個體為滿足生存需要而與環境發生調節作用的能力。在市場經濟時代,任何人都必須接受市場的篩選,競爭的考驗,任何人都必須主動適應市場的需要,否則便會被無情地淘汰。
要培養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學校應開展各種行之有效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走出校門,進入社會,瞭解社會,並逐漸適應社會。學生應該多走向社會,接受現實,不斷的鍛鍊自己,走出自己的那片小天地。
3、良好的人際關係。在社會生活中,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消除孤獨感,獲得安全感。有好的人際關係就會有好的心情,學校應鼓勵學生開展各種有益的社團活動,讓學生通過參與社會活動和社團活動,和更多的人交往, 在交往中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學生定也要 多主動參加各種活動,多和同學交心交流。4、廣泛的興趣愛好。廣泛的興趣和愛好,是健康心理的「減壓陶有了廣泛的興趣和愛好,就會更多地接觸社會,接觸他人,提高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關係能力:
經常參加各種活動有更名的收穫和成就感,從而樹立起良好的自信心,比較容易轉移視線和注意力不致階入苦間而不能自拔。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有哪些
一 什麼是心理健康?心理衛生 也稱心理健康,它是指以積極優異的教育和有力的措施,維護和改造人們的心理狀態以適應當前和發展的社會環境。心理健康是乙個相對概念。對於心理健康的理解可以有三個不同的層次,最低層次 克服心理疾病 中間層次 超越亞健康狀態 理想層次 自我實現。所以心理健康不是指某種固定的狀態,...
大學生心理健康,如何應對抑鬱情緒
下邊我寫的,您務必要看一下,這無關信仰,只是一種方法,耐心的試幾分鐘,體會心理的感受,您或許會發現 一切心理疾病的終極方法,當然也可以作為輔助。嗯,本人的真實體會,心裡難受的時候就念阿彌陀佛四個字,體會念佛時心裡的那種感動祥和軟軟的感覺,心情會慢慢變輕鬆,充滿希望,要一心念,什麼都盡量不想,自己會體...
大學生自身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方法,如何提公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01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不但有客觀的外在因素,也有主觀的內在因素,它們兩者都是存在的。因此,要維護和增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首先我們要學會調節 控制以及改變客觀的外在因素,同時家庭 學校 社會也要為大學生創造乙個有利於身心健康的良好環境,另一方面,同時也是無比重要的,大學生應該成為提高自己心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