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寫茶的詩句,茶與詩人李白

2025-06-14 03:30:08 字數 1337 閱讀 8877

1樓:永夜

好茶出名山,佳茗長古寺。李白。

在詩中的前六句寫景,得天獨厚,以襯序文:

嘗聞玉泉山。

山碰鏈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李太白。常聽說湖北荊州。

當陽境內,在玉泉寺附近的青溪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泉色白而瑩,又曰珠泉。玉泉在石上潺潺流淌,交流山澗的泉水清透如玉,洞中白蝙蝠如仙鼠,倒懸樹上遙望清哪褲溪明月,以說明茶生長在仙山洞窟的谷野之地。

此詩中間有六句寫到,好的生態環境,培養了茶的笑緩孫上乘品質:

根柯灑芳津﹐採服潤肌骨。

楚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2樓:匿名使用者

比起茶,李白更喜酒,他筆下關於茶的詩作不多,詩作如下: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唐代:李白。

常聞玉泉山,山洞碼鄭攜多乳窟。仙鼠如白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灑芳津,採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曝成遲伏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宗英乃禪伯,叢臘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朝坐有餘興,長吟播諸天。

茶與詩人李白

3樓:遊醫明達

茶與詩人---李白。

告如玉泉寺位於湖北省當陽市西玉泉山東麓,為中國「四大叢林」之一,建立於隋開皇(581--600年)年間。玉泉山,以奇洞怪石,曲溪名泉,四季蔥蘢,景色佳麗,素負「三楚名山」之譽。山中產的茶葉,以外形如掌,色澤銀光隱翠,香氣清鮮淡雅,湯色微綠明淨,飲後齒頰留香,回味無窮而成唐代名茶。

如果再殲敬配以玉泉寺前的珍珠泉水,其味尤妙。而詩人李白是很喜歡這種茶的,下面就詳細介紹李白對這種茶是怎樣詮釋的。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作《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說的就是這種茶,這是在中國茶文化發展史上第一首以「名茶入詩」的`詩篇。詩中提到的中孚,是李白的族侄,又是玉泉寺僧,他深通佛理,善於詞翰,尤喜品茶。所以,每年清明前後,總要小沙彌於寺左的乳窟外採摘鮮嫩的茶樹新梢,製成仙人掌茶,以供奉過往香客。

中孚後雲遊至金陵(今南京)棲霞寺,拜見族叔李白時,禮送仙人掌茶。

李白愛不釋手,才欣然命筆,遂成這首詠茶名篇。這種心理,李白在詩的《序》中寫得非常清楚:「餘聞荊州玉泉寺,近清氏友慎溪渚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

餘遊金陵,見宗僧中孚示餘茶數十片,拳然重疊,其狀如手,號為『仙人掌茶』,蓋新出乎玉泉之山,曠古未覿。因持之見遺,兼贈詩,要餘答之,遂自此作。後之高僧大隱,知仙人掌茶,發乎中孚禪子及青蓮居士李白也」。

可見,仙人掌茶當為玉泉寺僧所首創。

李白的浪漫詩句,李白浪漫詩句

李白浪漫詩句 李白經典的浪漫詩詞有 1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行路難 2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宣州謝眺樓 餞別校書叔雲 3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北風行 4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 5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

表現李白自信樂觀的詩句,李白自信的古詩

李白自信的古詩 以下是我搜集的表達李白自信滾虧的古詩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大宴神散盡還復來 這是他對自己的才華自信,頗有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意味。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這一句看似是勸解,實際上也是因為他足夠自信,有底氣,偶爾頹廢一下也無妨。一般人可能從此一蹶不祥段振了,但是李白不會。千...

關於李白的讀書詩句,關於李白讀書的故事?

關於李白讀書的故事?父親看著春日院落中蔥翠樹木,似錦繁花,開口吟詩道 春國送暖百花開,迎春綻金它先來。母親接著道 火燒葉林紅霞落 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詩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後一句,希望自己接續下去。他走到正在盛開的李樹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說 李花怒放一樹白 白 不正說出了李花的聖潔高雅嗎?父親靈機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