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樂是什麼?孟子盡心上的三樂分別是哪三個?

2025-06-07 23:10:44 字數 3049 閱讀 8318

1樓:魔尊第一樓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陪讓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

給文言文材料的作文,審題難度加大了不少。先看看這段話的意思。孟子說:

君子有三件快樂的事,而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沒有病患,這是第一件快樂的事情;上不愧(怍:慚愧)對於天,下不愧對基轎於人,這是第二件快樂的事;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並教育他們,這是第三件快樂的事。

君子有三件快樂的事,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作文審題,關鍵就是能否看懂這段話的意思。看懂了,相對來說還是容易提煉出觀點的。

第一樂」,應該說是親情之樂,父母、兄弟,一家人和睦相處。可以提煉出觀點,健康是福,身體健康比什麼都重要。生命的重要性,要珍惜生命。

與人相處,和諧社會。而此觀點正好可以反思當下社會的一些現象,子女結婚後不少都不願與父母一起住,子女不懂得感恩,人情淡薄了許多。

第二樂」,可以說是自身之樂,做人處事,一切都問心無愧。詣在告訴人們要憑良心做事,要誠信做事,要正直做事,做事要對得起天、對得起地。如果人人行事都能誠信正直,那整個世間就充滿了溫馨和諧。

近年來相繼發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彩色饅頭」、「絕育黃瓜」、「**西瓜」等事件,這些惡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這些製假售假商販們正是愧對於天,愧對於人。

第三樂」,是說的是教育問題,可以說是「極樂」,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並教育他們。孔子說過:「中人以上者,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者,不可以語上也;生而知之者為上,薰染而學者次之,困而學者又次之,困而不學者,民斯為下也。

孔子所表達的意思相近於孟子的觀點,說明教育者關注教育物件素質的高低,希望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來教育。這也正好與近年許多高校自主招生,爭搶優秀生源的事件不謀而合。而「統一考試蘆鋒局,擇優錄取」的教育公平原則也正合廣大群眾的共同要求和高等教育界「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迫切希望。

我想對於教育的話題,學生應該有話可說的。

2樓:簡簡冰

孟子三樂∶一樂父母都健在,兄弟沒有病患;二樂仰頭對天不覺得內疚,低頭對人不覺得慚愧;三樂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並教育他們。出自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孟子的《孟子·盡心上》。

孟子盡心上的三樂分別是哪三個?

3樓:教育細細說

孟子·盡心上。

的三樂分別是「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原文:孟子曰:「君子有三樂。

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譯文:孟子說:「君子有三件值得快樂的事,稱王天下不在其中。

父母都健在,兄弟沒病沒災,這是第一件快樂的事;抬頭無愧於天,低頭無愧於人,這是第二件快樂的事;得到天下的優秀人才而教育他們,這是第三件快樂的事。君子有這三件快樂的事,用仁德統一天下不包括在內。」

孟子盡心上的三樂分別是哪三個

4樓:最愛娛樂秀

孟子·盡心上。

的三樂分別是「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仰不愧或轎於天,俯不怍於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原文: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孟子說:「君子有三件快樂的事,(可是)以德服天下或空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沒有病患、怨恨,這是第一件快樂的事情;仰頭對天不覺衫團瞎得內疚,低頭對人不覺得慚愧,這是第二件快樂的事;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並教育他們,這是第三件快樂的事。

君子有三件快樂的事,而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孟子說,人有三樂,其中第三樂是:

5樓:君子陶陶

孟子說,人有三樂,其中第三樂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譯文:父母都健在,兄弟無故,乙個快樂的。仰不愧於天,下不愧於人,兩種**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的,三個快樂的。

出自《孟子·盡心上》,《孟子·盡心上》出自《孟子》,講述了儒家思想,激勵人奮發向上有所作為。《孟子》為記述孟子思想的著作,該書翔實地記載了孟子的思想、言論和事蹟。也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

6樓:匿名使用者

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7樓:no1歐陽雲翼

對待人生的一種心境、態度和精神。

孟子的三樂是什麼?

8樓:網友

孟子曰:鄭裂「君子有三樂,而王殲滾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之英才教育之,三樂也。」

久旱逢甘霖、洞房氏叢餘花燭夜、他鄉遇故知。

孟子三樂指的是什麼

9樓:哲哥聊歷史

孟子三樂指的是《孟子》一書中,孟子提到君子有三種快昌伍樂的一段話。孟子三樂包括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得信塌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第一樂指的是親情。父母健在,兄弟沒有病患,一家人和睦團圓,對於孟子來說是一種快樂。他教育子女應懂得感恩父母,珍惜親情。

第二樂指的是孟子的為人處事的態度,他告訴人們做人應該正直坦蕩,對得起天地和身邊的人。

第三樂指的是孟子的教育態度,得到優秀的人才並耐坦或教育他們。如果能遇上這樣的人才,孟子將自己的畢生所學全部傳授給他們,也是一種快樂。

關於孟子三樂

10樓:成大文化

孟子言君子有三樂:

1.第一樂乃「父母俱存,兄弟無故「,是所謂的「天倫之樂」。父母、兄弟俱在,身體健康,不遭逢事故,不是人力勉強得來的,所以君子特別珍惜,以此為至樂。

2.第二樂是「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君子心地光明坦蕩,行事問心無愧,所以俯仰無愧怍於天、人,而胸懷磊落、快拆並意自得森輪,正是君子所樂之處。

3.第三樂是「得天下英才此御信而教育之」。君子化育英才,為國儲賢養才,共同濟助天下,實現君子的理想,所以君子樂之。

孟子三樂中的孟子曰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

1 原文 孟子曰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2 譯文 孟子說 君子有三件值得快樂的事,用仁德統一天下不包括在內。父母都健在,兄弟沒病沒災,這是第一件快樂的事 抬頭無愧於天,低頭無...

孟子三樂中的孟子曰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

君子有三樂bai,而王天下不du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zhi故,一dao 樂也。仰不愧於天 內,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容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譯文 君子有三樂,這三樂與治理天下沒有關係。父母俱在,兄弟安好,一樂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 得到天下的好學生,然後教育他們,三樂。孟子三樂中的孟...

江西省作文高考題目是《孟子三樂》什麼意思

孟子提出三樂你應該根據這寫議 2011年各省高考作文題目 孤星舒寒 2011高考全國卷1作文 期待成長 2011年重慶高考語文作 文題目出爐 情有獨鍾 2011海南高考語文作文為根據材料分析中國崛起2011年江西高考作文以 孟子三樂 為主題2011年四川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總有一種期待2011年湖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