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深更讀史
安西和北庭兩個都護府是唐朝設在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乙個是李世民所建,乙個是拆鉛武則天所建。這也是大唐為了維護絲綢之路安全,加強對西域的統治才建立的。只不過,在安史之亂後,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先後都丟掉了。
在「安史之亂」後,唐朝是怎麼丟掉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的呢?貞元六年(790年),吐蕃攻佔北庭,唐朝與安西失去聯絡,不知安西存亡。安西最後陷落的時間,史料並無確切記載。
就在唐代持續擴張的同時,這個伴隨著大唐的吐蕃也正在悄悄地興起,雙方不可避免的產生了矛盾和衝突。但是在早期大唐絕對是不可比擬的,壓根沒有把吐蕃放在眼裡。安史之亂的爆發改變了這一切,也改變了大唐控制的西域的命運。
因為抵抗不利,所以,朝廷無奈之下只好將大批兵力調往內地,這樣一來,西北必然空虛。而朝廷因為無暇顧及,所以給了吐蕃機會。
從西北調回來的兵力幫著朝廷收復了兩京,可是,吐蕃趁機攻佔隴右、進兵河西,導致唐朝與西域聯絡徹底被切斷。之後數十年裡,唐朝和吐蕃在隴右道進行了多輪角力,但均無法完全奪回隴右道,隴右道大部被吐蕃佔領安西都護府和中原的通道河西走廊被截斷。
這樣一來,大唐再也無法統治西域了。而這之後,大唐力不從心,國內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朝廷僅僅依靠神策軍無力控制,地方節度旅胡好使時不時就給鬧一下。而吐蕃也不老實,甚至還打進過長安,半個多月才撤離,這讓大唐太沒有面子了,大唐也不可能與吐蕃繼續爭奪了。
只不過,這麼長的時間裡,安西和北庭還沒有丟,仍有舊將李元忠守北庭,郭昕守安西都護府。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李元忠、郭昕派遣使者間道奏事。德宗對其進行了嘉獎,封李元忠為北庭大都護,郭昕為安西大都護。
德做肢宗貞元六年(790年),吐蕃攻佔北庭,唐朝與安西失去聯絡,不知安西存亡。有學者推論,安西最後的陷落時間是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冬。
2樓:北山一師
第1點最主燃敬要的原因就是他整個的看守不利,第2點掘段旅就是自己沒有做好份內的事情,所以最後就丟掉了這樣的乙個判凳職位。
3樓:網友
這個時候就讓吐蕃趁機攻佔了這些地方。然後就讓唐朝和西域之間斷了聯絡就丟掉了。
4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其實就是因為他們本來是沒有想到這兩個地方會有人想要的,所以就沒有派很多的人去把守。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是怎麼丟掉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的?
5樓:阿樂秋季雨
主要就是因為安史之亂,對很多的人都巨集旅造成了純和一定的影響,很多的人對此都產生了極大的不滿,所以才會出現丟掉蔽褲凳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的情況。
唐朝時的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 分別是誰設立的?
6樓:匿名使用者
安西都護府:唐太宗貞觀十四年(640年),到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共存約170年。
北庭都護府:長安二年(702年),武則天於庭州置北庭都護府(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景雲二年(711年),北庭都護府公升為大都護府,與安西都護府分治天山南北。
7樓:網友
安西都護就是西域,北庭都護就是突厥。
8樓:月魂淡淡
640年,唐太宗平叛動突厥從而解除了對唐王朝的威脅,設立安西都護府管轄邊境。
702年,唐高宗則最終解決了少數民族的威脅設立北庭都護府對高昌故地進行了有效的管轄。
安西都護府陷落後殘餘軍民的下落是怎樣?
9樓:網友
龍朔二年(662年)之後,吐蕃和唐朝反覆爭奪安西四鎮,唐朝也兩次放棄安西四鎮:導致此處多次易手,直到唐德宗貞元六年(790年),安西四鎮相繼完全陷落。
大唐盛世,為什麼安西都護府在歷史上比其它五個都護府更出名
10樓:承吉凌
說到中國歷史上盛極一時的朝代,不得不說唐朝,現在的海外華人在當地建立的聚集地都叫唐人街就可以看出中國人對於唐朝骨子裡的一種懷念,唐朝也是 **建立王朝以後對外擴張達到乙個巔峰的朝代。 唐朝疆域圖 唐朝時期,先後平定了突厥,薛廷陀等部,使得更多的邊疆少數民族部落歸附,為了有效的對突厥,回紇,靺鞨,鐵勤,室韋,契丹等部實施管理,遂仿照漢朝開始設立都護府的建制,最早是建立了安東,安西,安北,單于,北庭,安南,東夷,昆陵,蒙池九大都護府,但是自武后執政至玄宗時期,實際上只剩下了我們後世所熟知的六大都護府,就是安東,安西,安南,安北,單于和北庭,其中猶以安西都護府更為出名。 唐朝疆域圖 大唐盛世之時,領土面積擴張至1200多萬平方公里,其中關是安西都護府就管轄3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相對於其它都護府,管轄面積不是一般大,而且相比其它五大都護府,安西都護府自成立以後就一直沒能消停過,和吐蕃之間的衝突一直持續。
據史書記載,安西都護府雖然管轄面積300萬平方公里,但是實際駐軍才兩萬多,都護府駐地在今天的新疆吐魯番,後擊敗龜茲國,又把都護府遷至龜茲,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庫車縣。 安西都護府管轄範圍內在波斯以東十六國,設定了十六個都督州府,統轄八十個州,一百一十個縣,一百二十個軍府,面積西抵波斯,還包含了現在的吉爾吉斯斯坦部分,哈薩克部分,雖然唐軍數量很少,但是都是百戰之兵,採取的政策也是武力加安撫,由當地人治理,並帶給他們先進的技術,讓當地能夠從心裡歸附大唐,可見安西都護府的強盛。 安西都護府管轄圖 安史之亂時,安西都護府抽調精兵參與平叛,讓吐蕃有了可趁之機,派兵佔領了安西四鎮,切斷了大唐與還在安西叢察都護府駐守的唐軍的聯絡,致使他們孤軍奮戰,面對吐蕃進攻,拒不投降,失聯長達三十多年,直到郭昕遣使者冒死回唐求救,唐德宗才知道,哇塞,原來安西都護府還在我大唐手裡,只是由於當時吐蕃勢大,郭昕戰散謹死,安西才最後失陷,在當時也是滲掘茄乙個可歌可泣的捍衛國家領土 **的悲壯事蹟。
唐朝北庭都護府和安西都護府的作用是什麼?
11樓:漫閱科技
安西、北庭都護府,是唐朝設在西域地區的兩個最高統治機構,統率幾萬邊防軍,保衛著我國的西北邊疆的安全。尤其是安西都護府,掌管著龜茲、于闐、疏勒、碎葉四鎮重兵,對鞏固西北邊防和維護中國通往西亞的陸路交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唐朝安西都護府在哪
12樓:來易槐
安西都護府包括新疆、哈薩克東部、東南部、吉爾吉斯斯坦全部、塔吉克東部、阿富汗大部、伊朗東北部、土庫曼東半部、烏孜別克斯坦大部等地。
安西都護府和安西大都護府乃是唐朝管理磧西的乙個軍政機構的不同時期的名稱,其統轄安西四鎮,最大管轄範圍曾一度完全包括天山南北,並至蔥嶺以西至達波斯,在武周時期北庭都護府分立之後,安西都護府分管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區。
13樓:春風春又回
在古代的西域,今新疆地區。
唐太宗時,設安西都護府,加強對西域的管轄。
唐朝安史之亂之後誰登基了,安史之亂之後唐朝怎麼樣了
唐肅宗李亨 上元二年三月,叛軍內訌,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內部離心,屢為唐軍所敗。寶應元年十月,唐代宗繼位,啟用唐將僕固懷恩為朔方節度使 河北副元帥,統兵進軍洛陽。寶應二年春天,田承嗣獻莫州投降,送史朝義母親及妻子於唐軍。史朝義率五千騎逃往范陽,史朝義部下李懷仙獻范陽投降。史朝義無路可走,於林中自...
安史之亂後,唐朝太監到底有多囂張呢?
在安史之亂後,宦官的權利非常大,特別的囂張,特別是他們還手握軍權,擁有著自己的派系,有宦官世家,掌握皇帝的更替。可以掌控軍權,調動部隊。軍權是坐穩皇位的基礎,歷來被君主們所忌憚,但是唐朝後期的君主的居然可以把這麼大的權力下放給太監,可見有多麼的昏庸。太監可以隨意的掌握任何的權力,有時候皇帝的廢立還直...
安史之亂結束後,唐朝為何不削藩?藩鎮割據為何更嚴重
因為在安史之亂之後,朝廷的軍權大部分掌握在各地藩王的手中,沒有任何實際的權利,也調動不了軍隊,而各地藩王實際都掌控在節度使的手中,所以即便在安史之亂後,朝廷想要削藩,但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軍事權利,無法調動軍隊,所以並不能達到削藩的目的。當初安史之亂後,唐朝在當時全國的兵力根據統計大約有八十五萬,在當時...